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 生物绿色防治_第1页
水稻二化螟 生物绿色防治_第2页
水稻二化螟 生物绿色防治_第3页
水稻二化螟 生物绿色防治_第4页
水稻二化螟 生物绿色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前言 前言 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别名钻心虫 除为害水稻外 还危害茭白 玉 米 高粱 甘蔗 油菜 蚕豆 麦类以及芦苇 稗和李氏禾等杂草 是我国水 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 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或枯心苗 在穗 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 一般年份减产 3 5 严重时减产在 30 以上 二化 螟较三化螟和大螟分布广 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 以长江流域及以南方稻区发 生较重 主要分布在湖南 湖北 四川 江西 浙江 福建 江苏苏北 安徽 皖北 陕西 河南 辽宁 贵州和云南等地 近年来 该虫发生呈明显上升的 态势 二化螟属温带性害虫 据调查 未防治田块平均被害株率在 20 一 30 减 产 20 以上 水稻二化螟在闽北地区一年发生 3 4 代 长期以一直是光泽县水稻生产上 的主要虫害 其成虫产卵盛期在 7 月上旬 幼虫危害盛期在 7 月下旬 8 月上 旬 水稻在分蘖期受害 因幼虫钻蛀到茎内蛀食茎秆组织 会造成枯心苗和枯 鞘 在水稻孕穗期 抽穗期受害 会造成枯孕穗和白穗 在灌浆期 乳熟期受 害 则会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 这些症状都会导致稻谷秕粒增多 植株遇风易 倒折 最终降低产量 二化螟是寄居稻杆内的害虫 是本区稻作生产常年发生面积最大 为害最重 的一类害虫 由于近年来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的变化 也带来二化 螟种群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 危害在本地显得愈趋加重 发生防治面积占播种 面积的 90 以上 若不防治一般田块平均损失稻谷 18 26 严重的田块平均 损失稻谷 53 76 以上 笔者在多年工作实践中 根据二化螟发生特点结合水 稻生长情怳和生态条件 提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情怳的综合防治技术 具有较高 的实用意义 把二化螟为害损失率控制在 1 3 经济允许水平 为农民致富作 出新的成绩 目前水稻二化螟已成为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 所以开展此虫的 研究已迫在眉睫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2 一 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2 1 1 生活习性 2 1 2 危害特点 2 二 形态特征 4 三 发生规律 5 3 1 气候 5 3 2 耕作制度 5 3 3 栽培品种 5 3 4 栽培技术 5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四 防治方法 6 4 1 农业防治 6 4 2 物理防治 6 4 3 化学防治 7 4 4 生物防治 7 4 5 灯光诱杀 7 参考文献 8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水水 稻稻 二二 化化 螟螟 StudyStudy ofof ricerice walkerwalker 摘要 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 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 并从做好虫情预测预报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 施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形态特征 发生特点 危害症状 防治 措施 Abstract Abstract introducesintroduces thethe morphological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haracteristics ofof thethe ricerice stemstem borer borer ChiloChilo suppressalis suppressalis occurrenceoccurrence andand damagedamage symptoms symptoms andand fromfrom goodgood pestpest forecastforecast forecast forecast agriculturalagricultural