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新秀社团申报材料2_第1页
最佳新秀社团申报材料2_第2页
最佳新秀社团申报材料2_第3页
最佳新秀社团申报材料2_第4页
最佳新秀社团申报材料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报单位:校乡之韵民俗学社报送单位: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申报时间:2010年5月27日目 录一、 乡之韵民俗学社社团简介二、 乡之韵民俗学社社团组织机构(章程)、三、 乡之韵民俗学社之脚印篇四、 乡之韵民俗学社之未来展望篇五、 结束语(一)乡之韵民俗学社社团简介乡之韵民俗学社,成立于2008年4月。协会的创立,为安徽科技学院的社团再舔一颗灿烂新星。协会以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广大青年学生民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为基础原动力,切实秉承民族文化精神为基点,致力民俗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力促民俗文化健康发展。协会以中华民族各种传统民俗节日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节为活动载体,不断追求品质、积极探索,推出了灯谜会、民俗知识演讲比赛、传统节日宣传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扩大影响,呼唤传统。同时协会积极走出校园,将定期与周边环境互动推出采风系列民俗活动,引起了会员的浓厚兴趣,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热情高涨,反映良好。协会举办的几次大型活动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2009社团正式聘请文法学院和建伟老师担任协会指导老师。 协会成立以来,各位理事认真贯彻执行社团联合会方针政策,带领全体会员忠实履行协会宗旨,本着“古今传承,不忘传统精粹,与时俱进,引领时代风骚”的思想,积极策划各项活动,举办的世博会知识竞赛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取得圆满成功,为安科学子奉献了一道道民俗文化的大餐。 现今,在西方文化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各种“洋节日”不断登场,而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却被青年学生们慢慢地淡忘的时候,协会的成立并大力开展活动对弘扬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协会在今后将继续以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大力开拓,大胆创新,力求民俗文化能真正地同广大青年学生联系起来,策划和推出各种富于民族风味而有贴近学生实际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受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高度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发挥青年学生才智及先锋作用,为民俗文化的继承和保护献智献力。同时,协会将进一部深化社会合作关系,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广泛宣传,为广大同学打造更多的活动平台,积极而有效地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知名度从而辐射社会,唤起更多民众的民俗文化意识。为真正扎实有效地实现上述标准,民俗协会积极在探索中前进,努力实现协会功能从在校园普及民俗到为具体实践保护民俗,即实现由传统型向传统兼现代型转变,由传统知识性向现代文化性转变(二)乡之韵民俗学社社团组织机构(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社团的名称:安徽科技学院乡之韵民俗学社。第二条 本社团的性质:安徽科技学院乡之韵民俗学社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与学术研究与一身的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社团以弘扬民风民俗,彰显民心民性为宗旨,并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校团委、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规定。第四条 本社团性质不同于老乡会,重在各地区间的交融。第五条 本社团是安徽科技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接受安徽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的领导,接受安徽科技学院团委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监督管理,接受指导单位的指导。 第二章 活动范围第六条 本社团的活动范围: (一)宣传、推广各地区的乡音、乡味;(二)民俗风情展;(三)民俗学讲座;(四)其它活动。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 申请加入本社团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具有安徽科技学院正式学籍; (二) 承认本社团章程; (三 )能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第八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 提出入会申请; (二) 缴纳一定的会费(三) 由学生社团联合会发给会员证。第九条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 本社团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 优先参加本社团的活动; (三) 获得本社团服务的优先权; (四) 对本社团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六)获得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相关特殊权利。第十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社团的决议,完成本协会委托的任务; (二) 维护本社团的合法权益; (三)参与社团每次活动; (四)按相关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社团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 第十一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社团,并交回会员证,退会时不退回任何费用,不再享有原有的会员的权利。 