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释放任务月球车-“玉兔二号”,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月球背面影像图。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实验载荷发布了最新实验照片,照片显示实验打折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目前,下列在月球探测任务中属于人造天体的是A. 玉兔二号B. 月球C. 鹊桥中继星D. 嫦娥四号2. “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实验需要克服的环境考验是A. 低辐射B. 无光照C. 重力大D. 高温差【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A. 玉兔二号为在月球表面释放的任务车,没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不是天体,A不对。B. 月球为自然天体,B不对。C. 鹊桥中继星是是中国首颗、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有自己的运行轨道,是人造天体,C对。D. 嫦娥四号在月球表面登陆,没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不是天体,D不对。故选C。【2题详解】A.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受到宇宙中较强辐射,A不对。B.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能受到较强光照,B不对。C. 月球质量小于地球,因此在月球上受到重力小,C不对。D. 月球表面无大气层覆盖,因此白天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夜晚无大气保温作用,温度低,昼夜温差很大,D对。故选D。【点睛】天体有自然天体和人造天气之分,判断是否天体的依据:一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二是有自己的运行轨道。3.2011年3月29日5时20分(西五区时间),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向地球发回第一组高清晰的水星图象,为人类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水星提供了珍贵资料。结合下表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水星地球体积(地球为1)0.0561质量(地球为1)0.051自转周期58.6日23小时56分4秒公转周期87.9日365日6小时9分10秒自转轴倾角约6266.5水星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地球大 水星上一天的时间比地球要长水星的体积和质量小,很难吸引住大气 水星昼夜温差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水星自转周期为58.6日,因此其自转角速度小于地球;因其体积小于地球,因此其自转线速度小于地球;不对。根据材料,水星自转周期为58.6日,因此水星上一天的时间比地球要长,对。水星的体积和质量小,引力小,很难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对。水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自转周期长,又因为水星上的大气层稀薄,因此水星昼夜温差大,不对。故答案为B。读下图“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4. 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A.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C.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5. 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唯一的一颗行星B. 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C.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D. 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答案】4. D 5. C【解析】【4题详解】根据图中所示,甲的中心天体为地球,因此其代表地月系;乙的中心天体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因此为太阳,由此判断乙天体系统为太阳系;丙天体系统的中心距离太阳系大约3万光年,乙天体系统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则判断乙为银河系;丁的范围为200亿光年,因此丁为总星系;故答案为D。【5题详解】A.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A不对。B. 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B不对C.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围绕地球公转,C对。D. 太阳系距离银河系的中心大约3万光年,D不对。故选C。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 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 “计划”中,地球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开启全新的地球时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比邻星属于A. 行星B. 卫星C. 彗星D. 恒星7. 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地层论述正确的是A. 隶属于岩石圈B. 是岩浆发源地C. 横波无法传播D. 处于莫霍界面【答案】6. D 7.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圈层。【6题详解】地球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说明比邻星比地球高一等级,比邻星为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故选D【7题详解】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岩浆发源地位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位于地壳,隶属于岩石圈。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熟记相关知识即可。2016年10月17日北京时间 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19日6时30分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经33天太空遨游后,于11月19日返回祖国。完成下面小题。8. “神舟十一号”发射时,我国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B. 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C.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D.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9. 发射运载火箭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的几天移动的方向是A. 南半球向南移B. 南半球向北移C. 北半球向南移D. 北半球向北移【答案】8. D 9. 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特征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8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速度稳定不变。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是一年,在转到近日点时,公转速度会加快,在转到远日点时,公转速度会变慢;“神舟十一号”发射时,是10月17日,是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公转速度在加快,故D正确,A、B、C错误。【9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在春分日(3月21日左右)时直射赤道,接着就往北移,到了夏至(6月22日左右)时就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又开始向南移,在秋分(9月23日左右)时直射赤道,冬至(12月22日左右)时直射南回归线,次年春分(3月22日左右)时再次直射赤道。发射火箭时,是10月17日,在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所以A正确,B、C、D错误。在2014年的某一天,美国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 太阳耀斑爆发B. 紫外线辐射增强C. 太阳辐射增强D. 太阳辐射减弱11. 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是( )A. 全球频发强烈地震B. 信鸽丢失C. 使青藏高原海拔升高D.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12. 下列行业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受到干扰的是A. 现代物流B. 煤炭开采C. 航空航天D. 