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苏州市区为例.doc_第1页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苏州市区为例.doc_第2页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苏州市区为例.doc_第3页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苏州市区为例.doc_第4页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苏州市区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苏州市区为例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的体验,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对于教师来说职业生涯是否幸福,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生命质量。 只有教师幸福,教学过程中才会感到幸福。 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受极为重要。 初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是否具有幸福感就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方法和措施。 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上介于一般和比较幸福之间,现状不容乐观。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科,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教龄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间呈U型曲线的变化关系。 2.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学校管理者的肯定与支持、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几率、学生纯真的爱、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丧失的主要因素为:压力(精神、职称、教学、家庭)、家长的不信任、不理解、工作待遇较低等。 3.本研究从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人本化的管理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提高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关键词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作者张艳指导教师韦洪涛II英文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The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 Happinessunder Backgroundof Chinas EducationalReform-A CaseStudy inUrban Districtof SuzhouAbstract Happinessis thegoal of life.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 Happinesses fromteaching activitiesof teachers,which gainsmaterial,cultural andspiritual aspects.It is an importantpart of teachersoupational life,which isa significantindex tomeasure thequality of teachersemployment andlife.For teachers,their careerwell-being inover thirtyyears willhave adirect impacton qualityoflifeof eachpersons life.Teacherssense of happiness isclosely relatedto students.The characteristicsof oupationdetermine thatsense of oupational happinessis extremelyimportant.Junior secondaryeducation playsan importantrole inelementary education.Therefore studieson thegroup ofteachers withhigh sense of oupational happiness beethe hotspot inthis field.Based onquality andquantity research,this dissertationbines useof questionnaires,interviews,literature researchmethods and other methodsto studythe presentsit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andotherissues ofjunior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 happinessin urban district of Suzhou.On thebasis ofit,the methodsand measuresof enhancingoupational happinesscan bepresented.The followingsare themain conclusionsobtained fromthis study:1.From theresults ofthe research,the overalljunior secondaryschool 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 happinessin Suzhouurban areais betweenthe normaland relativehappiness.The surveyresults showthat juniorsecondaryschoolteachers inurbandistrictof Suzhoucan gainthe feelingofhappiness.But theoverall situationis notoptimistic.The extentofoupational happiness varieddue todifferent schools,III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英文摘要disciplines,jobs,and ag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earsof teachingcareer and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 happinessisaU-shaped curve.2.The factorswhich influencethe gainingof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 happinessare asfollows:the recognition and supportof schoolprincipals,the probabilityof suessin educationand teaching,love fromstudents,recognitionandsupport fromstudentsparents.The factorswhich leadto theloss of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happinessare asfollows:stress(mental,title,education,and family),lack oftrust andunderstanding fromstudentsparents,low payand workingconditions.3.The suggestionto improveteacherssenseofoupationalhappinessis throughthe following:to carefor th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ofteachers;to createa human-oriented managementenvironment;to establisha 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 andstudents.Key Words:Urban DistrictofSuzhou,JuniorSecondarySchoolTeachers,Sense ofOupational HappinessMaster Candidate:Zhang YanSupervisor:Wei HongTao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1引言1引言1.1问题的提出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这样写到“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 青年人往后的一切发展成就,直接影响他的,都以过去各种原始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 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学龄初期,教师对儿童来说,是打开事物和现象世界的人,而在少年时期,教师就是打开思想世界的人。 