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案例_第1页
民事诉讼法案例_第2页
民事诉讼法案例_第3页
民事诉讼法案例_第4页
民事诉讼法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民事诉讼法案例 1 李某和王某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价款为 50 万元人民币 违约金为 5 万元 后来因为李某的生产技术不合格 生产出来的货物 无法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王某拒绝受领货物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根 本违约 要求李某承担责任 双方就此发生争议 经过人民调解委员 会调解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李某同意赔偿王某损失 4 万元人民币 并在调解协议达成后的 10 天内履行协议但是 10 天后 李某并没有 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向王某支付款项 问题 1 王某是否可以就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 果可以 王某应当向何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不可以 王 某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 将该调解协议作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文书向公证机构作了强制执 行效力公证 该公证是否合法 对该公证文书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申 请强制执行 2 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何种法律效力 3 如果王某认为双 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对自己来说显失公平 是否可以要求撤销或者变更 调解协议 徜若李某认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仪对自己显失公平 是否 可以要求撤销和变更调解协议 1 王某不能依据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因为调解协 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不是执行很据 王某可以以起诉的方式向人民法院申请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 议 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谧权债务内容当事人双方有权向公证 机构申请公证其执行的法律效力 而对经过公证的该种法律文书可以 直接向人民法晓中请强制执行 因为经过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 公证书是法定的执行依据 2 双方当事人作为民事主体 很据自己的意志对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 作出了处理 并且意思表示达成一致 因此 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 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性质 当事人双方应当依照该约定履行自己 的义务 3 很据法律的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对该协议不服 认为该协议对自己 是显失公平的 均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或者变更 该调解协议 因为很据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调解的有关司 法解释的规定 显失公平是变更或者撤销民事合同的重要的理由 1 李春与杜月系夫妻 二人同住甲市城关区无线电厂家属楼 但在老 家乙市郊区有房 6 间 由其长子李明居住 1996 年李春夫妇遇车祸 双亡 老人的长女李梅已出嫁 住甲市 老人的次子李可 17 岁 于 1998 年考上乙市的某大学 因该大学离李明住处近 李可便要求 李明之妻张丽将父母的遗房腾出一间由自己住 张丽说 李明因犯 罪已被判刑五年 不在家 自己不能做主 并且有 4 间房已出租给 了方某 刘某 租期未满 不能腾房 为此发生纠纷 李可便向某 法院起诉 要求分割父母的遗房 某法院受理案件后 在审理中发现除李明 李可二位继承人外 还有 老人的长女李梅 次女李娜二位继承人 经法院通知 李梅明确表示 放弃继承权 不参加诉讼 李娜则既不明确表示弃权 又不愿参加诉 讼 在法院对案件第一次开庭审理后 案外人于某找到法院 说李明夫妻 现住的 6 间房是 1948 年其与死者李春共同经商时共同出资购买的 自己有一半的产权 并向法院提交了购房时二人共同签名的房契 问 l 本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说明理由 2 请确定上述人 员的诉讼地位 并说明理由 1 本案应由甲市城关区人民法院或乙市郊区人民法院受理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 条下列案件 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 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 辖 三 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 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属于第三项 2 李可处于原告地位 但其未满 18 周岁 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诉讼行为能力 可由李梅 李娜中一人作为其代理人进行诉讼 根 据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李 春 张丽夫妻处于被告地位 根据 民事诉讼法解释 58 人民法院 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 应通知其他当事人 应当追加的原告 已 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 可不予追加 既不愿意参加诉讼 又不放 弃实体权利的 仍追加为共同原告 其不参加诉讼 不影响人民法院 对案件的审理和依法作出判决 本案中长女李梅已放弃实体权利 故 不再追加其为共同原告 但次女李娜仍应追加其为共同原告 其不参 加诉讼 不影响案件审理和判决 案外人于某为有独立请求权的诉讼 第三人 方某 刘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的诉讼第三人 根据 民事诉讼 法 第五十六条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 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 