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套管的保护技术_第1页
油层套管的保护技术_第2页
油层套管的保护技术_第3页
油层套管的保护技术_第4页
油层套管的保护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层套管的保护技术 油套管选择和使用中的问题及预防措施韩勇20 10 2002电 mail Han y2000 李先念讲 石油工业是大量使用管子的工业 石油管在石油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 石油管用量大 花钱多 CNPC约100亿元 年 节约开支 降低成本的潜力巨大 2 石油管的力学和环境行为对石油工业采用先进工艺和增产增收有重要影响 3 石油管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对石油工业关系重大 提纲油套管的总量需求API套管使用性能及存在问题国内外有关套管损坏的研究油套管产品发展的趋势几个重要问题油 套管的粘扣和泄漏问题油 套管的腐蚀问题套管的磨损问题套管的挤毁问题热采井套管损坏问题高温高压井生产套管的设计主要结论 油套管的总量需求 世界历年钻井数量 世界主要钢管厂家分布情况 1999年OCTG出口市场分布 全世界2002年OCTG约需求约500万吨 按生产厂划分如下 DST集团80万吨 包括NKK20万吨 VM集团60万吨日本住友40万吨 川崎6万吨俄罗斯60万吨美国和加拿大45万吨 包括LONESTARV15万吨 中国110万吨 包括宝山30万吨 天津40万吨 宝鸡6万吨 成都6万吨 西姆来斯6万吨 其他5万吨 印度及奥钢联等50万吨罗马尼亚20万吨 中国市场 国内OCTG总需求量100万吨 2001 中石油CNPC70万吨 其中Tubing18万吨 J55 N80占75 中石化SNOPC20万吨 其中Tubing6万吨 海洋COOC10万吨 其中Tubing3万吨 高钢级等特殊管要进口15 20万吨 API套管使用性能及存在问题 API套管使用性能API套管 APILTC APIBTC接头 的使用性能API5CT API5B APIRP5C1 APIBUL5C2 APIBUL5C3 APIBUL5C4 APIRP5C5 APIRP5A2等规定或推荐了基本的操作性能 按API制造的套管在使用中仍发生的螺纹粘扣 泄漏 特别是气井 挤毁与变形等 对以下损坏情况 API套管性能不足或无适当的设计方法 注蒸汽井的套管损坏 如辽河 克拉玛依 高温变形和接头强度 特殊螺纹接头与耐热套管钢级盐岩层和软泥岩蠕变引起的套管损坏 如江汉 中原 华北 套管挤毁 厚壁高抗挤套管砂岩层压力亏空引起的套管损坏 如胜利孤岛 中原 复合载荷下套管挤毁 剪切变形 套管设计方法与非API厚壁套管 防砂措施注水开发地层压力不平衡引起的套管损坏 如大庆 吐哈 不均匀载荷下套管挤毁 剪切变形 套管设计方法与非API厚壁套管 注水开发方案 对以下损坏情况 API套管性能不足或无适当的设计方法 非强性腐蚀条件下的套管腐蚀 如塔里木 长庆 弱CO2腐蚀 SRB腐蚀 API普通管材腐蚀速度快 Cr钢价格高 防腐设计 射孔完井作业引起的套管损坏 套管射孔开裂 射孔后套管的强度下降 套管韧性要求 有孔套管的强度计算与设计 另外 华北 吉林 江汉 青海等油田套管损坏也严重 在吐哈 塔里木等新油田套管损坏也呈增加的趋势 国外有关套管损坏的研究 国外有关套管损坏的研究 套管损坏问题涉及多方面问题 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国外有关套管损坏的研究 套管剪切变形和屈曲示图 注水引起油藏与周围地层剪切应力 超过层间强度造成滑移 损害油井 地层滑移Mohr Coulomb判据简单式 套管 狗腿 的产生 剪切 C FERR认为套管变形的原因 在注蒸汽井的热循环 在重油开采中存在大量砂层 压缩或蠕变地层 存在地层缺陷如断层 地层滑移等 研究目的弄清套管和尾管变形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指导以下工作 修理已损坏井减少现存井的变形新井的开发设计如何延长使用寿命 研究程序收集现场数据 明确套管问题的比例 分布和历史 通过损坏井的测径等手段来进一步证实和完善现有数据 建立和使用套管 地层间的有限元模型 包括套管的结构模型和周围地层的地质力学模型 确认主要的变形机理 研究出经验模型或公式 用于预测套管的变形 对于套管损坏治理方案 