2一切教育活动都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这既是教师的工作目的,也是教师的社会需要。 教师正是在实现自己的工作目的,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体验、创造和管理幸福的人。 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而教师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教师来说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是否幸福,将直接影响着每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 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 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受更为重要,因为它将惠及学生。 幸福的教师比不幸福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成功。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受更为重要,因为它将惠及学生。 教师不幸福所产生的情感,会影响到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而且教师不幸福,也就更谈不上承担培养学生幸福能力的责任了。 幸福的教师比不幸福的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成功。 初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的对象大多是12到15岁、处于青春叛逆期、开始有独立思维能力、生命中充满活力和潜力、多方面都需要发展和具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中学生,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宝贵但自己却不知晓其价值的时期。 因此,教师的作用特别重大,他不只影响学生发展的这一阶段,而且有可能对其一生产生作用。 这是最需要优秀和出色教师的时期,需要幸福着并善于追求创造幸福的教师。 本研究选取苏州市区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苏州经济1别林斯基.新年的礼物.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P408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P295121引言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在全国备受瞩目,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龙头和辐射的作用。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下,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对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现实中的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为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师管理提供现实依据。 揭示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其次,由于本人十几年在初中教育第一线工作,有幸接触到很多初中教师。 在长期与他们的交流中经常听到无奈、没有幸福感,所有这些触动我去研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 希望通过研究,能有效促进和提升教师素质、为职业幸福感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建议。 已有很多研究者在其研究成果中对教师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必要性的论述,这本身就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中发现,已有的大量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对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管理对教师幸福感的研究,没有从多学科的视角、从教年限曲线等更多的解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必要加以充实。 本研究试图让苏州地区初中教师了解自身的职业生活质量,可以重新认识自己职业带给自己的幸福,审视自己、反思自我。 针对现有研究中中学教师中出现的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过大、生命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由,可以为中学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了可参考、借鉴,是很有必要的。 1.2文献综述1.2.1幸福的概念界定从古到今,幸福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幸福作为一种具有内化价值和意义的主观心理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体验,其幸福感也是不同的。 对于幸福,“概念是如此的模糊,以至于人人都想得到它,但对自己刻意追求的东西,无法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3幸福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它虽然是一种模糊的表达,难以给出准确的定义,但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地掌握它,但每个人都想拥有它。 1.2.1.1心理学上的幸福感定义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是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和psychologi-10calwell-being(简称PWB),前者被译为“主观幸福感”,后者被译为“心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P3663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1引言理幸福感”。 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主观幸福感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先后形成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三种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向。 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包括总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满意感及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 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是以心理上的健康与否来体验幸福感,主要反映人们的情感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幸福不仅是获得快乐,还应有自身潜能得到发挥的积极体验。 因此,幸福感是一种在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到增长时所获得的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有很大的相对性,对幸福的理解直接影响个体幸福感。 1.2.1.2哲学上的幸福感定义古希腊第一个对幸福范畴做出理论思考的是梭伦。 然而,真正对幸福做出深入的理性思索的应该说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强调只有真正认识你自己,才有可能拥有幸福。 柏拉图认为人由灵魂与肉体组成,人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从肉体的情欲中解救出来,用理性支配自己,追求善的理念,追求神性的幸福,他的关于人应当追求的幸福是神性的、彼岸幸福的思想,直接为中世纪宗教神学幸福论所继承。 