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知识培训讲义主讲人 目录 1中药概论2常见中药中存在的异变及措施3导致异变产生的原因4中药储存5中药养护 1中药概论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 它包括自然界的动物 植物和矿物等 因来源复杂 每种药所含的成分各不相同 即使同科同属的药物成分除某一类相似外 其余成分也不一样 中药及其炮制品的养护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临床疗效 如 本草蒙筌 中记载 凡药藏贮 宜常提防 倘阴干 曝干 烘干未尽去湿 则蛀蚀 霉垢烂不免为殃 言简易赅说明了中药入库贮藏须干透 否则易变质的道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仅仅把药物干透入库是不够的 还应具体地根据药物的种类 药材性质 所含有效成分 配合自然气候变化 采取相应的保管养护措施 同时还应结合当前科技手段与现代物质进行综合管理 从而最大努力保管好中药 使有效成分尽最大限度的留存 以优异的中中药质为临床疗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常见中药中存在的异变及措施一 霉变霉变又称发霉 是指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温度 20 35 相对湿度达75 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 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 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酶溶蚀药材组织 致使中药成分发生变化 一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 1 中药内含可供霉菌生长 繁殖的养料 中药含水分 蛋白质 淀粉 糖类及黏液质等 2 受潮湿影响 3 中药本身 发汗 中药含水量较高 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时 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表面的现象 也称水淞 4 生虫后引起发霉 中药被害虫蛀蚀后 害虫在生活过程中要排泄代谢产物 散发热量 因此 中药温度湿度增加 从而给微生物创造了生长繁殖的条件 往往引起霉变 5 环境不清洁 二 中药霉变的防护措施 1 严格控制中药含水量 2 调控贮藏环境 包括密封 用生石灰 木炭 硅胶 氯化钙等吸湿 气调养护 用充氮降氧 充二氧化碳降氧或抽真空降氧等方法 冷藏 将温度控制在10 以下 0 以上 3 药剂熏蒸 用磷化铝 环氧乙烷等熏蒸剂进行熏蒸 但要小心使用 三 容易发霉的常见中药 1 根及根茎类 如党参 当归 人参 知母 紫菀 天冬 怀牛膝 泽泻 独活 玉竹 黄精等 2 果实种子类 如白果 柏子仁 胡桃仁 火麻仁 橘络 全瓜蒌 山茱萸 女贞子 莲子心 桑椹 巴豆 千金子 枸杞 大枣等 3 花类 如菊花 红花 金银花等 4 全草 叶类 如马齿苋 大蓟 小蓟 豨莶草 鹅不食草 车前草 龙葵 蒲公英 扁蓄 桑叶 大青叶等 5 动物类 如蛤蚧 刺猬皮 鹿筋 狗肾等 6 茎皮藤木类 如黄柏 桑白皮 桑寄生 川槿皮 鸡血藤 首乌藤等 二 虫蛀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 一 虫蛀的主要来源 1 原药材在产地采收加工处理不当 2 运输过程中出现害虫 3 贮藏过程中出现害虫 4 贮藏中药的包装物或容器出现害虫或虫卵 5 库房内清洁工作做得不好 二 中药害虫的危害性 1 使中药重量减轻 甚至降低以致失去疗效 2 使中药不洁或污染 不仅对治疗无益 反而带来危害 3 有的品种被虫蛀之后 容易走油或影响饮片的质量 5 带来经济损失 三 中药害虫的趋性 所谓趋性 即害虫在外界条件刺激下引起运动的反应 1 趋光性 2 趋温性 3 假死性 4 趋化性 对异性分泌的生物激素有正趋性 对化学药剂有负趋性 四 中药虫蛀的防护措施 1 曝晒法 适用于不怕变色 不宜融化和不宜碎裂的药物 2 烘烤法 将温度控制在50 以上 80 以下 适用于体积不大 成分不易挥发或不易泛油的药物 3 蒸煮法 适用于性质特殊 蒸后不失气味 不变色 不泛油的药物 4 花椒 细辛 大蒜同储养护 适用于参茸类 动物类等 生虫的常见中药 1 根类人参 党参 当归 南沙参 独活 白芷 防风 板兰根 前胡 川乌 草乌 甘遂等 2 根茎类川芎 藕节 泽泻 生地等 3 果实类全瓜蒌 瓜蒌皮 枸杞 皂角 大枣 桑椹 桂圆肉 核桃仁 白果等 4 种子类莲子 莲子心 芡实 薏苡仁 黑芝麻 火麻仁 