飞机制造【答案】10. A 11. B 12. C【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出现极光之后,出现大停电现象,则推测是太阳活动的影响,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A对;紫外线辐射、太阳辐射等不会导致极光出现,不会影响无线电通信,BCD不对。故选A。【11题详解】A. 太阳活动和自然灾害之间有一定关系,但是不一定导致全球频发强烈地震,A不对。B. 信鸽依靠地球磁场辨别方向,太阳活动扰乱地球磁场,使信鸽丢失,B对。C.青藏高原海拔升高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导致,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C不对。D. 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D不对。故答案为B。【12题详解】现代物流依靠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受太阳活动干扰不大,A不对。煤炭开采、飞机制造属于地球表面的工业活动,受太阳活动影响不大,BD不对。太阳活动会扰乱无线电通信,会对航空航天活动产生影响,C对。【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水星离太阳太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出现短暂的观测机会。水星大距是指在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下图为2019年6月24日水星东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13. 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所处的轨道位置是A. B. C. D. 14. 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的观测时间、太阳直射地球的半球分别是A. 日出前北半球B. 日落后北半球C. 日落前南半球D. 日落后南半球【答案】13. B 14. B【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从图中看,位置为水星大距;根据图中行星绕太阳运转方向判断,位置时水星在太阳东侧,位置时水星在太阳西侧,因此为东大距时水星所处的轨道位置。故答案选B。【14题详解】根据材料,此时为6月24日,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排除CD;水星在西大距时,水星位于太阳西侧,则在日出前能在东方地平线上能看到,A不对;水星在东大距时,位于太阳东侧,则一般在黄昏时,即日落后的地平线上才能观测到,故B对。故选B。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太阳风主要发生在太阳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太阳内部16. 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A. 距太阳远B. 大气稀薄C. 太阳风无法到达D. 没有磁场【答案】15. C 16. D【解析】【15题详解】根据太阳活动的类型,光球层常见黑子现象;色球层常见耀斑和日珥;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现象,不是在太阳内部;ABD项错误。太阳风主要发生在太阳日冕层,故选C正确。【16题详解】极光是出现于地球的高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地球的极光是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与极地高层大气碰撞发光而形成,而金星没有磁场,D对;金星在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二远,距离太阳近,太阳风可以到达,A、C错;金星有大气浓度高且与极光产生没有关系,B错。故选D正确。【点睛】高能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磁场作用下向两极偏转,在高空激发空气分子而产生极光。在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 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 海拔B. 电网供电电压C. 天气状况D. 交通流量18. 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我国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A. 成都B. 拉萨C. 北京D. 大连【答案】17. C 18.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学生要熟悉我国太阳能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太阳能的主要因素。【17题详解】从图中看交通信号灯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影响连续两天太阳能不同的最有可能的因素是天气状况,C正确;海拔和交通流量没有影响,利用太阳能,电网供电电压没有影响。故选C。【18题详解】青藏高原太阳能最丰富,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拉萨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选择B。【点睛】影响太阳能的因素:(1)纬度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太阳能比较丰富;(2)气候因素:一般来说,气候干旱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比气候湿润地区的太阳能丰富;(3)海拔高度:一般来说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能资源比同纬度海拔低处太阳能主要丰富(4)天气状况:晴朗天气较多的地方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人们在野外可以借助手表辨别方向:如下面左图所示时针对准太阳所在方向,其与12点的角平分线即为南北方向。下面右图为我国部分城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 上述方法需要依据A.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B.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C.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20. 若手表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下列城市中使用该方法辨别方向误差最小的是A. 杭州B. 西安C. 成都D. 哈尔滨【答案】19. B 20. A【解析】【19题详解】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映,故排除C、D。时针在12点的位置是中午,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在正南。过一段时间向西转一定角度,太阳和时针同时移动。因为地球24小时转一圈,时针转二圈,时针移动的角速度是太阳的二倍,所以时针对准太阳所在方向,其与12点的角平分线即为南北方向。故B正确、A错误。【20题详解】太阳处于正南方向,本地时间(地方时)为12时,而北京时间采用的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因此经度与120E经线最接近的城市,使用该方法辨别方向误差最小。四城市中杭州与120E经线最接近,故A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大,太阳处于正南方向时,地方时为12时是本题解答的关键。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1. 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甲、丙B. 甲、乙C. 乙、丙D. 丙、丁22. 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 abcdB. dcbaC. abdcD. cdba23. 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除c点外,其余三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B. 如果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C. 在a、b、c、d四地的角速度相同D. 除c点外,其余三地同属东半球【答案】21. A 22. D 23. D【解析】【21题详解】根据图示,甲图中的东经度增大方向为东,因此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甲对;乙图中西经度在0经线以西,因此地球应为顺时针方向自转,乙图错误,排除BC;丙图中西经度增大方向为西,因此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丙对;丁图中,东经度在180以西,因此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丁错误,排除D。故答案为A。【22题详解】根据图示,a在20N,b在30S,c在极点,d在70N;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此cdba。故答案选D。【23题详解】A. 四个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cdba,A不对。B. 如果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除c点为0外,其余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1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B不对。