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住宅设计_第1页
多层住宅设计_第2页
多层住宅设计_第3页
多层住宅设计_第4页
多层住宅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工业学院教案(住宅设计) 第10次课班 级月日星期时 数章 节初、重复课授 课 形 式建筑学0401、259二61合班讲授使 用 教 具 多媒体教学课 外 作 业调查报告课 后 体 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 10 次课第一节 住宅套型设计教学目的:了解住宅的功能分析、套内 组成及设计重点难点:1、住宅的功能分析 2、套内组成及设计时间分配:45+5*45分钟一、 住宅的功能分析功能分区解决好功能分区问题的关键:使内外分区、静动分区、洁污分区互不干扰二、套内组成及设计一幢住宅建筑往往由很多户组成。户是住宅建筑的基本单位。户所占有的建筑空间称为套。我国的住宅建筑基本上是按套型设计的。每套住宅的组成如图所示一)卧室(居室)卧室的尺寸及家具 主卧室: 双人床 (小孩床) 、 床头柜、衣柜等。净面积:不小于 10.0 m 开间:3300 3900 进深:3600 5100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净面积:不小于 6.0 m 开间:2700 3300 进深:3300 4800 卧室分析(实例)卧室的门窗位置 (1)卧室门 居中、靠一端(2)阳台门 门带窗可居中 靠一侧设置,宜与卧室门在同侧(3)壁柜门 不常开启,可设在门后(4)窗 有利于家具布置;与立面造型相关。(5)室内有多个门窗 位置适当靠近,以保留较大的完整墙面。卧室的比例同样面积的卧室,比例不同,对家具布置影响很大。平面不宜窄长,最好不超过 1 :2,宜方形或接近于方形。 二)起居室(客厅) 家庭公共活动空间:娱乐、会客、进餐等。净面积:不小于 10.0 m 净宽:不小于 2700 净长:不小于 30001)功能 起居室又称客厅、厅堂,是供休息、会客和家庭团聚的空间。它是家庭的活动中心,所以和分户门、卧室、餐厅、厨房等都应有直接联系 2)低限尺度(6s)屏幕尺寸 18 20 22 2529观看距离 2.8 3.1 3.4 3.84.4 屏幕尺寸 18 20 22 2529观看距离 2.8 3.1 3.4 3.84.4 3)起居室面积及最小边尺寸 低限面积 最小边尺寸 一般标准 13 3 舒适标准 18 3.64)避免向客厅过多开门 三)厨房设计 辅助用房,做饭烧水;考虑设备及必要的活动空间。 1、 作业流程:2、面积不小于 4.0 m 。 单排布置净宽不小于1500 双面布置净宽不小于1800 3、厨房的布置按功能组合分为:工作厨房 _仅安排炊事活动; 餐室厨房_兼有进餐。 设备布置形式: 顺序布置 洗池、案台、炉灶三大件以及吊柜等设备。 (1)单面布置(净宽不应小于15m) (2)双面布置 (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m ) (3) L形布置 4、厨房排烟设施烟囱应防止烟气回流和窜烟。严寒和寒冷地区还应设通风道和其它通风措施。一般在炉灶上方要安装抽油烟机 5、厨房中人的活动及尺寸1)、人体操作与柜体的高度关系 2)、厨房中人的活动6、厨房的细部设计尽量利用空间,炊具、餐具、粮、菜、杂物等的贮藏; 良好的通风,墙内设置通风道;墙、地面的防水和清洗7、餐厅餐室又称餐厅,是供就餐的空间。其位置可在起居室的一角,或并入厨房,也可单独设置。餐室与厨房应有方便联系,但不宜放在排烟不好的厨房内。单间餐厅面积不小于6.0 m,净宽不小于2400;不宜接近卫生间或卫生间的垂直下方。四)卫生间设计 设备与布置是根据住宅标准、气候条件、使用对象、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决定的。常见的三大件为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面积不应小于 3 m )1、设备尺寸2、使用卫生设备的尺度要求(图2-73)五)贮藏空间住宅内常用的贮藏设施有壁柜、壁龛、吊柜、隔板、阁楼、壁柜隔墙、壁龛隔墙、层架、箱子间、贮藏小室等。住户的各种物品的贮藏量相当大,内容可分为:(1)季节物品不同季节的衣物、被褥、鞋、帽等;(2)应用物品 日常使用的衣物、鞋、帽、书籍、食品、用品等;(3)杂物 瓶、罐、过期报刊、其他闲置物品等;(4)箱子等大件物品。 六)阳台 住户与大自然联系的媒介。 按使用性质可分为: 生活阳台 - 供居住部分使用,接受阳光、晾衣、小憩、眺望和乘凉; 服务阳台 - 供辅助部分使用,存放物品。 阳台的深度:净宽:一般要求不小于 1.1m;放躺椅和折叠床,要加大到 1.2m; 阳台进餐,净宽要 1.5m 地面低于室内楼面 3060 mm 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以保证安全。武汉工业学院教案(住宅设计) 第11次课班 级月日星期时 数章 节初、重复课授 课 形 式建筑学0401、2516二62合班讲授使 用 教 具 多媒体教学课 外 作 业调查报告课 后 体 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11次课第二节 交通组织及房间组合教学目的:了解住宅户内过道及前室、户内楼梯的处理、房间组合的设计重点难点:1、住宅户内过道及前室的设计 2、住宅户内楼梯的处理的设计 3、住宅房间组合的设计时间分配:45+5*45分钟一 住宅公用部分设计 一 )、走道 公用走道的净宽宜11m,最小不能小09m。 