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doc_第1页
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doc_第2页
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doc_第3页
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doc_第4页
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摘要太阳能作为一种可以永续使用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但由于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目前大规模量产的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仍然不高且价格昂贵。光伏发电自动跟踪装置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途径。研究精确的太阳跟踪装置,可使光伏电池板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发电量。本课题主要论述了单轴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方法。对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采用单片机 AT89S8252作为控制芯片,设计了整套自动跟踪装置。所设计出的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关键词:光伏系统;太阳角自动跟踪;单轴跟踪系统Automatic tracking based on photovoltaic energy system designChen HongliangFaculty adviser: Chen Xiuho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rogram 20090403,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AbstractSustainable use of solar energy as a can of green renewable energ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However,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cells and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rrent mass produ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s conversion efficiency remains low and high price. Automatic tracking photovoltaic solar power plant is to increase utiliz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 effective way. Of accurate solar tracking device, photovoltaic panels can receive more solar radiation energy, to increase capacity.This thesis mainly describes the method of single axis solar energy automatic tracing system. Every part of this automatic system and its function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 set of automatic tracing device is designed with Microcontroller AT89S8252. This system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maller cubage, lower power, and lower cost, more robust despite stronginterfere. Key words: Photovoltaic system; Solar angle automatic tracing; Single axis tracing system第1章 引言能源问题关系到经济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已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现在人们常用的一次能源有煤炭,石油,原子能等。人们能源消费的大部分的煤炭和石油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当前世界多数国家对能源问题都很重视。新能源技术及节能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太阳能,绿色生物能,燃料电池,海洋能等新能源的研究与应用为人们描绘出希望。其中太阳能应用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全世界蓬勃发展,使人们在能源危机的焦虑中,感到不少欣慰1。 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土地辽阔,幅员广大。我国的国土跨度从南至北,自西至东,距离都在5000km以上,总面积达960 104 km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居世界第三位。在我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辐射能与煤炭、石油、核能相比较,有如下的优点: (1) 普遍性;(2) 无害性;(3) 长久性;(4) 巨大性。太阳能应用包括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发电又分为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这种半导体器件吸收太阳光辐射能,使之转化成电能的直接发电形式,光伏发电是当今太阳能发电的主流。世界光伏产业目前以32.1%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发展,位于世界能源发电市场增长率的首位。日本通产省(MITI)第二次新能源分委会宣布了光伏、风能和太阳热利用计划,201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GW。欧盟的可再生能源白皮书及相伴随的“起飞运动”是驱动欧洲光伏发展的里程碑,总目标是2010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GW。