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细胞杂碎知识点_第1页
生化细胞杂碎知识点_第2页
生化细胞杂碎知识点_第3页
生化细胞杂碎知识点_第4页
生化细胞杂碎知识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纺锤丝形成是核膜不破裂,纺锤体位于细胞核内的细胞是酵母菌2. 维生素A主要影响视杆细胞而不是视锥细胞3. MPF(成熟促进因子)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是:对转录因子抑制物的磷酸化、对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对Hl组蛋白的磷酸化、不促进蛋白质与GDP的结合MPF是一种蛋白激酶,在细胞从G2期进入到M期时起着重要作用。已证实MPF能使组蛋白H1上有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特殊位点,在 细胞分裂的早、中期发生磷酸化,因而被认为可能参与了有丝分裂的启动与染色质的凝集;核纤层蛋白是MPF的另一个催化底物,核纤层蛋白在有丝分裂期处于高度磷酸化状态,到有丝分裂结束则发生去磷酸化,均与MPF的特异性的催化作用有关,而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引起核纤层结构解体、核膜破裂的直接原因。MPF的作用还涉及到某些DNA结合蛋白,通过对这些蛋白的磷酸化,来降低其在M期与DNA的结合能力,以促进染色质的凝聚。在G2期合成4. 花粉细胞染色体计数最好时期是终变期5. RNA合成主要在G1期6. DNA的均一性可以影响Tm7. 固体培养基琼脂加入量为1.5%8.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中,脱氧过程是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9. 原核生物的鞭毛运动的能量来自电化学势目前已清楚地知道,鞭毛基体实为一精致,超微型的马达,其能量来自细胞膜上的质子动势,鞭毛旋转一周约消耗1000个质子。鞭毛蛋白是一种呈球状或卵圆状蛋白,它在细胞质内合成,由鞭毛基部通过中央孔道输送到鞭毛游离的顶部进行自装配. 细菌的鞭毛做旋转运动 其动力来自质子动力,由细胞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和电势差决定。10. 第一个主要用X-射线衍射法阐明其全部结构与功能的酶是溶菌酶11. 酶分子活性中心中具有酸碱催化作用的氨基侧链残基是组氨酸(His)12. 米氏方程是产物浓度【P】0时的一种特殊形式13. 起细胞外基质骨架的是胶原14. 不同的动物,运动型肌肉的力量上限大致相同(依相对尺度),这是因为肌肉收缩的力量,依赖于参加收缩的肌原纤维数量15. 核糖体RNA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副缢痕16. 利用光学显微镜能够看到当细胞开始失水时,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显著,这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17. 一般来说,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不饱和程度越高相变温度越低。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分子既有与磷脂分子相结合限制其运动的作用,也有将磷脂分子隔开使其更易流动的作用18. 微管和微丝对膜蛋白的运动有不同的作用,微管起固定膜蛋白的作用,微丝引起膜蛋白运动19. DNA重组需要DNA连接酶20. 线粒体内膜富含特殊的脂类为心磷脂21. 血红蛋白两条链中的Glu发生了改变,使正常的红血球细胞变成了镰刀状细胞22. 质膜的标志酶是5-核苷酸酶23. 因为从葡萄糖到糖原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糖酵解由糖元开始时比葡萄糖开始时的获能效率高24. 正常细胞内K离子浓度大约为细胞外K离个浓度的30倍25. 当氨在体内过量时,常会积累的化合物是天冬酰胺26.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是由其N端切除掉一段6肽27. R型菌无荚膜、有芽孢 粗糙,S型菌有荚膜光滑28. 维持蛋白质-螺旋的化学键主要是氢键29. 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NADPH+H+及5-磷酸核糖30. 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波长处光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色氨酸的吲哚基31. 蛋白中合成前期具有信号肽的是胶原蛋白32. 凋亡细胞核坏死细胞DNA电泳并不都呈“梯状”,凋亡有多种途径,某些途径不呈梯形33. 信号肽是疏水RNA序列,是一段连续序列,有起始肽链跨膜转移的功能,消耗GTP34. 尿素能使核酸变性,是因为尿素能破坏核酸分子中的氢键35. RNA合成不需要引物,需要Mg离子的存在,不同的酶对-鹅膏蕈碱的敏感性不同,抑制RNA聚合酶36. 胆固醇能隔开磷脂分子,使其保持合适的间距,促进膜的流动性。37. 核纤层位于内层核膜与染色质之间,与核膜、染色质及核孔复合体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核纤层蛋白向外与内层核膜上的蛋白(核纤层B受体)结合,向内与染色质的特定区段结合。不与内膜结和。38. 细胞水平的调节有变构调节、化学修饰、同工酶调节、酶含量调节。激素调节为激素水平的调节39. 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且糖链朝向非胞质面40. 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血清白蛋白不沉淀,球蛋白沉淀。加至饱和血清白蛋白沉淀。41. 最能直接反映微生物间亲缘关系的方法是DNA序列分析42. 地球上最早的细胞大约出现在距今36亿年一38亿年43. 细菌芽孢萌发的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依次是活化、出芽、生长44. 有被小窝(胞吞过程,质膜内陷形成)的作用是使特定受体聚集45. 持续表达的持家基因多为非甲基活化态46.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遗传学上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先交换后交叉47. 内源性物质包括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而被损伤的细胞器,或过量储存的糖元等,它们可被细胞自身的膜(如内质网或高尔基复合体的膜)包裹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为双层膜。48. DNA甲基化程度降低使基因转录活性升高49. 胞质溶胶不是细胞质,使细胞质的一部分50. 核被膜参与蛋白质合成51. 胰蛋白酶对正离子侧链氨基酸残基的羧基侧肽键具有最大的专一性,胰蛋白酶是特异性最强的蛋白酶,仅识别切割羧基侧为精氨酸和赖氨酸的肽键。52. 坂口反应适用于精氨酸53. 确定 S 期的长度,在处于分裂期后细胞间质中加入了以氚标记的胸腺嘧啶54.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加工如糖基化(N-连接)、酰基化、二硫键为糙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有合成细胞膜磷脂、合成胆固醇、解毒功能55. 高尔基体功能糖类合成、脂质运输、硫酸化、多肽链水解使其有活性56. 核纤层蛋白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属于中间丝57.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物质58. 红细胞膜上的带3蛋白是一种离子载体59. 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中,早期凋亡细胞(正常细胞的核为球形)实验结果是细胞核具有一个彗星状的尾巴,尾巴泳动速度较快60. 酶共价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磷酸化与去磷酸化61. 在肝脏中进行糖异生作用,在肌细胞中就可以进行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肌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及糖酵解。62. 油酸、亚麻酸、亚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及硬脂酸是饱和脂肪酸63. NAD+ NA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有高能磷酸键64. 真核生物mRNA 5末端有7mGpCp,3末端接polyA65. 必需脂肪酸:n-6系列的亚油酸和n-3系列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事实上,n-6n-3系列中许多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人体可利用亚油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