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神性幸福思想,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其它一切或者是它的必然附属品,或者是为它本性所有的手段和运用。 他说:“幸福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那么,它也是最神圣的东西之一。 因为德性的嘉奖和至善的目的,人所共知,乃是神圣的东西,是至福。 他反复强调,一个高尚人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优越的,从而是幸福的。 4罗素认为,幸福这东西不像成熟的果子那样,仅仅依靠幸运环境的作用便会掉进你的嘴里,幸福必须是一种努力。 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具有坦荡宽容的情爱和丰富广泛的兴趣,凭借这些情爱与兴趣,使他成为许多别人的情爱与兴趣的对象,他便获得了幸福。 他说:“仅仅接受爱是不够的,还应该把接受的爱释放出去,给予别人以爱。 爱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你真诚地爱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对你,这样的生活将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将更加融洽。 彼此真正关怀的爱是幸福之源。 5彼此真正关爱不仅是彼此幸福的手段,也是共同幸福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P1065罗素.刘烨编译.罗素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xx年.P1287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xx年 (02)41引言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的切合点。 由此看来,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罗素,都趋向将幸福等同于德性,并认为幸福的获得离不开劳动。 西方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幸福观:理性幸福观、德性幸福观、宗教幸福观和快乐主义的幸福观。 这几种幸福观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西方幸福观发展的多彩历史。 1.2.2国内外有关幸福感的研究1.2.2.1国外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在西方,主要有人道主义幸福观和神道主义幸福观两大派别。 人道主义幸福观认为,人的幸福应该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基于对人本性的不同理解,又衍生了生理幸福观、心理幸福观、伦理幸福观。 他们的共同观点是强调人的精神快乐、理性能力,反对把感官的享受当作幸福。 神道主义幸福观,把人的幸福置于彼岸世界,基于对某种信仰的不懈追求与永恒向往中。 幸福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幸福感是对幸福的体验,幸福感的获得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同时也受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 马克思等人主张个人的幸福只有在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才可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只有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才会有真正的个人幸福。 1.2.2.2国内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在中国,幸福既是一种心灵体验,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并且与道德存在着复杂关系。 邢占军认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 6孙英认为幸福是深刻且复杂的多元概念,幸福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真实性与虚幻性,相对性与绝对性。 幸福的的种类有物质、人际、精神、创造性和消费性幸福;依据幸福的道德本性,幸福分为德性幸福与非德性幸福两类;幸福还可分为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 檀传宝指出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 教师百科辞典定义: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评价,是一种与人们的理想、追求的目标紧密联系的一种道德现象。 76邢占军.测量幸福一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xx年P1369曹建强.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xx年.5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1引言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的社会标准对自我的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的优势心理状态。 尽管学者们对幸福内涵的表述与论证的视角不同,但大多都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人的理想、德性与实践活动密切相连。 1.2.3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概念“教师”是一个职业名词,“教师的幸福”包含了教师的职业幸福,但它的外延、内涵比教师的职业幸福要广阔的多。 “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在实现自身理想,体味自身价值时所获得的自身持续发展的愉悦精神状态。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是教师职业幸福的真正内涵。 国内的教师幸福感研究大多采用美国学者Diener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的概念。 既在快乐主义哲学基础上,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以及情绪体验。 还有一些研究采用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的概念。 心理幸福感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的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曾抗 (xx)把教师幸福感界定为教师能自由发挥潜能、满足自我物质性和精神性的需要、实现自我理想和自身价值,从而获得的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 8曹建强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的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9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对自己生存状态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他拥有他需要的一切,这一切都是值得拥有的。 这样,教师职业幸福就成为一个富有弹性的概念,就是教师心理体验与职业伦理相统一时的价值评判定义显然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含义进行了整合。 1.2.4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1.2.4.1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国外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很多,主要结论和内容如下:“第一,影响教师工作满意感和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教师难以控制的社会因素:如对教师的期望、学校的管理风格、经济支持、班级规模、工作条件等;教师可以控制的因素:教师能否参与学校决策、教育过程中的成就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8曾抗.中学教师幸福感研究学校文化管理的视界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xx年.61引言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教师的班级教育实践和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第三,学校越来越成为影响教师幸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职业幸福的获得和保持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四,教师职业幸福和满意感取决于教师自身特征和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 第五,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跟工龄的长短成反比。 