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运用和体会_第1页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运用和体会_第2页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运用和体会_第3页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运用和体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运用和体会李欣宇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北京,101300论文摘要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通过认真的思考,大胆的创新,积极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简化复杂的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或设计一些教材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实验,设计悬念,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奋,积极探索、研究问题,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验创新 探究实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发展的生命源泉,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清晰、生动、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新课程中正是通过“科学探究”、“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实践活动”等栏目来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新课程中对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如对化学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变化的实验探究。新化学课程实验功能及其内容形式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再好的设想和理念也需要落实,其关键还在于“如何教”和“如何学”。 因此,通过认真的思考,大胆的创新,积极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简化复杂的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或设计一些教材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实验,设计悬念,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奋,积极探索、研究问题,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创新意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教师演示实验的改进例如在学习卤素间的置换反应时,对于这两个反Cl2+2KBr=Br2+2KCl Br2+2KI=I2+2KBr一般采用试管对比实验,效果一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化学组改用铁架台、酒精灯、试管、脱脂棉、二氧化锰、浓盐酸、溴化钾溶液(30%)、碘化钾溶液(50%)做实验,装置如图,方法是在一支大试管里放入少量(两颗大米粒大小)二氧化锰和23滴浓盐酸。取一小团脱脂棉,用新配制的浓溴化钾溶液润湿,但不能太湿,严防溶液往下滴淋。把棉团放置在试管内,距底部约1/3处。使棉团既疏松通气,而又不下滑。在试管的2/3处放入用浓碘化钾溶液润湿的脱脂棉团。此棉团的处理方法同上。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缓缓加热试管底部。不一会儿就会有氯气释放出来,氯气通过第一个棉团,置换出溴,使棉团产生褐色。溴蒸气通过第二个棉团置换出碘,产生暗黑色。如果把试管稍稍倾斜,小心加热上部的棉团部分,可能出现紫色碘蒸汽。为了防止卤素逸出管外,可在试管口放一个装有活性炭的小纱布袋。 体这个实验的改进使卤素的置换现象非常明显,使学生易于得出卤素的活动性顺序。通过这样的改进让学生更直接地面对实验事实,更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演示实验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二、 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传统的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但我的感受是教师讲十遍,不如学生自己做一次。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化学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在于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结果的过程。例如在学习苯酚的化学时,探究苯酚酸性的强弱的时候,讨论苯酚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时候,一般是让学生设计出将收集的co2通入饱和苯酚钠溶液中,教师按照图1的装置去演示这个实验,可是按照这个装置可以得出酸性强弱的顺序是:醋酸碳酸苯酚;但有机教学时学生已经知道醋酸比碳酸酸性强,而且这个实验通入气体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只能干等2-3分钟,才看到苯酚钠溶液变浑浊,这样并不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探究苯酚化学性质一节研究课的时候,采用图2的方法,仪器简单,易于操作,当把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倒入盛有 co2的试管后,迅速震荡,溶液立刻变浑浊,效果明显,每一组的学生都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这个改进,简单易行,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肯定。苯酚钠溶液 co2气体图1 图2再讨论苯酚钠与co2反应的产物时,以往的教学都从理论上分析、推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补充实验一个学生实验.取苯酚浊液,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学生很容易得到了答案,写出正确的方程式并总结苯酚的酸性强弱。 酸性: 化学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在于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结果的过程。三、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机会。传统教学中,学生实验一般是根据课本的设计方案,由教师提供必须的用品,然后学生根据用品动手操作,这样容易使学生思维受到局限。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组的学生在课前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交由老师审定;老师主要审核实验是否安全,实验能否取得成功,交由学生去尝试。每节课老师选出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准备,然后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进行实验演示,演示后老师再对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等作适当的点评。例如,学生学习了钠与水反应后,就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盐溶液中,现象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分类讨论:1、放入NaCl等溶液。2、放入CuSO4等溶液,再分组实验,讨论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把钠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实质与将钠放入水中一样,均是先与水反应,而在与CuSO4溶液反应时,不是发生置换反应将Cu置换出来,而是生成的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四、 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验证性实验只是单纯的限于模仿、重复已经知道的现象,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了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将一些典型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亲自体验通过实验探索规律的乐趣。例如在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教学中,教材中的给出了几组实验可以去验证催化剂的影响,但现象不明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状况,我对H2O2的分解这样设计: 先让学生观看如图演示实验,学生能得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是有影响的。然后提出问题:推测除二氧化锰外,哪些物质还可以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物质分类角度去找寻催化剂,分组设计并进行试验探究: 单质 :木炭、活性炭催化效果:活性炭有较好的催化作用碱和盐:铁盐、铜盐、银盐、氢氧化钠 催化效果: NaOH + CuSO4CuSO4硫酸铜晶硫酸铜晶体-CuSO4-NaOH + CuSO4 (3)氧化物CrO3 FeCl3- FeCl3 +NaOH AgNO3 AgNO3 +NaOH CrO3催化效果:FeCl3 +NaOH FeCl3 催化效果: AgNO3 +NaOH AgNO3 非常剧烈结论:通过分组试验可以得出:不同催化剂对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是不同的。 在这节课中,由于试验现象十分明显,所以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设计了试验,创新了试验,同时又体会到了试验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通过教学,我体会到教师应做出表率,创造性地改革和设计实验,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大胆地去探索。首先通过集体活动训练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向学生传授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交流和评价,学生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在交流中学生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大大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让化学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舞台。参考文献:1 沈小春 浅谈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如皋市江安中学网科研沙龙5、所有提交的成果需提交电子文本和1份打印稿,教学录像光盘要求附打印稿教案,并附电子版。请将成果的电子文本发送到。打印稿及教学录像光盘寄到: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胡久华老师收(邮编为100875)。6、“学校集体成果”和“优秀个人”需交200元评审费,其他每份参评成果需交100元评审费,收到评选费才对其成果进行评选,多交的评审费不退。请将评审费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编辑部孙秀丽收(邮编:100875)。如需发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