美国能源部制定了从2000年1月1日开始的5年国家光伏计划和20202030年的长期规划,以实现美国能源、环境、社会发展和保持光伏产业世界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按照预计的发展速度,2010年美国光伏销售达到4.7GW。发展中国家的光伏产业近几年一直保持世界光伏组件产量的10%左右。预测未来10年仍将保持10%或稍高的发展水平,达到1.5GW(约10.6%)。其中印度近几年发展迅速,居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目前光伏系统的年生产量约10MW,累计安装量4050MW。因此,到2010年世界光伏系统累计安装容量将达到1415GW。2005年我国系统累计装机容量为70MW,我国承诺2010年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450MW。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中长期规划看,2006-2020年每年的平均装机容量约60MW。我国目前已开始普及使用无跟踪装置的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但由于太阳能电池价格昂贵,无跟踪装置的光伏系统发电效率较低,普遍推广应用受到影响。相对于无跟踪装置的光伏系统,双轴自动跟踪系统虽然能提高发电效率(约提高 50%),但其造价高,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也难以推广使用。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需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改善,此方法必须满足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单轴自动跟踪系统和双轴自动跟踪系统相比结构更简单且费用最低2。单轴太阳能电池自动跟踪踪系统主要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机械装置由电机驱动,可以使电池板水平方向角为 0180,控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系统构成,单片机系统具有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扩展性强等优点,由单片机系统配合外围的电路元件实现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控制。垂直方向角变化不大,可以手动进行调整。单片机通过驱动电机使太阳能电池板朝着与太阳垂直的方向转动3。每隔一段时间,单片机的输出引脚发生电平变化,此信号经过放大电路使电机发生转动,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过一定角度,实现了方向角的跟踪。到了夜间,电池板通过电机反转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俯仰角在短时期内变化不大可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等环境条件定期人为进行调整。本文的主要任务包括:自动跟踪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硬件系统由实时时钟、单片机、驱动电路、步进电机组成。控制功能主要是由单片机软件来实现的。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主程序设计、定时计数器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电机驱动程序设计。第2章 跟踪系统设计方案2.1控制方法的确定2.1.1该领域现有的控制方法太阳电池方阵的发电量与阳光入射角有关,光线与太阳电池方阵平面垂直时发电量最大,改变入射角,发电量明显下降。基本原理与结构:由两台电动机和减速机分别构成方位角转动机构和高度角转动机构,光电传感器内置放大,与太阳电池板方阵平面垂直安装。随着光线方向的细微改变,传感器失衡,引起系统输出信号产生偏差,当这一输出信号达到一定幅度时,方向开关电路启动,执行机构开始进行纠正,使光电传感器重新达到平衡,即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平面与光线成90度角而停止转动,完成一次调整周期。如此不断调整,时刻沿着太阳的运行轨迹追随太阳,构成一个闭路负反馈系统,实现了跟踪。该系统不需设定基准位置,跟踪器永不迷失方向。系统设有防杂光干扰及夜间停止跟踪电路,并附有手动控制开关,以方便调试4。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阴天或太阳被云层遮挡时,光线很弱,发电量极小,跟踪将无意义,系统会自动停止跟踪。即使天边某处透出相对较亮的光线,跟踪器也不会被误导跟踪,实现了防杂光干扰。云散日出时,自动跟踪器即时响应,找到太阳,跟踪到位。傍晚光线消失,已不能发电,传感器会发出信号,夜间停止电路启动,并转回到东方,转动机构上下终点共设 4个限位开关,以防万一出轨。光电传感器防干扰电路方位角开关电路高度角开关电路夜间停止电路方位角转动机构高度角转动机构图2-1 双轴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结构框图跟踪器所用传感器有三种:方位和仰角太阳传感器,风力传感器,日光开关。太阳传感器是把聚光电池阵列法线偏离太阳光线的角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它是跟踪系统的重要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跟踪的精度。太阳传感器测量太阳的方位,如有偏向,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转使电池阵列对准太阳。风力传感器采用感应式器件,当风力达到一定强度(如8级风)时,控制器控制仰角驱动电机转动,使阵列向水平方向运行,直到阵列受力最小为止。在这种状况下,仰角驱动电机,不受方位太阳传感器控制5。日光开关也是采用光敏器件,使白天太阳能电池阵列受方位太阳传感器控制而运转;夜间,阵列不受方位太阳传感器控制,而仅受日光开关控制向东方向运行,即阵列返回到早晨初始位置。2.2本课题设计方法的提出2.2.1单轴与双轴自动跟踪系统的比较双轴自动跟踪系统是目前研究开发使用的系统,它的跟踪效果好,可提高发电量,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但适用于较大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我国部分地区的无跟踪光伏系统,太阳能发电效率较低6。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需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改善,此方法必须满足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单轴自动跟踪系统和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跟踪效果好,结构简单且费用较低。