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转播车摄像机设备架设调整规范_第1页
演播室转播车摄像机设备架设调整规范_第2页
演播室转播车摄像机设备架设调整规范_第3页
演播室转播车摄像机设备架设调整规范_第4页
演播室转播车摄像机设备架设调整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播室转播车摄像机设备架设调整规范设备架设注意事项:1、 三脚架和云台架设(最终拍摄前请再次确认)(1) 确认所有的卡扣和螺丝是否锁紧(特别是云台连接脚架腿和快装板连接摄像机拖板的螺丝)(2) 脚架固定时,确认脚轮和云台俯仰摇移的卡锁是否锁紧(3) 通过水平仪气泡确认云台是否水平(特殊构图需要除外)(4) 俯仰摇移的阻尼是否合适2、 摄像机安装和线缆连接(1) 将镜头、寻像器和必要周边安装在摄像机上,确认所有需要的线缆接口是否连好。(2) 镜头光圈设置为自动AUTO档;手柄下方的变、聚焦开关拨到SERVO档(斯坦尼康聚焦为MANUAL档);确认镜头变焦速度是否设置合适(一般在中间档)(3) 确认摄像机上的电源开关在连接光缆前必须在OFF档(4) 将摄像机安装在三脚架拖板时确认锁紧(5) 确认前后配重是否合理,必要时调整拖板前后位置(6) 连接光缆,将光缆帽扣紧,之后摄像机电源开关拨至CCU档(加电成功后指示灯变绿)(7) 通过CCU给摄像机加电,确认CCU前面板的CCU和CAM两个指示灯都为绿灯,则状态正常(8) 摄像机端检查寻像器画面是否正常,耳机通话是否正常,TALLY红绿信号是否都有,返送信号是否正常(检查通话和返送的选项开关是否正确,音量大小是否合适)(9) 检查镜头变焦和聚焦是否正常;转播车控制光圈是否受控,滤色片是否能够换挡(10) 在寻像器中观察镜头在变焦过程中,镜头光轴中心是否基本不变,如果变化量较大,则建议更换镜头或者请工程师进行光轴调整(11) 确认镜头后焦是否正确(12) 如果制作需要兼顾标清构图,则在寻像器中打开MARKER 4:3标记和安全框。3、 转播车上摄像机信号基本状态确认(1) 将RCP的STANDARD按键点亮,复位所有画面参数(2) 通过RCP光圈推杆、ND片或者增益档位设置,使画面亮度在监视器上观看基本正常(3) 通过切换PGM信号源在大屏上检查,是否有切换跳动,画面本身是否行场同步4、 拍摄前影像质量确认和控制(1) 根据拍摄需要,设置每个机位的快门速度(注意点亮ON开关后才生效)(2) 根据现场照度,调节光圈、增益、ND等档位,判断依据参考波形监视器,亮度波形上限不超过105%(735mV)。(如果画面中有强光直射,则根据现场情况分析,首先确保主体的照度和颜色反应合理)(3) 执行摄像机自动黑平衡调整(4) 执行摄像机自动白平衡调整(5) 黑白平衡调整完毕后,在技术监视器上,用MSU切换每个机位,判别画面亮度和颜色是否有跳跃感,如果差异较大(主观感受),通过MSU或RCP的进行亮度和色温的微调。色温调整可通过RCP面板的WHITE BALANCE的R/G/B三个旋钮进行调整。调整时建议选择色彩较丰富的大景别(有条件可使用标准色块测试卡),可以充分判别(最后结果可通过切换台WIPE来判别各机位画面是否存在明显色彩差异)(6) 通过波形监视器的亮度波形,检查每个机位的波形底部是否靠近但不低于0mV。如果高于0mV较多(画面发灰,反差较差),则通过调整光圈推杆下方的转轮调整黑电平幅度至负值,直到波形接近0mV。(7) 对于画面中的大范围色彩,比如天空、草地、背景等,可以通过各机位特写方式,用波形监视器色彩矢量显示,确认各机位色彩是否一致,可通过RCP PAINT菜单的MULTI MATRIX对某个或某几个单色进行微调(8) 色彩调整时或调整后,一定要拍摄现场人的皮肤进行肤色确认,如果影响了肤色,则必须对色彩调整幅度进行限制(9) 如果现场存在高亮度部分(灯等光源除外),检查在人物和主体曝光正确时,是否高亮度部分存在亮度溢出的情况(亮度波形超出735mV),如果高亮度部分需要表现足够细节,比如亮色服饰,则可通过PAINT菜单的KNEE选择AUTO KNEE或者手动调整KNEE POINT和KNEE SLOPE,在避免亮度色彩损失过多的基础上进行调节。(特别注意不能影响人物皮肤色调)(10) 一些画面,如女性面部皮肤特写镜头,如果感觉皮肤锐度过高,则可以适当调整RCP面板上的DETAIL旋钮,轻微柔化画面,降低皮肤的颗粒感。5、 拍摄中影像调整原则(1) 原则上,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个机位的RCP只能控制自己机位的亮度(光圈、ND片、增益)和反差(黑电平),色彩和其他有关画面的数据必须由总视频工程师在检查技术监视器和波监后,通过MSU进行各讯道单独调整。(2) 每个机位根据拍摄景别变化,观察画面的亮度(特别是在场地内和看台与背景间切换构图位置)和画面反差(长焦端一般反差弱于广角端),对光圈和黑电平进行实时跟随调整,画面亮度和反差可通过波形判断,使得大部分影像的波形始终保持在0mV-735mV以内,而不超出范围。(3) 高清拍摄中,特别是长焦特写机位,一般光圈尽量保证在F4以下,避免景深过浅导致聚焦困难(特别是超高速机位)。应适当开启增益,一般情况下9d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