柏子仁 桃仁 杏仁等 5 花类菊花 金银花 款冬花 凌霄花等 6 藤木皮类鸡血藤 肉苁蓉 锁阳 海风藤 青风藤 桑白皮等 7 动物类及其他类鹿茸 蕲蛇 乌蛇 蛤蚧 刺猬皮 鹿筋 鸡内金 冬虫夏草等 三 变色各类中药都具有其固有的色泽 色泽不仅是中药外表美观的标志 也是中中药质好坏的指标之一 中药的变色是指中药在采收加工 炮制 贮藏过程中 由于加工 炮制 保管养护不当而因其中药自身固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变色的发生往往使不少中药变质失效 不能再供药用 尤其是目前很多易变色的中药缺乏可靠的方法来保证质量时 那么防止中药变色就更显中药了 一 中药变色的原因1 因酶的作用引起的变色 如含黄酮类 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类成分的中药都易变色 2 因发热 霉变引起的变色一些中药在发霉发热过程中 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对中药有机物质的严重分解 菌体自身及其代谢产物的色素与药物坏死组织的颜色混杂在一起 呈现变色 同时产生哈臭味 酸味或霉酒味 此外受阳光照射 具有鲜艳色素的中药 也会变色 3 非霉因素引起的变色如中药所含蛋白质内的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 中药所含糖或糖酸类物质分解或有活泼的羟基 能与含氮化合物进行缩合 环合等化学反应 形成棕色色素或其它的色素 以致中药变色 此外 中药在加工炮制或干燥的过程中因火加热或曝晒 温度升高而使中药变色 活在霉蛀后用硫黄等熏蒸而发生变色 总之 中药变色通常与温度 湿度 空气中氧的作用及日光的照射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二 中药变色的防护措施1 密封2 控制环境因素3 烘烤易变色药物受潮时可低温烘烤 但应注意烘烤时间不能过长 药物不能过分干燥 4 晾晒在气候干燥 阳光较弱时可用晾晒的方法进行干燥 但应注意方法和程度 如佛手片不宜过干 款冬花不宜过多翻动 避免阳光照射而褪色等 三 容易变色的常见中药容易变色的中药范围很广 比较明显的是色泽鲜艳的中药 如玫瑰花 月季花 梅花 款冬花 腊梅花 扁豆花 菊花 玳玳花 红花 山茶花 金银花 槐花 米 莲须 莲子心 橘络 佛手片 小通草 麻黄等 其中又以玫瑰花 款冬花 扁豆花 莲须 佛手片等最易变色 四 泛油中药泛油又称走油或浸油 是指某些含脂肪油 挥发油 黏液质或糖类较多的中药 在一定温度 湿度条件下 其表面呈现油状物质 并伴有变色 变味的现象 这类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 发软 发黏 颜色变深等都被称为 走油 或 泛油 包括含植物油脂多的中药 如苦杏仁 桃仁等 出现内外色泽严重加深 油质渗透外表 氧化后出现具有油哈气 含黏液质或糖分多的中药 天冬 党参等 质地变软 外表发黏 里面颜色加深 但无油哈气 动物类药材 如刺猬皮 九香虫等 躯体易残 色泽加深 外表呈油样物质 哈喇 即酸败 气味强烈 这几种现象均统称 泛油 一 泛油的原因1 中药本身的性质如含脂肪油 挥发油 黏液质或糖类较多 2 温 湿度的影响3 贮藏保管不善 二 中药泛油的防护措施1 气调养护2 控制环境因素 温湿度 阳光等 3 晾晒除昆虫类中药 一般均可晾晒 但不能曝晒和反复晒 否则会导致色泽加深 质地变硬 4 烘烤一般植物类中药泛油可采用低温烘烤 如白术 白果 天冬等 动物类中药除狗肾 刺猬皮 鹿筋 水獭肝外 一般均可烘烤 四 容易泛油的常见中药容易泛油的常见中药有 天冬 麦冬 党参 川牛膝 怀牛膝 板兰根 柏子仁 当归 核桃仁 使君子仁 肉豆蔻 枸杞子 郁李仁 苦杏仁 甜杏仁 桃仁 狗肾 九香虫 刺猬皮 蛤士蟆油 壁虎 蝼蛄 斑蝥 虻虫 蜈蚣 蟋蟀 红娘子 青娘子 乌梢蛇 蕲蛇 蛤蚧 水獭肝 鹿筋等 五 气味散失气味散失是指一些含有一些易挥发成分 如含挥发油等 的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成分挥散损失 使得中药的气味变淡或散失的现象 中药的气味是中药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挥散走气使其有效成分减少 气味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疗效的降低或丧失 一 中药气味散失的原因温度高 贮存时间长 包装不严都是气味散失的原因 在气味散失过程中 如果温度增高 湿度增大或药材本身受潮 也是加快挥发 造成气味散失的原因 二 中药气味散失的防护措施1 密封2 控制环境因素环境宜干燥 阴凉 避光 低温低湿是主要措施 注意沉香 肉桂 厚朴 檀香等不能过分干燥 同时也最忌风吹 3 晾晒这类中药受潮时只能在干燥的空气中阴干 