评价所选模型的有效性 弯曲与外压复合载荷下套管挤毁 很复杂 Corona Kriakides 1988 公式 应变 位移方程 弯矩值计算 可以计算结构的整个特性曲线 确定固有极限载荷失稳 射孔段套管损坏防治研究 选定目前采用的射孔工艺及射孔方式 对使用的套管进行模拟射孔 以评价出其对套管的影响程度 包括裂孔长度及分布 弹孔毛刺高度 外径涨大率等 以此数据及该区块井下载荷环境建立理论分析模型 对套管内应力进行计算和分析 同时用这些射孔试样进行全尺寸验证试验 以评价出其对套管超载能力的影响 根据理论和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出适合的射孔工艺及方式 研究手段 理论解析 有限元分析 全尺寸试验 1 射孔后套管强度下降规律的研究首先 是否射孔开裂 射孔后套管强度是否足够 2 射孔段套管内部应力数值计算及强度分析 3 最佳射孔工艺 射孔枪弹及射孔参数选择的研究 4 防止射孔段套管损坏综合措施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 挤毁强度计算 预期目标 在油田可接受的射孔条件下 制定出防止套管开裂及损坏的措施 从套管选用方面解决油田套管的损坏问题 韧性指标 根据射孔套管强度下降规律 制定出射孔段套管柱设计的安全系数 从防止套管损坏出发 对射孔工艺 射孔枪弹及射孔参数作必要的修订 最大程度的减少射孔段套管的损坏 如减少80 与射孔作业有关的套管损坏 国外油 套管产品发展的趋势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 遭遇的高温 腐蚀环境 复杂的化学 应力及极端的条件对改进OCTG产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国外油 套管产品发展的趋势 对套管使用性能的主要要求 特殊钢级Proprietarysteelgrades特殊螺纹接头Premiumconnections AGIP高温高压井TrecateVillaFortunaItalyDeepWellOIL GASHIGHTEM PRESSUREBottomholetemp 185 CBottomholepressure15000psiDepth700meters DSTGRADE 部分套管使用记录 GulfofMexicosetno 1inLouisianaorTexas 14 casing99 43lbs ftP110MACIIR310 3 4casing105 4lbs ftVM110SSVamHWST NAR39 7 8casing68 9lbs ftVM110SSValSLR39 5 8casing58 4lbs ftQ125NewVamR3Total95 8 Casing7 casing38lbs ftQ125NewVamR35 casing23 2lbs ftQ125VamFJLR3 部分套管使用记录 Caribbeansetno 3inColombia TrinidadorVenezuela Casing 18 5 8 101 N80 BigOmega ERWCasing 7 5 8 29 7 P 110STLR3Casing 7 26 P 110TCIICasing 18 5 8 136 N80 BigOmega 0 693 WT Casing 18 5 8 136 N80 BigOmega 0 693 WT Casing 5 18 P 110TCIIR3Casing 5 1 2 20 P 110STLR Casing 9 5 8 47 P 110 4T STCCasing5 18 P 110 TC II R 3 PerforatedCasing 9 5 8 47 P 110TCII 最新套管产品的开发趋势 140KSI150KSI高强高韧性套管140KSI高抗挤套管抗CO2腐蚀套管综合性能高的特殊螺纹接头 趋于类型集中 如TC 11 ANTARES 同时希望能用于注蒸汽热采井 快速下扣 小间隙固井 套管钻井等功用特殊接头套管 VAMTOP TubingOrientedProduct 5 to75 8 5TPI85 8 above 4TPITAPER1 16 VAMACEXS VAMACEeXtraStrength 23 8 27 8 8TPI31 2 4 41 2 6TPITAPER1 16 油 套管的粘扣和泄漏问题 API螺纹粘扣概念 粘扣在英文中的单词为galling 但在API的标准 规范或推荐作法里均无明确的定义 在ISO TC67 SC5中 明确的定义了粘扣 定义为 