的 有权提起诉讼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 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 请求权 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 可以申请参加 诉讼 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 的第三人 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2 张三 张四系两兄弟 并已各自成家多年 共同居住在祖上留下的 四间平房里 去年张四分得一套两居室的楼房 张四一家将新房装修 后 准备给儿子结婚用 张三认为张四已分得新房就应当搬走 因为 父母去世时 弟张四去黑龙江插队而未尽养老送终的义务 父亲临终 时说这四间房屋今后由张三继承 张四可以继承家传的字画 当张三 提出让张四搬走时 张四不同意 故张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确认 这四间房屋归其所有 并要求判令张四腾房搬走 张四在答辩中称 张三已继承了父亲遗留的几个古董 就不应当再继承该四间房屋了 要求人民法院将这四间房屋判归其所有 并且要求张三腾房 在诉讼 进行中 张三 张四的叔叔张恩义向人民法院主张这四间房屋应归其 所有 并向人民法院出示了其兄留下的遗嘱 但本案在开庭审理时 张四因争执激烈 气冲大脑 突发脑溢血死亡 张三见其弟已死亡 遂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 问 l 在本案诉讼中 张三 张四 张恩义各处于什一么样的诉 讼地位 并说明理由 2 张四死后 诉讼程序应如何进行 3 张三撤诉应经过什么程序 1 张三处于原告地位 张四处于被告地位 张恩义处于有独立请求 权的诉讼第三人地位 2 诉讼应当中止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 136 条第一项规定 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 中止诉讼 一方当事人死亡 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 否参加诉讼 3 是否准许应由法院裁定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 131 条规定 宣 判前 原告申请撤诉的 是否准许 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 原告经传票传唤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的 可以缺席判决 3 甲市 A 公司 需方 与乙市 B 公司 供方 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 标的金额 400 万人民币 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为丙市某港口 此外 该 合同还约定 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及未尽事宜 由需方所在地有关 部门处理 后货物分别运抵丙市某港口及丁市某港口 由于货物缺 损及质量等问题 A 公司与 B 公司发生纠纷 A 公司以 B 公司为被告 首先起诉 甲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 后甲市中院法院提审该案 此间 B 公司也以 A 公司为被告诉诸丙市某区人民法院 后该院又将 案件移送其上级法院 回答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 本案应由何地法院行使管辖权 2 甲市某区法院以协议管辖为由受理本案是否正确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3 甲市中院提审本案适当否 4 假设甲市某区法院尚未开庭审理本案 甲市中院提审后 B 公 司能否提出管辖异议 5 假设 B 公司已向甲市某区法院提出了管辖异议 但在法院就有无 管辖权问题作出裁定前 B 公司的代理律师又去阅卷 办理委托手续 和打听开庭日期 这是否视为 B 公司有应诉行为 并已放弃了异议 接受了管辖 6 假设 A 公司也向丙市某区人民法院就级别管辖权提出了管辖异 议 该区法院若认为该异议成立 可否作出裁定 将本案移送上级法 院审理 7 假设本案涉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C 公司 且甲市法院与丙市 法院均依职权通知 C 公司参加诉讼 此时 C 公司能否自行决定不参 加上述诉讼 而向丁市某法院提起诉讼 8 假设仅由甲市中院对本案行使管辖权 且作出生效判决 B 公 司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和判决一并申诉后 法院认为管辖确有错误的 应否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9 在本案中 甲市法院与丙市法院发生管辖权争议时 应如何解 决 丙市法院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下列案件 由本条规定的 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 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 辖 三 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 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 不正确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 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 合同履行地 合同签订地 原告 住所地 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 专属管辖的规定 3 不适当 因本案管辖权属于丙市某港口所在地法院 4 可以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 当 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人民法院对当 事人提出的异议 应当审查 异议成立的 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 的人民法院 异议不成立的 裁定驳回 5 不视为 因为如果裁定异议不成立 B 公司必须应诉 为防止开 庭时毫无准备而导致诉讼不利 B 有权委托代理律师去阅卷 办理委 托手续和打听开庭日期 6 不能 应当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理 不得自行移送 根据 民事 诉讼法 第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 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受移送的 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当报请上 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不得再自行移送 7 