晾干 不能曝晒或在潮湿的空气中通风 三 容易散失气味的中药中药中由于挥发油的存在 使得某些药材具有浓郁的芳香气或特异气味 挥发油在植物中分布甚广 尤以伞形科 木兰科 樟科 松科 桃金娘科 芸香科及姜科等植物的药材中挥发油含量最为丰富 以散失气味的常见中药有 1 根类当归 木香 藁本 独活 白芷 防风等 2 根茎类川芎 生姜 羌活 苍术等 3 茎木类檀香 降香 沉香等 4 皮类厚朴 肉桂等 5 叶类艾叶 紫苏叶等 6 玫瑰花 丁香 臧红花 金银花 月季花等 7 果实种子类小茴 八角茴香 花椒 吴茱萸 香橼 枳壳 枳实 陈皮 青皮 白豆蔻 砂仁 肉豆蔻等 8 全草类藿香 薄荷 荆芥 茵陈 香薷等 9 其他类如樟脑 乳香 没药 苏合香 麝香 冰片 阿魏 龙涎香等药材 六 风化指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矿物类中药在干燥空气中逐渐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 在其表面形成粉状或全部形成粉状物的变异现象 易风化的中药有芒硝 2 4 10 绿矾 4 7 胆矾 4 5 明矾 2 12 硼砂 2 10 等 易风化中药应贮存在阴凉 避风 避光的库内 风化后的中药药用价值要依风化产物是否失去药性而定 芒硝风化产物是风化硝 应与玄明粉加以区别 作用基本同芒硝 但其性缓而不泄利 明矾 硼砂等因风化不完全 只在表面风化成粉状物 故可入药 绿矾风化产物是碱式硫酸铁 风化物不宜药用 七 潮解指在一定温度 湿度影响下 含可溶性糖或无机盐类成分 有的中药本身就是无机盐 较多的中药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 使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态的现象 易潮解的中药 矿物类如芒硝 绿矾 硼砂 硇砂 大青盐和秋石等 糖 盐加工炮制品如糖参 全蝎 盐制 天冬 海产品如海藻 昆布 中成药有糖衣片 散剂 颗粒剂等 易潮解的中药由于其本身性质的原因亲水性强 但只要控制好库内温 湿度 特别是湿度 在密封条件下 贮存在阴凉 避风 避光的环境中 药物就不会产生潮解的现象 八 升华指某些主要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异现象 易升华的中药有樟脑 冰片 薄荷脑等 这类中药都是经蒸馏冷却制备而成 含挥发性成分的结晶性物质 易升华中药的贮存养护宜采用小包装或小件严密固封 岁月无痕丰胸精油 调节好库内温 湿度 贮存在阴凉 干燥的环境中 就不会产生升华的现象 九 粘连 融化指含糖胶 树脂 蜡质等成分的固态中药 在温度升高的影响下 自身变软 黏结成块 然后由固态变为浓厚黏臭的融流状态的变异现象 易产生粘连 融化的中药有蜂蜡 阿魏 甘草浸膏 鸡血藤浸膏 乳香及各种胶囊等 一 粘连 融化的原因1 耐热性差这类中药的软化点 熔点较低 耐热性差 2 吸湿性强糖胶体 如阿胶 树脂 如乳香 等类药物多含可溶性糖 蛋白质 树胶等亲水性成分 3 品质纯度低中药的品质纯度不高 含有较多杂质 也是造成融化的原因之一 二 粘连 融化的防护措施易粘连 融化中药的贮存养护宜采用小件固封 调节库房内温 湿度 贮存在阴凉 干燥的环境中 也可采用冷藏法 一般温度控制在5 7 即可 防热 防潮是该类中药贮存的关键 3导致异变产生的原因中药在贮藏中由于干燥不够 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自然气候影响及霉菌 害虫寄生繁殖等因素 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使药物表面的颜色 形态 气味以及内部组织等出现各种变异 不但使其疗效降低 甚至不可入药 主要有虫蛀 发霉 泛油 变色 气味散失 风化 潮解 粘连 腐烂等情况 A自身因素中药的自身成分因素中药在养护保管中的变异现象 其因素之一 就是药物中的成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1水分一般药物都有一个稳定的含水量 则药材性质稳定 如红枣为12 17 党参为ll 16 等 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药材质量变化 水分过高 霉菌易寄生繁殖 危害药物安全 水分过低 则药物失润 出现干枯 破裂等现象 2生物碱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常因干燥方法的不同而含量可能降低 同时此类中药长久地与空气和日光接触 可能部分被氧化分解而变质 故宜避光保存 3甙类是存在于植物各器官的细胞质或液泡中的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甙类具有分解的性质 必须用适当的温度迅速干燥 一般在55 60 