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1页
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2页
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3页
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4页
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二O一九年十一月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论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11.2 评价依据21.3 评价目的和原则61.4 评价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81.5 评价范围91.6 评价时段与评价重点101.7 评价标准111.8 环境敏感因素与环境保护目标15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与园区现状调查192.1 区域环境概况192.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35第三章 规划概述及协调性分析733.1 规划背景733.2 规划概述733.3规划分析923.4规划基础设施分析923.5 规划协调性分析100第四章 园区污染源分析1094.1园区污染源分析1094.2 园区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119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215.1 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1215.2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1235.3 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分析1315.4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1325.5 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132第六章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1366.1 环境影响识别1366.2 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139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417.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17.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677.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687.4 声环境影响分析2177.5 固体废物处置2187.6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220第八章 人体健康评价2288.1 人群健康影响源识别2288.2 人群健康影响分析2288.3 人群健康影响减缓措施229第九章 公众参与2319.1 公众参与的目的2319.2 公众参与的方式2319.3 调查结果2359.4 公众参与意见结论和落实237第十章 规划综合论证23910.1发展定位和目标的合理性23910.2 产业规模合理性23910.3 选址合理性24110.4 园区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24410.4 园区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规模合理性分析24510.4 园区环境功能区划合理性分析24810.5 园区环境保护目标可达性分析25110.6 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分析25310.7 园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25510.8规划方案的结论性意见25610.9不确定性分析256第十一章 规划调整建议与环境污染减缓措施25911.1 规划方案的建议25911.2 入区项目准入条件26011.3 循环经济园区管理26611.4 规划方案的建议26611.5 环境污染减缓措施266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跟踪评价27712.1 环境管理27712.2 环境监测27912.3 跟踪环境影响评价28212.4 下一阶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议284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28613.1 规划简介28613.2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28613.3 环境质量现状28713.4 产业园区污染物排放分析28813.5 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28813.6 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结论28913.7 环境功能区划建议和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结论29013.8 规划调整建议29013.9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9113.10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29413.11 公众参与29413.12 总结论29533第一章 总论1.1 评价任务的由来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对山西改革寄予殷切希望。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占全国1/60的国土面积上生产着占全国1/4的煤炭、3/4的焦炭、1/17的火电。过度的依赖煤炭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使山西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转移重组加快的竞争格局中处于劣势。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将摒弃不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向集约、高效、循环、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式,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放在优先位置,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真正体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就是损耗“金山银山”。为实现繁峙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严格执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城乡统筹、绿色生态、共建共享为五大抓手。繁峙县规划建设“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此,委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 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采用“一区三园”的开发模式,打造装备制造园、农业生物园以及文创物流园,涉及繁城镇、砂河镇、金山铺乡、东山乡4个乡镇,规划面积共计34.88平方公里。其中:装备制造园用地面积26.0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108国道以南、山会村以北、东西以园内道路为界。农业生物园用地面积5.7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灵河高速以南、西外环以西、108国道以北、县界以东。文创物流园用地面积3.09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灵河高速以南、108国道以北、东至作头村高速引线,西以繁应线为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区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多次派课题组成员到园区规划用地进行踏勘,收集区域基础资料,对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深入现有企业调研,并收集区域相关规划和产业发展资料,走访和调查了政府相关各部门及公众的意见。重点分析了园区发展规划定位对繁峙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繁峙县城乡生态化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规划方案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趋势,规划环境基础设施的合理性,对规划中相关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治理措施、环境管理要求等内容提出了补充和调整建议。