第十二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社团执行机构会议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任免 第十三条 本社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职权是:(会员大会每学期召开两至三次)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 选举和罢免社团执行机构-理事会; (三) 审议社团执行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 决定终止事宜; (五) 审议学校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重大决议;(六)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四条 会员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2/3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五条 会员大会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社团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第十六条 社团执行机构的职权是: (一)筹备召开会员大会; (二)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三) 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四) 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五) 决定社团下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六) 领导本社团各机构开展工作; (七)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八)执行学校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重大决议(九)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七条 本社团的会长、副会长、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 热心学生社团工作; (三) 学习成绩中等以上; (四) 大学期间未受过学校的处分; (五) 能够积极的投入工作,并经常与会员进行沟通与交流。第十八条 本社团会长、副会长、各部门负责人任期一年。第十九条 本社团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召集和主持执行机构会议; (二) 检查会员大会、社团执行机构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 代表本社团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第二十条 副会长行使以下职权: (一) 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 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行机构开展工作; (三) 监督、指导理事会行使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四) 协助会长处理其他日常事务。第二十一条 组织机构:协会会长(一名),统筹全局,协调各部;副会长(二名),协助会长工作,集中分管各部工作;秘书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管理会员档案及各项活动考勤并作好会议记录,协助会长搞好各项活动及日常事务;实践策划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负责各项活动的策划、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及各活动的组织; 宣传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搞好协会各类活动的宣传,负责各类稿件和海报设计;文体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负责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及与其他兄弟协会进行联谊;财务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负责协会内部经费收支及采购,定期公布财务。 第五章 财务制度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本社团经费来源。 (一) 会费收入; (二) 社会捐赠或其他捐赠; (三) 在核准的活动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 学校下拨; (五) 企业或商家赞助;(六) 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三条 本社团按照校团委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严格 遵守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本社团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二十五条 本社团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六条 本社团具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变动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二十七条 本社团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安徽科技学院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和校团委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专项资金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校团委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会员公布。 第二十八条 社团负责人不得干预或操作财务工作。