可以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处于原告地位 享有原告 的诉讼地位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 的 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 有权提起诉讼 8 应当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 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裁定 发现确有错误 认为需要再审 的 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9 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不了的 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 民法院指定管辖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 院由于特殊原因 不能行使管辖权的 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 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 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不了 的 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4 北京实达公司与太原发电厂在太原市订立购销汽轮发电机组合同 合同约定 由北京实达公司提供给太原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一套 并 负责安装调试 安装调试地为太原发电厂 合同签订后 北京实达公 司当天下午又在太原与唐山电机总厂签订购销合同 约定由唐山电机 总厂供给北京实达公司汽轮发电机组一套 安装调试地为太原发电厂 汽轮发电机安装完毕且投人运营后 因太原发电厂进行改制 迟迟没 有按照合同约定向北京实达公司付款 致使北京实达公司也未能向唐 山电机总厂付款 于是 唐山电机总厂向太原市某区人民法院起诉 起诉状将北京实达公司列为本案被告 将太原发电厂列为本案第三人 试分析 l 太原市某区人民法院对该案有无管辖权 为什么 2 太原发电厂能否成为本案第三人 为什么 太原市某区人民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 理由是 本案属于因合同纠纷 提起的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四条规定 本案中 北京实 达公司在太原与唐山电机总厂签订购销合同 约定由唐山电机总厂供 给北京实达公司汽轮发电机组一套 安装调试地为太原发电厂 因此 太原发电厂可以认为是合同履行地 故太原市某区人民法院对该案有 管辖权 太原发电厂不能成为本案第三人 理由如下 民事诉讼第三人是指对 原告和被告所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 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 权 但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 讼中去的人 本案中 太原发电厂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的诉讼标的没 有独立请求权 不能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同时 它 与案件处理结果也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不能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 第三人参加诉讼 本案中 存在两个合同关系 存在两个违约行为 北京实达公司的违约责任来源于其与唐山电机总厂的合同关系 太原 发电厂的违约责任来源于北京实达公司与太原发电厂的合同关系 唐 山电机总厂与太原发电厂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太原发电厂的民事责 任并非来源于唐山电机总厂和北京实达公司地诉讼 与他们之间的诉 讼也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张军与杨秀 1990 年结婚 婚后不久张军即赴美国学习并留美工作 2000 年初 杨秀以张军长期滞留国外 双方无法共同生活为由 向 自己住所地的青岛市 A 区人民法院起诉 要与张军离婚 青岛市 A 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 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张军 要求张军自接到起 诉状副本之次日起 巧日内提交答辩状及其副本 期满 张军未提交 答辩状 也未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 青岛市 A 区人民法院遂作出准 予双方离婚的判决 判决书写到 如不服本判决 可于判决书送达 之次日起巧 日内向本法院提交上诉状及其副本 上诉于青岛市中 级人民法院一 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的第 4 天 青岛市 A 区人民 法院院长在抽查法律文书时 发现该案在审判程序上有重大失误 请问 该案在审判程序上存在什么问题 应如何进行纠正 一 该案在审判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一 违反了民事诉讼关于送达时 效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 二 本案未经调解程序 违反 婚姻法 第三十二条规定法定程序 三 违法缺席判决民事 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四 违反了关于上诉期限的规定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 青岛市 区人民法院判决书写到 可于判决 书送达之次日起 日内向本法院提交上诉状及其副本 上诉于青岛 市中级人民法院 其中关于上诉期限的内容违反了上述规定 二 纠正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163 条规定 根据上述规定 本案应经以下程序办 理 如当事人在 15 日期限届满时提出上诉的 青岛市 区人民法院 可以提出原判决有错误的意见 报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由其按照 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如当事人不上诉的 应在上诉期限届满后 由 青岛市 区人民法院院长将本案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按照 审判监督程序另行组织合议庭对本案重新审理 6 1993 年 5 月 15 日 市无线电管理办委托市价格所拍卖 152 500MHz 无线电传呼频率 价格所在 日报 刊登了公告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于 5 月 18 日公开拍卖 在拍卖会上宣读了拍卖规定 要求参加竟拍 人必须遵守 