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读 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概念 有感有感 毫无疑问地 哈特教授的 法律的概念 是 20 世纪法律哲学领域最重要的 一本书 他对法律哲学和法理学的理论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从 1961 年问世以来 本书以它优美的文笔和清晰的论证 激发了无数学生去思考与法律相关的种种 问题 诸如 什么是法律 以及法律 道德与正义的区别 这本书是学习法理学与法律哲学不可或缺的经典 且已经被翻译成许多不 同语言的版本 法律的概念 第 2 版 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 法律的概念 1994 年第二版而译 在这个期盼已久的版本里 哈特重新检视他的法哲学基础 并针对著名学者德沃金等人的评论予以回应 牛津大学法学院教授赫伯特 哈特 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创始人 他以其 实证主义的姿态构建了一个庞大而自洽的法理学体系 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 带入法学 将传统 奥斯丁 的一般法理学进行了一番现代的梳理改造 开创 了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同时也使实证主义到达顶峰 当代英美法学家科尔曼 拉兹等人是这样评价哈特的 是他拯救了西方 英美 的法哲学 给予如此极 高的评价是因为他所着 法律的概念 一书对法学界的贡献 法律的概念 一书英文版是在 1961 年出版 先后被台湾和大陆学者译为 中文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对该书内容的点评性专著就有 470 多部 该书的出版 引起了世界法学界的普遍关注 同时也引起法学家博登海默 富勒 德沃金 拉兹 麦考密克等人先后同哈特展开无休止的世纪大论战 伟大的论战过程加 深了法学界对该书的关注 同时也给哈特戴上了学术桂冠 他的主要论战对手 德沃金是这样来评价该书理论的 他的观点 透彻而精辟 在法哲学的几乎任 何一处 建设性的想法必须从考虑他的观点开始 法律的概念 一书的理论 源于两个方面 一个基础是奥斯丁所倡导的分析法学 一个是语言哲学 法律 实证主义关注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乃是哈特称之为恼人不休的问题 即法律到 底是什么 经分析哈特的理论 笔者把实证主义法学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分为三个 子问题 1 法律的存在方式 即法律如何存在 2 检验法律的标准 即如何区分 法律与非法律 其根据是什么 3 法律的遵守问题 处于法律之下的人遵守法律 的根据是什么 在上述问题之中 法律的存在问题是最为关键的 也可以说是决 定性的问题 考察法律上某个概念时 应该把该概念置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 法律作 为一种社会建构 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 法学是在研究如何妥当地将抽象的 法规范解释适用于特定的具体案例之中 法律规范试图以一种为社会所知晓的 方式控制人的行为并提供行为标准 因此涉及的是对法规范诠释以及适用于个 案当中合法性 妥当性与合目的性等考量下的证立 而法哲学试图解决的核心问 题是对法律的本质做出合理解释 二十世纪法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但形形色色的理论阐释并没有使得法 律的面相愈加清晰 反而添增了我们的疑惑 霍姆斯 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 法官 提出法律不过是 对法院将要做什么的预言 1 如此激动人心的洞见 却潜藏着如此清楚地错误 因为预测式的诠释模糊了以下事实 即 凡规则存 在之处 违反规则的行为 不仅仅构成预测敌对反应或法院制裁的基础 而且 也是这种反应和制裁的理由或证立 2 无论持何种主张的学派 都无法否认 以下对于法律特性的主张 一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 要求得到服从与遵 守 二 在行为指引方面 法律具有优先性 三 如同政治权威一般 法律主 张权威 无论该种权威是来自于法律本身还是法律背后的道德证立 四 法律 并非空间想象 而必须返归社会 寻找其社会基础 法律具备的上述品格并没 有对法律的本质给出进一步说明 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剥除弥漫在法律 面前的迷雾 我们面对着几个恼人不休的问题 法律与由威胁所支持的命令有 何区别和关联 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有何区别和关联 什么是规则 以及在何 种程度上法律是属于规则的问题 3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提出这几个议题并试 图解答的英国法哲学家哈特的理论进行诠释 哈特对法律作出的解释彰显了他坚定的法律实证主义立场 而与法律实证 主义针锋相对的自然法学派对他的理论给与了极大的抨击或否定 自然法与实 证主义的争论是如此持久以至于 从古代士林哲学时期到近代法哲学 对于自 然法观念汗牛充栋的评论和 实证主义 这个语词的歧义性 经常使我们很难 看清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的争论焦点 4 但是随着凯尔森与哈特的理论创新 法律实证主义的立场不断巩固 同自然法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清晰 而 这早已被奥斯丁所洞察 法的存在是一个问题 法的优劣则是另一个问题 法是否存在 是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 