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庆汽车申报指南ppt课件_第1页
广东、重庆汽车申报指南ppt课件_第2页
广东、重庆汽车申报指南ppt课件_第3页
广东、重庆汽车申报指南ppt课件_第4页
广东、重庆汽车申报指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工学院汽车工程系 广东 重庆汽车申报指南 报告人 唐兴 2012 7 5 第一节 广东省汽车申报指南 一 新能源汽车申报指南1 广东省第二批新能源汽车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专题一 产业集群项目 一 申报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整车产业集群 二 申报条件1 项目所在地拥有空间布局相对集聚 产业集中度高 产业特色明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 项目由至少3家企业联合申报 其中1家为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必须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整车 且乘用车 专用车 项目形成年生产能力1万辆以上 客车项目形成年产生产能力2000辆以上 其他配套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或材料与龙头企业主要产品的关联度高 3 各企业之间分工明确 产业链合作紧密 项目实施可促进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4 各申报单位均有较为健全的自主创新平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5 每个企业均需编制各自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 龙头企业项目的申请报告中需增加一章 产业集群建设方案 详见附件2 6 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2亿元 单个项目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 申报单位自筹资金比例不低于50 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无偿资助方式一次性安排 每个集群的支持额度为3000 8000万元 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专题二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一 申报领域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 包括交流异步电机 开关磁阻和永磁电机等 基于IGBT和MOSFET的电机控制器 电机传动系及控制器的一体化系统 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系统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 高密度负极材料 隔膜和电解液材料 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装备 二 申报条件1 申报单位为省内 不含深圳市 注册的企业 或企业与企业 高校 科研机构的联合体 并符合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2 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 并能在3年内基本建成投产 3 申报单位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 4 核心产品的技术性能基本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在主要技术上申请至少1项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 PCT 5 满足所属领域申报编号所对应的以下指标 能量型动力电池组能量密度达到120wh kg 功率型动力电池组功率密度达到1 5kw kg 循环寿命达到1500次 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要求 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电机功率密度达到1 5kw kg 控制器功率密度达到3 0kw kg 系统效率达到90 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的要求 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使用寿命超过10年 电机传动及控制器的一体化系统能够优化电动汽车传动 提供安全 可靠的动力 优化控制性能 具有在线刷新 硬件驱动 故障诊断 安全保护 网络通信等功能 电磁兼容性 防护等级 抗振 诊断满足国家标准 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5000小时 编号203 锂离子电池用正 负极材料产能超过2000吨 电解质材料产能超过1000吨 隔膜产能超过2000万平方米 车用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 IGBT 实现产业化并批量应用于电动汽车 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进口设备相当 关键自动化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无偿资助方式一次性安排 支持额度为1000 5000万元 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 专题三 检测平台项目 一 申报领域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 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检验测试平台 二 申报条件1 申报单位为省内 不含深圳市 注册的企业 高校或科研机构 并符合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2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并能在3年内基本形成公共服务能力 3 申报单位在所申报的领域获得省级以上 含省级 检测平台资质 并拥有一批检测实验设施 4 申报单位具有支撑开展公共研发和检测服务的经济实力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无偿资助方式一次性安排 支持额度为1000 5000万元 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专题四 示范应用项目 一 申报领域 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 含电动汽车 LNG汽车等 的示范应用 在示范区内开展新能源汽车 含电动汽车 LNG汽车等 的示范应用 在大型行业内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及电池租赁 快换电池等商业模式创新 二 申报条件1 示范城市 示范区 项目申报单位为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区 政府 或市 区 政府所指定的牵头部门或承担企业 行业示范项目申报单位为在省内注册的大型企业 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 2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并能在2012年前完成 3 示范城市 示范区 项目示范应用规模不小于300辆 其中电动汽车不低于50辆 行业示范项目电动汽车示范应用规模不低于50辆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无偿资助方式逐年安排 支持额度按照粤财工 2011 218号有关规定确定 2 广东省第三批新能源汽车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专题一 整车项目 一 申报领域中混以上混合动力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车型开发及生产项目 二 申报条件项目形成较大生产能力 其中乘用车 专用车 项目形成年生产能力1万辆以上 客车项目形成年产生产能力2000辆以上 