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导学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导学重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比a大5的数: ;b的一半与8的差: ;的3倍减去5: ;a的3倍与b的2倍的商: ;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程为 千米;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天完成这件工程的 ;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为 元;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 元;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为 元;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为 元;2学法指导分析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自主学习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比a大5的数等于8: ;b的一半与7的差为 : ;的2倍比10大3: ;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 ;某数的30%比它的2倍少34: ;2 例1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cm,列方程得: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列方程得: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则女生数为 ,男生数为 ,依题意得方程: 。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 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1).课本练习2).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3).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长比宽多2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2学习小结提升1)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实际问题设未知数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2).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5%,比男生多5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2)A、B两地相距 200千米,一辆小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后离B地还有20千米,求小卡车的平均速度。第二课时6.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导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导学重难点: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或知识链接)前面学过有关方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方程吗? 答: 叫做方程。2学法指导分析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观察下面方程的特点(1)4=24;(2)1700+150=2450(3)0.52x-(1-0.52x)=80小结:象上面方程,它们都含有 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即方程的一边或两边含有未知数)2).方程的解 如何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如方程=4中,=?方程中的呢?请用小学所学过的逆运算尝试解决上面的问题。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3自主学习1)判断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 ) 3+4=7;( ) ;( );( ) ;( ) ;( )2)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的解。 解:当x=2时, 左边= = ,右边= = ,左边 右边(填或) x=2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 当x=时,左边= = , 右边= = ,左边 右边(填或)x=3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1)判断下列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打“”,不是打“”:=4;( ) ;( ); ( ) ; ( ); ( ) 3+4=7;( )2).检验3和-1是否为方程的解。3).x=1是下列方程( )的解:(A), ( B),(C), ( D)4)、已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2学习小结提升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3)检验2和是否为方程的解。4)老师要求把一篇有2000字的文章输入电脑,小明输入了700字,剩下的让小华输入,小华平均每分钟能输入50个字,问:小华要多少分钟才能完成?(请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尝试求出方程的解)第三课时课题6.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等式的性质导学目标: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导学重难点:运用等式两条性质解方程;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 1)什么是等式? 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例如: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 2).方程是_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研究等式有什么性质?2学法指导分析 探索等式性质 (1)观察课本82页图31-2,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看,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上同样的量,天平还_; 从右往左看,是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减去同样的量,结果天平还是_;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 等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_;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如果,那么 注: 运用性质1时,应注意等号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 (2)观察课本图31-3,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可以发现,如果把平衡的天平两边的量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量,天平还_;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_;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 注:运用性质2时,应注意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但不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3自主学习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7=26; (2)-5x=20; (3)-x-5=4 解:(1)根据等式性质_,两边同_,得: (2)分析:-5x=20中-5x表示-5乘x,其中-5是这个式子-5x的系数,式子x的系数为1,-x的系数为-1,如何把方程-5x=20转化为x=a形式呢?即把-5x的系数变为1,应把方程两边同除以_解:根据等式性质_,两边都除以_,得 于是x=_ (3)分析:方程-x-5=4的左边的-5要去掉,同时还要把-x的系数化为1,如何去掉-5呢?