下午 3 时 50 分 由价格所主持 电业局 仪表公司 神州旅行社三家参加竟拍 公证处公证员到场公证 拍卖开始 当主 拍人宣布拍卖的起价为 18 万元 加价幅度为 5000 元或 5000 元的倍 数后 仪表公司代表举起 38 号报价牌 叫价 18 万元 神州旅行社代 表举起 80 号报价牌 叫价 20 万元 电业局代表举起 88 号报价牌 叫价 22 万元 此后一段时间 没有再举报牌叫价的 主拍人苏克俊 重复道 88 号电业局报价 22 万元 还有报价没有 之后 敲响了锣 声 并举手宣布 成交 在锣声响后余音中 仪表公司一位代表喊了 声 有 另外一位代表才起立举起 38 号报价牌 仪表公司并向主拍 人及公证人员提出异议 公证人员宣布到电视台去 鉴定 经过 鉴 定 公证人员宣布 由于主拍人规定叫三次敲锣定音 但叫了四次 这次拍卖无效 重新再拍 电业局代表根据拍卖规定向公证人员提 出异议 由于未被采纳 在表示不放弃已取得的频率使用权前提下 离开了拍卖现场 主拍人根据公证人员意见 继续进行拍卖 起拍为 22 万元 仪表公司报价 24 万元成交 6 月 7 日 管理办按照价格所 的拍卖通知 以 市无办字 1993 06 号文 批准仪表公司使用 152 500MHz 无线传呼频率 井同仪表公司签订了频率使用缴费合 同 为此 电业局与价格所发生纠纷并向调 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 称 1993 年 5 月 18 日下午 3 时 价格所对 152 500MHz 无线 传呼频率进行公开竟价拍卖 我局作为竟买人之一 在报出 22 万元 主拍人击锣宣布 成交 已取得了该拍卖频率的使用权 但由于第三 人公证员越权宣布第一锣 无效 和价格所违约 侵犯了我局的合法权 益 为此 请求依法判令价格所履行合同 将第一锣成交 152 500MHz 无线传呼频卒使用权判归我局 依法追究价格所的违 约责任和公证处侵权责任 并赔偿一切损失 本案诉讼费 执行费等 由价格所承担 请问 应如何确定本案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并作简要说明 1 电业局为原告 因其向法院起诉 请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市价格所 市公证处为被告 因原告要其承担民事责任 3 市无线电管理办 市仪器仪表公司为第三人 因为事件审理 结果涉及他的利益 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7 张三 李四 王五共同出资出力 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 记开办了合伙经营的家具加工厂 2002 年 2 月 家具加工厂与某一 木器厂签订了购销办公桌合同合同规定 供方家具加工厂卖给需方木 器厂办公桌 200 张 每张 300 元 共计 60000 元 合同生效时需方预 付定金 30000 元 其余部分在办公桌如数交付时付清 交货期限为 3 个月 但在合同期限届满时 供方仅交付办公桌 80 张 并以木材涨 价为由要求买方加价或终止合同 发生纠纷后 需方以张三 李四 王五合伙经营的加工厂为被告起诉 问 本案当事人应如何确定 分析 本案中原告木器厂应以张三 李四 王五作为共同被告人而起 诉 而不应以合伙经营的家具广为被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 用中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 47 条规定 个 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 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 记字号的 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字号 8 孟老汉年过七旬 体弱多病 生活无足够保障 其有孟南 孟西 孟北三子女 分别工作居住于 A B C 三市 孟老汉为解决生计问题 要求三子女给付赡养费 但因三子女分别居住于 A B C 三市 于是 向本人住所地 D 市法院起诉 问 D 市人民法院应否受理此案 分析 此案属于追索赡养费案件 应按一般地域管辖原则确定管辖法 院 三被告住所地 A B C 三市法院都有管辖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 9 条 规定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 可以由原告 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 原告住所地 D 市人民法院可以受理此案 8 张三与李四是同村邻居 1990 年张三向人民法院起诉称 李四屋 后现有 10 棵枣树 是生产队在 1970 年买来的树种并派人栽种的 应 属于生产队所有 现被李四霸占 要求法院判决 李四将 10 棵枣树 退还生产队 并将历年收获所得如数交给生产队 法院经审查认为 张三与本案无直接利害关系 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 规定 通知原告张三不予受理 并在通知中说明了不予受理的理由 请问 本案人民法院通知原告张三不予受理的做法是否正确 如果原 告张三仍坚持起诉怎么办 1 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通知原告张三不予受理的做法是正确的 2 理由 1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三个条件 第一条是原告 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 所谓直接利害关 系 是指原告自身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及受他保护 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 不具备这一因素 即为不合 格的当事人 不能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 张三不是 7 棵梨树的所有人也不是生产队的法定代表人 也没有受到生产队的委 托 因此 张三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不能作为本案的原告 理由 2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法院受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 经审查 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 如果原告坚持起诉 可以立案受理 经进一步查明起诉确实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以书面裁定驳回起诉 9 甲于 1996 年 5 月向某县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法院判决确认被乙抢 占的北房三间归自己所有 并判令被告搬走 经审理 原告甲拿不出 证据 被告乙坚决否认 但也举不出证据 人民法院收集不到证据 房屋所有权处于不明状态 县法院于 8 月 5 日作出判决 驳回原告的 诉讼请求 同月 15 日送达判决书 同月 24 日 原告甲找到了该房在 土改时的所有权证书 当即送交县法院要求改判 县法院经审查 认 为证据确凿 原判确有错误 即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决定再 