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1.2 评价依据1.2.1任务依据(1)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2017年10月25日;1.2.2政策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正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1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3年1月1日施行);(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12月29日修订);(1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10月1日施行);(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8)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3月1日。(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摘录)(1993年7月2号发布施行)1.2.3环境保护规章、政策(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3)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4)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6230号);(5)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996号);(6)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200288号文);(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 部令 第4号);(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2月16日);(11)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坚决制止违规建设行为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1635号); (1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13)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14)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公告200517号);(1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16)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17)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18)关于贯彻落实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环发2009127号);(19)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20)关于印发 “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201695号);(21)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99号);(22)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1128号);(2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4)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25)关于促进产业聚集区发展和工业合理布局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09第103号);(26)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122号);(27)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6日);(28)环境保护部环办环评【2016】14号“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2016年2月24日。(29)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发201564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30)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1012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的通知,2010年2月25日;(31)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发201525号;(3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2016年11月24日。(3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环发【2015】178号文“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 2015年12月30日。(34)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35)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2018年5月25日。(36)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2018年6月21日。(37)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2018年6月21日。(38)“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发201830号;(39)忻州市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2018年6月21日。(40)忻州市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2018年7月17日。1.2.4相关规划与文件(1)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2)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3)繁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三个五年规划;(4)繁峙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5)繁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6)繁峙县砂河镇总体规划(20132030);(7)繁峙县生态功能区划;(8)繁峙县生态经济区划。1.2.5技术依据(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4);(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10)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 20352013);(11)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2742009);(1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13)国家危险废物分类名录(2016年本);(1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15)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16)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588-2010)。(17)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第35号)(18)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19)铸造行业准入条件(2013年 第26号);(20)岩棉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第10号);(21)热处理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第50号);(22)电镀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第64号);(23)钢铁行业炼钢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5);(24)钢铁行业轧钢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6)。