粘扣是接触金属表面的一种冷焊 这种冷焊在进一步滑动 旋转过程中发生撕裂 按照该定义 粘扣应该存在内 外螺纹之间的粘接 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螺纹表面的擦伤 但该定义从文字上并没有包含 我们认为 粘扣是一种磨损现象 可定义为内 外螺纹之间在上 卸扣过程中基体发生转移的现象 这样 不仅包含了冷焊撕裂现象 也包含了细微的损伤 这此细微的损伤也是一种粘扣现象 上 卸扣次数 在APISPEC5B中 要求油管接头应经过4次上 卸扣不发生粘扣而损伤螺纹 在APIRP5C5中 要求套管接头能经过3次上 卸扣而不发生粘扣 油管接头能经过10次上 卸扣不发生粘扣 锥度不匹配 试样配合间隙量 上扣试验曲线 上扣速度的影响 螺纹参数对泄漏抗力的影响上扣扭距对泄漏抗力的影响温度环境对螺纹脂压力的影响压力介质对泄漏抗力影响外界载荷对泄漏抗力影响螺纹脂特性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不同工矿条件下螺纹密封极限及适用范围 偏梯形和圆螺纹密封性能对比 不同锥度配合密封性能对比 烘干条件下螺纹脂气密封性能对比试验结果 油 套管的腐蚀问题 TGRC的近期研究工作NACE会议1997 2002研究成果腐蚀预测软件CO2腐蚀SRB腐蚀耐腐蚀材料 内容1CO2腐蚀规律和机理 针对几个典型油田腐蚀环境对影响CO2腐蚀的各种因素如温度 分压 氯离子浓度等的宏观规律进行了大量的高温高压研究 研究的材料对象油套管钢材 N80 P110 P105 SM110 J55缓蚀剂 WSI 02 CT2 4 DPI TG 1涂镀层 有机涂层 PC400 DPC TK236 HH205 TK 15化学镍磷镀层进行了下述均匀和局部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温度 CO2分压 介质流速 Cl 浓度 pH值 Fe2 浓度 矿化度 井深等 图3 3温度对均匀腐蚀速率的影响试验条件 模拟溶液 静态 PCO2 2 5MPa T 90 C 2d 图3 5流速对均匀腐蚀速率的影响试验条件 模拟溶液 T 90 C PCO2 2 5MPa 图3 6Cl 浓度对均匀腐蚀速率的影响试验条件 模拟溶液 T 90 C PCO2 2 5MPa V 1 5m s 温度的影响 0 0032 0 0049 0 0045 0 0049 0 0442 13Cr mm a 腐蚀规律总结温度对油套管CO2腐蚀有峰值现象 峰值在90 左右CO2分压 氯离子对CO2油套管腐蚀也有峰值现象流速增加 加速CO2腐蚀在所研究的范围内 PH对CO2腐蚀影响不大 内容2抗CO2腐蚀缓蚀剂的评价研究 缓蚀剂种类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缓蚀剂种类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Days 图3 12WSI 02缓蚀剂对P110的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变化趋势 缓蚀效率 缓蚀剂浓度 ppm 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内容3硫酸盐还原菌 SRB 的腐蚀研究 1 腐蚀性细菌的加富 分离 纯化及培养2 硫酸盐还原菌 SRB 的生理生长特点及规律3 酸盐还原菌 SRB 腐蚀机理与腐蚀规律4 初步的防护措施 图1典型的SRB D desulfuricans 菌种 图 温度对SRB生长的影响 图 pH对SRB生长的影响 图 NaCl浓度对SRB生长的影响 SRB的腐蚀机理均匀腐蚀 新陈代谢产生的硫化氢产生均匀发腐蚀 在遇到二氧化碳气体时 腐蚀将更加严重 点蚀 在菌落附着的钢铁表面形成点蚀坑 这是SRB的主要腐蚀形态 应力腐蚀 对SRB生存环境下的应力腐蚀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在一定的环境 比如在偏酸性 条件下 有可能发生SSCC 图4 17P110套管浸泡 28天 SRB 腐蚀形貌 图4 26几种细菌腐蚀的典型蚀坑形貌腐蚀产物的SEM观察表明 SRB引起套管腐蚀特征为 高度局部点蚀 去除表面腐蚀产物后 金属表面有密集蚀坑 内容4其他研究 CO2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及软件的应用套管材料的影响 