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物质是可以变化的学科科学学校延庆县太平庄小学教师姓名谷进臣教材版本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称小学一级年级四年级性别男学历本科年龄29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根据“问题联系体理论”设计教学。“问题连续体理论”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问题结构具有不完整性;方法或答案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思维具有求异性;知识来源具有真实性;目标认知趋向具有整体性。教师指导学生在问题中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二、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给蜡烛加热和点燃蜡烛两个实验,观察蜡烛的变化,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是可以变化的。物质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二)学生情况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知到物质的变化。特别是在农村,学生对于生活中物质的变化感受颇多,如:水的三态变化;食物的变质;柴草的燃烧;植物叶子颜色的变化;铁生锈但他们对于物质的变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物质的表象。各种各样的物质在变化时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学生也没有去考虑,更没有去研究。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培养。(三)教学方式及手段的说明本课采取实验观察、结果对比、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常见的蜡烛的熔化和蜡烛的燃烧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变化,提炼实验后蜡烛的变化情况,对比两个试验的结果的不同,对蜡烛的变化进行分类,从而在教师引导下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四)信息技术的准备本课中我借助多媒体设备有效组织教学:1、利用计算机展示实验的图示及方法。2、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对实验记录单的展示。3、利用简单的演示文稿出示科学家对“蜡烛的消失与小水的珠出现的关系”的解释。4、利用flash进行演示化学变化的过程。5、利用演示文稿出示练习题。三、 教学内容框架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课题 物质是可以变化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给蜡烛加热和点燃蜡烛等实验使学生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能够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能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类是原来的物质消失,形成新物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给蜡烛加热使学生巩固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2、通过实验记录与交流,提高学生较准确地的记录实验现象和初步的同他人交流实验结果能力,并通过实验对比明白“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能够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能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类是原来的物质消失,产生新物质。” 3、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对知识进行比较、分类、总结归纳的基本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记录,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判断物质的变化的类型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身边,促使他们爱科学、用科学。教学方法探究重点通过实验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能够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能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类是原来的物质消失了,形成了新物质。”难点 实验的比较与分类。媒体使用 多媒体 课件 教具学具蜡烛 酒精灯 火柴 烧杯 铁架台 铁板 澄清的石灰水 玻璃片 吹管 天平 石棉网 醋 小苏打水教学流程图 以“问题联系体理论”为框架进行教学设计 1、给蜡烛加热,蜡烛怎样变化?(实验一) 2、点燃蜡烛,蜡烛怎样变化?讨论消失的那部分蜡烛与玻璃上水珠和黑影的关系(实验二) 3、比较两个实验的异同,归纳物质是可以变化的和物质变化的规律 4、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型环节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研究(出示蜡烛)在生活中你们都怎样使用蜡烛时,蜡烛会怎样?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蜡烛的变化。实验一给蜡烛加热1、 请大家阅读实验图示、方法和要求(屏幕出示)2、说说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3、讲述使用实验记录单的方法(屏幕出示)4、请同学们先分工然后分组进行实验。5、请汇报(如果有学生提出“实验后蜡烛少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6、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汇报交流等作评价。(师评) 回答:蜡烛变化情况观看投影,一生朗读。交流聆听先分工后进行实验活动。学生借助多媒体展示实验记录单进行汇报。可以互评以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引入新课,比较自然。借助多媒体出示,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及要求。增强学生的预想与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能力。积累扩展课堂小结7、从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二 点燃蜡烛1、加热后的蜡烛熔化变成液体,如果点燃蜡烛,它会怎样呢? (教法同实验一)2、汇报时引导:消失的那部分蜡烛与玻璃上的水珠和黑影有关系吗?3、进行解释(课件出示科学家这样解释)4、对实验二评价之后小结。进行比较、归纳1、对照实验记录单,比较实验一与实验二,你发现两个实验有什么异同?(着重是蜡烛的不同变化) 2、对学生的交流作评价3、引导:在一定的条件下,蜡烛这种物质能够发生变化。有时只是蜡烛的形态发生变化;有时是蜡烛消失,形成了新物质。其实其他物质在变化时也具有这一特点。那么你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物质的变化吗?3、评价后小结:物质变化的规律(并板书课题与知识点)1、下面物质的变化分别属于哪种变化?(出示演示文稿)2、新物质是怎样形成的呢?(课件演示)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存在哪些疑问?先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活动同实验一)进行讨论观看课件先组内讨论,然后汇报。可互评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聆听有选择的进行讨论或实验来判断。观看汇报感悟物质的变化。(目的同实验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物质消失了,形成了新物质。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蜡烛变化的本质不同。激励学生通过引导与学生的归纳,使他们认识到物质是可以变化的及其变化的规律。明确知识点通过操作与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对于新物质形成的理解。一方面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进行小结,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存在的疑惑,以便课后研究。板书设计(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是可以变化的变化规律:一种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另一种是原来的物质消失了,形成了新的物质。实验目的:观察蜡烛的变化实验方法:给蜡烛加热如图实验一实验步骤:1、用酒精灯给铁片加热约1分钟,然后熄灭酒精灯。2、把蜡烛放在铁片上,同时将玻璃板置于离蜡烛约2厘米的上方。3、观察蜡烛的情况和玻璃板的情况。4、将观察到的蜡烛和玻璃板的现象填在记录表中。实验前蜡烛情况条件实验后的情况蜡烛的情况玻璃片的情况实验一实验二实验目的:观察蜡烛的变化实验方法:点燃蜡烛如图实验二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2、将玻璃板放在蜡烛上约三厘米处,仔细观察,稍纵即逝。3、将观察到的蜡烛和玻璃板的现象填在记录表中。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 组内对使用酒精灯加给物体加热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三河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乐亭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广平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承包经营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城市供水设施维修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保材料独家代理销售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瓷砖原材料供应商战略合作合同
- 2025大闸蟹产业链投资加盟合同范本大全
- 2025版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与承包合同
- 2025版医疗健康企业收购合同范本
-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指南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 服装的采购流程
- 工作场所暴力培训
- 物流行业运输数据报送流程与追踪机制
- 培训课件:血糖监测
- 《课程设计模式》课件
- 人工智能改变企业劳动力需求
- (新版)广电全媒体运营师资格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电磁继电器核心综合练(原卷版)
- 矿山事故应急报告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