1.3 评价目的和原则1.3.1评价目的基于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要求,在繁峙县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深化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生态安全”为主线,以生态化建设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通过详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论证园区规划目标与方案在环境上的合理性,重点分析园区选址、用地布局与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合理性,从园区职能定位、功能布局、基础设施配置、污染防治,建设园区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和保障措施,并提出预防和降低环境风险的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园区建设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确保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的建设。1.3.2评价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评价思路、方法、过程等环节保证环评工作结论的科学、客观和公正。(2)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从而能够从宏观上把握规划的实质内容,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3)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牢牢把握区域及园区的生态环境目标,根据环境目标总体要求,分析园区规划定位、功能布局、基础设施规划等的环境合理性,注重对规划方案中不满足区域环境目标要求的内容进行调整。(4)强化环保对策的原则针对装备制造行业、物流行业、农业等污染特征,对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系统的减缓措施和污染防治对策。 (5)公众参与原则在评价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认真采纳政府相关部门及受园区开发建设影响较大的公众的意见。(6)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统一监管”的方针,贯彻“清洁生产、源头控制、达标排放”的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以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4 评价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1.4.1评价技术方法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园区规划环评参考规划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生态学、系统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根据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本次评价,具体见表1-1。表1-1 规划环评所用评价方法评价环节方法名称评价环节方法名称规划分析叠图分析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类比分析矩阵分析综合指数法专家咨询负荷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资料收集环境风险评价风险概率统计现场勘探事故树分析环境监测类比分析指数法累计影响评价矩阵分析规划开发强度估算负荷分析生态学分析法类比分析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类比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情景分析1.4.2评价技术路线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1。不确定性分析规划方案调整规划初步分析现场踏勘,初步环境现状调查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规划综合论证与调整建议收集相关规划、环保政策、法规等有关资料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概述与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分析环境影响、环境风险及人群健康分析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方法、评价范围、环保目标、评价指标等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公众参与图1-1 评价技术线路图1.5 评价范围根据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的规划方案,结合繁峙县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及居民分布,按照不同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建设可能影响的范围,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结合园区大气污染排放特征、周围关心点分布以及地区地形、地貌,确定本次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以园区边界向外扩展2.5km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地表水环境根据园区河流的分布及水文特征,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控制对象为滹沱河,农业生物园及文创物流园地表水评价范围为:滹沱河作头村断面至下游滹沱东留属村断面,约12km。装备制造园地表水评价范围为:滹沱河南河会村断面至下游滹沱砂河镇断面,约14km。(3)地下水环境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确定: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上游以山区与河谷交界为边界,两侧以垂直于滹沱河为界,下游以滹沱河为界,评价面积约180km2。(4)声环境根据园区声环境功能、对周边敏感目标影响程度,声环境范围拟定为园区边界及周边200m范围内的村庄。(5)生态环境为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且能涵盖园区规划建设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在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和敏感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本次生态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为:以园区边界为准分别外扩500m。地理位置及敏感目标图见图1-2。1.6 评价时段与评价重点1.6.1评价时段评价时段:2017-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7-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1.6.2评价重点(1)以区域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目标为基础,明确区域环境功能、敏感对象和环保目标,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求,提出园区环境保护目标;(2)以环境现状监测和生态现状调查为基础,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质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园区建设的制约;(3)分析园区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规划对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并提出防护和减缓措施;(4)针对装备制造行业、物流行业、农业污染物特征,重点提出合理可行的废气处理、污水排放、固废处置方案;建设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议;(5)综合分析规划职能定位、功能布局、配套基础设施的环境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的调整和补充建议。1.7 评价标准1.7.1环境功能与环境质量标准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结合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采用以下标准进行本次评价。(1)环境空气园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为二类区,TSP、PM10、PM2.5、SO2、NO2、CO、氟化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河北省地方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2)水环境地表水:评价区地表水体为滹沱河(孤山水库出口-宏道),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该河段规划主导功能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地下水:地下水主要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工农业用水,属类功能区,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 (3)声环境园区、周围村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生态环境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区域内无原始植被。