干燥 以破坏共存酶的活性 但有一些含甙类中药需要发酵而产生有效成分 如自香荚中制备香荚醛 有的中药需先水解而后提取有效物质 如自芥子中制取芥子油 苦杏仁中制取苦杏水 象这类中药不宜用60 温度干燥 以免破坏共存酶的活性 4淀粉含淀粉的药物容易吸收水分 当药物表面水分增加时 霉菌就易寄生繁殖并吸收养料而致发霉 同时淀粉质反成害虫的营养物 因此又极易虫蛀 如天花粉 白芷等 5粘液质粘液质为多糖类物质 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遇水后会膨胀发热 也易引起发酵 如麦冬 枸杞子 黄精等 同时 含糖类粘液质是微生物 害虫的营养食饵 又极易发霉 生虫 6油脂是脂肪油与脂肪的总称 有植物性油脂与动物性油脂两大类 含植物油脂的药物若经常与阳光 空气 湿度接触 就会逐渐产生异味 这是因为水解和氧化作用使油脂分解变质 如桃仁 使君子仁等 含动物油脂的药物也因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氧化衍生物 这时出现了特殊气味 如油蛤味 而且其游离脂肪酸增多 使油脂呈酸性 这种现象叫油脂的酸败 如刺猬皮 狗肾等 7挥发油挥发油在植物药材中分布较广 主要是在伞形科 唇形科 樟科 姜科等植物中含量丰富 含挥发油的药都具不同的浓郁气味 在20 以上的温度时 便会逐渐挥发 若长期与空气接触 随着油分的挥发 气味也会减退 如当归 白芷 薄荷 肉桂 山奈等 8色素一般药物都会有不同的色素 特别是花类药物 但其色素很不稳定 易受日光 空气等因素影响而破坏 受潮发霉后也易变色 花瓣脱落 如玫瑰花 月季花 红花 连须等 B环境因素自然界的影响因素中药在养护贮藏期间 往往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而产生各种变化 从而直接说明药物养护措施的得当与否 应从以下几点加以掌握 1温度药物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温度过高会给药物带来不利因素 如温度在35 以上时 含脂肪多的药物会受热而引起油脂分离 树脂类药材易发软粘连而变形 含挥发油的药物会气味减退或散失 新鲜药物水分会蒸发而干枯 当温度在20 25 度时 害虫和霉菌又易孪生繁殖 药物易生虫发霉 2湿度一般药物的含水量为10 15 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 时 若药物存放不当或包装不好 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使药物的含水量增加 从而导致霉变 3空气空气中含多种成分 其中氧气最易与药物发生氧化反应 如常见的牡丹皮 大黄 黄精等颜色加深 就是所含的酚类 鞣质 羟基蒽醌类 油脂和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过长而发生反应所致 此外 薄荷的变色 气味散失 也是氧化反应 只有减少药物与氧气的接触 才能减低药物被氧化的进程 4日光药材的固有颜色是鉴别和检查中药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日光对某些药物的色素有破坏作用而引起变色 所以红色 绿色或颜色显著的药物不宜在阳光下久晒 否则会变色 长时间日光照射会促使中药成分发生氧化 分解 聚合等光化反应 同时 日光聚大量热量 能促使药物温度增高 质量发生变化 如某些药物的气味散失 油脂的酸败 泛油 融化和药酒产生浑浊等 日光中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根据这个原理 现有使用紫外灯防霉杀菌装置 在长期的实践中 前辈们总结出了一年中药物最易发霉生虫的时期 6月上旬 7月中下旬 气候潮湿 霉菌极易繁殖 俗称 黄霉天 随后的7月中旬 8月中旬 气温高达30 以上 是害虫生长繁殖的时期 俗称 八月桂花蒸 药物易发霉又易生虫 4中药储存A概论药材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后 由于表面积增大很多 与外界接触面也随之扩大 因此吸湿及污染的机会亦增多 除严格控制饮片中的水分在7 13 之间 还需根据饮片及所加辅料的性质 选用适当容器贮藏 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 阴凉及干燥 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 室温应控制在25 以下 相对湿度保持在75 以下为宜 翻译机 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 一般可贮存于塑料袋 木箱或金属箱中 最好置于严密封口的合金箱 桶中 以防止湿气的侵入 有些应置于陶瓷罐 缸或瓮中 并加入生石灰或硅胶等干燥剂同贮 