CO2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及软件美国InterCorr国际公司建立 该模型考虑了十几种参数对腐蚀速率影响 如CO2 H2S HCO3 Cl 露点温度 油类型 流速 流态 气水比 气油比 含硫 含氧情况 缓蚀效率等 3 28CO2分压对P105套管腐蚀速率影响的实验值及模型软件预测值对比HCO3 150ppm Cl 110mg l T 90 V 1 5m s 腐蚀速率 mm a CO2分压 Mpa 图3 29流速对P105套管腐蚀速率影响的试验值及模型软件预测值对比HCO3 150ppm Cl 110mg l T 90 PCO2 2 5MPa 流速 m s 腐蚀速率 mm a 研究了8种不同厂家的J55套管的腐蚀特性 分析腐蚀原因 mm a 国外现状 NACE会议1997 2002研究成果石化腐蚀成为会议热点 目前 石油工业中的腐蚀控制研究还是主要集中在耐蚀材料 缓蚀剂 保护性覆盖层 电化学保护 改变金属的使用环境等方面 腐蚀预测与控制CO2腐蚀用缓蚀剂SRB腐蚀耐腐蚀材料 腐蚀预测与控制腐蚀专家系统 结论 CO2腐蚀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有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CO2腐蚀控制与预测的模型有16种 已有INTERCORR SWEETCOR等商用软件 腐蚀预测将向智能系统 神经网络系统发展 CO2腐蚀用缓蚀剂 结论 缓蚀剂的应用较广 甚至在高温高压酸性气井中也有成功的经验 缓蚀剂对均匀的电化学腐蚀效果较好 有的缓蚀剂对局部腐蚀也有保护作用 实验室筛选要与现场条件相结合 要有严格的评价程序 缓蚀剂的研究向环境友好 绿色 方向发展 缓蚀剂筛选时应注意 仅有简单的缓蚀效率的评价还远远不够 要考虑缓蚀剂与溶液的配伍性缓蚀剂膜的稳定性缓蚀剂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流速对缓蚀效率的影响油含量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缓蚀剂加注时选用的稀释溶液等等诸多因素都要同时考虑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评价出的缓蚀剂能够有效地按照预定的方案工作 SRB腐蚀 结论 SRB腐蚀是可以通过化学处理 如甲醛 机械设计 如水处理 与微生物方法 如硫杆菌 来减轻和控制的 用硝酸盐可有效地消除SRB的影响 并得到现场试验的证实 耐腐蚀材料 结论 13CR的使用有限制 主要是PH CL 和温度的影响 含0 5 1 0CR的钢也比普通碳钢耐腐蚀性能较好 111 套管磨损问题 1 分析接触载荷或应力的影响及磨损机理2 研究泥浆成分影响3 开发新型钻杆接头或井下工具用金属硬化带4 采用改进型钻杆保护器或特殊钻柱接头5 评价已磨损套管强度6 建立套管磨损预测模型 套管磨损研究 钻柱磨损的危害 辽河陈古1井在2317m 全角变化率5 6 30m 处发生3根127mmG105钻杆摩擦热裂纹 大港乌深1井有100根127mmG105钻杆降级 其中大部分钻杆接头严重磨损 外径由168 3mm变至151 5mm 却勒1井244 5mm套管磨损形貌 在井深5223m时 距井口9 5 15m处套管磨损严重 钻杆也有101根磨损报废 套管磨损的危害 阳霞1井244 5mmSM110TT套管磨损造成变形破裂 4300 4315m CAST井周成像仪测量结果 红色和黑色区域表示测量的半径大于正常的内壁半径 黄色区域表示测量的半径接近正常的内壁半径 国外在钻杆与套管磨损预测和防磨减摩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很活跃 应用效果较显著 如应用新型钻杆接头金属硬化带 前缘导角减少欠平衡转动密封损伤 使用改进型钻杆保护器 橡胶护箍 保护器的摩擦系数为0 10 可有效的降低套管磨损 一些公司为减少大斜度井 大位移钻井的扭矩损失和降低套管磨损 已成功的采用了特殊旋转钻柱接头和多功能固体润滑剂等技术措施 钻杆接头受力示意 在磨损中接触压力分布和变化的非均匀特点 使得采用单 双边敷焊硬化带接头时 与钢接头相比 可明显降低套管的磨损 其中 双边敷焊硬化带效果最好 无敷焊硬化带接头 钢接头 对套管的磨损最大 钻杆接头的加长 并不会明显减缓套管的磨损 套管磨损对其挤毁性能的影响研究 背景减少技术套管磨损和破裂后的处理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点 