鉴于以上谈到的太阳能发电自动跟踪系统的原理与基本方法,对双轴自动跟踪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设计出具有很好性能价格比的单轴自动跟踪系统,同时也满足实际需要。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水平面南北方向成角,此高度角可手动进行调整。东西方位角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跟踪,始终追随太阳的东西方位,使太阳能电池保持较大的发电功率7。后面部分有详细的设计内容,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2.2.2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课题设计目标:根据太阳辐射能的特点、光伏电池的特性以及地球与太阳的运动规律,实现对太阳能方位角的跟踪。经查询相关资料知道秦皇岛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1833,北纬:3924。当地的地理纬度 当时的太阳时角,其计算公式为 (2.2)式中Ts(024h)为每日时间,时角上午为正,下午为负。根据2.2式可得时间与时角的关系如表2-3课题设计要求:所设计的单轴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单片机,需设计合理的程序近而对电机进行控制,适时改变电池板的角度。 表2-3 时间与时角关系时间T时角(度)6:00-907:00-758:00-609:00-4510:00-3011:00-1512:00013:001514:003015:004516:006017:007518:0090第3章 自动跟踪的硬件系统设计3.1硬件设计方案国内外目前已有了很多光伏电站。太阳能发电在我国多采用传感器跟踪式的系统,发电成本还很高,不利于跟踪系统的推广与发展。提高发电效率是降低成本的捷径,本文设计的太阳能电池自动跟踪系统,使太阳能电池板始终对着太阳,保持最大的发电效率,具有成本低等优点,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8。太阳能电池是依靠太阳光辐射能而产生电能的器件,同样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由于放置的角度不同,所接受的光辐射能就不同,产生的电能就不同。因此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电能的产量,可以让太阳能板自动的随着天空中太阳的方位角的变化而实现跟踪。如下是单轴太阳方位角跟踪系统。太阳自动跟踪系统主要分为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机械部分主要由电池板支架,底座和直流电机构成,控制部分驱动电机,可以使电池板在东西方向上的0180度自由旋转。控制部分主要由软件算法构成具有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扩展性强等优点。高度角可以手动进行调整。太阳跟踪系统的支撑结构常见的有框架式、轴架式和旋转台式三种。前两种形式是将光伏阵列安装在可进行太阳时角跟踪的轴向移动固定框架或轴架上。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安装方便。适用于支撑单轴跟踪的小功率光伏阵列,可额外附带简单的季节性仰角调节功能。旋转台式形式是一个较大的可进行时角跟踪的旋转台上安装可进行仰角跟踪的光伏阵列,它适用于支撑大功率的双轴跟踪光伏阵列,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本设计考虑到高性价比采用轴架式9。本文设计的单轴自动跟踪电路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和电机驱动电路,如图3-1所示。实时时钟单片机控制单元电机驱动电路步进电机图3-1 自动跟踪控制电路结构框图3.2硬件原理图及工作原理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如图3-2所示。工作原理:通过将实时时钟芯片的时间按顺序送入单片机并与设定值作比较后确定系统工作,即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6点使跟踪系统工作。单片机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转动。当到了晚上6点后,自动跟踪系统停止工作,单片机控制电机转回初始位置,即使太阳能电池板到达初始位置。单片机AT89S8252作为主控制芯片,主要起按设定时间自动给出控制信号以接通电机驱动电路而使电机按需要转动13。在硬件连接上,分别以P0.0-P0.3口输出接电机驱动电路J4-J7,驱动电路的J0-J3分别接电机的A-D,每7.2分钟单片机P0口按设定程序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1.8,实现对太阳的跟踪。图3-2 工作原理电路图3.3实时时钟本系统利用时钟芯片DS1302读取和写入实时数据,用与定时控制系统工作的启动。 DS1302是美国DALLAS 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实时时钟芯片,内含有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 字节静态RAM, 通过简单的串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日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可通过AM/PM 指示决定,采用24 或12 小时格式。DS1302 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仅需用到三个口线:(1) RES 复位,(2) I/O 数据线,(3) SCLK(串行时钟)时钟/RAM 的读/写数据以一个字节或多达31 个字节的字符组方式通信。RST接在P1.0上,高电平时,选中该芯片,可对其进行操作。串行数据线I/O与串行时钟线SCLK分别接在RXD和上,所有单片机地址、命令及数据均通过这两条线传输10。 DS1302采用双电源系统供电,VCC1在双电源系统中提供主电源,在这种运用方式下VCC2连接到备份电源,以便在没有主电源的情况下能保存时间信息以及数据。DS1302由两者中的较大者供电。当VCC1大于VCC2+0.2V时,VCC1给DS1302供电。当VCC1小于VCC2时,DS1302由VCC2供电。