101.2.4.2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20世纪 70、80年代,教师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心。 我国教师研究主要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且大多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去规范和训练教师,对于教师个体的生命情感需要和人生幸福追求缺乏真诚的本体性关注。 20世纪90年代,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997)一文高扬生命价值的旗帜,开启了教师幸福研究的广阔领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xx届硕士研究生束从敏的题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认为: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与工作成就感、自己认为的社会地位、工作感受状况、组织提供给教师个人发展机会、教师主动获得个人发展机会等因素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相关。 1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xx届硕士研究生肖杰的题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认为:工作在不同的学校、不同人际关系的小学教师,其职业幸福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好学校的教师比差学校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不同工龄阶段的教师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他们因各自的性格、经验、环境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幸福感发生变化。 12云南杨婉秋题为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认为: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高于其它非教师群体。 13关于教师幸福感研究成果很多,但总体结论只有一个我国教师总体上并不幸福。 已有的研究中,对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较多,而对中学教师群体的系统研究不多见。 1.3本研究的思路1.3.1概念界定本研究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把教师这份职业当做一生幸福事业10曹建强.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xx年.11束从敏、姚国荣.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原因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xx年 (06)12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xx年13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J.xx年 (04)7研究一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1引言来经营时,所拥有的健康向上的品位人生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拥有积极享受、创造幸福,实践幸福的能力,并在角色互动定位和彰显自我个性的统一中获得的快乐体验。 1.3.2研究内容 (1)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研究 (2)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3)提升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1.3.3研究意义本研究首先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 其次,有助于为初中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提示学校管理者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并要营造人本化的管理环境,从而提升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 1.3.4研究假设 (1)教育改革对初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一定影响。 (2)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学校类型的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差异。 1.3.5研究过程不同学校类别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不同教龄、年龄初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同性别、职称初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初中教师成长与教师职业幸福感初中教师社会地位与教师职业幸福感学校管理与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二影响因素研究三提升幸福感的建议图1研究框架图81引言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1.3.6研究步骤对大量有关教师幸福感的史料、著述及期刊文献进行收集、分析,用以梳理出本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摸清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面的写作做好理论准备。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苏州初中教师群体的职业幸福感状况和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 本次调查分为2步进行,首先是进行访谈研究,访谈研究作为后面问卷调查的导入性研究。 并在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对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提出假设,为问卷的编制提供思路。 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目前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活状况,学校的类型、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工作量、工资待遇、自身对职业的满意度等在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上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调查,寻找出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1.3.7本研究的创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力图从教师交往关系的三个维度老师与学生关系、老师与家长关系、老师与同事(含领导)关系,这一特殊性角度,提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必然性。 教师获得幸福的条件是首先是要转变职业意识,把教育从崇高的职业看成幸福的事业,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位人生的价值性能条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享受和创造幸福,具有实践幸福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与教材、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在角色定位和彰显自我个性的统一中获得职业幸福。 9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2.1研究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原因,让社会、学校、家庭了解教育改革后初中教师的工作、生活以及教育教学实践,探求提高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方法和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2)访谈法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 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2.3被试选择从苏州市区私立中学、公办民助、普通中学,选取五所中学,在这五所学校中发放问卷,选定1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本研究调查问卷是委托所抽样本学校教导主任,请他们协助发放和回收的。 