第二十九条 本社团换届或更换社团负责人之前必须接受校团委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条 本社团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第三十一条 对本社团章程的修改程序,由校团委、校学生本社团联合会、本社团执行机构或10名以上本社团成员联名提出,并交经本社团会员大会审议。 第三十二条 本社团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大会上通过后7日内,报校团委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第三十三条 本社团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之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社团执行机构提出终止决议。 第三十四条 本社团终止决议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指导单位审查同意。 第三十五条 本社团终止前,须在校团委组织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除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三十六条 本社团经校团委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三十七条 本社团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校团委的监督下,按照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 附 则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社团会员大会执行机构。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自校团委核准之日起生附:组织人员安排表职 务姓名专业班级联系电话会 长高 洁06管理(2) 会 长张 蓓06管理(2) 会 长黄 枫07自动化(2) 长 助 理江 峰07种子(3) 书 部 部 长刘 小 丽06管理(1) 部 长张 燕07国贸(2) 部 长黄 方 婷07工管(1) 体 部 部 长陈 梦06管理(1) 部 长景 奕 文07中药(3) 部 长刘 昊07自动化(2)实践策划部部长陈 云 峰06管理(1) 部 长张 峰07自动化(2) 部 长罗 倩07中药(1) 传 部部 长胡 凯06管理(1)班6732461副 部 长黄 冉 阳 06管理(1) 部 长陈 显 瑞07自动化(2) 务 部 部 长宫 巧 玲06管理(1) 部 长徐 立 竹07管理(2) 部 长王 敏07工管(1)之韵现有成员表部门职称姓名专业班级宿舍联系方式社长团社 长余 辉食工08110#51215155008832副社长郑金成植产08310#45115155028948陈晓静工管081N#21915155006533社长助理钟 欢工管082N#11015155009746秘书部部 长马孝竹公管082N#11915155006874副部长张 宇法学08210#10415056534943殷 玲农艺预082S#10215155006378卢 欢园艺092西2#63315212191061汤 会09级经济学西1#53415212192530徐双丽公管092N#10715212183599臧留芳公管092N#10715212191038项 为公管092N#10715212191973王玥园法学092西1#22515178473866刘 璐园艺092西2#63315212183679鲍泽武动科0929#21115212183856财务部部 长张 海工管0867#55315155029869副部长章 琴园教087西2#53615155008868王秋菊农艺预082S#10215155008939鲁 斌动科0929#11215249991048林士月外语093西1#12015212191104郭慧慧生工092西2#63315212192633王银玲09财会预西1#53615212192711吴新新09经济学西1#53415249990648余莹莹车工09218955045869宣传部部 长刘 珊财会预0887#30815155029377副部长郭 强食工08110#51215155009377胡小燕农艺预082S#10115155006638张 宁外语093西1#12015212183507杨 澜外语093西1#12015212196891唐玫瑰园教092S#10113965973742邱 欣生工091西2#63315212196933杨世伟食安091西3#40415212183426伍持规信息0919#41715212191565郭俊飞车工092西3#20915212191584实践部部 长钟欢国贸08210#32115155035819副部长卢 猛食工08110#51315155009671王娇娇农艺预082S#10215178436166覃冬雪公管091N#10215212183341王丽丽农教092S#10118955045785杨 乐09农教S#10815155029921李 洁外语09215212183548郑善胜计算机0929#617152121887712陈 强食工091西3#41415212183233刘其胜食工091西3#41415212183495胡海涛食工091西3#41415212187519唐仕挺信息与计算科学0919#41515212196110张香军信息与计算科学0919#41715212196689吴云龙信息与计算科学0919#41515212192595文体部部 长邓 萍工管081N#11315155009958副部长赵明星国贸08110#32315155028449李 晶工管081N#21915155006235张 艳外语09115212183451戴莉莉09经济学西1#53415212183707车国昶电信092西3#12515212191846孟祥旭电信092西3#12515212191643石志峰食工091西3#41415212196370翟 鑫计算机09215212191979(三)乡之韵民俗学社之脚印篇本学年活动简介本学期文学社在校园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海报之声”由我社宣传部和秘书部的合作下举办的“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的“海报之声”活动,极具民俗特色。在秘书部的优秀写手们提供相关的节日来源、节日习俗和温馨祝福,通过会长团的审核筛选,被送到宣传部写出并在节日当天刊出。首届“海报之声”的活动已顺利进行。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我社社员的对自己的文字作品更加自信,增加了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公开与大家交流的胆量,使他们的写作热情得到激发,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扩大了乡之韵民俗学社在校园中的影响,增进了与会员对社团生活热爱与激情,更重要的是将传统节日的气氛通过这别样的方式带到全校同学们的生活中,使大家在平常生活中就不知不觉融入到了有了家的温馨和节日的快乐,获得了愉悦和精神的享受。(材料见附页)二“采风之行”安徽科技学院生态良好,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乃明始祖朱元璋之故里,大包干起源之地,优秀书记沈浩的奉献之县。