下面将主要的性能指标作一综合: 实时时钟具有能计算2100 年之前的秒、分、时、日、日期、星期、月、年的能力还有闰年调整的能力 31 8 位暂存数据存储RAM 串行I/O 口方式使得管脚数量最少 宽范围工作电压2.0 5.5V 工作电流电压2.0V 时,小于300mA 读/写时钟或RAM 数据时有两种传送方式单字节传送和多字节传送字符组方式 8 脚DIP 封装或可选的8 脚SOIC 封装根据表面装配 简单3 线接口 与TTL 兼容Vcc=5V 可选工业级温度范围-40 +85 管脚配置如图3-2 DS130212348765Vcc1SCLKI/ORSTGNDX2X1Vcc2 图3-3 DS1302管脚配置X1 X2 32.768KHz 晶振管脚GND 地RST 复位脚I/O 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CLK 串行时钟Vcc1,Vcc2 电源供电管脚3.4单片机控制单元图3-4 AT89S8252管脚配置本文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采用AT89S8252,是基于以下原因:内部含有看门狗定时器(WDT),能满足无人值守条件下自恢复运行系统运行状态的要求片内带有8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和2KB的E2PROM数据存储器,不需要进行存储器扩展,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性价比高,资源充足工作电压范围宽:4.06.0V的工作电压,便于交直流供电,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电源的波动干扰,降低对电源的要求。关于AT89S8252的管脚介绍:1.89S8252 有 4个8位并行输入输出I/O接口:P0口、P1口、P2口、P3口(共32线),用于并行输入或输出数据。.P0口:P0.0-P0.7统称为P0口,当不接外部存储器与不扩展I/O接口时,P0口为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口,它分时提供8位地址总线和8位双向数据总线。.P1口:P1.0-P1.7统称为P1口,可作为准双向I/O接口使用。对EPROM编程和进行程序验证时,P1口接收输入的低8位地址。.P2口:P2.0-P2.7统称为P2口,一般作为准双向I/O接口。当接有外部存储器或扩展I/O接口且寻址范围超过256个字节时,P2口用于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对EPROM编程和进行程序验证时,P2口接收输入的高8位地址。.P3口:P3.0-P3.7统称为P3口,它为双功能口,可以作为一般的准双向I/O接口,也可以将每1位用于第2功能,而且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定义为第1功能的输入输出或第2功能11。P3口的第2功能见下表3-5。表3-5 P3口的第2功能表引脚第2功能P3.0RXD (串行口输入端)P3.1TXD (串行口输出端)P3.2(外部中断0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P3.3(外部中断1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P3.4T0 (定时器/计数器0计数脉冲输入端)P3.5T1 (定时器/计数器1计数脉冲输入端)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所以单片机89S52的P0口作为与电机驱动电路的接口用。2.控制信号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和/VPP等4种形式。. RST/VPD(9脚):RST即为RESET,VPD为备用电源,所以该引脚为单片机的上电复位或掉电保护端。当单片机振荡器工作时,该引脚上出现持续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实现复位操作,使单片机回复到初始状态。. ALE/(30脚):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 (允许地址锁存信号)以每机器周期两次的信号输出,用于锁存出现在P0口的低8位地址,以便空出P0.0P0.7引脚线去传送随后而来的片外存储器读写数据。在不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端仍以上述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可作为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29脚):片外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当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PSEN两次有效,以通过数据总线口读回指令或常数。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期间,PSEN信号将不出现。. /VPP( 31脚):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当该端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若超出该范围时,自动转去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程序。当EA端保持低电平时,无论片内有无程序存储器,均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电源引脚Vcc和VssVcc (40脚 ):电源端为+5VVss(20脚):接地端.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89S52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振荡电路的频率就是晶体的固有频率。若采用外部时钟电路时,该引脚输入外部时钟脉冲。要检查片内振荡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时,可用示波器查看XTAL2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在采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必须接地。3.5电机驱动电路利用AT89S8252的P0.0-P0.3端口,编制程序输出脉冲信号 ,改变输出脉冲的电平,达到使电动机正转、反转和停转之目的12。其驱动电路如图3-6,J0-J3与步进电机顺序连,既J0连到A点,J1连到C点,J2连到B点,J3连到D点(参阅图3-7所示混合式步进电机绕组示意图)。J4-J7与P0口P0.0-P0.3顺序连接。J8接电源正极,J9接电源负极。混合式步进电机功率较大,而单片机各引脚的驱动能力不够,所以要借助三极管来做驱动。图3-6 混合式步进电机绕组图3-7 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6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本设计采用42BYGH 1.8两相步进电机,其技术参数和技术规格见表3-8。