根据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_,所以应把方程两边都加上_ 。 解:根据等式性质_,两边都加上_,得 -x-5+5=4+5 化简,得-x=9 再根据等式性质_,两边同除以-(即乘以-3),得 -x(-3)=9(-3) 于是 x=_ 请同学们自己代入原方程检验;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课本练习;2学习小结提升1)要点归纳: 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必须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减,同时乘或除,不能漏掉一边; 2等式变形时,两边加、减、乘、除的数或式必须相同3利用性质2进行等式变形时,须注意除以的同一个数不能是0;2).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b+c,能否得到a=c,为什么? (2)从a-b=c-b,能否得到a=c,为什么?(3)从ab=bc能否得到a=c,为什么?(4)从=,能否得到a=c,为什么?(5)从xy=1,能否得到x=,为什么?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1)-3x=15; (2)x-1=5;第四课时6.2.3 解一元一次方程 导学目标: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导学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导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要求:1.自学P7-8中的内容。2.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交流、展示.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本.(2)每人分4本,需要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本.(3)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4)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2学法指导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1,得 3x-4x=-25-20上面方程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_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变为_移到左边.把某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有什么变化?什么叫做移项?移项的根据是什么?3自主学习解下列方程:(1)解方程 3x+7=32-2x (2)7x+1.37=15x-0.23解:(1)移项,得 _合并同类项,得 _系数化为1,得 _.(温馨提示:移项要变号)(3)x+3x-2x=4 (4)3x-4x=-25-20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解下列方程:(1)2x-8=3x (2)6x-7=4x-5 (3) (4)2学习小结提升一、 合作探究1.小组小结2.用汽车若干辆装运货物一批,每辆汽车装3.5吨货物,这批货物就有2吨不能运走;每辆汽车装4吨货物,那么装完这批货物后,还可以装其他货物1吨,问汽车有多少辆?货物有多少吨?第五课时6.2.4 解一元一次方程导学目标: 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快捷;2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别解的和理性。导学重点: 1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 2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导学难点: 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括号前是“”号的问题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解方程:4x3(20x) 6x7(9x) 你会吗?请试一试.2学法指导分析去括号法则是什么? 做一做:去括号, (1)x(yz) _ . (2) a(bc) _ (3)3(2ab3c) _ 【结论: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化简。】 (括号前面是“”,把加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号,把“”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3自主学习1)解方程 (1)4x3(20x) 6x7(9x) (2) 3(23x) 33(2x3) 3 5注意: 不要漏乘括号内的任何一项; 若括号前的“”,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2)完成练习 (1) 4x3(2x3) 12(x4); (2) 6(x4)2x7(x1)。3)若式子123(9y)与式子5(y4)的值相等,则y_。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解下列方程:1)解方程 3x23(x1) 2(x2) 3(18x) . 2). x4x3(x2)5=12 ; 3). 8(3x1)9(5x11)=2(2x7)302学习小结提升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 3)父亲今年32岁,儿子今年5岁,_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4)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第六课时6.2解一元一次方程(5) 导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转化的思想。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导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 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 复习提问 ( 1 )、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学法指导分析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 3自主学习 例1:解方程 1 分析: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写成 (x3) (2x+1)1 所以可以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先让学生自己解。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能否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它了。 解法二;把方程两边都乘以6,去分母。 比较两种解法,可知解法二简便。 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2:解方程 (x+15) (x7) 问:如果先去分母,方程两边应同乘以一个什么数? 应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5、2、3的最小公倍数。4组内交流质疑同学小组讨论课本P11思考问题。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 1课堂达标练习解方程。 (1)、 +(4)2 (2)、(3)、 (4)、; 2学习小结提升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3)列方程求解:k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小1? 第七课时6.2解一元一次方程(6)导学目标:使学生灵活应用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导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灵活应用解题步骤。 2、 难点:在“灵活”二字上下功夫。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复习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分数的基本性质。2、 解方程。 = 12、学法指导分析当方程较复习时,应灵活运用解题步骤,若方程的分母是小数,应先利用分数的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此时分子要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补上括号,注意不是去分母,不能把方程其余的项也扩大若干倍。