法是否符合一个假定的标准 则是另外 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 5 法律常常在一种互动的社会视野下才能被理解 霍 布斯透过人与人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说明建立社会的必要 奥斯丁则以 威胁为后盾的命令将法律框定在主权者与臣民的互动关系之间 凯尔森与哈特 是二十世纪企图在理论上将法理学带离互动模式的关键理论家 凯尔森选择的 是超越于政治与意识形态 建构了作为实体存在的纯粹规范 而哈特摒弃了此 种方法 从社会事实中寻找答案 形成了自己的规则理论 哈特曾将自己的理论任务界定为 描述的社会学 德沃金也指出 我们应 该区分两个问题 都是关于法的本质 第一个是社会学意义上 是什么使得法 律体系 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社会控制 如道德 宗教 暴力或恐怖主义等 拥 有一种独特的控制结构 第二个问题是学理性的 是什么使得 裁判之法律需 要或认可一些东西 这一陈述是正确的 6 尽管德沃金认为哈特的理论不仅仅 是社会学的 还是学理性的 并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我还是赞成将哈特的切 入点理解为社会学意义上的 只有在此基础上 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律本质的阐 释才不会受到影响 7 把内在视角引入法律规则意味着社会成员在实践并遵 循着法律义务 法律规则的存在是一项社会事实 边沁和奥斯丁将服从的一般 习惯来表征法律的存在 是基于外在视角的观察 而哈特选择了一个崭新的起 点 在承认法律规则多样性的基础上 他将法律视为两种规则的结合 一种是 科予义务的初级规则 另一种叫次级规则 在某种意义上寄生在第一类型的规 则之上 他们规定了人类可以通过做或说某些事情 而引入新的 取消或修改 旧的初级规则 或者以各式各样方式来确定它们的作用范围 或控制它们的运 作 8 氏族部落社会里只有初级规则 当次级规则出现的时候 法律社会就出 现了 两种规则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次级规则包括确认初级规 则身份的承认规则 引进新规则 废止旧规则的变更规则和授权作出权威性规 定的裁判规则 而最重要的是承认规则 9 在每一个有法律的社会中 成为法律的规范都满足承认规则所设定的标准 标准的内容会因为承认规则的不同而不同 但是 在每一个社会中 这些都是 依赖于社会事实的标准 10 哈特的观点认为法律因一种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相 互依赖的汇聚而成为可能 一种习惯或者社会实践 我们可能将其特征概括为 法官们就 法律 范畴的标准而达成一种 承认 这种相关的社会实践由二种 因素组成 汇聚性的行为和一种针对该行为的评判性反应态度 对它的一种 接受 11 法律效力终极基础乃来自于该法律人共同承认的一个规则 承认 规则 一个法律共同体的工作者会透过习惯或实践的表现 共同承认接受某种 鉴别一个规范是否属于该法律体系 是否为该法律体系内有效法规范的标准 对哈特来说 承认规则是一个事实问题 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 是任何该法律 体系内经验上一定会存在的效力判准 12 承认规则的引入解决了法律的本质 是社会事实这个根本问题 这被视为哈特对实证主义所做最大贡献 但是在 法律的概念 一书中 哈特并没有对承认规则作出更加细致的解释 之后的 理论创作亦回避了这个问题 除 法律的概念 第二版的后记 我们需要对承 认规则作更深入的认识 承认规则就是这样一种规则 它要求官员适用包含其 内的有效性标准所鉴别的规则 每个法律体系都至少包含一个承认规则 并非 所有法律体系都拥有多于一个的承认规则 每个承认规则都被它所属的法律体 系下的官员接受与实践 官员无需证明它是道德上善的或被证立的规则 一个 法律体系包括承认规则和它所鉴别的所有规则 13 法律理论的研究往往在繁荣背后预设了更大的困境 当代英美法理学界的 走向就体现这一张力 开启了法理学的一个新时代 而继之而来的繁荣与喧嚣 也让他感到困惑与压力 哈特与德沃金的持续争论无疑是法律理论发展的可庆 幸之处 然而沿着 哈特 德沃金之争 的路径 后继者开辟了越来越多的战场 对话的必要性虽不能忽视 但是根本性问题在不同思维方式下的过多阐述与精 细分析并不意味着该问题的解决被送上了光明之路 围绕一个问题的解释越多 就越需要寻求其他领域的智识成果 则偏离法理学质量的可能性就愈大 在这 种情况下 回到哈特思考问题的开端 或许能让法律人更加清醒 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部伟大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哪个年代 通过 阅读以下文献 我大概明白了一些 法律的概念 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本即兴之作 大时代给与了这本书沉甸 甸的写作背景 我们先来看哈特所在的英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战后兴起了殖民地独立运 动 到 1973 年 除了葡萄牙在非洲大陆拥有殖民地之外 仍处于西欧国家统 治之下的非欧洲领土已经剩下为数很少的一些滩头堡和岛屿 在此背景下大英 帝国变成了 可以定义为安全独立的国家组成的 联盟 英联邦 于此同时 二战后综合国力急剧提升的美国的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头羊 这种前后的鲜明的 反差都让产业革命以后一向骄傲的英国绅士不得不接受衰落的现实 衰落中英 国人仍有安慰 随着英帝国几乎被完全放弃 英国正在享受前所未有的繁荣 战后的英国虽然失去了广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但是仍超越了战前的 生活水平 这使得政府有能力进行全面的福利主义 于是国家在对内维持法律 与秩序对外御敌之外 增添了一项新职能 提供社会福利 在失落与安慰间 英国人转向了传统 首先是对传统的怀念 