control control chemicalchemical control control somesome preventionprevention measures measures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Keywords Keywords ricerice borer borer morphological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damagedamage symptoms symptoms preventionprevention measuresmeasures 一 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一 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1 11 1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二化螟除了为害水稻外 除危害水稻外 还危害茭白 玉米 高粱 甘蔗 油菜 蚕豆 麦类以及芦苇 稗和李氏禾等杂草 以老熟幼虫在稻茬 稻草和 其他寄主植物的根茬或茎秆中越冬 越冬期若遇浸水则易死亡 1 年发生 5 代 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纬度而异 第 1 代区在北纬 32o 36o 第 2 4 代区在北纬 26o 32o 第 4 代区在北纬 20o 26o 第 5 代区在北纬 20o以内 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 1 代 在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四川和贵州每年发生 2 4 代 海南岛每年 可发生 5 代 除纬度影响外 海拔高度也对其发生代数有影响 1 21 2 危害特点危害特点 自从水稻种植制度改变后 由于单季稻变成多季交错播种 给二化螟提供 了有利条件 发生代数与数量均有发生了变化 气温高于 11o开始化蛹 15 16o成虫羽化 成虫白天潜伏在植株下部 晚上出来活动 有趋光性和喜在嫩绿 植株上产卵的习性 在水稻分蘖期 卵块多产在叶片正面的中上部 圆秆拔节 后 则多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卵 1 头雌娥可产卵 2 3 块 140 250 粒 多者达 10 余块 初孵幼虫多集中在叶鞘内侧蛀食为害 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 后 叶鞘枯黄 叶片也渐死 受害出现枯鞘 至 3 龄幼虫后转株为害 使植株心叶 枯死形成枯心苗 孕穗期 抽穗期受害 出现枯孕穗和白穗 灌浆期 乳熟期 受害 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 受害茎上有蛀孔 孔外虫粪很少 茎内虫粪多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黄色 秕粒增多 遇刮大风易倒折 每头幼虫可为害 8 10 株 二化螟主要以幼虫蛀入水稻组织内部取食形成危害 危害部位随着水稻生育 期的不同 田间的危害症状也不相同 二化螟幼虫常以群集危害 为害造成的 枯心苗上 1 根叶鞘内常有多头幼虫 多者可达上 10 头 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 蛀食危害 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 后叶鞘枯黄 称为 枯梢 被害严重的 叶鞘枯黄 叶片倒下 称为 枯鞘倒叶 幼虫长至 2 3 龄后 开始转入 稻茎危害 分蘖期危害可造成枯鞘 枯心 孕穗期危害可造成枯孕穗或白穗 罐浆 乳熟期危害 可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秕粒增多 遇刮大风易倒伏 在水稻 茭白 玉米作物上还有稗草 茅草 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中都能查 到二化螟的踪影 其中以水稻受害最重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蛀茎类害虫 幼虫在寄主体内生活 破坏寄主的输导组织 阻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从 而造成寄主组织枯死 可造成水稻枯鞘 枯心 枯孕穗 白穗 虫伤株 在水 稻一生中都可查到各虫龄期的害虫 其中又以稻苗分蘖期与破口出穗期较其它 生育期受害重 为害时间长达 4 5 个月 年发生 3 4 代 田间世代重叠明 显 受气候和寄主营养条件的影响 不同年份各代发生有差异 因耕作原因在 本地稻苗中仅完全 1 3 代生活史 第 4 代发生不完全 可在稻桩等杂草上完 成生活史而越冬 各世代螟蛾盛发期是一代 4 月中旬至 5 月中下旬 二代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中旬 三代 7 月下旬至 8 月上中旬 四代 9 月下旬 灯 下诱测每个世代都有 2 3 个发蛾高峰 有的年份分不清代数 一个世代常须 施药二次以上才能有效控制虫害 