企业有较为健全的自主创新平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企业并符合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企业应具备整车生产资质 车辆生产地在广东省境内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自筹资金不低于总投资的50 能在2015年前完成车辆定型及产业化工作 申报单位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 专题二 零部件产业 一 申报领域1 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系统 控制软件按照国际主流开发流程进行开发 硬件设计达到最新的国际汽车功能安全ISO26262的ASILB级标准 并且具有在线刷新 硬件驱动 故障诊断 安全保护 网络通信等功能 电磁兼容性 防护等级 抗振 诊断满足国家标准 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5000小时 2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能量型动力电池组能量密度不低于80wh kg 功率密度不低于300w kg 循环寿命达到1500次 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要求 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产品已用于电动汽车整车配套的优先支持 3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功率密度不低于1 2kw kg 纯电动汽车电机功率密度不低于2kw kg 驱动系统效率 94 系统的高效区 效率 80 70 扭矩从0增大到最大扭矩的90 的时间 50ms 输出扭矩误差不超过 5 或者 1Nm 工作环境温度 40 85 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等满足GB T18488 产品已用于电动汽车整车配套的优先支持 4 电动汽车用大功率电子器件或功率模块 如IGBT等 IGBT电压等级 600V 电流 300A 寿命 10年 5 动力锂离子电池用正负极材料 动力锂离子电池用正负极材料产能超过2000吨 正极材料比容量 140mAh g 循环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 6 电动车用变速系统 可实现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变速机构的电控自动换挡 换档动力中断时间客车 1 2s 乘用车 0 9s 变速器传动效率 94 总成使用寿命可达15万公里以上 7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制动能量回收对整车燃料经济性改善幅度在15 以上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乘用车 10万公里 客车 15万公里 二 申报条件1 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企业并符合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2 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 自筹资金不低于总投资的50 并能在3年内基本建成投产 3 申报单位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 4 核心产品的技术性能基本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专题三 标准体系建设 一 申报领域完成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制定 二 申报条件1 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 申报单位须具有该领域研究经验 相应的研究成果 协调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的资源和技术保障渠道 并具有畅通的获取研究所需国内外技术标准 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信息的渠道 以及具有类似数据库平台开发的成功案例与保持运营和维护的能力 3 组建专门的标准化技术组织 成立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产业技术标准联盟 开展国内外先进标准研究并根据电动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与路线图提出我省标准立项计划 系统性开展整车 系统及部件 基础设施等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开展产业标准推广工作 对产业技术标准的水平进行评定 对标准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估 建设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培养标准化人才 4 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2000万元 2015年前完成 电动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与路线图 2011 2015年 中提出72项标准制定 形成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 专题四 示范应用项目 一 申报领域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开展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和整车租赁 电池租赁以及充 换电等多种商业模式探索 整车购买或租赁 公交 出租 公务 环卫 邮政以及物流货运等公共服务领域或大型企事业集团购买50辆以上的电动汽车 或为公交 出租 公务 环卫 邮政以及物流货运等公共服务领域或大型企事业集团提供电动汽车整车租赁服务 在一个城市可提供使用的电动汽车数量不少于50辆 并协调建设相应规模的充电设施 电池租赁业务 在一个城市可为50辆以上的电动汽车提供电池租赁业务 并协调建设相应规模的充电设施 充 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城市已有的电动汽车规模和发展规划 建设相应的充 换电基础设施 二 申报条件1 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在省内注册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大型企事业单位 鼓励申报单位开展 等多项业务或开展 项业务的单位联合申报 2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自筹资金不低于总投资的50 并能在2015年前完成 3 广东省2011年新能源汽车项目申报指南专题一 重大生产项目 一 申报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含中混 重 全混 以及LNG客车整车生产项目 锂离子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大规模生产项目 二 验收指标要求在项目建成投产时需满足以下验收指标 1 项目形成较大生产能力 其中乘用车 专用车 项目形成年生产能力1万辆以上 客车项目形成年产生产能力2000辆以上 动力电池项目形成年生产能力3亿瓦时以上 驱动电机项目形成年生产能力1万台 套 以上 2 核心产品的技术性能基本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零部件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产品 3 相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贷款贴息或无偿资助方式一次性安排 支持额度为1000 5000万元 并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 四 申报要求1 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企业 或企业与企业 高校 科研机构的联合体 并符合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2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并能在3年内基本建成投产 