总的来说,样本基本上具有代表性。 从样本工龄段分布来说,因为目前初中教师中,工作在10年以上的教师占比重较大,而且工作10年的教师对初中教师职业的看法和感受更加深刻,也更加具有可信度,对于本研究有较大的价值。 本次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1份,回收率约94.3%,10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有效问卷148份,约90%。 2.4工具设计为了对所研究的问题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在进行问卷调查前,对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年龄段的个别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取教师对职业的真实看法。 见附表一通过问卷了解中学教师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选取了西南大学田佳的硕士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中的问卷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结合自己主要研究内容稍做修改编成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访谈提纲、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问卷。 (见附录 1、附录2)其中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问卷由29道题目组成,共设5个维度,分别为: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的支持环境、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个人成长、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工作热情、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同感。 问卷采用5点计分,非常符合1分,有点符合2分,一般3分,有点不符4分,非常不符5分。 分值越低,其幸福感越高。 在问卷的设计上,部分题目采用否定表述,计分时采用反向计分。 调查结果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考虑到幸福感是种态度,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因人而异,因此问卷采用了不同的分类。 内容主要选择和坚守中学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及认识;对幸福的理解、影响幸福的因素及对幸福的体验;中学教师的职业感受、地位高低、价值体现、获得的成就感;个人发展的机会、教育教学的自由度。 2.5结果与分析2.5.1被试基本资料11男4832.4%女10067.6%私立初中1612.5%公办民助4631.5%直属普通初中8656%中师107%大专4731.4%本科7550.4%研究生511.2%25岁以下3020.3%2535岁4933.1%3545岁4027%4555岁1812.2%55岁以上117.4%中学二级及以下3221.6%中学一级7651.4%中学高级3020.3%1年及1年内129.1%25年1611.3%610年1611.3%10年以上10460.9%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表1被试一般资料(单位名)基本信息人数百分比性别学校类别学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可见,在本研究的受访者中,女教师占67.6%,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占60.9%,职称在中学一级职称以上占71.7%,学历在本科以上占61.6%,年龄在25岁55岁占72.3%,公办民助、直属普通中学的教师占87.5%,从数据显示本研究选取的被试教师的分布现状符合现阶段苏州市区初中教育的基本状况。 12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2.5.2问卷预测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Cronbacha系数来考察自编问卷的信度。 Cronbaeha系数反映问卷的同质信度,同质性是指所有项目测量的是单一特质或内容,是测验同一性的必要条件,相关越高则同质性越强。 研究者指出,如果内在信度a系数在0.80以上,表示量表有高的信度,同时也有研究者表明,如果研究者编制的研究工具信度低于0.60以下,应重新修订或重新编制。 表2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a系数总问卷F1F2F3F4F5a系数.908.817.816.809.801.611F1认同感F2支持环境F3个人能力F4情绪体验F5工作热情总量表a系数为0.908,五个维度的a系数在0.611-0.817之间,表明每一个因素上各项目之间有较好的正相关,它们所测的是同一心理特质,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5.3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表3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统计频数百分数累积百分数非常幸福64.14.1比较幸福3624.328.4一般6543.972.3比较不幸福2416.288.5非常不幸福1711.5100.0总计148100.0在工作中体验到非常幸福的教师有6人,占4.1%,(见表3)这个比例相对很低,也是我们继续关注的问题。 感受到“非常幸福”的有36人,占24.3%,而幸福感体验为“一般”的最多,达到43.9%,体验一般说明教师的幸福感指数处于中间,这部分人群也是需要关注的。 不容乐观的是在本研究中有27.7%的教师体验为“比较不幸福”或者“非常不幸福”,这部分人群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做出前当措施,13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5.4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性别对比表4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性别对比认同感平均值标准差支持环境平均值标准差个人成长平均值标准差客观要求平均值标准差工作热情平均值标准差116.8xx4.95014.163110.26752.367812.57322.3754215.06315.750917.93795.019014.01563.470210.23673.390813.86022.8109F16.54744.0973.0334.12892.1091.897.293Sig.809.895.161.183.509.4511表示男教师2表示女教师如表4所示,在认同感、支持环境、工作热情因素上,男教师得分略低于女教师,可以看出男教师在这三个因素上的幸福感略高于女教师;而女教师在支持环境、要求因素上略低于男教师,相比较而言,女教师在这两个因素上的幸福感略高于男教师,但各因素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5.5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年龄对比表5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年龄对比标准差支持环境平均值标准差个人成长平均值标准差客观要求平均值标准差工作热情平均值标准差14.790916.67895.678114.09013.234110.10672.476913.27893.658524.701118.39014.560114.21233.123410.00233.270012.17802.423535.100117.65224.780913.34013.347610.52102.154313.36782.355045.5012l9.09015.156314.05124.890711.45214.458913.35602.384253.401114.09826.890110.32103.12658.80892.490012.35894.0000F1.3091.1191.367.501Sig.211.121.299.7091代表25岁以下2代表25-35岁3代表35-45岁4代表45-55岁5代表55岁以上14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如表5所示,从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年龄对比结果来看,25岁以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高,各年龄段教师在各因素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在认同感这一因素上,随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减趋势,说明年轻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同度高于年长教师。 