对于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 山药 葛根 白芍等 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 并防止污染 应贮于通风 干燥 凉爽处防虫蛀 凡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 当归 木香 川芎 荆芥等切成饮片后 干燥温度不能过高 一般在60 以下 以免损失有效成分 贮存时室温不能太高 否则容易散失香气或泛油 室内湿度大也易吸湿霉变和虫蛀 应置阴凉 干燥处贮养 对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 熟地黄 天冬 党参等 炮制后不宜干燥 温度高 湿度大均易吸潮变软发黏 易被污染 继而霉烂虫蛀 宜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养护 种子类药材经炮制后增加了香气 如紫苏子 莱菔子 薏苡仁 扁豆等 若包装不坚固 易受虫害及鼠咬 故多贮存于缸 罐中封闭保管养护 凡加酒炮制的饮片如当归 常山 大黄等 以及加醋炮制的饮片如芫花 大戟 香附 甘遂等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 置阴凉处保存 凡用盐炮制的饮片如泽泻 知母 车前子 巴戟天等 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时期而受潮 若温度高而又过于干燥则盐分从表面析出 故应贮于密闭容器内 置阴凉通风干燥处 岁月无痕官网 经蜂蜜炮制的饮片如款冬花 甘草 枇杷叶等 炮制后糖分多 较难干燥 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 若温度过高则蜜可融化 蜜炙饮片容易被污染 虫蛀 霉变或鼠咬 通常贮于缸 罐内 尽量密闭 以免吸潮 置通风 干燥 凉爽处保存养护 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 芒硝等 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 而湿度大又容易溶化 故应贮于密封的缸 罐中 置于凉爽处养护 B储存的一般方法1对抗同贮养护泽泻 白术 天花粉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 臧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于低温干燥的地方 可使冬虫夏草久贮不坏 此外 冬虫夏草在装箱时 先于箱内底端放置用纸包好的木炭 再放些碎丹皮 然后在其上放冬虫夏草并密封 即可防止霉贮的发生 蜜拌桂圆 肉桂保味色 可将干爽不粘手的桂圆放进干净的容器中 并加适量的蜂蜜拌匀 然后倒入洁净的陶瓷缸内封好 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用此法贮存保管桂圆肉能安全度过2个夏季 且色味完好 同理 可在容器的底部盛放一碗蜂蜜 然后放上带孔的隔板 将肉桂置于隔板上加盖保存 这种贮存养护方法可保持肉桂色 香 味长久不变 大蒜与芡实 薏苡仁 土鳖虫 斑蝥 全蝎 僵蚕等同贮防生虫 比例为1 20 细辛 花椒与鹿茸同贮于阴凉干燥处防虫 花椒与鹿茸 蛇类 蛤蚧 全蝎 海龙 海马等动物类中药同贮既能防虫 又能保持颜色不变 生姜防蜂蜜 涌潮 每100 蜂蜜用生姜2 3 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 当归防麝香走气色 酒蒜养护土鳖虫 先在贮存土鳖虫的箱底四角与中间分别放上用纸包好具强烈气味的大蒜1 2个 剥去外皮 纸包后分散扎刺若干小孔 以利蒜味自然散发 再装进约10 厚的土鳖虫 其上喷洒适量的高浓度白酒或医用酒精 再放一层土鳖虫盖住 然后铺上一层草纸 纸上面重新放大蒜 白酒或酒精和土鳖虫 如此反复一层层装箱 直至箱满 然后密封 如此包装的土鳖虫既不发霉 也不生虫 另外 人参与细辛 明矾与柏子仁 冰片与灯心草 硼砂与绿豆等同贮 乙醇或高浓度白酒是良好的杀菌剂 某些动物类 种子类 细贵类及含糖类较多的易生虫 发霉的中药与乙醇或白酒贮存或喷洒 也是较好的贮存养护方法 2埋藏养护法 1 石灰埋藏法 用大小适宜的缸或木箱 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 注明名称 然后 置入用石灰恰好埋没所贮中药为度 适用于肉性和昆虫类中药 2 砂子埋藏法 适用于少数完整中药 容器用缸或木箱 砂子干燥后使用 容器底部先用砂子铺平 再将中药分层平放 每层均撒盖砂子 3 糠壳埋藏法 利用糠壳的隔潮性能 将中药埋入糠中 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 