初孵的幼虫发生在营养生长期的稻苗时多聚集于叶鞘内侧蛀食 3 5d 后可 见枯鞘 2 3 龄以后的幼虫大部份分散转株侵入假茎继续为害 8 12 天可见 枯心株 但也有茎杆粗壮营养条件好的不转株 稻株内达数十头老龄幼虫 并有 群集化蛹的现象 如 两系稻 表现的就比较明显 幼虫侵入生殖生长期茎杆 后 则造成枯孕穗 白穗 虫伤株 常年调查第一代二化螟为害率最高 一般 的田块平均受害率 3 2 8 7 严重的田块平均受害率 12 2 25 6 一代 二化螟防治适期弹性大 枯鞘盛发后效果甚佳 二代 三代与稻纵卷叶螟 稻 灰虱相逢同发 混合为害 在防治策略中一次用药相互兼治 总体防治次数增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加 种群数量下降 一般为害率 0 34 1 2 二代害虫盛发时多数稻苗生长 进入圆杆拔节产量结构的形成期 组织硅质幼虫侵入慢 如遇热带风暴降雨杀 虫效果明显 虫量减少 50 以上 二代二化螟的防治要多考虑挑治为主 三代 二化螟幼虫盛发期恰好相遇稻苗受害敏感的孕穗后期与破口抽穗期 此时穗茎 组织幼嫩 也是施药保穗的关键期 一般为害率 0 65 3 52 严重的 50 以 上 二 形态特征二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13 16mm 触角丝状 前翅近长方形 黄褐色 外缘有 6 7 个小 黑点 雄蛾体较小 翅面布满褐色不规则小点 色较深 雌蛾色较淡 卵 扁 椭圆形 有 10 余粒至百余粒组成卵块 排列成鱼鳞状 初产时乳白色 上盖透 明胶质 即将孵化时灰黑色 幼虫 老熟时长 20 30mm 体背有 5 条褐色纵线 腹面灰白色 腹足较发达 趾钩 51 56 个 为环形 蛹 长 10 13mm 淡棕色 前期背面可见 5 条褐色纵线 中间三条较明显 后期逐渐模糊 足伸至翅芽末 端 雌成虫体长 12 16mm 触角丝状 前翅近长方形 沿外缘具小黑点 7 个 雄成 虫体长 13 15mm 翅展 21 23mm 前翅中央具黑斑 1 个 下面生小黑点 3 个 卵 长条形 卵块成鳞状排列 扁平椭圆形 无毛覆盖 初产时乳白色 孵化前变 为灰黑色 幼虫 6 龄左右 末龄幼虫体长 20 30mm 背面具 5 条紫褐色纵线 蛹棕褐色 圆筒形 长约 12mm 二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稻桩 稻草和杂草内越冬 翌年当气温达到 11oC 时开始化蛹 在湖北 3 月下旬开始羽化 交配后间隔 1d 开始产卵 雌蛾喜欢选择生长嫩绿 粗壮的杂交稻田产卵 幼虫对低温抵抗 力较强 对高温抵抗力较差 当气温在 35oC 以上 幼虫发育不良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三 发生规律三 发生规律 3 13 1 气候气候 二化螟发生的早迟与其越冬代发生的早迟有关 而越冬代发生早迟与冬 春 季气温有关 二化螟化蛹的起点温度为 110C 因此 春季旬平均温度 11OC 以上 到来的早迟决定化蛹的早迟 夏季高温对二化螟发育不利 气温 23 26OC 相对 湿度 80 90 有利于幼虫发育 收割期间多雨越冬二化螟数量较大 易造成 翌年的重度发生 3 23 2 耕作制度耕作制度 近年来 由于农业生产上耕作制度的变化 二化螟发生的时间 高峰期 世 代也产生一定的变化 产生世代混乱和交错 稻草还田 免耕是造成螟虫越冬基 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稻草还田 更是二化螟幼虫越冬的主要场所 稻草 还田稻桩中越冬的幼虫数量仅占稻草中越冬幼虫数量的 13 93 原因是稻草覆 盖后大多数稻桩已腐烂 腐烂稻桩中二化螟的幼虫大多爬入稻草中越冬 造成 一代螟虫危害加重 而移走稻草的免耕田中大多数稻桩冬季过后仍未腐烂 造 成螟虫越冬基数增加 3 33 3 栽培品种栽培品种 二化螟蛾在稻田产卵的数量多少不但与叶片嫩绿有关 还与品种有关 籼稻 叶片比粳稻宽 且秆粗 便于其产卵 因此 籼稻受害程度重于粳稻 3 43 4 栽培技术栽培技术 二化螟发生危害程度与水稻播栽期和后期氮肥的施用量等关系密切 一般 情况下 水稻播栽时间过早 有效虫源增加 发生就重 后期氮肥使用量过高 水稻植株嫩绿 诱集二化螟产卵较多 并且还使二化螟虫体增大 其繁殖力提 高 因此 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和减少后期氮肥施用量 有利于控制二化螟的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危害程度 四 防治方法四 防治方法 4 14 1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 通过水稻收割时齐泥低割 秋翻稻田 早春泡田 春季之前处理完稻草等措 施 杀死部分越冬幼虫 减少翌年发生基数 在一代蛹发生高峰期深水灌溉 7 d 可杀死大量一代蛹 减少二代虫源 进入化蛹高峰期时 灌深水 10 cm 以上 保持 3 4 d 可杀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 采取消灭越冬虫源 灌水灭虫 点灯诱蛾 避害等措施 二化螟为害严重 的田块 稻草内有大量越冬幼虫 必须在未进入发蛾期以前处理完有虫稻草 烧毁茭白残株 铲除田边杂草 消灭越冬幼虫 尽量避免单 双季稻混栽 可 以有效切断虫源田和桥梁田之间的联系 