已有圣科1井 英科1井 克参1井 东秋5井 崖城13 1 3井 郝科1井等10余口井深探井或深井发生了严重的套管磨损问题及破裂或挤毁事故 阳霞1井因244 5mmSM110TT套管多处严重磨损 在试油中用清水替换管内泥浆而造成套管挤毁 最后该井报废损失近亿元人民币 对已磨损技术套管挤毁强度的计算是否正确 决定于计算公式的条件或挤毁失效准则和磨损程度的实测 以便为套管强度预设计 套管回接和完井测试等作业提供技术依据 研究对象139 7 7 72mmN80177 8 11 51mmP110244 48 11 99mmP110研究方法有限元分析全尺寸实物试验实验应变测量 有限元分析中的套管挤毁失效判据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采用载荷增量法研究套管抗挤毁性能 当外部压力载荷接近套管的挤毁失效载荷时 较小的外压载荷增量将引起套管结构中某些点较大的位移增量 所以 此外部压力载荷就可视为套管挤毁的临界失效载荷 图4 1不均匀磨损套管的有限元网格 全尺寸实物试验 244 48 11 99mmP110套 未磨损 25 磨损 50 磨损 建议在实际套管柱挤毁强度设计和校核中 应遵守以下原则 1 对于一般条件下设计 要以API名义尺寸和材料的屈服强度计算 如果是特殊条件下设计需要 则必须大量测量套管实际的材料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 方可进行较精确计算 虽然这些参数可能符合统计规律 但要以最小值为准 2 在计算时 用磨损剩余得壁厚代入D t中 以API弹性挤毁公式计算的最低挤毁强度为准来确定安全系数 如果经过井下测量确认是不均匀磨损时 用Song公式可计算最高挤毁强度 以作为参考值判定安全系数裕量 3 磨损严重 如磨损量超过30 时 因套管的挤毁强度下降很大 如下降率超过40 计算套管的挤毁强度已无实际意义 强度预测的风险很大 研究表明钻杆接头硬化带类型对套管的磨损和自身的磨损差别较大 粗糙碳化钨硬化带 14 30目 对套管磨损为15 精细的的碳化钨 60 80目 为9 新型金属硬化带可显著地减少套管磨损 对套管的磨损率为4 但自身磨损不如碳化钨 认为光滑的 打磨平整的碳化钨硬化带既保护接头也对套管的磨损最少 但是在很大的接触力下 套管磨损依然不能满足容限范围 为此 开发出新型金属硬化带 这些产品国外有ARMACOR M ARNCO200XT和100XT PINNCHROME X METAL7000 WORKA3000 WORKA600 1等 国内有NATE S01 S02 S03等 A1 B1 C1 D1 D2 E 清水和泥浆介质条件对合金耐磨减摩性能的影响很大 在加重晶石泥浆中 不论合金的自身总体磨损量还是相应的套管总体磨损量均比在清水中的总体磨损量小的多 约是清水中数值的1 2 建议在选择钻杆接头金属硬化带时 必须清楚合金性能参数如磨损率 磨损系数以及摩擦系数数据的试验或测定条件 套管挤毁问题 国际合作研究组织 套管抗挤强度是国际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多年来 API ISO 美国石油学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一直在组织国际合作研究API ISOCasingSub Team 套管挤毁工作组 组成 跨国机构 国际合作任务 修订现行API5C3 ISO10400API5C5焦点 抗挤强度计算公式精度 WG2B套管接头强度及密封性 WG2A 问题的提出 API5C3用若干年前工业化生产的套管做实物挤毁试验对测试数据回归 建立经验公式或修正的理论公式设计符合API标准但仍发生挤毁制造缺陷控制 又有保守的一面高抗挤套管比同尺寸同钢级普通API套管高出25 30 同钢级和壁厚下提高尺寸精度改善残余应力无公认计算标准 由厂家根据实测数据向用户提供特厚壁套管暂无尺寸规范和计算方法 API挤毁压力计算理论 屈服强度挤毁压力塑性挤毁压力弹塑性挤毁压力弹性挤毁压力 套管抗挤强度计算新公式 理想圆管公式 套管缺陷修正 本文首次采用系数2 308 而在API标准中是2 00API ISOWG2B暂命名 JianzengandTaihe 2001 发表在 Oil GasJournal SCI EI收录 非均匀载荷下套管抗挤强度 理想圆管模型 非均匀载荷对抗挤强度的影响 随着外载不均系数的增大 套管的抗挤强度逐渐下降 壁厚10 54N80的51 2 套管的比壁厚7 