C. 在a、b、d四地的角速度相同;c在极点,角速度为零;C不对。D. 根据图示,a在30E,b在0,c在极点,d在90E;除c点外,其余三地同属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属于东半球;D对。故选D。【点睛】地球自转的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角速度除去南北两极点外,全球一样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极点的线速度为0。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7月4日12时25分在吉尔吉斯斯坦(3945N,7325E)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4.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5. 地震发生时,震区人们的感受是A. 左右摇晃B. 上下颠簸C.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24. A 25. D【解析】【24题详解】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A正确。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B错误。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C错误。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起海啸,对人类产生危害,D错误。【25题详解】地震发生时,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先到达地面,震区人们的感受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对。A、B、C错。【点睛】地震是地球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震区人们的感受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起海啸,对人类产生危害。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6. 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7. 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A. 海洋B. 空气C. 岩石D. 植物【答案】26. C 27. A【解析】【2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结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C项正确。故选C。【2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及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项正确。故选A。巴厘岛阿贡火山自2018年6月27日晚开始持续喷发,喷发的火山烟尘高达2500米以上,形成壮观的火山烟柱。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 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A. B. C. D. 29. 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凝固后位于()A. 地球的外部圈层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岩石圈30. 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地表气压升高B. 地表气压降低C.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 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答案】28. B 29. D 30. C【解析】【28题详解】A. 在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不是岩浆的主要来源地,A不对。B. 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为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因此是岩浆的主要来源,B对。C. 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外核,不是岩浆的主要来源地,C不对。D. 位于内核,不是岩浆主要来源地,D不对。故选B。【29题详解】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已经喷出地表,脱离地幔,BC不对;熔岩流在地表凝固后形成喷出岩,属于岩石圈,D对;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熔岩流凝固后不位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C不对。故选D。【30题详解】地表气压升高或者降低不会导致气温降低,AB不对。地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得很少,而且若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则温度会升高,D不对。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大量得削弱太阳辐射,使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C对。故选C。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与水环境及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31. 图示中代表水圈的是A. B. C. D. 32. 臭氧大量存在的圈层是A. B. C. D. 【答案】31. B 32. A【解析】【31题详解】A. 根据图中所示,圈层和水圈相互作用会产生洪涝和干旱,圈层可能为大气圈,A不对。B. 根据图中所示,圈层与人类智慧圈相互作用产生水资源,且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洪水与干旱都与水圈有关,则圈层为水圈,B对。C. 根据图中所示,圈层与水圈相互作用产生地质灾害,则为岩石圈,C不对。D. 根据图中所示,圈层与水圈相互作用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则为生物圈,D不对。故选B。【3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臭氧层分布在大气层中的平流层。A. 根据图中所示,为大气圈,符合题意,A对。B. 根据图中所示,为水圈,不符合题意,B不对。C. 根据图中所示,为岩石圈,不符合题意,C不对。D. 根据图中所示,为生物圈,不符合题意,D不对。故选A。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 生物的生长发育B. 水体运动C. 狂风暴雨D. 火山的喷发34.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A.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 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答案】33. D 34. A【解析】【33题详解】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大气、水、生物等的活动和变化提供了动力,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能提供热量,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火山的喷发与太阳辐射无关,与地球运动有关。故选D。【34题详解】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短缺。故A正确,D错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西藏;太阳能能量分散。故B、C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二、综合题35.读下图“某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2)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_。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3)小行星带位于_和_(写行星名称)轨道之间。(4)E、F行星属于_行星(类地行星、巨行星或远日行星)。【答案】 (1). 地月系 (2). C (3). A (4). 火星 (5). 木星 (6). 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太阳系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八大行星的运转方向、分类等,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并理解地球的特殊性。【详解】(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以太阳为中心天体,为太阳系;则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按照八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最近为水星,其次是金星,第三个是地球,即C为地球。(2)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日地距离变远。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