因此,我社充分利用了凤阳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举办了首届“采风之行”活动。我社会员积极走出校园,在校园周边采乡韵之风,采历史之风,采文化之风,采精神之风,与当地民众热情交流积极采编“乡情-乡事”。采风路上三“中国风,世博年”今年是上海世博年,是举国上下扬眉吐气,展千年文化与科技风采的一年,更是全球各国注目中国的一年。为展现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对世博会的了解与期盼,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新兴科技人才素质,激发我们参与世博,了解世博的热情,更广泛的挖掘才艺之人,我社承办了校团委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的以“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的世博会知识竞赛,面向全校同学发起了报名活动。同学们报名积极,热情高昂,活动现场气氛激烈,精彩纷呈,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对世博会这样的全球性盛会的关注和期盼。我社对所有参赛选手进行了初赛,并选拔出六队进入最后的决赛,在决赛中审核评定平出一二三等奖,授予证书和奖品。并对参赛选手进行了通报表扬。竞赛现场四球赛之旅由社联主办,排球协会承办的社团排球赛从四月下旬开始,社团联合会辖下的各个兄弟协会积极参与了该活动。在该活动中我们乡之韵民俗学社分别与工学院社联、城环学院社联、跆拳道协会进行了比赛交流,从中向兄弟协会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因此感谢社团联合会主办的这次活动,它丰富了我们的大学校园生活,促进了各协会间的交流、整体提高了我校各社团的水平。球赛现场的场面可谓是异常的激烈,我社队员在赛场上积极主动在赛场上你击我挡、在赛场下相拥留恋。这就是社团的新血液,我为他们而自豪、为他们而欣喜。在赛场上我协会的运动员在表现积极、每球必争,即使在不利的条件下依然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乡之韵的运动员,你们是好样的!同时两边由会长亲自领导的拉拉队更是活跃了球场上的比赛氛围,使比赛更加激烈,此时此刻,我想两边所以的心都各自凝聚在了一起,我坚信:在以后的路途中他们必将不在孤独,因为无论他们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什么样的暴风雨,他们的身后都必有一支团结的队伍在支持着他们,鼓励着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蓝蓝的天空。合影留念五,“趣味运动”了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气氛,丰富大学文化生活,加强各协会间及各协会与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校社联”)间的联系,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以便展开更有效的工作。2009年11月,在东区操场举行了由校社联主办各协会参与的“趣味运动会”。我社会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兴趣十足,为了自己的协会,为了校社联,也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争相报名参加运动会中的各个项目。此次运动会项目新颖独特,充分体现了“趣味”二字.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夹运乒乓球、踩板过河、跳长绳、拔河、绑腿跑、圈内置人、夹运排球。要求各参赛队各项目单独设置负责人,协助社联工作维护好现场秩序,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七、我爱我家聊天会“乡之韵”是一个以紧扣“民风”、“民俗”为特色主题的自发性和非盈利性组织。该协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我们泱泱大国各地方的民风民俗。让四海内的各方游子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减轻了思乡的苦楚。为了让异地来的同学更好的了解凤阳,更深入的了解风阳,更好地了解乡之韵协会。在老会员的带领下,新会员踏上了去古城墙的路上,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让我们忘记了道路上的崎岖与曲长。到达古城墙,我们了解了许多,也看到了许多,看到了凤阳的绿,看到了与北方不同的东西。了解了朱元璋的历史,了解了明太祖的故乡。让我们对我们的泱泱大国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又有了深层次的探索、回味。在古城墙上我们开展了许多娱乐活动。但最有影响力的还是乡之韵的主打节目之一“我爱我家聊天会”,这让我们新会员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交流,这让我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境。在新会员的讲解介绍中,让我们对那美景有了一种憧憬与渴望!八,灯谜会11月8日,由校团委、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由校乡之韵民俗学社承办的第三届灯谜会活动在新知楼A-103成功举办。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王照国、副主席兼社联文体部部长李金洁,主席助理陈照华,主席团干事王茗,周咪咪,办公室主任戴维琴,组织部部长王博,信息部部长李海波及兄弟协会会长等。灯谜会重视道德风尚、文化素养,灯谜内容文明积极,涉及了文学、地理、成语、音乐、体育等多方面内容。活动场面热闹非凡,气氛欢快。同学们积极参与,友善和谐,最终灯谜均被猜出。本次活动使广大参与者在一个充满趣味的环境中扩大了知识层面,提高了文化素养,丰富了大学生活。本次活动最终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并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高度重视积极猜谜激情献舞解谜领奖九文明排队3月中旬,我乡之韵民俗学社,海潮吉他协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联合举办了关于倡导东区二食堂文明排队的活动,三个集体的志愿者参加了活动,一起张贴里倡议书,并引导同学在横幅上签名。由于学校本学期教学时间的调整,造成食堂打饭拥挤现象,东区食堂学生很少排队,因而导致打饭效率低下,甚至有时还会引发纠纷。于是我乡之韵民俗学社,海潮吉他协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联合策划了这次活动。活动开始后,数十名志愿者拉好横幅站在北区食堂门口,横幅上写着“自觉排队,文明就餐,健康饮食,中华美德”。