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doc_第1页
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doc_第2页
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doc_第3页
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一、物体受力分析方法把指定的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1、受力分析的顺序:先找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态还是加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3、受力分析的三个判断依据: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二、隔离法与整体法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中可以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根据地,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1、 物体的受力分析例1如图2-1-8所示,物体A、B叠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现有两根轻绳分别跨过光滑的定滑轮水平地系在A、B上,在轻绳的另一端施加了大小相等的力F的作用,且A、B处于静止状态。试分别分析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图2-1-9例2.如图2-1-9所示,A、B在动滑轮的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 试分析A物体受的力。例3.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以判断(CD)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若小车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例4.(08广东理科基础2) 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 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例5.(09北京1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合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tan,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tan,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tan,拉力大小应是2mgsin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tan,拉力大小应是mgsin例6. (08北京理综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 =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当m M时,该解给出a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例7.(06北京理综19)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2、 物体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及注意点(1) 隔离法与整体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或将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2) 假设法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3) 注意要点 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在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根据(或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定未知力。例8(2010安徽19) 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A 3 B4 C5 D63、 优先考虑整体法例9.(09浙江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为,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Amg和mg Bmg和mgCmg和mg Dmg和mg例10.(09海南物理3)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和、直径分别为个()。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和,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则( )A BC D例11.如图,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土豆A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是( )A. mg B. mg C. D. 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交替使用OABPQ例1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