3 申报单位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注册资本超过8000万元 专题二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一 申报领域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 包括交流异步电机 开关磁阻和永磁电机等 基于IGBT和MOSFET的电机控制器 电机传动系及控制器的一体化系统 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系统 电控助力转向系统 能量回馈式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电动空调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 高密度负极材料 隔膜和电解液材料 车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车用LNG储罐 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 车载充电机 电池快速更换设备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装备 二 验收指标要求在项目完成时需满足以下验收指标 1 研发成果能填补省内空白或极大提升现有技术水平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主要技术上申请至少1项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 PCT 2 满足所属领域申报编号所对应的以下指标 能量型动力电池组能量密度达到120wh kg 功率型动力电池组功率密度达到1 5kw kg 循环寿命达到1500次 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要求 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电机功率密度达到1 5kw kg 控制器功率密度达到3 0kw kg 系统效率达到90 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的要求 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使用寿命超过10年 电机传动及控制器的一体化系统能够优化电动汽车传动 提供安全 可靠的动力 优化控制性能 具有在线刷新 硬件驱动 故障诊断 安全保护 网络通信等功能 电磁兼容性 防护等级 抗振 诊断满足国家标准 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5000小时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大于10万公里 其中转向系统转角 矩 传感器精度达5 制动系统能量回收对整车经济性改善幅度在10 以上 城市工况 纯电驱动模式 电动空调能效比 制冷量 输入功率 达到2 2 锂离子电池用正 负极材料产能超过2000吨 电解质材料产能超过1000吨 隔膜产能超过2000万平方米 车用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 IGBT 实现产业化并批量应用于电动汽车 使用寿命大于10年 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要求 安全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充电机稳流 稳压精度达到0 5 以下 效率 满载 达到90 以上 输入输出电压 电流等规格参数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要求 电池快速更换设备更换电池时间小于5分钟 辆 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进口设备相当 关键自动化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编号10208 3 研发成果实现规模化生产 相关产品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一次性安排 支持额度为1000 5000万元 并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 四 申报条件1 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企业 或企业与企业 高校 科研机构的联合体 并符合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2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以自主技术研发为主 并利用已有厂房和设备生产的项目除外 并能在2年内完成研发任务 3年内基本建成投产 3 申报单位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注册资本超过2000万元 专题三 公共平台项目 一 申报领域 纯电动 混合动力 含插电式 乘用车整车开发平台 混合动力 含插电式 客车整车开发平台 轻型纯电动乘用车整车开发平台 纯电动特色专用车整车开发平台 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开发平台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开发平台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开发平台 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 二 验收要求完成项目申报方案所提出的建设内容与任务 达到建设目标 实现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功能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无偿资助方式一次性安排 支持额度为1000 5000万元 并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0 四 申报条件1 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企业 高校或科研机构 并符合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2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并能在3年内基本建成投产 3 申报研发平台的申报单位要在所申报的领域获得省级以上 含省级 重点实验室 工程 研究 中心 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称号 自主开发并拥有一批创新成果 科技奖 专利等 拥有30名以上中级职称以上研发人员 领军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 拥有一批研究开发设施 检测平台的申报单位在所申报的领域获得省级以上 含省级 检测平台资质 并拥有一批检测实验设施 4 申报单位具有支撑开展公共研发和检测服务的经济实力 专题四 示范应用项目 一 申报领域新能源汽车 含电动汽车 LNG汽车等 的示范应用 二 验收要求完成项目申报方案所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达到预定的示范应用规模 三 支持方式经费以无偿资助方式逐年安排 支持额度为1000 5000万元 并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四 申报条件1 申报单位为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政府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除外 或市政府委托承担具体工作的部门 单位 2 新能源汽车示范规模超过300辆 其中电动汽车数量超过50辆 3 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并能在2012年前完成 二 新兴产业培育支撑工程 申报指南专题名称 电动汽车与关键零部件申报内容电动汽车设计技术 支持电动汽车动力匹配和整车性能优化的计算仿真技术和测试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 支持电动汽车轻量化的新材料 新结构 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及零部件 