审 8 月 30 日 县法院作出再审判决 判甲胜诉 送达判决书后 双方均表示无异议 问 某县法院的做法是否符合有关程序 为什么 县法院的做法不正确 1 县法院在作出一审判决后 当事人在 15 日内有权上诉 甲在上诉 期限内提交房屋证据 要求改判 实为上诉之意 法院未按上诉案件 处理 违法了第二审程序的规定 2 原告提交新发现的证据之时 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但县法院也无权 将尚未生效一审判决作为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对象 3 县法院应在收到甲的所有权证书后 询问甲是否上诉 如上诉应告 知其按上诉处理 如不上诉 待上诉期满后 再依审判监督程序予以 再审 10 甲与乙是同村邻居 1987 年甲向人民法院起诉称 乙屋后现有 7 棵梨树 是生产队在 1959 年买来的树种并派人裁种的 应属于生 产队所有 现被乙霸占 要求法院判决 让乙将 7 棵梨树退还生产队 并将历年收获所得如数交给生产队 请问 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三个条件 其中第一条是原告是与本案 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法人和其仙组织 所谓直接利害关系 是指 原告自身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及受他保护的民事权 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 不具备这一因素 即为不合格的当事 人 不能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 甲不是 7 棵梨树的所有人 也不是生产队的法定代表人 也没有受到生产队的委托 因此 甲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不能 作为本案的原告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 经审查 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本案人民法院 应在 7 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将不予受理的通知书送达甲 井说明不予 受理的理由 11 原告甲与被告甲一 甲二 甲三 甲四系父子关系 甲与甲一 甲二共同居住在甲所有的房屋四间 甲因与甲一发生矛盾 向某县法 院起诉要求四被告每人每月给付赡养费维持生活 并愿意与四被告分 割房产四间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通知甲和甲一 甲二共三人到庭 凋 解由甲一 甲二每月给付甲赡养费五十元 房产自行处理 由原告甲 撇诉结案 没有制作调解书 问 本案处理是否妥当 简述理由 1 本案的错误在于 1 应该到庭的甲三 甲四未传唤到庭 2 法 院只在部分当事人中调解了原告的两个诉讼请求中的一个请求 3 有执行内容的应制作调解书而未制作 4 不应让原告撤诉结案 2 理由 简易程序是独立的第一审程序 与普通程序相比 只是在原 告的起诉方式上 法院受理案件的程序上和传唤诉讼参加人的方式上 简便 审判组织形式简单 庭审程序简化 但是 涉及当事人权利 义务和法院正确适用法律的程序 制度 则不能简化 适用简易程序 决不意味着可以草率从事 故本案的处理是妥当的 12 居住在甲市 A 区的乔小伟从事汽车修理业 其所开的汽车修理铺 位于甲市 C 区 该汽车修理铺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所登记的业主是 其兄乔大伟 居住在甲市 B 区 乔大伟实际上并不经营汽车修理 乔小 伟为了承揽更多的业务 与乡办集体企业正华汽车修理厂 位于甲市 L 县 签定了一份协议 约定乔小伟的汽车修理铺可以以正华汽车修理厂 的名义从事汽车修理业务 乔小伟每年向正华汽车修理厂交管理费 2 万元 2002 年 1 月 乔小伟雇佣的修理工钱财旺 常年居住在甲市 D 区 为客户李有良 居住在甲市 E 区 修理一辆捷达车 修好后 钱财旺按照 工作程序要求在汽车修理铺前试车时 不慎将车撞到了一棵大树上 造 成汽车报废 钱财旺自己没有受伤 相关各方就如何赔偿该汽车损失发 生纠纷 未能达成协议 现李有良拟向法院起诉 问 1 李有良应以谁为被告 2 哪些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3 就此同 一纠纷 若李有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都提起诉讼 应如何确定案件的管 辖法院 4 若有管辖权的法院之间就本案管辖权问题发生了争议 应 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5 若在管辖权争议未解决之前 其中一享有 管辖权的法院对案件就作出了判决 对此判决及判决所涉及的案件应 如何处理 以乔小伟 乔大伟和正华汽车修理厂为共同被告 甲市 A 区 B 区 C 区与甲市 L 县法院皆有管辖权 李有良以侵权起诉 民诉法 第 29 条规定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 由侵权行为地或者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在甲市 C 区 三被告住所地分 别在甲市 A 区 B 区与 L 县 李有良以违约起诉 民诉法 第 24 条规 定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管辖 合同履行地在甲市 C 区 应由先立案的法院管辖 民诉法 第 35 条规定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 都有管辖权的诉讼 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 原告向两个以 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 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由争议方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 报请其共同的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民诉法 第 37 条第 2 款规定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 由 争议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不了的 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 定管辖 对此判决 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以违反程序为由撤销其判决 并将案件 移送或者指定其他人民法院审理 或者由自己提审 根据 关于在经 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的若干规定 第 4 条的规定 两 个以上人民法院如对管辖权有争议 在争议未解决前 任何一方人民 法院均不得对案件作出判决 对抢先作出判决的 上级人民法院应当 以违反程序为由撤销其判决 并将案件移送或者指定其他人民法院审 理 或者由自己提审 13 位于某市甲区的天南公司与位于乙区的海北公司签订合同 约定 海北公司承建天南公司位于丙区的新办公楼 