表3-8 电机技术参数和技术规格技术参数技术规格步进角精度5%电感精度20%型号42H47H-0806A最大静力矩44(Oz-in)电阻精度10%介电强度500VAC电压6V3.17(g-cm)转轴轴向跳动0.08转轴径向跳动0.02电流0.8A引线6环境温度-10C - +50C电阻7.5转子转动惯量68(g-cm2)绝缘等级100MMin.500VDC电感6.3Mh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受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现在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有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和单相式步进电机等。本设计采用混合式步进电机,它集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特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角一般为1.8,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0.72。本设计采用两相步进脚。步进电动机转动原理是:转动方向是通过通电的顺序来控制的,以四相单四拍为例:按ABCDA次序通电时,为正转;按ADCBA次序通电时,为反转。 四相步进电机的脉冲分配表如表3-9表3-9 四相单四拍脉冲分配表(共阳)ABCDN+00111N+11011N+21101N+31110第4章 自动跟踪的软件件系统设计4.1软件设计方案根据本课题的设计任务及系统的硬件结构,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如下:单片机软件设计包括 :跟踪系统主程序设计;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其软件程序见附录。单片机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统初始化,主程序流程如图4-1所示。图4-1 主程序流程图4.3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实时时钟每天早上8点,下午6点各报警一次,使单片机中断打开。单片机通过引脚 P0.0-P0.3电平的变化,驱动电动机转动。单片机控制每7.2分钟引起,进入电机驱动转动程序。流程图如图4-2所示。图4-2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4.4电机驱动程序设计电机驱动程序流程图如图4-3。 图4-3 电机驱动程序流程图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本课题是针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无跟踪光伏系统,太阳能发电效率低的实际问题,以解决发电效率低为目标,将单轴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应用到无跟踪系统的替代系统中。在充分考虑单轴自动跟踪系统的特点这一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该系统成本低,可靠性高,性价比高,单轴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和固定式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相比较,单轴自动跟踪系统跟踪效果好,结构简单且费用较低。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1)采用单轴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作为无跟踪系统的替代系统,既解决了发电效率低的问题,又解决了原来的双轴自动跟踪系统造价高,结构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2)通过对单轴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的研究,针对无跟踪光伏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构成和硬件的解决方案。系统使用了实时时钟芯片DS1302采用串行通讯方式,只需二条线即可与单片机通讯,同时体积仅仅是其它同种时钟芯片的1/4,且片内均含RAM,可增加系统的RAM,它的时钟校准也较为容易,采用专用晶振器,无需调整即可达到国家要求的时钟误差标准。本文的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采用AT89S8252,是基于以下原因:内部含有看门狗定时器(WDT),能满足无人值守条件下自恢复运行系统运行状态的要求,片内带有8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和2KB的E2PROM数据存储器,不需要进行存储器扩展,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性价比高,资源充足工作电压范围宽:4.06.0V的工作电压,便于交直流供电,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电源的波动干扰,降低对电源的要求。(3)本自动跟踪系统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便于推广应用,研究开发具有可扩展性,为进一步开发其它光伏式自动跟踪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本文以单片机作为主要控制芯片,根据预设的程序,通过I/O口与驱动电路共同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从而使电机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使之与太阳光线垂直,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由于时间、知识等的原因,只对单轴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了研究,我国目前的无跟踪光伏系统,太阳能发电效率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对双轴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设计出单轴自动跟踪系统,这种方法与双轴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相比,系统结构和控制原理更加简单,成本大大降低,满足课题的要求。希望以此作为以后研发的台阶,在研究上能更进一步。