一些志愿者积极引导同学到横幅边去签字。站在横幅后的志愿者热情地递上签字笔,在同学们签名时,进一步解说了食堂排队的重要性,还有些进食堂去维持排队秩序。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很热情地引导学生食堂自觉排队,看到学生就亲切地说:“这是我们开展的关于食堂排队的活动,希望您能支持一下,文明排队,方便你我。”这样在食堂里,在志愿者引导的引导下,渐渐在窗口前排起了队。此次活动持续四天。会员们都感觉活动很有意义,食堂文明排队,能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又宣扬了中华千年的传统美德,在民俗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秩序良好十,民俗知识演讲为丰富社团内部文化生活,增加会员们的民俗知识,我社特举办了针对社团内部会员的民俗知识演讲,利用每次会员大会的机会,事先让会员私下准备两到三个民俗词语,在会员大会上做演讲,共举办了五次,演讲以民俗知识为对象,采取自由演讲的形式进行,演讲知识涉猎广泛,趣味浓郁,涉及到古今中外传统节日、婚姻礼仪、建筑服饰、餐饮等各方面,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知识的丰富性。会员们积极参加,热情高涨,充分体现了对民俗知识的热爱和关注。民俗文化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继承光荣传统、保持特色文化是时代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知识竞赛,不仅使同学们了解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各族民族风俗;而且也使同学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对外国的风俗习惯有所认识。它对于开拓同学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社团文化生活,增强了对社团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精神,有着重要影响十一、海报设计大赛在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宣传部举办的首届海报设计大赛中,我社宣传部人员积极思考,联系社团文化,努力创新,创造了以“古今传承,引领风骚”为主题的海报,内容新颖,背景文化气息浓厚,将传统民俗元素与现代民俗元素完美融合,既古朴又不失现代文化特色,既不忘传统精髓又联系当今重大民族事件。 (四)乡之韵民俗学社之未来展望篇(一)社团性质乡之韵民俗学社,紧扣“民间”、“民俗”的特色主题,一改平时以参观考察及听讲座的传统形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参与者进行流传于各民族民间的、丰富多彩小游戏;同时配合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表演。力求为参与者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体验民间民俗风情的平台,并通过有趣的游戏使身心得到锻炼和释放。(二)、社团定位民俗爱好者的俱乐部、时代文化的传播者、传统民俗的挖掘者,现代民俗与 传统民俗的奉行者,我们将团结广大民俗爱好者,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民俗文化,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协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丰富民俗文化宝库做出贡献。因此,民俗在协会发展的新阶段,在今后一个长的时期内,逐步进行将一些新的工作探索:1、积累民俗资料,举办独具校园特色的民俗博览会。2、编辑出版社团海报,定期向广大同学宣传协会动态,普及特色民俗知识,推荐民俗书刊、图录及资料,初步介绍国外民俗学著作、国内外民俗学最新流行语和新词,新意,新文化。3、加强民俗的宣传,以增进学生对民俗知识的了解。通过民俗知识讲座、区域性风土人情展,采风等开展有关民俗的活动。协会将鼓励广大会员联合我校明文化研究所,介入当地文化的研究工作,学习、探索凤阳明文化,搜集、整理、研究明文化文献资料。4、寻求凤阳当地老艺术家和凤阳老年大学的支持,争取多方力量指导民俗工作。5、与兄弟院校民俗社团进行进行对外交流。通过交流活动,以期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共同成长,实现资源、信息共享。6、开展多样的校园民俗文艺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侧重新文化展示工作,侧重于民间习俗活动中游戏及文艺方面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举办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的校园民俗文娱活动,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 民俗协会,作为一个年轻的社团,势必能运用民俗文化的魅力,营造民俗氛围,在民俗文化底蕴浓厚的凤阳与校园学术氛围的滋养下逐步地成长。在社团林立的安科院里打造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社团,而这一切,则要靠新老社团人共同努力。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社团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引领校园文化和精神前进方向的重任,因此,作为校园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我们必须了解整个中国民俗文化,当代文化,传统价值观,当代价值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大家以一种健康向上、睿智时尚的生活态度投身于校园文化,并以此传递给校园学子。并结合我校自身特点,走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三)、社团发展思路 乡之韵民俗学社自成立以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政的领导和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古今传承,不忘传统精粹,与时俱进,引领时代风骚”的思想,走“民俗化、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的发展思路。 “民俗化”:是指活动须围绕学生团体宗旨,以民俗知识为依靠而开展;另层涵义是学生团体活动要有深度、档次,要上水准。社团针对民俗舞蹈,民俗游戏,民俗乐器,民俗文化研究,当今重大事件,以及当代文化新现象对广大同学极具吸引力的特点,整理了网络素材,联系中文系老师,吸取全国各大高校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