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习题2015.doc_第1页
种群和群落习题2015.doc_第2页
种群和群落习题2015.doc_第3页
种群和群落习题2015.doc_第4页
种群和群落习题201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一 选择题(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某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 B. C. D.2.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的特征分别属于( )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D.种群,一条鲤鱼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 B. C. D.4.图甲和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1和种群2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5.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应是右图中的( )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只)5080-捕捉标志数(只)-80808080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6.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D.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7.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8.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 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 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A.m2T B.m220 C.2T/20 D.m23T9.下图中曲线表示在a、b、c、d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a.不断供应养分、水、氧气,除去有害废物;b.随时间延续,养分耗尽、有害物质积累;c.随时间延续,养分逐渐减少、无有害物质积累;d.随时间延续,养分耗尽,由于突变出现了新菌株,可分解原细菌的代谢废物,其合成的物质又可作为原细菌的食物。生长条件分别与生长曲线、相符合的是 ( )A.a、b、c、d B.b、c、d、aC.c、d、a、b D.c、b、d、a10.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11.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12.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1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小 C.先增后减 D.相对稳定14.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15.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不一定需要 (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 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16.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志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那么统计结果就是不准确的17.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速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18.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 B. C. D.19.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明显变小的是 ( )20.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 B. C. D. 21.为调查黄鹂的种群密度,用捕鸟网捕获30只鸟,其中黄鹂5只,做标志后放回自然界,明年又捕获了30只鸟,其中有标志的黄鹂2只,没有标志的黄鹂6只,则此地区黄鹂的种群个体数大约为 ( )A.20只 B.15只 C.75只 D.45只22.如右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2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23.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24.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25.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26.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27.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28.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29.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动物类群样地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1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30.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31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利用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32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33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34.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两个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 )A.两种群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 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35.分析图中曲线,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B.影响CD段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D.该曲线包括了细菌生长曲线中的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36.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先后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37.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二 简答(共 题)1.达尔文曾发现几种生物的食物链:红花三叶草土蜂野鼠家猫。请回答:(1)猫与鼠和鼠与蜂之间的关系叫做 。这个食物链表明:猫多对牧业发展 。(2)自然界中这种具有嚼洞取蜜行为的土蜂,其产生从遗传学观点看,可能是由变异产生的一种本能行为。这种土蜂的变种能直接在红花三叶草的花蕾处咬出一个洞来吸取花蜜,同时招引本地短口器的小蜂前来吮蜜,这种不作传粉的土蜂与三叶草的关系为 ,与本地小蜂形成的关系为 。(3)当地农民如果不种红花三叶草,而改种一种开白花、蜜腺较浅的三叶草,这种白花三叶草茎柔软,难以支持土蜂飞落,不久本地小蜂成为优势种群,这种情况下小蜂与土蜂间成为 关系。 2.下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 状况。(2)图中纵轴表示该群落的 结构,且具有明显的 现象。这些植被的分布主要是受非生物因素中 的影响。(3)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 结构,由于地形、 、 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植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3.我国生态工作者对某草原进行调查时,将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调查面积cm210102020404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物种数量3569111313131313某同学根据该表,调查草原中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3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4.下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5)题。(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 年后开始的。(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 型。(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 点上。5.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 小时。(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次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捕获次数12345678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捕获积累数(X)72135179211234251267282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 只/平方米。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6.下图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同一培养体系中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A. ; B. ;C. ;D. 。(2)造成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与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和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7(2014全国卷)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复习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 A3答案D4答案B 5答案C6答案A7答案A8答案D 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B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C21答案A 22答案A 23答案C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D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A 30答案A31答案D 32答案D 33答案D 34答案A 35答案B 36答案C 37答案B简1答案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