本课题在某些方面未能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扩大其适用范围,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 仅仅满足我国部分地区的太阳能发电效率低的需求是不够的,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希望能够融合其它的信息,将单轴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和其它信息一起采集、处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强与之关联的技术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给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满足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发电的各种要求;(2)进一步完善与各种传感器的接口电路,以适应不同的检测环境的监测;(3)软件程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使用执行时间更短的一些算法,从而可以增加电路的采样数,使得最后的测试结果更加接近于真值;(4)后期数据处理规范化问题,需在软件上加以考虑,以适应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需求。参考文献1 ABDALLAH S. Two axes sun-tracking system with PLC control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4,45: 1931-1939.2 薛建国. 基于HYM8563和单片机的低功耗太阳电池自动跟踪系统设计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113-116.3杨金焕,陈中华,汪征宏光伏方阵最佳倾角的计算J新能源,2000年2期 4曹仁贤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太阳能2001年1期 5王雪文,王洋等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第34卷第2期 6陈庭金,余洁磊地面用光伏电源系统设计J太阳能,2000年1期 7郭忠文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D太阳能,2004年 1期 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许洪华,边莉等小型独立光伏实时数据采集检测系统J可再生能源,2003年6期 9赵玉文21世纪我国太阳能利用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第33卷第9期 10杨金焕,葛亮,陈焕等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最佳化设计J能源工程,2003年5期 11陈兴峰,曹志封等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5年1期 12李广弟,朱月秀,王秀山等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3孙育才等 ATMEL新型AT89S52系列单片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致 谢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周围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陈秀宏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让我受益匪浅。从课题的选择到设计的最终完成,陈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设计其间,陈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敬佩陈秀宏老师的专业水平外,她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此谨向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很激动,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得到了程辉老师的热心帮助,实训基地孟师傅对我的鼓励,同时还有许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支持,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我要感谢机电科学与工程系的各位老师对我四年来的培养,以及我的母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四年来对我的栽培。附 录: 附录一:单片机控制电机程序ORG 0003HAJMP MAINORG 000BH; T0中断矢量AJMP SERVEORG 0100HMAIN: MOV SP,#60H; 设置堆栈指针 MOV TMOD,# 01H; T0设为模式1 MOV TH0,#03CH; T1计时初值(定时约100ms)MOV TL0, #0B0HMOV R0,#03CH; 循环次数(60)MOV R1,#048H; 循环次数(72)MOV R2,#064H; 循环次数(100)电机转动步数MOV P0, #11110111B MOV R3, #11111110BMOV R4, #11111101BMOV R5, #11111011BMOV R6, #11110111BMOV 30H,#064HSETB EA; 开中断SETB ET0; T0中断允许 SETB TR0; 启动T1HERE: SJMP $SERVE: MOV TH0,#03CH; T1重装初值(定时约100ms) MOV TL0,#0B0H DJNZ R0, LOOP1MOV R0,# 03CH; 重置循环次数(60) DJNZ R1, LOOP1MOV R1,# 048H; 重置循环次数(72)MOV R7, R3MOV P0, R3MOV R3, R4MOV R4, R5MOV R5, R6MOV R6, R7MOV R0,# 048H;重置循环次数(72)DJNZ R2,LOOP1 LOOP5: MOV R7,R6MOV P0,R6MOV R6,R5MOV R5,R4MOV R4,R3MOV R3,R7ACALL YANSHIDJNZ 30H,LOOP5MOV 30H,#0064HMOV R2,# 064H; 重置循环次数(100)RETILOOP1: RETIYANSHI: MOV 31H,#00AHLOOPOF: MOV 32H, 0AFH LOOPOF1: MOV 33H,05HXHDOF: DJNZ 33H, XHDOF DJNZ 32H,LOOPOF1 DJNZ 31H, LOOPF RETEND附录二:时钟初始化程序#include #include sbit SCL2=P10;/SCL2定义为P1口的第0位脚sbit SDA2=P11;/SDA2定义为P1口的第1位脚sbit RST = P12; / DS1302片选脚unsigned char l_tmpdate8=0x00,0x06,0x03,0x18,0x0c,0x07,0x06,0;code unsigned char w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