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落实以人为本,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大获;抓住学科本质,扎实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实两项策略:让全体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学;让全体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学。落实两项保障:一节课老师讲解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简洁明快、实用高效,当堂解决问题。关键词:以人为本 自主 方法 10分钟 简单所谓语文者,是老师引导学生练“语”习“文”也。语文课,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要给学生增加过多任务和过重的负担。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开展了新一轮“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活动着力以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为重点,花大力气变革教学方式,破解课堂教学教师霸权、学生被动的难题,革除课堂教学无效、微效的顽疾,达到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 落实以人为本,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大获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人为本要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的前提是了解,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了解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焦虑。要尊重和宽容学生,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尊重的基础上学会宽容。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与创新。独特性是创新的基础。儿童在课堂上所表达出来的看似有些有悖常理的东西,我们确要善于珍惜它,捕捉它,保护它,鼓励它。也许正是这种鼓励,把儿童的创造性鼓励出来了,把儿童的智慧鼓励出来了。在新课标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重视教学的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李老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设计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想诗境,体会感情;颂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生:有桃花、李花生:有水仙花师: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生:没有。因为诗中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师:好,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生:有桂花。师:可能有桂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生:可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看出作者写的是春天,桂花是八月开的。师: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略)师:继续想象可能有哪些花?师:可以想见,诗中所写的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花所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可以为诗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文章来体会。以人为本,重视教学的动态生成。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倾听,用心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灵光,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去建构一个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二、抓住学科本质,扎实学生的学科素养语文是母语课程,从语文学科的功能上来看,语文是基础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教学环节要简单,教学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应当始终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要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语文基本知识,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夯实基础。 夯基才能扎实。现在不少教师热衷于选用最时髦、最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希望教学能够出彩,从而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张田若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以读为本,把它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它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了,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了。 语文,是一门内涵无比丰富、外延极其广大的学科。要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就要舍弃太多的诱惑,认准一个目标:“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课要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读书课”,拒绝热闹,告别形式,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让学生以纯净的心沉入语文之中,语文学习才能让学生心弛神往。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学生才学必有得。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扎实的语文课堂应该回归到平平淡淡却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的常态路子上来。才能提高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交融。三、落实两项策略:1、让全体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学教师精备少讲,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语文教师备课不是简单地抄现成的教案,而是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学生,搜集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尤其是自己要认真地、反复地读书,只有自己把课文吃透、领悟深刻,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生动、有效地学习语文。于永正老师曾说:“我每次备课都要先埋头读书,读呀,想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才肯罢休。只要我读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你说,对学生什么都不放心,把课文从头讲到尾,一堂课一言堂。学生读书时间少,教师提的问题多,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穷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被迫做听众。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自主学习,自我感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交流中擦出思维的火花。有时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通,教师就让学生谈感悟,此时学生所感悟的内容必然是片面的、肤浅的,长期以往必将导致学生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不良学习习气的形成。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他们感悟的东西即使浅显、幼稚,有时甚至在认识上偏颇,但是这毕竟是学生自己的领悟。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感悟要鼓励、要肯定。学生存在差异,个性迥异,感悟的东西肯定不一,教师不应强求一致,整齐划一,当然必要的矫正是应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课本中,必然远离实践。教师要抓住两个板块不放松,一是课内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主表达,多读多写,千万不可越俎代庖,削弱学生的语文实践;二是抓住课外阵地不放松,课内教在点子上,课外延伸、拓展、深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活动。读写是语文的双翅,读得少,读得不得法,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釜底抽薪。一定要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2、让全体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写得怎样”(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品评词句、领悟表达)这几方面进行文章的阅读与学习。久而久之,学生每拿到一篇文章,便会有意识地从上述几方面去阅读、思考。通过反复地阅读实践,学生就学会了阅读,延伸到课外,学生就能养成习惯,阅读就有了实效和深度。这是从大处来说的学习读书的方法,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的学习文章的方法,如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批注的方法与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再如:听写词语时,提示学生可以先写一个字作提示;告诉学生归类是复习、记忆的好方法;理解词语有时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指读不行,要用眼睛移动;评价别人 时,不要简简单单一个“好”字这些无不是在“授人以渔”啊!比如在教授“波涛澎湃”这个词时,我就采用了字典解释与近义词替换相结合的方法,先让学回忆预习时字典上的解释;再用了“近义词替换”的方法,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等词来进一步理解词语。在教授“窃窃私语”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不仅要学生理解这个词,更要求学生说出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是为了巩固所学的方法。四、落实两项保障1、一节课老师讲解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能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要讲;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解决的,老师不要讲。老师只讲学生不懂的,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时间的分配: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实践练习为支撑。因此,教师需要提供尽量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去实践,这就要尽可能多的时间作保障。我区明确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在这大部分时间里的作用。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情境,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让学生多“说一说”:在课堂上,教师应少“说”,做到精讲,能不讲就不讲,把说的时间多留给学生。让学生多“做一做”:如学完陶罐和铁罐后,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学了桂林山水一文我让学生小练笔,模仿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写作手法写校园或是美景。当堂评价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孩子模仿得不错的。让学生多“读一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表演式朗读、竞赛式朗读、配乐朗读,边朗读边想象、联想。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味感悟及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言外之意,意中之境。2、简洁明快、实用高效,当堂解决问题。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简单”,其实是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是在洗去表面热闹后的对语文常态课,是让语文教学走在语文的路上。“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教学目标简约(1)概括的说是七个字:识、写、读、背、说、作、习。重点是:识、写、读、作,重中之重是读、写。(2)落实课后要求,每篇课文的课后要求就是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简要(1)识字、写字、释词(2)读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3)品词、品句、品篇 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教学生用“两只眼睛”读书,不断地教出恍然大悟来。(4)写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写字要遵循“描、仿、临”的规律。(5)把写“挤进”课堂 学会表达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过程要简洁。倡导板块式整体架构,立体设计。教学方式简练。用语文的方法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卫类护理学(中级)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新泰社工面试题目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服装交易居间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实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高空作业安全协议书-高空雨棚安全检测与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公司建筑节能玻璃检测与质量保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房屋家具家电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汽车零配件代工生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影项目居间合作框架协议书
- 护士条例考试试题与答案
- 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
-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教案
- 真空带式干燥机3Q验证文件模板
-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互助金申请表
-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标准
- YC/T 507-2014烟草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规程
- NB-T 10935-2022 除氧器技术条件
- GB/T 13331-2014土方机械液压挖掘机起重量
- 材料科学基础(全套429张课件)
- 淹溺急救与护理ppt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