保持药材干燥 亦可避免虫蛀 霉变 4 地下室贮藏法 地下室贮藏中药 由于气温低 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 气候较干燥 对于那些怕光 怕热 怕风 怕潮 怕冻的药物有一定的养护作用 3化学药剂养护法利用化学药剂散发的气体杀死中药害虫 霉菌的养护方法 1 硫磺熏蒸法 将一定数量的硫磺碎块置于瓦容器内 点燃后放入熏房 密封门 窗和一切缝隙 利用硫磺有毒气体窒杀熏房内药材中害虫的成虫 卵 蛹和幼虫 并杀灭初萌的霉菌 2 磷化铝熏蒸法 采用塑料帐密封货垛或全仓密封熏蒸 根据货垛体积采用在垛上和走道地面上设多点投药 药片不要直接接触包装和药材 可采用铁盘 木盘 搪瓷盘等 把药片摊开 帐幕熏蒸可将药片盘放在货垛边 3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一种气体灭菌杀虫剂 对各种细菌 霉菌及昆虫 虫卵均有十分理想的杀灭作用 对抗同贮养护法 即将一种中药与另一种中药一起贮存 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具有相互制约虫害的作用来进行中 C贵细药材储存方法人参人参易发霉 变味 虫蛀 贮存养护方法有密封 防潮等 鹿茸鹿茸极易生虫变色 特别是茸尖皮下层生虫 严重时能蛀到内部组织疏松部位 鹿茸受热则茸皮出现裂纹或崩口 受潮则茸皮出现变黑并生白斑 鹿茸需密封存放 并在容器四周放适量纸包的樟脑粉或花椒 细辛 也可用70 酒精或白酒均匀地喷涂在鹿茸表面 密封存放 麝香麝香分为毛壳麝香和麝香仁两种 毛壳麝香是割取麝的香囊后经过阴干而得 除去囊壳的是麝香仁 毛壳麝香容易生虫 仓虫多蛀蚀毛囊 应轻轻摔打 是虫体落下后杀灭 也可用软刷刷净后存放 检查毛壳麝香是否生霉时可用手按住囊皮处 如无弹力并感觉内部有硬块 可用探针索取少许嗅闻有无霉腐味 必要时应切开香囊检查 麝香仁不易生虫 但受潮后易发霉 特别是掺有水分 异物的香仁极易发霉 发霉初期出现白点 严重时香气减弱并带有霉味 如贮存环境过于干燥 常因挥发物质挥发和水分散失而使香仁失润 干硬和减重 贮存麝香应用油纸整个包好 放于铁盒内 接口处焊封 再用大木箱封严 少量可用玻璃容器盛装 便于透过容器直接检视 存放于不过于干燥和潮湿的避光处 散香可用瓷瓶盛装 为防止结坨应密封瓶口 并经常摇动 麝香忌与薄荷脑 冰片等升华药物混存 以免串味 如有霉点 可吹晾后擦去霉点 有条件的仓库将麝香放在低温度库内 15 以下 相对湿度70 左右 或小袋密封置于冰箱内 约5 保存 蛤士蟆油蛤士蟆油 田鸡油 即雪蛤油 易泛油 发霉 如受潮后外表发黏 颜色变黄或不光亮 说明已泛油 发霉时表面有霉斑 蛤士蟆油的保管可用纸盛装 外套塑料袋密封 再放入大容器内密封存放 也可置于石灰箱内封存 若用缸 坛盛装蛤士蟆油体质较干燥者 可喷洒适量白酒 或以大碗内盛装70 乙醇或白酒放于下层 任其挥发 将蛤士蟆油码在蒲有衬纸的竹匾上 再进行密封 这样既可防霉 又能保持色泽 牛黄干燥的牛黄质地松软 贮存中易吸湿 入库时为干透的牛黄体质较重 稍有潮感而发湿 色暗黄 剥落碎片时发声不响 贮存后往往还会生霉 牛黄的保存应装入衬有棉花 软纸或有灯心草的铁盒或木盒中密封 置阴凉 干燥 避光处贮存 并注意防潮 进出库或进行在库检查应轻拿轻放 防止因震动或受压而碎残 也可贮于生石灰缸中 密封存放 牛黄忌用硫黄熏蒸 以免变黑 影响质量 熊胆贮存熊胆忌潮忌热 受热后内部发软而囊皮干硬 受热受潮后囊皮也发软 易招虫蛀 净胆受热往往还会熔化 剥取胆仁应在春 秋前后进行 剥下的胆囊皮用热水冲洗 岁月无痕丰胸精油 黏附的胆仁便溶解在水中 将胆囊皮弃去后 水溶液加热浓缩 可得净胆仁 减少损耗 保管熊胆必须用玻璃瓶 箱 坛密封 置干燥阴凉处或置于石灰缸内保存 注意勿过分干燥 以免商品减重 海龙 海马海龙 海马容易生虫 且害虫细小 不易察见 多在体内蛀蚀 特别是腹部最容易被害虫蛀食 检查时轻轻敲击可掉出蛀粉 虫粪和害虫 吸潮后也易发霉 尤其是小海马更会出现霉斑 发霉后影响色泽 保管的方法可先行日晒 待自然降温后拌入花椒或细辛 装于密封的箱缸内 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梅雨季节可放于石灰缸内存放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有扎把和散支两种规格 为了防潮 可用纸封包或用透明塑料膜封固 盛于木箱内 体质返软者也可放于石灰缸中 如受潮应立即晾晒或用微火烘烤 为防生虫 岁月无痕 箱内可放些碎丹皮 生虫者可用硫黄熏蒸或用微火烘焙 再筛去虫体及蛀屑 有条件的可置冷藏室保管为宜 也可以在装箱前先将冬虫夏草按0 5 分件用纸封包 再将包件层层堆叠装箱 并于每一堆层之间撒上一薄层生石灰粉 直至箱满 最顶撒石灰粉一层同样覆撒石灰粉盖严密封 其防潮防虫的效果更好 西红花 臧红花 西红花原为进口药材 近年国内引种成功 本品容易泛油 变色 受潮发霉 