高一上学期寒假综合检测卷(语文)答案.doc_第1页
高一上学期寒假综合检测卷(语文)答案.doc_第2页
高一上学期寒假综合检测卷(语文)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寒假综合检测卷(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应用基础知识(22分,每小题2分)1C2、B 3、D (A震撼 B一筹莫展 C如椽大笔)4、B(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大量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也比喻办事圆滑。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不绕弯子。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5、AB、芸芸众生,众多的普通百姓。只用于复数或集合概念,不能用“一个”“一位”“这位”等具体的数量词来修饰。C、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D、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6、B(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变化,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物体形象映射到另一物体上,或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根据语境,这里用“反应”。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此处用“无可非议”。)7、答案:D(A“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风险”;B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面对”;C“启动了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行色”杂糅,可改为“启动的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或“启动了系列活动)8.B9.A10.C11.C(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二、文言文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2D13、B (A古义:它的实际数量,今义:实际上;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D古义: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今义:生活放荡或指有才华不拘礼法)14、A (A都解释为让;B前一个解释为“近于”后一个解释为“危险”;C前一个解释为“喜爱”后一个解释为“爱护”;D前一个解释为“本来”后一个解释为“顽固”)15、A (例句与A项皆为判断句,B项为被动句,C、D项为介宾短语后置)16D17B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23 分)18、A (判:分清,意思是清清楚楚)19、C (都解释为“爱惜、爱护”;A项,丧失(土地)/ 灭亡;B项,借鉴/ 学习;D项,暴露 /晒。)20、C (、之“后人”指代对象相同,为“秦后之人”;之“后人”指“唐后之人”。)21B22、D、独夫:指秦始皇。23:(1)指六个国家;(2)(3)同,指六国统治者。24:都认为秦王朝灭亡是因为实行暴政,不爱人民,失去民心;告诫当今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复辙。(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25、(3)寒冷的人能穿上粗布短衣就很舒服,饥饿的人能吃上粗粮糠菜就很满意(2分,关键词为“利”“甘”)(4)获罪的人很多,受刑被杀的人到处都是。(2分,“相望于道”直译为“在路上互相看到”也可以)四、诗词鉴赏26(1)神州在哪里?意思是整个中原都沦陷敌手,已经非我所有了。(2)三国时的英雄孙权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五、名句默写(10分)略六、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729题。(8分)27、“纷乱的思绪”指:怎样活的问题。(1分)“有些东西”具体指:灿烂的落日(或“太阳”)、高歌的雨燕、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镇静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灼烈而清纯的气味、或飘摇歌舞获坦然安卧的落叶。(答出六个给3分,答出四个给2分,不足四个给1分)28、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顽强的,(1分)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1分)(意思对即可)29、(写出一句得1分,给满2分为止)关于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关于燕子: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关于古柏: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关于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3014题。(12分)30、生活环境雅致日常生活方式有闲趣作画遵从自己所好(一点1分,两点2分)31、(1)通过细致的语言描写,写出了一个见识广、处事圆滑,顺应世俗的人。(2)这个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对靳彝甫起到衬托作用。是靳彝甫提升艺术境界、职业理想和人生境界的触发点,点醒了他行万里路。(一点1分,两点2分)32、(1)内容上, “捧出”“直率地”这样的词语突出靳彝甫对田黄的喜爱,“不到山穷水尽,不舍此性命”一句则将田黄比喻成自己的命,通过毫不犹豫地拒绝卖田黄石直接表达了对田黄的珍视。从而表现出人物不为利所动、重视艺术的特征。(2)结构上,承接前文第五段文字,强调人物对田黄的珍视,突出人物特征;与结尾为救助友人不得不把石头卖给季匋民的内容形成照应;(3)前后态度进行对比,通过拒绝卖田黄石和爽快卖掉的鲜明反差,衬托了人物仁义的形象。(一点2分,两点4分)33、(1)是一个生活有闲趣的普通人。(2)一个靠卖画谋生的有艺术追求的画师。对生活保持一种淡然、达观的态度。不为利所动,不汲汲钻营,平淡地坚持作画。(3)有仁义善心和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的底层小人物。在他身上浓缩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难能可贵的节气和人生追求。 作者在清淡自然的文字中表达了对靳彝甫这个小人物的赞赏,也表现了在平凡生活力求清淡,努力面对生活的精神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