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保护乙炔氮气用量计算_第1页
氮气保护乙炔氮气用量计算_第2页
氮气保护乙炔氮气用量计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生产中惰性气体需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浓度的下降值。见表512。 表512部分可燃物质最高允许含氧量,可燃物质用二氧化碳用氮可燃物质用二氧化碳用氮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汽油乙烯丙烯乙醚:甲醇乙醇丁二醇11.510.511.51191110.51110.510.59.599.598988.58.5氢一氧化碳丙酮苯煤粉麦粉硫磺粉铝粉锌粉012.51112151192.5844.511978 惰性气体用量,可根据上表数据按下面公式计算。(1)所使用的惰性气体不含氧及其他可燃物 Vx(21- O)O V式中Vx惰性气体用量,米3 ;O从表512中查得氧的最高容许浓度,;V设备中原有的空气容积(其中氧占21)。例如乙烷,用氮气保护,最大容许含氧量为9,设备内原有空气容积为100米3,则Vx(219)91001333米3 。也就是说必须向空气容积为100米3的设备内送入1333米3 纯惰性气体,乙烷和空气才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此时需注意,氮气可使人窒息). (2)使用的惰性气体中含有部分氧Vx(21O)(OO)V 式中,O为惰性气体含氧浓度,其他同前。例如在前述的条件下,若所加入的氮气中含氧6,则 Vx(219)(96)100400米3。通入400米3的氮气才是安全的。向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及蒸气中添加保护气体时,应注意保护气体的漏失及空气的混入。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应当进行漏失量的测定。例如一个容器装两种气体混合物,其一是保护气体CO2,且CO2浓度随时间而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从周围吸入的空气量。影响漏失量的因素有不严密处的几何尺寸及设备周围的空气压力等设备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都可取为常数。因此,漏失量C(米3分)为 C(2.303V)lg(R0/R) 式中V容器的容积,米3; 泄漏时间,分; R0在0时,CO2的百分含量, R在时间时CO2的百分含量。可以用分析的方法求得CO2的Ro及R值。例如设容积为100米3,Ro9.1(CO2 ),分析测定R值,列于下表: (分)R()R0/Rlg(R0/R)C(2.303V/)lg(R0/R)0123459181796.56053112115140152172004900610146017902341137021121031078总计506米2(5分钟内)即C10米3分。 3稀释气体在分解爆炸性气体中的使用 具有分解爆炸危险性的气体,如果超过其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是危险的,为此,可采用添加惰性气体进行稀释,以抑制爆炸的发生。我们把抑制爆炸所必要的稀释气体浓度,作为分解爆炸性气体稀释气体的爆炸临界浓度。此值可由实验求得。见下例。图53表示:使用铂丝作为点火源,测定的乙炔爆炸临界值。图中a线表示乙炔水蒸气混合物中乙炔含量;b线表示点火临界压力;c线表示乙炔分压。图中,乙炔水蒸气混合物,随着温度上升,水蒸汽浓度提高,乙炔浓度下降,其分压也有所降低,其点火临界压力上升。 图54、图55、图56分别表示乙炔氢混合气体,乙炔氮混合气体,乙炔惰性介质系列的爆炸临界值。溶剂对乙炔的稳定作用 溶解于溶剂中的乙炔比气相乙炔稳定,即使直接在溶剂中给予点火能也不着火。在一定条件下,乙炔同溶剂或溶解在同一溶剂中的其他物质的反应非常快,但未发现爆炸。 将丙酮加入到小型耐压容器中,加压使乙炔溶解,测定在气相中点火分解爆炸的压力。如图57所示,总压低于7公斤厘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