降低虫口数量 由于二化螟越冬场所 多 越冬抗寒能力强 即使大雪冰冻和直接浸水 都不易死亡 同时幼虫还 有逃逸习性 因此 在冬季翻耕灌水对杀灭二化螟的效果很小 只有在进入化 蛹后到羽化前一阶段需氧量激增 此时期采取烤田 搁田或灌浅水 降低化 蛹的部位 进入化蛹高峰期 突然灌深水 10cm 以上 经 3 4d 可以杀死大部 分老熟幼虫和蛹 结合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 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片种植 减 少插花田和混栽田 在纯单季稻区可适当推迟单季晚稻播种时间 避过 1 代二 化螟产卵高峰 另外 在二化螟蛾进入盛发阶段 采用黑光灯诱蛾可以获得较 好效果 4 24 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 采用性诱剂法诱杀成虫 具体方法 选口径 25 30 cm 深 10 cm 的塑料盆 以绿色为好 盆内放水 于离盆口 2 cm 处面对面各钻 1 小孔 以便雨天排水 在盆沿上面对面各钻 1 小孔 拉 1 道细铁丝 中间做 1 小环 将诱芯凹口向下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小头穿 1 根大头针 针头弯曲挂在铁丝环上 调节铁丝环 使诱芯底部离水面 0 5 1 0 cm 水中加 1 把洗衣粉 以防止水分蒸发和蛾子跑掉 盆用 3 根木 棍支起 水面比稻株高 10 cm 傍晚置于田中或田埂边 次日取出死虫 水少 时补加水或调节铁丝环 水变质时 10 15 d 后换水并补加洗衣粉 根据虫口 密度 在成虫发生期 一般在 6 月 15 日 7 月底 将诱捕器设置在田间 诱芯放 置量为 1 枚 667 m2 4 34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在 5 月下旬 6 月上旬 凡早稻本田 单季晚稻秧田丛枯鞘率达 10 以上 的田块均要喷药防治 单季 中 稻秧田在移栽前 3 d 喷药 1 次 实施带药下田 移栽 以减少大田虫量 选用药剂 每 667 m2用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康 宽 10mL 或 48 毒死蜱乳油 70 90 mL 加水 40 50 kg 喷雾 药后田间保 持 3 33 cm 水层 3 5 d 发生严重的田块隔 7 10 d 后再喷 1 次药 以保证 防治效果 要注意农药轮换使用 延缓抗药性产生 4 44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提高自然控制螟害的能力 稻田二化螟各类寄生性天敌 捕 食性天敌较多 螟卵天敌有稻螟赤眼蜂 澳洲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等寄生性天 敌 幼 虫天敌有寄生蜂 线虫等 另外 还有蜘蛛 青蛙 蜻蜓等捕食性天敌 因此 在防治二化螟的同时 应防止对天敌的伤害 提高天敌对二化螟的控制 作用 4 54 5 灯光诱杀灯光诱杀 诱杀成虫及灭卵 利用成虫产卵趋绿和趋茂密习性 可设置诱杀田诱集成虫 产卵 以集中消灭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灯光诱杀 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应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进一步明确和研究水稻二化螟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防治指标 探讨切实可行的 预测预报方法和技术 以期有效地控制其为害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依据 进一步开 展天敌资源的调查及其利用途径的研究 协调好防治措施 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 水平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王月平 金山区水稻褐飞虱防控经验初报 J 上海农业科技 2013 05 2 彭静 钱艺荣 沈宽明 2008 年金湖县水稻褐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1 3 沙宏锋 袁小华 沈世宏 农药中加入助剂杰效利防治水稻褐飞虱试验 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22 4 陈后武 如何防治水稻褐飞虱 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01 5 方桂生 常春 史桂林 2006 年梁垛镇水稻褐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J 上海农业科技 2007 04 6 王新其 金燕 王伟民 曹黎明 施国粹 沪郊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的反思与治理对策 J 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