二)、楼梯 住宅楼梯多采用双跑,也有采用直跑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六层及六层以下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可不小于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宜小于12m。梯段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2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采用双跑楼梯时,楼梯间的开间可采用24m或27m。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楼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高度在16m以上的住宅,宜设置电梯。三)、地下室、半地下室多层住宅有的设半地下室。高层建筑常设有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室、半地下室的用途有停放自行车、小汽车及作设备层、贮物间或设消防水池等。净高一般不低于2m;当停放小汽车时,单间停放不低于3m,开敞停放不低于24m。地下室、半地下室至少有两个楼梯通向地面。如为车库,至少应有两条通向地面的坡道,上下行分开,且满足行车的有关技术要求。地下室、半地下室还应采取防水、防潮、通风措施。二 住宅建筑的空间组合 一)、住宅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 (1)根据当地城市规划和建设条件、居住对象的家庭 结构和生活要求,确定恰当的套型、套型比和建筑标准。 (2)房间的平面组合应合理紧凑,符合家庭的行为模式,处理好动静关系、人际交往和私密性的关系,避免卧室间的穿套。 (3)主要居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住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温暖和炎热地区应有穿堂风。尽量减少厨房、卫生间对其它房间的不利影响。 (4)住宅设计既要多样化,又要做到标准化和通用化,以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的水平。(5)认真考虑细部设计,如信箱、电表、垃圾处理、自行车停放、晒衣、养花等,为住宅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住宅建筑的平面组合(一)平面组合方法我国城市住宅平面组合一般采用单元组合法。所谓单元组合法,是先根据家庭结构及建筑标准设计套型;由若干套住宅与它们公用的建筑空间组合起来,便形成一个空间单元;由若干单元组合起来,便形成一幢住宅建筑。当然,组合的次序并非有绝对的先后关系,一个好的设计,往往要经过套、单元、幢之间的反复调整。由单元组合成幢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等。根据在组合中的作用和位置,住宅单元可以分为中间单元、尽端单元、插入单元、中间户单元、尽端户单元、楼梯间单元等。(二)单元平面组合单元组合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点式等。 1梯间式 梯间式属于围绕楼梯间划分的单元。一般来说,每个楼梯服务的户数越多,造价越经济,但每户的环境质量相对就差一些。目前我国主要有一梯二户、一梯三户、一梯四户几种。(1)一梯二户 一梯二户布置如图。它的优点是:每户都有两个朝向,便于组织通风;户间干扰少,居住安静;单元较短,拼接灵活。它的缺点是楼梯服务户数少,使用面积系数低。(2)一梯三户 一梯三户布置如图。它的优点是楼梯服务户数较一梯二户多,也能每户都有好的朝向,但缺点是中间一户的自然通风较难组织。 (3)一梯四户 一梯四户能提高房屋的使用面积系数,但组织自然通风的难度也加大。2外廊式 外廊式属于以户划分的单元,一个楼梯可以服务多户。它的优点是:楼梯利用率高,特别是采用电梯的高层建筑,更可以节省电梯费用;每户都有较好的朝向和采光、通风条件。它的缺点是:公共走廊易对各户产生噪声和视线干扰;户内房间组合易产生穿套。此外,走道长度不能过长,应满足防火与安全疏散的要求。3内廊式 内廊式采用中间走道两侧布置各户,楼梯利用率高,且有利于加大房屋进深,节约用地,节省空调费用。但这种布置各户干扰大,且很难保证各户都有良好朝向,通风也较差。为了减少户间干扰,将每个楼梯服务的户数减至34户,便成为短内廊式。 4跃层式、跃廊式 隔一层或两层才设公共走道的住宅称为跃层式或跃廊式。 跃层式每户占两层,户内设小楼梯。 跃廊式每户占一层,小楼梯供两户或多户使用。 这种住宅结构和构造较复杂,但公共走道少,电梯停靠次数少,所以在高层建筑中采用较多。采用跃层式,每户有两层、卧室、书房可放上层,具有更好的私密性。5点式 点式又称独立单元式,是数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成的住宅建筑。它四面临空,采光、通风都易解决。其平面布置灵活,外形处理自由,易与周围环境协调。每幢建筑占地少,便于利用零星基地。但这种住宅由于外墙面多,造价偏高。三)、住宅的层数与层高 住宅的层数应根据地形、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来确定。 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4m,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m。