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研发 采用新型创新结构及工艺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充电站关键技术 快速拆卸式电池充电模式研究及支持系统开发 电池配组与管理系统开发 大功率高效充电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三 2012年工业高新技术攻关引导项目申报指南一 项目内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重点支持电源材料及电池 动力电池应用 电驱动技术 汽车零部件产品等方面关键技术开发 二 申报经费要求及其它项目的申请资金一般不超过50万元 申报项目的技术水平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孵化器内企业 高新区内单位 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高校优秀团队承担的项目 鼓励产学研联合 国际合作 军民结合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类的项目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项目申报书上的技术经济指标必须明确客观 将作为项目验收时的考核指标 第二节 重庆市汽车申报指南 一 2008年度重大科技专项 节能环保汽车 项目申报指南1 专项实施年限2008年8月 2011年12月2 专项主题及项目设置情况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及产业化1 重度混合动力汽车研发 2 气电混合城市客车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3 液化天然气 LNG 客车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4 面向国际市场的单一ECM汽油 CNG两用燃料轿车开发与产业化5 先进柴油轿车的开发及产业化6 气电混合动力轿车开发新能源发动机的开发及产业化1 压燃式二甲醚发动机开发2 生物柴油发动机开发燃气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1 燃气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开发与应用2 燃气汽车车载诊断技术 OBD 研发燃气汽车区域性示范及新能源汽车支撑环境研究1 城际间燃气汽车运行示范2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及支撑环境研究3 节能环保汽车国际交流与合作 3 申报须知一 申报要求1 凡在重庆市内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事业单位均可申报 鼓励企业牵头申报 或与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联合申报 项目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 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作为申报书的附件 2 项目负责人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积累 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 并具有良好的信誉度以及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3 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市级在研项目数不超过2项 本年度申请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 二 申报资料请从市科委网站 下载中心 直接下载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所有项目全部实行网上申报 并同时向市科委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提交纸质立项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三 申报程序与时间1 请将有关项目申报材料于2008年8月29日前报市科委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过期不再受理 联系电话 67512626联系地点 重庆市渝北区新溉大道2号科技大厦1楼2 有关项目申报具体事宜请与市科委高新处联系 联系人 赵明联系电话 67512725传真 67605932电子信箱 zm 联系地点 重庆市新溉大道2号1610室 二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重庆市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1 申报领域及重点方向 1 纯电动大型公交客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动大型公交客车整车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优化整车与动力系统的集成匹配 进行整车动力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开发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 进行整车快速充电或电池等充电技术研究 进行样车公交实线模拟载客或实载试验运行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20万元以内 2 纯电动中型公交客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动公交中型客车整车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优化整车与动力系统的集成匹配 进行整车动力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开发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 进行整车快速充电或电池等充电技术研究 样车公交实线模拟载客或实载试验运行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20万元以内 3 纯电动微型物流 市政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动微型市政环卫或物流用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优化整车与动力系统的集成匹配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突破全新结构的纯电动汽车整车关键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研究 进行适合电驱动系统的底盘和物流市政专用结构的开发 进一步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 降低整车重量 开发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生产工艺技术 提升整车可靠性 降低成本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50万元以内 4 纯电动中型市政用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动中型市政环卫用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优化整车与动力系统的集成匹配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集成环卫用车的专用结构 进行适合电驱动系统的底盘和车身结构的设计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50万元以内 5 纯电动微型轿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动微型轿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结合微型轿车的特点优化整车与动力系统的集成匹配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纯电动整车控制及驱动技术 进行适合电驱动系统的底盘和车身结构的开发 