(5)土壤环境园区所在区域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标准名称污染物时段标准限值单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TSP年平均200g/m324小时平均3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均150PM2.5年平均3524小时均75SO2年平均6024小时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均801小时平均200CO24小时均4mg/m31小时平均10氟化物24小时均7g/m31小时平均20河北省地方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2.0mg/m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苯1h平均110g/m3甲苯1h平均200二甲苯1h平均200H2S1h平均10表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 单位:mg/L,pH无量纲类别PHCODBOD5氨氮标准值693061.5类别石油类砷余氯硫化物标准值0.50.1-0.5表1-4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污染物PH总硬度硫酸盐氨氮硝酸盐标准值6.58.54502500.520污染物亚硝酸盐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大肠菌群氯化物标准值1.01.010003.0250污染物砷铁锰汞挥发酚标准值0.010.30.10.0010.002污染物铅六价铬氰化物镉标准值0.010.050.050.005注:总大肠菌群单位为个/L。表1-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类 别昼 夜夜 间2类6050表1-6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序号污染物项目筛选值管制值第一类用地第二类用地第一类用地第二类用地1砷20601201402镉2065471723铬(六价)3.05.730784铜2000180008000360005铅40080080025006汞83833827镍15090060020001.7.2污染物排放标准1.7.2.1废气排放标准锅炉废气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中表1的相关要求;生产废气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表1-7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单位:mg/m3燃料和热能转化设施类型污染物项目适用条件限值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以气体为燃料的锅炉或燃气轮机组烟尘其他气体燃料锅炉及燃气轮机组10烟囱或烟道二氧化硫100氮氧化物(以NO2计)200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全部1烟囱排放口1.7.2.2废水排放标准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的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农业生物园、文创物流园产生的污废水经污水管网进入繁峙县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装备制造园废水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回用,回用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7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单位:mg/L ,pH无量纲序号污染物项目最高允许浓度1PH值6.09.02悬浮物(SS)4003化学需氧量(CODCr)5004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005氨氮35.06硫化物17矿物油类208油脂1009氟化物20表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序号项目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1PH值6.09.02色(度) 303嗅无不快感4浊度(NTU) 10105205溶解性总固体(mg/L) 150010001000-6BOD5(mg/L) 152010157氨氮(mg/L) 1020102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01.00.51.09铁(mg/L) -0.3-10锰(mg/L) -0.1-11溶解氧(mg/L) 1.012总余氯(mg/L)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13总大肠菌群(个/L) 3表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单位:mg/L序号控制项目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工艺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pH值5.5-9.06.5-8.56.5-9.06.5-8.56.5-8.52SS30-30-3浊度(NTU)-5-554色度(度)30303030305BOD530103010106CODcr-60-60607铁-0.30.30.30.38锰-0.10.10.10.19氯离子25025025025025010二氧化硅5050-303011总硬度45045045045045012总碱度35035035035035013硫酸盐60025025025025014氨氮-10-101015总磷-1-1116溶解性总固体1000100010001000100017石油类-1-111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0.50.519余氯0.050.050.050.050.0520粪大肠菌群200020002000200020001.7.2.3噪声园区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相应标准。表1-1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36555470551.7.2.4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环保部2013年第36号公告发布的修改单的规定;属于危险废物的应按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规定处置及环保部2013年第36号公告发布的修改单的规定。1.8 环境敏感因素与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等特殊环境敏感因素,结合园区产业特点,主要环境敏感因素为环境空气、水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景观建设。园区主要保护目标为周围村庄居民、水井、滹沱河等,详见表1-11、1-12。表1-10 园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点及保护对象保护目标名称相对园区方位距园区边界距离(m)大气环境农业生物园雁头村园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笔峰村S20繁峙县E100东峪村N700西庄村NW1400东留属村W800文创物流园安家地村SW20作头村E460楼岗村N500赵家庄村N700季家庄村W900高家庄村W2000圣水头村SW1000姚家庄村SE1500牛家窑村SE1500铁家会村SE1700装备制造园角尔河村园区内-天成渠村园区内-贾家井村园区内-新天岩村园区内-判成地村N20东地村园区内-牛跃河村园区内-石河村S500山会村SW580地表水滹沱河农业生物园S8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文创物流园S400装备制造园N200声环境农业生物园雁头村园区内-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笔峰村S20文创物流园安家地村SW20装备制造园角尔河村园区内-天成渠村园区内-贾家井村园区内-新天岩村园区内-判成地村N20东地村园区内-牛跃河村园区内-生态园区占地范围内降低生态影响,减小水土流失表1-11 地下水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一览表保护目标井深(m)用途地下水流场中位置开采层位农业生物园繁峙县圣头水源地20生活用水E 3200m潜水层(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联合开采)杏园集中供水水源地20生活用水SE 3800m文创物流园繁峙县圣头水源地14生活用水W 750m杏园集中供水水源地23生活用水SW 3500m下茹越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35监测监控E 3500m光裕堡集中供水水源地6监测监控E 8100m装备制造园沙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35生活用水W 00m集义镇集中供水水源地15生活用水W 7500m东山集中供水水源地11生活用水S 4000m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2区域环境概况与园区现状调查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与园区现状调查2.1 区域环境概况2.1.1自然环境概况2.1.1.1地理位置繁峙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北倚恒山,南临五台山,桑干河的上源滹沱河自东向西从境内流过,总面积为2369平方公里。