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2.10m,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1.5m。厨房、卫生间的净高不应低于2.2m,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0m。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低于1.9m。 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层高应采用2.6m、2.7m或2.8m。三、住宅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小康住宅 为了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国近年来建了一批小康住宅。它们有以下特点: (1)类型多,可以适应各种住户的要求; (2)起居室加大,注意了起居的功能划分; (3)厨房加大,一般认为,厨房净面积当每户使用面积在 45m2以下时,取45m2,在45m2以上时,取58m2 为宜; (4)卫生间适当加大,一般认为,卫生间使用面积当每户使 用面积在45m2以下时,取364m2,在45m2以上时 取45m2为宜; (5)卧室面积变小,但数量变多,每个房间只放一张床; (6)设备较完善,包括洗厨房设备、浴缸、梳妆衣机、冰箱 电话、组合式台等都作了妥善安排,管道也相对集中; (7)配套的市政设施较完善,住宅区生活方便,环境优美。 二)、大空间住宅 大空间住宅又称大开间住宅、灵活空间住宅,是一种在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高度体现居住者意愿的住宅类型。它的基本方法通常是只把楼梯间、卫生间(有时也包括厨房)作为基本不变体,其余部分则设计成一个可灵活分隔的大空间,由住户在专业人员的咨询帮助下,自行决定分隔与装修方式。有的设计还将所有竖向管线集中在公用楼梯间或走道旁,以便检修。 三)、复式住宅 复式住宅是一种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的小面积住宅形式。它根据人们家居对各部分空间高度的需求,巧妙地设置夹层,高低结合,充分利用空间。在同样建筑面积的情况下,使用面积约增加75,虽然层高加到33m左右,但总体来说,还是经济的。所以,这种住宅比较适应于低收人家庭居住武汉工业学院教案(多层住宅设计) 第12次课班 级月日星期时 数章 节初、重复课授 课 形 式建筑学0401、2516二63合班讲授使 用 教 具 多媒体教学课 外 作 业调查报告课 后 体 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12次课第三节 住宅的组合方式、居住环境以及实例教学目的:了解住宅的组合方式、居住环境以及实例分析重点难点:1、住宅的组合方式设计 2、居住环境设计 3、实例分析时间分配:45+90+135分钟一、低层住宅的组合方式一般有水平组合和垂直组合两种一)、水平组合 1独立式住宅 2并联式住宅 3联排式住宅 4聚合式住宅(又称簇集式住宅 )二)、垂直组合 垂直组合是指低层住宅各户之间在垂直向上的组合。在组合方式上主要可分为两种: 一种:各层平面内容相同或相似,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重复性的叠加,简称之为“叠加式”组合。它通常采用的是全重叠式的叠加,部分叠加方式有退阶式叠加和悬挑式叠加。另一种:称之为“互补式”组合,表现为不同户在垂直方向上交叉组合,共同形成一个住宅单元体 二、低层住宅的居住环境影响住宅空间环境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1)、室内个体空间的大小、形状和构成(构成主要指家具、饰面材料和局部装饰等) 2)、室外空间(院落、露台、屋顶平台等)的大小、形状和构成(构成主要指表面材料、绿化、小品等) 3)、不同空间(包括室内外)之间的组合关系,主要有空间的相互渗透、因借和转换等。一)、室内个体空间 1、尺度 面积小、高度低且较封闭的空间,容易产生压抑感;可通过色彩、材料、镜面等方面的处理来减轻空间的压抑感,其原理是使人在视觉上产生错觉。如用较浅的色调处理天花和墙面,使之在人的视觉中变“轻”;又如在窄小空间(走道、卫生间等)的平行墙面布置镜面,可产生空间被“扩大”的错觉。面积较大的空间 面积较大的空间,主要应避免产生空旷感,即“大而无物”,可通过增加空间的流动感、划分区域、采用在空间高度上的变化,以及在色彩、家具、材料、局部装饰等方面的处理,使大面积的空间在视觉上达到有序而又丰富的效果,并具有亲切的尺度。例如对面积较大的客厅地面,即可进行多种处理,如铺地采用有一定方向性的图案,既可在视觉上形成一定的导向作用,又可打破单调感;再通过地毯来划分和强调会客区域,使空间的构成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还可利用台阶步级来划分客厅和餐厅,增加空间的流动感,也使空间更富于变化。2、空间形状 长方体是最常见的空间形状,而“L”形空间、带有曲面的空间等, 对于人的水平视线来说,可产生较强的空间流动感梯形空间,在不同的方向上产生“渐收”和“渐放”的视觉效果剖面上有高差或高度变化的空间,可在人的视线上产生层次变化 门厅、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空间,可利用不同的墙面材料、地面及天花处理、色彩处理、家具布置、灯光处理、局部装饰等,营造出不同的室内空间气氛。如暖色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