合同中未约定仲裁条款 新办公楼施工过程中 天南公司与海北公司因工程增加工作量 工程进 度款等问题发生争议 双方在交涉过程中通过电子邮件约定将争议提 交某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其后天南公司考虑到多种因素 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请求判决解除合同 法院在不知道双方曾约定仲裁的情况下 受理了本案 海北公司进行了答辩 表示不同意解除合同 在一审法院 审理过程中 原告申请法院裁定被告停止施工 法院未予准许 开庭审 理过程中 原告提交了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会谈录音带和会议纪 要 主张原合同已经变更 被告质证时表示 对方在会谈时进行录音未 征得本方同意 被告事先不知道原告进行了录音 而会议纪要则无被告 方人员的签字 故均不予认可 一审法院经过审理 判决驳回原告的诉 讼请求 原告不服 认为一审判决错误 提出上诉 并称双方当事人之间 存在仲裁协议 法院对本案无诉讼管辖权 二审法院对本案进行了审 理 在二审过程中 海北公司见一审法院判决支持了本公司的主张 又 向二审法院提出反诉 请求天南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款 天南公司考虑 到二审可能败诉 故提请调解 为了达成协议 表示认可部分工程新增 加的工作量 后因调解不成 天南公司又表示对已认可增加的工作量不 予认可 二审法院经过审理 判决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 问题 1 何地法院对本案具有诉讼管辖权 2 一审法院未依原告请求 裁定被告停工是否正确 为什么 3 双方的会谈录音带和会议纪要可 否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为什么 4 原告关于管辖权的上诉 理由是否成立 为什么 答 1 乙区法院和丙区法院 2 正确 原告请求不符合先予执行的条件 因本案尚在审理中 合同是否解除尚无定论 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 系尚不明确 3 录音带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该证据即使是秘 密录音 其取得方式也是合法的 只有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 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获得的证据 才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会 议纪要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其形式有欠缺 应当双方签字 4 不 成立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 人民法院受理 后 对方当事人又应诉答辩的 视为该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14 海南省天南公司与海北公司于 1998 年 6 月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 约定由天南公司进口一套化工生产设备 租给海北公司使用 海北公 司按年交付租金 海南省 A 银行出具担保函 为海北公司担保 后来 天南公司与海北公司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 问题 1 如果天南公司与海北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了以下仲 裁条款 因本合同的履行所发生的一切争议 均提交珠海仲裁 天南公司因海北公司无力支付租金 向珠海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将海北公司和 A 银行作为被申请人 请求裁决被申请人给付拖欠的租 金 天南公司的行为是否正确 为什么 2 如果存在上问中所说的仲裁条款 天南公司能否向人民法院起 诉海北公司和 A 银行 请求支付拖欠的租金 为什么 3 如果本案通过仲裁程序处理 天南公司申请仲裁委员会对海北 公司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处理 4 如果本案通过仲裁程序处理后 在对仲裁裁决执行的过程中 法院裁定对裁决不予执行 在此情况下 天南公司可以通过什么法律 程序来解决争议 答案 1 天南公司的行为正确 因为 一是双方约定的仲裁条款 有效 依法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二是 A 银行为连带责任保证人 不享有先诉抗诉辩权 根据 担保法 第 19 条的规定 当事人对保 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责任 本 案中 A 银行提供的担保方式并没有约定 应负连带责任 债权人天南 公司当然可直接将 A 银行列为被申请人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2 天南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 因为仲裁法虽规定了 或裁或审 原则 但只是规定法院应不予受理 并没有剥夺当事人的起诉权 且 根据仲裁法第 26 条的规定 在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 法院也有可能 取得管辖权 3 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财产所在地或被申请人住 所地人民法院 由后者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申请有错误的 申请人应 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又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第 11 条的规定 在国 内仲裁过程中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 经仲裁机构提交人民法院的 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并 执行 申请证据保全的 由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 4 天南公司可以根据与海北公司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 裁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4 太阳公司经营房地产开发 在有偿取得某幅土地的使用权之后 由 于资金困难 与月亮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合同 约定由双方共同投资并 分享该开发项目的利润 但双方未实际履行 此后 环球公司就同一幅 土地以更优惠的条件与太阳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开发合同并开始实际 履行 三方之间由此发生纠纷 环球公司根据其与太阳公司签订的合同 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 