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挑山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情感目标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教学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读熟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细读课文,理清脉络,为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第一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精读第二、三大段,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的道理。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媒体:展示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问题: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用笔划下有关语句。)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2指名回答。三、自学生字、新词1辨析多音字。2易错的字。“泰”和“奏”,“泰”下半部不要写成“水”,“奏”的最后一笔是“、”。“褂”,左中右结构,注意部首是“衤”。“黝”,读“yu”,左右结构,左边是“黑”,右边是“幼”。3新词。拘束:课文指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本课指做事、做人的道理。登攀:攀登。节奏: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行动。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朴素:纯真而没有经过修饰的。腾云驾雾:本课指传说中用法术乘云雾飞行。意味深长:含有某种深远的意义。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自由读。2每人读一句。3指名分段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2提问: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据什么分段?2讨论分段。本文开头写作者在泰山上碰到挑山工,并由此产生疑问;“有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疑问,并用事实说明了疑问点;作者最后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即: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受到启发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1)学生划段,讨论段意。(2)小结。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第二段(36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第三段(7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4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段的?先读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三、归纳全文主要内容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第三课时一、复习引入提问:挑山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写挑山工的样子: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接着写他们的动作,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再写他们登山的路线折尺形。好处:不损坏东西,还可以省力气。追问:有什么缺点吗?这样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3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我”的疑问是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远,速度慢,反而领先于游人。4读文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三、学习第二段1默读思考:从这一段中找出“我”与挑山工登山的过程中,都是怎样登的?挑山工在哪儿超过了“我”?(学生边读边勾划书中有关的句子。)2指名读,其余同学再认真思考一次。3汇报。“我”在山下遇到一位挑山工(一齐走)并很快超过了他。可是在“回马岭”和“五松亭”挑山工都走到了“我”前头。最后,在极顶挑山工又走到了“我”的前头。(教师边听边板书要点。)4追问:挑山工为什么能走到“我”的前头?从哪儿知道的?读挑山工的话,考虑一下他讲了几个意思?分析。(联系实际说说这些话的含义。)挑山工游人走得慢走得快一心向着目标不想目标步步扎实总停下来一个劲儿往前走东看西看,玩玩闹闹作者用亲身经历解答了疑问。四、学习第三段1齐读,思考:“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2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