英国人一向注重传统 而在战后这 种怀旧尤甚 因为这可以平衡那种失落伤怀的情绪 然后是对传统的批判 战 争毁坏的不只是既有的物质财富 还有社会的秩序 从某个角度来说英国再也 无法跟到过去一模一样了 很多人开始追问秩序的合理性 开始用尖锐的目光 审视战前的思想 这种批判在某些人群当中发展到了极端 导致了对社会的无 望 对自我的背弃 60 年代盛行于英伦的朋克青年用躁动的歌声唱出了那个时 代的某些想法 什么时候啊 那些有意义的话已不再有意义 什么时候啊 你已无话可说 什么时候啊 它开始惹你发愁 安息吧 在怀念与批判之 中的反思带来了巨大的张力 为什么传统之为传统 秩序之为秩序 在新的时代 中仅仅靠以往的说教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战后的世界陷入了一种更为奇怪的矛盾中 对于战争的恐惧不知怎的转向 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双方都在怀疑对方将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冷战中纠缠着热 战 核弹头维持着脆弱而危险的平衡 此间还夹杂着新霸权的攫取 大国陷入 了备战的恶性循环 不过即使这样 经历过战争的国家都开始了复兴重建 他们虽然无法保证世界绝对和平 但至少可以用经济的繁荣 政治的稳定 社 会的安宁来带给国民一种远离硝烟的感觉 同时国家政治也发生了变化 西方 资本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以及再分配性质的 社会保障这些一度被认为处于法律之外的事物 二战的冲击深远而难以预测 它不仅人类肉体上的冲突 更是一场积蓄已久精神上的碰撞 有人指责希特勒 是个疯 可他的国家却轻易地赋予了这个疯子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 并发动了 一场浩劫 究竟是谁疯了 离开了时代的背景 我们在事后的判断往往过于武断 追问谁之过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也并不轻松 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屠 杀中所反映的也许是整个人类在上世纪初的一种无根基的精神疾患 也许是一 种 计划 控制和卫生等宏大叙事的折射 或者其他 可以发现 法律的概念 出版的世界要面对其特有的问题 它需要回答的 正是以上问题在法学领域的投影 不单如此 那时的西方法学界也掀一场轩然 大波 这场风波直接导致了本书的问世 这是学界耳熟能详一段历史 法律实 证主义因为强调 恶法亦法 而受到了强烈的谴责 纽伦堡的审判和拉德布鲁 赫的转向不约而同地昭示了自然法的复兴 奥斯汀的理论究竟对纳粹产生的怎 样的实际影响 并没有人仔细考察过 而他与德国的联系至多也就是本人曾经 去过德国 正如上文所说 分析法学在外观上与当时德国法学理论相似导致了 万夫所指 的境地 人们在战争中的痛苦经历也在情感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作用 从纯学术角度来说 以上有相当部分的指责只是表面的争议 夹杂着很 多非理性因素 作为学者的哈特是不会过多理会这些的 其实他关心的是 是 内忧外患之下分析法学所处的不利境地 所谓内忧就是实在法正统性的动摇 在除魅之后的世界 用纯粹先验的说 法已经逐步被否弃 没有人再执著于形而上地单一描述法律背后的神意或者理 性 在刚刚经历过极权主义带来的灾难之后 任何延续 命令 或者暴力 之类 字眼的企图也都会丧失合理性 老问题承载着新时代的意义被提了出来 为什 么要遵守法律 换言之 为什么要履行法律义务 这个角度看来 分析法学面临 的危机与其说是外在的还不如说是自身的 哈特自己感觉到了以往理论的脆弱 这种感觉并不是完全在外界的批评中被动产生的 因为刚才所说的社会背景已 经给了那个时代的学者深深的思考 哈特当然也不例外 同时与富勒的论战也 促使他必须用系统的理论来回应挑战 朗 富勒的学术观点是独到而且犀利的 他迫使哈特必须面对新自然法学的挑战 两大学派积累到那时的所有张力不可 避免的要在他们二人身上爆发 1958 年 哈佛法律评论 在同一期上发表了哈 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广东共青团江门市委员会选调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网络安全在云计算平台中的安全架构与防护策略报告
- 2025年教育产业投资并购动态:整合策略研究报告全景解读
- 合并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IL-17、IL-8表达的深度解析与临床意义探究
- 民营经济面试题库及答案
- 煤厂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律协考核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共100题含答案)
- 无肝素透析考试题及答案
- “趣”破“蛐蛐”小妙招社交魔法课主题班会
- 《数据分析与决策》课件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24套
- 《诗经之采葛》课件
- 2025年中国氢化棕榈油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幼儿园酸奶牛奶采购合同
- 《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课件-中药常用的粉碎方法
-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课件 第1章 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第2章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
- 开放北二期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 22.5.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