请求裁决确认其与太阳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效 并裁决太阳公司继续履行 双方在仲裁委员会受理后自行达成了继续 履行合同的和解协议 请求仲裁委员会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 仲裁 庭三名仲裁员中一名认为应当否定和解协议 一名认为应当制作调解 书 首席仲裁员认为应当制作裁决书 最后按仲裁庭首席仲裁员的意见 根 据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了裁决书并送达给了双方当事人 此后月亮公 司向法院起诉 请求确认本公司与太阳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效并履行该 合同 问题 1 月亮公司在得知环球公司申请仲裁后 能否申请参加太阳公 司与环球公司正在进行的仲裁程序 为什么 2 环球公司在仲裁裁决 书生效后 能否在太阳公司与月亮公司的诉讼中成为当事人 为什么 3 仲裁委员会制作裁决书在程序上是否合法 为什么 4 在仲裁裁决 已确认太阳公司与环球公司的合同有效的情况下 法院能否判决太阳 公司与月亮公司之间的合同有效 为什么 1 不能 因为太阳公司分别与月亮公司和环球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合 同 太阳公司与环球公司签订的合同其仲裁条款对月亮公司无效 月亮 公司不是该仲裁协议的主体 2 不能 因为本案虽然存在两个有联系的合同关系 在仲裁裁决书生效 后环球公司与诉讼案件的处理已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它与太阳公司 之间的法律关系已经由生效的仲裁裁决所确定 本案不能形成有独立 请求权的第三人 也不能形成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 合法 因为仲裁法规定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 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 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 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 时 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4 能 因为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该合同是否具备法定的有效要件 关于 同一项目的两份合同只要都具备有效要件 可以同时有效 但只能履行 其中一份合同 15 某市的电子公司和机械制造公司签订一份委托技术开发合同 机 械制造公司委托电子公司为其开发一些新型的电子监控技术 双方当 事人约定 开发的期限为一年 开发的费用和报 酬为 200 万元人民 币 机械制造公司首先支付 50 万元 其余的 150 万元在电子公司交 付技术成果后支付 在合同签订后的一年内 因为产品市场销售出现 困难 机械制造公司出现经营困难 在电子公司交付技术成果后 迟 迟不能向电子公司支付其余的 150 万 经过多次交涉 机械公司承认 自己丧失了清偿能力 经过调查 电子公司发现该市水泥厂购买机械 制造厂的产品欠机械制造公司产品价款 300 万元 而且该款项已经到 期 问题 1 电子公司能否在对机械公司提起诉讼后 再对水泥厂提起 代位诉讼 如果不可以 为什么 如果可以 在电子公司和机械制造公 司的诉讼尚未审理完毕的情况下 两起案件是否应当合并审理 2 如果电子公司考虑到机械制造公司已经丧失了清偿债务的能力 没有向其提起诉讼 而是直接向水泥厂提起代位诉讼 此时何地法院 具有管辖权 此时 机械制造公司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3 如果 电子公司向机械制造公司提起诉讼 为了防止水泥厂向机械制造公司 付款项电子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在代位诉讼过程中 水泥厂 提出其之所以没有向机械公司支付价款 是因为机械制造公司的产品 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约定的技术标准 无法使用 构成根本违约 该理 由能否对抗电子公司提起的代位诉讼 1 电子公司可以在对机械制造公司提起诉讼之后 再对水泥厂提起 代位诉讼 因为本案中 电子公司具备了提起代位诉讼的法律条件 根据合同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提起代位诉讼的条件为 债权人 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债务人的债权不属 于债务人的自身的债权 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债权人形成损害 两个诉讼是相互独立的 通常不能合并审理 2 此时被告水泥厂住所地的法院具有管辖权 主债务人机械制造公 司处于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如果债权人电子公司为在诉讼中将机械制 造公司列为第三人 则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其为第三人 3 电子公司可以向法院申请对水泥厂欠机械制造公司的价款进行财 产保全 禁止水泥厂向机械制造公司清偿价款 4 该理由可以对抗电子公司的诉讼请求 因为在代位诉讼中 次债 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16 2001 年 9 月 A 市某水产公司与本市张某经营的个体运输户签订 了货物运输合同 约定由该个体运输户将水产公司的鲜活鱼运往 B 市 合同签订后 张某即派雇员王某带车由 A 市至 B 市运货 在运输途中 发生车祸 车 货俱损 A 市水产公司因此向法院起诉 要求王某向 其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其经济损失 在法院审理过程中 水产公司一方 提出愿意进行调解 对方不同意 法院认为基本案情已经查清 于是 在开庭前未征求张某的意见便根据水产公司的要求制作了调解书 个 体运输户不得不对调解书进行了签收 在调解书送达后第 5 天张某向 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理由是该调解违反自愿原则 请求法院予 以重新判决 问 假设本案一审过程中 原告水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更换 应如何处理 本案的被告是谁 一审法院所作调解书是 否合法 上级法院收到张某的上诉应如何处理 张某应如 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发生更换的 应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继续进行诉 讼 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原法定代表人 进行的诉讼行为有效 本案的被告是张某 王某虽然是直接侵权人的 但其是张某经营 的个体工商户的雇员 引起纠纷应由其雇主即张某作为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 则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 分清是非 