不同年龄教师在支持环境、个人成长及客观要求三个因素上的得分均呈现一致的波动,25一35岁、45一55岁得分均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 2.5.6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校类型对比表6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校类型对比认同感平均值标准差支持环境平均值标准差个人成长平均值标准差客观要求平均值标准差工作热情平均值标准差116.09884.178918.12674.970914.34563.657810.60983.202113.20982.0987220.34532.716619.89373.890116.78001.456311.00012.230111.78091.3321315.31234.378915.09784.874512.16543.09879.93213.320913.18793.2321F3.3989.5983.789.731.657Sig.031.000.301.469.5111表示普通中学2表示区重点3公办民助如表6所示,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在认同感、个人成长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公办民助的初中得分低于直属普通初中及私立初中;在支持环境因素上,各类型学校差异非常显著,公办民助的初中得分远低于其他两类中学。 由此可知,公办民助的初中教师在认同感、支持环境及个人成长因素上的幸福感高于直属普通初学及私立初中。 在本研究中,公办民助的初中、直属普通初中、私立初中的教师选择了“总是能体验到幸福感”和“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比例分别为:36.48%、29.9%、12.9%。 总体来说公办民助的初中、直属普通初中、私立初中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呈递减态势。 不同的类别意味着不同的组织物质条件,对于教师更意味着不同的组织文化。 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师,其心理感受是有一定差距的。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别学校的中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着明显的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校类别意味着组织文化的优劣、教师个人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的优劣、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经济待遇的高低、受家长重视程度的不同。 组织文化的概念,比较经典的是西方学者希恩于1984年下的定义:“组织文化是特定组织在适当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所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15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范。 这些规范运行良好,相当有效,因此被用作教导新成员观察、思考和感受有关问题的正确方式。 “组织精神一般是指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也蕴含着对本组织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成为凝聚组织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14组织精神能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指引教师前进的方向,使教师始终充满昂扬的斗志,体验到奋进中的幸福感。 “组织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 15良好的组织形象能给个体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在集体主体文化中,组织可以说是扩大的自我,个体与组织荣辱与共,组织的地位、发展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体验。 通过访谈得知:好的学校往往教师的素质较高,人际关系相对和谐;而且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认可程度高,比较尊重教师。 好的学校,好的品牌能给教师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好的学校一般能给教师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较多的发展机会。 另外,好的学校在管理上往往更合理,给教师提供的发展空间较大,教育行为更加科学,人的自主性空间也大,因而,作为管理者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建立起组织内部合作、友爱、奋进、尊重的文化心理环境,以及谐调的人际氛围。 2.5.7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职称对比表7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职称对比认同感平均值标准差支持环境平均值标准差个人成长平均值标准差客观要求平均值标准差工作热情平均值标准差115.76874.453417.56784.92564.12093.346710.45343.098913.16892.9801216.09204.70917.30994.936413.67803.127610.07893.112113.09892.6545317.50866.659018.923197.123215.00116.890811.90114.341213.66542.3451F.754.376.889.912.076Sig.424.712.023.398.9211为中学二级及以下2为中学一级3为中学高级14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一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P36215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一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P363162苏州市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如表7所示,在认同感、支持环境、个人成长及客观要求因素上,中学一级教师得分均低于中学二级及中学高级,可知,中学一级教师在这些因素上的幸福感高于其他两类教师。 2.5.8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教龄对比表8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教龄对比认同感平均值标准差支持环境平均值标准差个人成长平均值标准差客观要求平均值标准差工作热情平均值标准差115.890115.72124.09893.21222.96792.94512.45672.33122.9901216.54673.455117.66565.680914.39803.34093.56703.908113.80993.3211315.35675.259917.32744.967813.51233.81093.78903.302312.51232.0901417.89094.631018.76564.945614.00123.14093.46893.202913.09122.4901516.47874.862917.78006.109813.21784.69094.26783.914313.24562.1909615.78915.521717.45015.755713.67114.59084.47813.045612.47094.1001F.5125.22281.221.591.5011.219Sig.749.311.717.719.2761表示l年及以下,2表示1-5年,3表示5-10年,4表示10-20年,5表示20-30年,6表示30年以上如表8所示,苏州市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教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分析结果可知,在支持环境、客观要求及工作热情因素上,一年及以下教师的得分最低,刚开始工作的教师幸福感较高,工作一段时间后,幸福感开始下降。 工作O-1年和工作35年以上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高,而工作10-20年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低。 教龄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间呈现了“U”型的变化曲线关系,教龄短和教龄长(3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强,原因在于新教师刚刚进行了角色的互换,充满了新鲜感、挑战感,较容易得到满足,教龄在3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