数量少的多用铁盒或棕色玻璃瓶盛装 数量多的用铁桶盛装 西红花应置阴凉干燥处 密闭避光保存 拆装破封品为保持色泽和防潮 可放石灰缸 连同包装 内保存 但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过于干燥 变得干枯 影响质量和外观 如发现潮湿生虫时不能曝晒 也不能用硫黄熏蒸 宜用气调方法养护 西红花的安全水分为10 13 在相对湿度75 以下不易生霉 生虫 三七 田七 干燥的三七置于凉爽通风处保管 每年春季前曝晒1 2次 一般不易变坏 如受潮则容易发霉 生虫 为防止发霉 生虫 包装箱内可放木炭 白矾 石灰块等进行密封 已经生虫者可喷洒酒精 然后密封 也可用硫黄熏蒸 另外 人参与细辛 明矾与柏子仁 冰片与灯心草 硼砂与绿豆等同贮 乙醇或高浓度白酒是良好的杀菌剂 某些动物类 种子类 细贵类及含糖类较多的易生虫 发霉的中药与乙醇或白酒贮存或喷洒 也是较好的贮存养护方法 5中药养护A药品储存保管制度1 中药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中药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是 安全储存 降低损耗 科学养护 保证质量 收发迅速 避免事故 2 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1按照中药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 防止差错 混淆 变质 2做到数量准确 帐目清楚 帐 货 卡相符 3 中药仓储保管条件1中药应按储藏温 湿度要求 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 冷藏库内 1 1阴凉库 温度不高于20 1 2常温库 温度保持在0 30 1 3冷库 温度保持在2 10 1 4相对湿度 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 75 之间 2中药应依据中药性质 按分库 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 其中 2 1中药与非中药应分库存放 2 2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 2 3易串味的中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中药应分库存放 危险品应与其他中药分库存放 2 4中药中的危险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 2 5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 2 6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 按 不合格中药管理规定 进行管理 2 7退货中药应存放在退货区在 经质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 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2 8中药按品种 规格 批号 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 如混批堆码 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 中药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 2 8近效期中药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 应按月填报近效期中药催销月报表 2 10近效期中药应挂近效期标志 2 11经营特殊管理中药 即麻 精 毒 放类中药 按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执行 3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中药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 规范操作 不得倒置 要轻拿轻放 严禁摔撞 怕压中药应控制堆放高度 并定期翻垛 4中药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 具体要求如下 4 1中药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 4 2中药垛与墙 柱 屋顶 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 4 