72P110的抗挤强度高 也就是说 增大壁厚比提高钢级更有效 稠油热井套管损坏与防治 稠油开发的一大问题就是套管的先期损坏问题 例如 辽河油田 通过五个地区的稠油区块调查的3860口热采井 发生套管损坏的有489口 占12 64 洼38块到目前为止套管损坏率巳达40 特油公司有N80套管井299口 已损坏112口 损坏率已达到37 造成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的原因 热采井高温及温度剧烈变化是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 油井出砂也是套管损坏的重要原因 API圆螺纹接头和偏梯形螺纹接头不适合热采井要求 水泥封固质量不好与水泥环空段套管易变形 隔热管和隔热措施不利影响很大 蒸汽吞吐中套管轴向应力变化 套管柱全长温度曲线 防治热采井套管损坏的措施 热采井套管建议选用耐高温钢级与特殊螺纹接头的套管 在套管的适当位置放置热应力补偿器 套管丝扣上涂抗高温丝扣油 用抗高温水泥浆 水泥返到井口 使用优质隔热管加上封器隔注汽 套管柱热应力强度分析图 热应力补偿器的作用 根据调查及理论研究成果 套管损坏的一大原因是套管受热后受压 冷却后受拉导致丝扣破坏或套管变形 为此 构想在套管柱恰当位置装上1 2只允许套管具有一定轴向伸缩变形量的热应力补偿器 将套管内应力值控制在屈服极限范围之内 高温高压井生产套管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纲高温高压井的特点国外高温高压井生产套管设计的特点和举例生产套管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他重要因素结论 高温高压井概念 英国1988年在 ContinentalShelfOperationNotice CSON 59 中的定义 在油层或总深度上稳定的井底温度超过300 F 150 并且钻井经过的能渗透地层最大孔隙压力超过0 8Psi ft 0 018Mpa m 梯度 或压力控制装置额定的工作压力超过10000Psi 69Mpa 此类井称高温高压井 HTHP 高温高压井的特点 1 基本为井深和超深井 一般深度超过5500m 2 基本为高压气井 井底压力可达130Mpa 3 井下温度高 温度超过150 给泥浆性能和测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 往往H2S CO2含量高 对油套管 井口装置及地面管路的材料要求很高 5 对作业 设备及材料的选择要有专门的质量保证和控制 QA QC Shell公司要求 对15000Psi 103 4Mpa 酸性气体额定工作压力下的井口及防喷装置 设计和试验条件为在250 F 121 温度下加压1小时 国外高温高压井生产套管选择与设计上的特点 进行灵活多变的单井设计 采用最大安全系数设计 充分考虑井下温度及腐蚀介质的影响 采用特殊螺纹接头 保证管柱整体密封性和复合强度 通过全尺寸评价试验来评价与验证设计的可靠性 有严格的订货技术条件 进行第三方质量检验 国外生产套管设计举例 北海高温高压井的设计条件生产套管的极端情况设计是井口附近油管在试井期失效致使油管内最大关井压力 CITHP 转移到油管和生产套管之间的环空 生产套管柱的抗爆破设计是以其管压井液梯度上叠加最大关井压力的静压力而计算的 抗挤毁设计是以全掏空而考虑的 同时 考虑套管在150 温度下 材料屈服强度下降12 5 并修正强度设计安全系数 ShellU K E P推荐生产套管采用177 8mm 17mmSS 95与177 8mm 14 99mmQ 125管柱CentralGraben的常用的生产套管柱使用177 8mm 16 26mmAC95 177 8mm 14 99mmQ125 127mm 14 22mmP 110管柱 墨西哥湾典型的生产套管柱设计177 8mm 12 65mmTRC 95 177 8mm 12 65mmTAC 140管柱StandardOilProductionCo在设计L W Magon 1井193 675mm 7 5 8in C 95 30mm 139 7mm 18 42mmC 110趋势 低纲级厚壁 设计规范方面 国外几大油公司建立了专用规范 如Shell公司的CasingDesignGuide EP92 2000 CNPC主要使用 套管柱强度设计推荐作法 SY T5233 88 此规范不适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