进行调解 本案一审法院所作 调解书违反了自愿原则 因而不合法 4 上级法院应当对张某的上诉不予受理 因为调解书不能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规定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提出证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 可以申请 再审 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 应当再审 张某可以对调解书申请再 审 17 甲因生活困难 于 2000 年 3 月将祖传房屋 5 间卖给了乙 二年 后 乙将其中的 2 间卖给了丙 丙在翻盖时 挖出了清代文物一件 于 2002 年 8 月已八万元人民币卖给了丁 乙闻讯后于 2004 年 1 月向 丙索要价款 说该文物系其父所藏 甲在丙卖出时知道于 2004 年 9 月向丁索要文物 说该文物系其祖父所藏 甲乙索要无结果 分别向 被告住所地的 X 市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受理乙的起诉 驳回了甲的起 诉 其后在案件审理中 市文物管理局以该文物应收归国有为理由 向 X 市人民法院发出公函 索要该文物由其收藏展出 请问 甲乙丙丁和市文物局的诉讼地位如何 并说明理由 1 乙是原告 丙是被告 X 市人民法院立案审理是正确的 因他们 之间有民亭争议 而且乙的起诉未超过诉讼时效 2 X 市人民法院驳回甲的起诉也是正确的 因已超过诉讼时效 丙 于 2002 年 6 月将挖出的文物卖给了丁 而甲是在 2004 年 9 月才起诉 的 3 X 市文物管理局只以公函形式向 X 市人民法院索要丙挖出的文物 是一般的行政行为 不是起诉的诉讼行为 不具有诉讼地位 1 A 市甲公司与 B 市乙公司于 1992 年 7 月 1 日在 C 市签订了一份化 工原料供应合同 合同约定 由甲公司提供乙公司化工原料 50 吨 价值 500 万元人民币 乙公司收货付款 合同履行地在 A 市 如 发生纠纷 由 C 市某区基层法院管辖 合同签订后 乙公司为及时提 货 先付给了甲公司 100 万元货款 甲公司遂于同年 10 月 2 日将 50 吨化工原料运送至 B 市 乙公司收货后 拒付另 400 万元货款 11 月 乙公司被上级主管部门并入丙公司 12 月 甲公司以乙公司的 上级主管部门为被告 向 C 市某区基层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进行中 丁公司提出 甲公司所供之化工原料系丁公司所有 原是暂存于甲公 司仓库的 甲公司无权出售 故要求法院将化工原料判给它处理 问 C 市某区基层法院对此案有无管辖权 此案中将乙公司 上级主管部门列为被告是否妥当 如丁公司参加诉讼 应如何确 定其在诉讼中的地位 C 市某区法院无管辖权 因为 该法院为基层法院 而本案应由中 级法院管辖 B 市为被告住所地 亦为合同实际履行地 本案应将丙公司列为被告 丙公司为乙公司的诉讼权利义务的继受 人 丁公司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 因为 它对诉讼标的提出了独 立的诉讼请求 与原告和被告的利益都相对立 2 南京市鼓楼区 长运 运输公司的一辆东风牌货车于 1994 年 7 月 2 日承运杭州市西湖区 富仕 服装公司的一批布匹 车行至浙江省长兴 县内 因司机吴辽违章驾驶 发生事故 撞坏长兴县不锈钢厂的广告 牌 同时所运货物也受到损失 8 月 9 日 富仕 服装公司和长兴县 不锈钢厂同时以 吴辽 为被告 向长兴县法院起诉 长兴县法院合并 审理 问 此案可否合并审理 如可以合并审理 请确定案件当事人 如不 可以合并审理 则分析各案的管辖法院和当事人 不能合并审理 因为 案例中的两个诉讼性质不同 一是合同纠纷 一是侵害权赔偿纠纷 富仕 服装公司提起的诉讼为运输合同纠纷 可向运输始发地 目的 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此案中 富仕 公司为原告 长运 公司为 被告 案件可由南京或杭州的法院管辖 长兴县不锈钢厂提起的诉讼为损害赔偿纠纷 可向事故发生地 车辆 最先到达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此案中 不锈钢厂为原告 长运 公司为被告 案件由长兴县法院管辖 因为不锈钢厂已经向长兴县法 院起诉 在数个有管辖权的法院中 应由最先受理的法院行使管辖权 至于上述两案中 应将 长运 公司列为被告 是因为吴辽的行为属于 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的行为 应由其所在单位负责 3 1988 年 10 月 A 市北方文化艺术公司与 B 市江南音像出版公司在 C 市签订合同 双方商定联合制作以歌颂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为主题 的 60 分钟的歌曲录音磁带一盘 由北方文化艺术中心收集曲目 进 行必要的艺术处理 并解决有关版权的问题 由江南音像出版公司制 作发行 后北方文化艺术中心收集歌曲 12 首 在本单位进行艺术处 理并制作成母带 江南音像出版公司因设备发生故障 便请 D 市文化 馆协助 江南音像出版公司黄伟等人去 D 市文化馆利用其设备制作磁 带 文化馆还派职工李某等人参与制作工作 事后 江南音像出版公 司付给 D 市文化馆 2 万元设备磨损费和劳务费 该歌曲磁带取名为 强者之歌 在 E 市 F 市发行销售 此后 白云乐队认为该磁带 中第二首 第三首歌曲版权应归其所有 红土地出版社认为该磁带中 第五 六 七首歌曲版权应归其所有 两单位发现 强者之歌 属名 单位为北方文化艺术公司和江南音像出版公司 提出交涉 未能解决 争议 便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将白云乐队和红土地出版社列为原告 将北方文化艺术公司 和江南音像出版公司列为被告 经审理 判决确认被告行为构成侵权 法院于 1990 年 4 月 15 日将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此后连降暴雨 交通不便 直到 5 月 2 日两被告才以 事先曾与白云乐队和红土地出 版社打过招呼 为由 不服判决 到邮电局向法院寄发了上诉状 本案经二审法院调解 双方达成协议 被告当即按协议对原告进行了 赔偿 并口头表示道歉 法院在此情况下制作了调解书 法院送达调 解书时 原告对调解书中的措词提出异议 拒绝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在这种情况下 法院采取了留置送达的方式 事后双方当事人未提出 任何意见 法院就此结案 问 1 什么地方的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为什么 2 如果本案几家法院都有管辖权 原告向其中一家法院起诉 立 案受理后 被告要求将此案移送另一家有管辖权的法院 先立案的法 院是否有权移送 为什么 3 D 市文化馆的李某应当作为何种诉讼参与人 为什么 4 白云乐队和红土地出版社可否分别单独起诉 为什么 5 如果本案一审判决作出后 江南音像出版公司一家公司提出上 诉 理由是事先有合同的约定 版权问题由北方文化艺术中心负责解 决 故构成侵权 应由北方一家进行赔偿和道歉 在这种情况下 二 审当事人应如何列明 6 如果二审中 江南音像出版公司提出反诉 声称红土地出版社 也曾侵犯其版权 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 7 本案中的诉讼主体的行为有何不当 应当怎么做 答案 1 A B D E F 五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