3中药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 电线的间距不小于30cm 4 4中药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 4 5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 4 6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中药 其垂直下方与中药垛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 5在库中药均实行色标管理 其中 5 1黄色 为待验中药 退货中药 5 2绿色 为合格中药 5 3红色 为不合格中药 6中药入库时应按照 进货中药验收入库工作流程 及其图示经过质量检查验收 并依据检查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 验收入库通知单 办理入库手续 7中药仓储保管人员对货与单不符 质量异常 包装不牢或破损 标志模糊等情况 有权拒收并报告企业有关部门处理 8中药仓储保管人员应接受中药养护员有关储存方面的指导 掌握 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 与养护员共同做好仓间温 湿度等管理 正确储存中药 9中药出库发货时 应坚持执行 中药出库复核的管理规定 未经复核人员检查复核并签字的中药不得出库发货10中药出库发货时 应做好出库发货复核记录 11对于销后退回中药 应按 退货中药的管理规定 做好退货记录与存放 标识等管理工作 12中药仓储保管人员每月底应定期做好库存盘点工作 做到货 帐 卡相符 B中药养护管理制度1 中药养护工作的职责是 安全储存 科学养护 保证质量 降低损耗 2 从事中药养护工作的人员 应具有中专以上医药或相关专业学历 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以上中药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后 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3 从事中药养护工作的人员 应定期接受企业或中药监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 4 从事中药养护工作的人员 应熟悉在库储存中药的性质与储存养护要求 以便指导并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对在库中药进行合理储存保管 5 经常检查在库中药的储存条件 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做好仓间温 湿度的检测和管理工作 每日上午9时 下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装备创新与市场潜力报告
- 2025年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冲刺押题试卷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房地产估价实务冲刺试卷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技巧精讲 阅读理解高分策略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二级考试专项训练试卷及真题解析
- 现代化家具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试卷 环评报告专项强化
- 现代农业知识培训课件
- 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 新重庆市劳动合同范本
- 合规审计笔试题及答案
- 木制玩具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业务宣传制作合同样本
- 2025年动物(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报告
- 离心机验证方案
- 储能电站施工方案新建项目
- 《劳动法常识(第3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山东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采样方法介绍(院感培训)
- 餐饮行业油脂废物处理应急预案
- 鞋厂品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