进一步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 降低整车重量 进行纯电动试验技术及规范研究 进行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可靠性研究 开发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生产工艺技术 提升整车可靠性 降低成本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20万元以内 6 高能锂电纯电动中型轿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选择中型轿车 整备质量 1500kg 开展基于电机驱动的整车动力学控制技术研究 优化整车与动力系统的集成匹配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纯电动整车控制及驱动技术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20万元以内 7 Plug in增程式轿车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进行中型 整备质量 1700kg 增程式纯电驱动轿车整车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优化整车与动力系统的集成匹配 进行整车动力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开发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 进一步提高整车可靠性 降低成本 开展批量化生产装备与工艺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开发出高性价比的大规模商业化示范的小型 中型纯电驱动乘用车系列产品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00万元以内 8 轮毂电机纯电动车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内容 选择微型 小型乘用车 整备质量 1100kg 开展基于新型电机集成驱动的底盘动力学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基于轮毂电机驱动的集成技术 研究基于新型电机驱动的整车纵向动力学控制技术 包括单个电机驱动 制动能耗最优控制技术 以及运用多目标动态优化控制理论 协调控制多电机的驱动 制动技术 实现两轮驱动的动态切换和能量消耗最优控制 研究基于新型电机集成驱动的整车动力学稳定性与最优节能协调控制技术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00万元以内 9 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内容 配合纯电驱动乘用车和商用车应用的需要 进行高能量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地开发 重点解决单体生产规模生产的批次稳定性和均匀一致性 进行锂离子电池成组技术的研究 优化电池管理系统SOC和SOH估算和控制技术 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热 电 结构设计等一体化集成技术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50万元以内 10 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内容 配合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的需要 进行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 负极材料的筛选和研究 进行宽电化学窗口 高电导 高安全性的新型电解质体系和新型隔膜研究 开展新型锂离子电池设计 性能预测 安全评价及安全性新技术开发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50万元以内 11 纯电驱动专用变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内容 根据纯电驱动乘用车和轻型 微型商用车需要 开发满足动力性和经济性需要的AMT CVT自动换档关键技术 完成专用变速器及其变速器控制器 TCU 产品开发 在其性能 耐久性和应用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60万元以内 12 纯电动车整车控制系统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驱动乘用车 商用车专用高性能整车控制器开发 完成高性能控制器硬件结构设计和驱动软件开发 研制基于CCP的控制系统匹配标定和监控软件 研究纯电动整车电气系统高压电安全 漏电检测和保护技术 整车故障识别与处理技术 整车OBD技术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60万元以内 13 纯电动汽车电动空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内容 结合目前国内外电动汽车电动空调的技术现状 分析纯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源的工作效率 重点研究电动空调的控制技术 压缩机噪声控制技术 主要包括制热技术 电动压缩机及其驱动技术 同时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空间布局 研究电动空调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布置方案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30万元以内 14 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设计及关键设备示范应用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动轿车和公交客车充电技术研究 包括快速充电技术研究及充电装备产品的开发 进行电力能源 或里程当量 计量及智能记费系统的研究 快速连接技术等研究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50万元以内 15 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研究内容 进行纯电驱动车辆安全 振动噪声和电磁兼容 制动能量回收等共性技术研究 建立电动汽车整车 部件的测试评价公共技术平台能力建设 进行相关的评价方法研究 建立相关的测试评价技术规范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00万元以内 16 纯电动汽车商业化推广规划及政策法规研究研究内容 进行适合于重庆市的纯电驱动汽车商业运行模式研究 制定纯电驱动车辆推广方案规划 进行重庆市纯电动汽车推广激励政策研究 进行纯电动汽车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项目经费 申请财政投入研发经费40万元以内 2 申报条件1 申报项目必须符合上述支持范围和重点研究方向 否则不予受理 项目实施期限为2010 2012年 2 凡在重庆市内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事业单位均可申报 鼓励企业牵头申报 或与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联合申报 项目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 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作为申报书的附件 第16课题承担单位以相关政策制定部门为主体 3 项目负责人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积累 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 并具有良好的信誉度以及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4 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市级在研项目数不超过1项 本年度申请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 3 申报程序与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