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课后练习_第1页
克己复礼课后练习_第2页
克己复礼课后练习_第3页
克己复礼课后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克己复礼课后练习 班级: 姓名: *背诵12.1、3.1、16.2、13.3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礼乐征伐( ) 2旧谷既没( ) 3盖阙如也( )4期可已矣( ) 5食夫稻,衣夫锦( )( )二、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对其释义1周监于二代 通 ,释义: 2五世希不失矣 通 ,释义: 3则民无所错手足 通 ,释义: 4女安,则为之 通 ,释义: 5其为人也孝弟 通 ,释义: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觚不觚 2子将奚先 3必也正名乎 4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5君君,臣臣 6衣夫锦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1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八佾舞于庭 3未之有也4曾是以为孝乎 5奚其正 6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五、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践行仁德,完全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B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译:如果由大臣来执行国君的命令,三代的希望就不会落空。C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译: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努力去探求所知。D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孝敬父母,照顾弟弟,那难道不是践行仁道的关键?六、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一)(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甲)(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乙)(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的言下之意是什么?(2分) 3孔子所提倡的孝,就是不仅要 ,而且要 。(2分)4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子路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日:“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第则文字中除“名正言顺”外,还可以概括出一条四字成语,它是 。(1分)6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是”指代什么,并结合选文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4分)(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 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7结合“子夏问孝”一章,说说孔子为什么没有要求宰我守三年的丧期。(2分) 8孔子为何严厉责备宰我“不仁”?(2分) 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2言下之意是纲常混乱,王位不保。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未理解孔子的意思,孔子强调的是君臣的权利和义务。3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 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4. 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把君臣关系片面化,将父权君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5手足无措(不知所措)6“是”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模享受歌舞)。(1分) 理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要按规定的各个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1分),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不当、纲常混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礼”(1分),所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7因为孔子将“三年之丧”的礼建立在“心安”的心理情感原则上,他认为发自内心的守孝才是真正地孝,而宰我并非发自内心要为父母守三年孝。8因为宰我不知回报父母三年怀抱之恩,心安理得地将孝期缩短为一年,不仅违反了礼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