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采用“一区三园”的开发模式,打造装备制造园、农业生物园以及文创物流园,涉及繁城镇、砂河镇、金山铺乡、东山乡4个乡镇,规划面积共计34.88平方公里。其中:装备制造园占地面积26.0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108国道以南、山会村以北、东西以工业园区道路为界;农业生物园占地面积5.7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灵河高速以南、西外环以西、108国道以北、县界以东;文创物流园占地面积3.09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灵河高速以南、108国道以北、东至作头村高速引线,西以繁应线为界。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位置图见图2-1,地理位置图见图2-2。2.1.1.2气候特征繁峙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各季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宜人。受地形影响形成了温度低、雨量少、风力大的特殊气候。平川、丘陵区冬长夏短,多数山区则冬长无夏;平川区由西向东气温逐渐降低,山区较复杂,县境东南的神堂堡、庄旺一带,为狭长的山涧河谷地带,气候温和,是全县最暖的地区。据繁峙县气象站1977-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压为910.1hPa,年均气温为8.0,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8.7;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2.5。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8.2,极端最低气温为-25.7。年平均降水量为402.4mm,每年降雨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其降水量306.0mm,占年总降水量的76.04%。雨量最多月份是7月,平均降水量为103.4mm。冬季(12、1、2月)降水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37%,本区最大日降水量80.0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6.2天。年平均蒸发量为1738.4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4.32倍。年平均相对湿度54%,八月相对湿度最大为75%;最大积雪深度为15mm;最大冻土深度为93cm;年平均无霜期为157天,初霜期一般在当年的9月底,终霜期在次年4月下旬。繁峙县年最多风为静风,频率为32%,其次为ENE风,频率为13%;各月除静风之外的其它多风向6-9月为E风,风速频率为12-14%;10月-次年5月为ENE风,风速频率为11-16%。本区年平均风速为1.9m/s,春季为2.4m/s,夏季为1.7m/s,秋季为1.7m/s,冬季为1.9m/s,各风向上的平均风速一般均以春季最大,秋、夏季最小。2.1.1.3地形、地貌繁峙县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东有泰戏山,南依五台山,北靠恒山,中部是狭长的滹沱河谷地带,为子牙河系的最上游。全县由山、川、丘陵、沟壑,盘结构成。平均海拔为9003058米。繁峙县境内多山,山梁坡洼,沟道纵横。神堂堡乡有孤山沟,庄旺乡有宝石沟,横涧乡有狼窝沟,小柏峪乡有大湾沟,下茹越乡有背堰沟,杏园乡有公主沟,宽滩乡有大东沟,岩头乡有板峪沟、牛圈沟、南磨沟,高升寨乡有前峪沟、王绪沟、石板沟、斗嘴沟、苏西沟。全县大小沟道共有319条,其中长度为15公里的有287条,611公里的有29条,12公里以上的有3条。境内北部为恒山山脉,主要山峰有铁角岭和目泪坨,铁角岭主峰尺桦峰海拔2250米。南部为五台山脉,主要山峰有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北台海拔3061.1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东南马鬃山海拔2440米。东部泰戏山把南北山连成一体,形成本县东部屏障,平型关就在其中。中部为滹沱河谷地,为忻定盆地的组成部分。滹沱河形成的冲积河谷阶地区,其南北至山前为倾斜平原区,山边分布不连续的黄土丘陵区。2.1.1.4地质构造和地层1、地质构造繁峙县位于吕梁太行断块,五台山块隆,五台山穹状隆起的北东部。区内主体构造为一轴向NE70向斜,北东端仰起,南西端倾没并撒开。按区域内构造运动规模及其反映的不整合面,可分为四个构造层,即阜平超群龙泉关群构造层、五台超群构造层、滹沱超群构造层、长城系以来的盖层构造层。前二者为地槽型建造,后者均为地台型建造,主要的硅铁质建造即产于五台超群构造层中。2、区域地层岩性场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及新生界上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中更新统、全新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本次野外调查,场区及附近区域地层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据区域资料,岩性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上部含泥质、硅质,夹有淡灰色泥质薄层,其中含黄铁矿颗粒,顶部含有黄铁矿结核;致密坚硬、性脆;常见溶蚀现象,裂隙发育,充填有方解石脉,局部充填有黄铁矿集合体。(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底部为浅灰、灰色铝土质泥岩,含钙质、黄铁矿结核及薄膜,具鲕粒结构,厚2.13.3m;下部普遍含有一层深灰色石灰岩,顶部含泥质、粉砂质,其中含大量星散状黄铁矿或黄铁矿集合体,厚0.33.95m,平均2.2m;中上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普遍含有星散状、片状黄铁矿薄膜(厚度4.86.0m)。本组厚度8.0512.97m,平均9.93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本组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属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粒砂岩和3层石灰岩及67层煤组成。根据其岩相、岩性及古生物组合,将本组分为三个岩性段。本组厚度83.76114.21m,平均95.04m。下段(C3t1)由K1砂岩(晋祠砂岩)底界到K2灰岩(庙沟灰岩)底界。主要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组成。本段厚度34.9643.20m,平均38.91m。中段(C3t2)由K2灰岩底界到K4灰岩灰岩(东大窑灰岩)顶界。主要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石灰岩组成。本段厚度28.3533.01m,平均30.70m。上段(C3t3)由K4灰岩顶界到K7砂岩(北岔沟砂岩)底界。主要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本段厚度20.4538.00m,平均25.43m。(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本组地层连续沉积在太原组地层之上,主要岩性为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砂岩组成。本组厚度39.4047.30m,平均45.49m。(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本组地层连续沉积于下伏地层山西组之上。其岩性以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为主,夹有少量粘土、铝土质泥岩等。地层厚度86.56153.19m,平均104.14m。以K9砂岩将本组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下段(P1x1)由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底部K8砂岩(骆驼脖子砂岩):为浅白、灰白、深灰色中-厚层状细-中纱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层面含炭粒,泥质胶结,含植物根化石。向上为砂质泥岩、细砂岩和泥岩:有5层浅灰-深灰色砂质泥岩,层面含植物化石,炭质薄膜,夹砂质纹层,2层浅灰灰白色细砂岩,2层灰浅灰色砂质泥岩,含铝质具鲕粒结构组成。本段厚度27.3133.22m,平均29.38m。上段(P1x2)由K9砂岩底至K10砂岩底。主要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紫红色泥岩等组成,桃花泥岩不发育,不明显。K9砂岩为黄紫色(地表风化石)灰白色巨厚层状细-中粒,少部为粗粒砂岩。向上由3层灰绿色、白色细-中粒石英砂岩,2层深灰色、紫红色泥岩,3层灰绿色、紫绿色、猎肝紫色砂质泥岩等组成。本段厚度69.29119.97m,平均74.76m。(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本组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连续沉积,按其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