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培训记录.doc_第1页
开挖培训记录.doc_第2页
开挖培训记录.doc_第3页
开挖培训记录.doc_第4页
开挖培训记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三局集团沪昆客专杭长湖南段第一项目分部技 术 培 训 记 录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培训隧道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上台阶采用光面爆破,下台阶采用预裂爆破。掏槽方式:采取楔形掏槽。炮眼深度:上台阶钻眼深度2.0m,掏槽眼深度2.2m,循环进尺约2.0m;下台阶炮眼深度为3.0m,循环进尺约3.0m。装药结构图见下图:上台阶开挖准备工作:测出轨面线和中线,画出开挖轮廓,按设计标出炮眼位置(地质条件变化时,适当调整钻孔位置)。钻孔:采用YT-28风钻钻眼,钻眼直径48mm。装药: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干净,检查炮眼达到设计要求后装药,装药时严格按设计药量进行,装药后,所有炮眼均堵塞炮泥。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导爆管联接,掏槽眼采用集中装药,底部30%长度加强装药,其它眼采用集中装药。起爆:爆破网络采用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非电毫秒雷管插入药卷内,反向装入眼孔内,导爆管引线连接采用一把抓型式。连接雷管采用低毫秒段,同组连接雷管采用同种毫秒段导爆管。钻爆参数表及炮眼布置图见下图:IV级围岩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施工调查前应查阅设计文件和资料,制定调查提纲。施工调查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地形地质及其他与工程相关内容。调查结束后应编写施工调查报告。施工调查后应结合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特点,按照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工期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施工机械配备应满足正常施工要求。实施中,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分期、分批组织上场。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应针对隧道大断面的特点,以实现机械化均衡生产为目标,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施工作业流程: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做拱部初期支护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墙部初期支护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每部开挖后均应及时支护,隧底初期支护后应及时施做仰拱,尽早封闭成环。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监控量测 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支护参数超前支护断面检查左右侧错开开挖中台阶,施作初期支护左右侧错开开挖下台阶,施作初期支护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分段开挖隧底,施作初期支护施作仰拱施作仰拱填充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 2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 3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4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5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6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V级围岩中隔壁(CD)法部开挖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洞身、侧壁导坑纵向超前支护。开挖部,同时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仅对级围岩)。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包括导坑的临时钢架),并设置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部开挖开挖部,同时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仅对级围岩)。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钢架(包括导坑的临时钢架),并设置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部开挖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部开挖。部开挖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部开挖。部开挖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上。部开挖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上。CD法施工时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按要求设置,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第、开挖,均滞后于、部一段距离,第,部开挖,则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开挖循环进尺不大于1m。临时钢架的拆除等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稳定后进行。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需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