分母由小数化为整数的方法有多种,应根据题目特点寻找最佳方法。3自主学习例1、如图(课本第12页)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克,45克食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月盘内,才能两盘所盛的盐的质量相等? 先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结合填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学会探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主要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 分析:设应从A盘内拿出盐x,可列表帮助分析。 等量关系;A盘现有盐B盘现有盐 完成后,可让学生反思,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 (盘A现有盐为5l348,盘B现有盐为45+348。)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4组内交流质疑同学小组讨论课本P1213表格。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 1课堂达标练习1) 根据公式VV0at,填写下列表中的空格。VV0at028483141554761372)、 有一梯形和长方形,如图,梯形的上、下底边的长分别为6cm,2cm,高和长方形的宽都等于3cm,如果梯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图中所标x的长度是多少?2学习小结提升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 3)、 有A、B两个圆柱形容器,如图,A容器内的底面积是B容器内的底面积的2倍,A容器内的水高为10cm,B容器是空的,B容器的内壁高度为22cm若把A容器内的水倒入B容器,问:水会不会溢出?第八课时6.2解一元一次方程(7) 导学目标: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导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2、 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导学环节:一. 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复习1、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2、学法指导分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最后写出答案。3自主学习例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疏理已知量和未知量: 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 (1)参加搬砖的初一同学和其他年级同学共65名。 (2)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 (3)初一和其他年级同学一共搬了400块。 2求什么? 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搬砖? 3等量关系是什么? 初一同学搬砖的块数十其他年级同学的搬砖数400 如果设初一同学有工人参加搬砖,那么由已知量(1)可得,其他年级同学有(65x)人参加搬砖;再由已知量(2)和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 6x+8(65x)400 也可以按照教科书上的列表法分析 4组内交流质疑同学小组讨论课本P14。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 1课堂达标练习1)、选择题(1)、甲比乙大15岁,五年前甲年龄是乙年龄的两倍,乙现在年龄是( ) A、10岁 B、15岁 C、20岁 D、30岁(2)、某牧场,放养的鸵鸟和奶牛一共70只, 已知鸵鸟和奶牛的腿数之和为196条,则鸵鸟的头数比奶牛多 ( ) A.20只 B.14只 C.15只 D.13只2)、填空题(1)、甲食堂有面粉340千克,乙食堂有面粉200千克,现从乙食堂调给甲食堂x千克面粉,恰好是甲食堂的面粉为乙食堂面粉数的2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2)、一件工作,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5天完成,若两队合作,需 天完成。(3)、今年母女两人的年龄和为60岁,10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则今年女儿的年龄为_岁.3)、甲、乙两人从相距24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学习小结提升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3)李小明一年前存入一笔钱,年利率为2.25%,但要缴纳20%的利息税, 到期共获得本息和为16288元,求李小明一年前存入银行的本金是多少元?4)一次数学测验,试卷由25道选择题组成,评分标准规定:选对一道得4分,不选或错选一道扣1分,小兰得了85分,问小兰做对了多少道题?第九课时6.3.1等积变形 导学目标: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借助图表整体把握和分析题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恰当地转化和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重难点:难点:寻找等量关系,间接设元。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 、2x=3y B 、7x+5=6(x-1) C 、x2+1/2 (x-1)=1 D 、 1/x -2=x 2)、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9cm、1.2dm,求长方形的周长为 面积为 3)、r=5cm的圆的周长为 面积为 .2学法指导分析借助图表整体把握和分析题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恰当地转化和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3自主学习分析与思考:怎样围面积最大?用一根长为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2/3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则长方形的宽为 2/3 X cm。长cmX宽cm2/3X周长cm60面积cm2(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则长方形的宽为 (X-4 )cm。(3)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改为3厘米、2厘米、1厘米、0厘米,分别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观察以上表格数据,你能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长、宽之差有什么关系?结论长方形在周长一定的条件下,它的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即 时,面积 。拓 展若两个自然数和为10,那么他们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例2一块长、宽、高分别为2、3、4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要用它来捏一个底面半径为1.5厘米的圆柱,它的高是多少?(精确到0.1厘米,取3.14)解: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1). 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2). 一个长方体合金底面长80、宽60、高100,现要锻压成新的长方体, 其底面为边长40的正方形,求新长方体的高。3). 一根内径为3的圆柱形长试管中装满了水,现把试管中的水逐渐滴入一个内径为8、高为1.8的圆柱形玻璃杯中,当玻璃杯装满水时,试求管中的水的高度下降了多少?2学习小结提升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分析题意,找出图中的数量及其关系2、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如X)3、列方程:根据找出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6、答:写出答案3). 工人师傅制作了一个容积是,高为6cm的长方体盒子,已知盒子底面的长比宽多5cm,求盒子底面的宽。第十课时6.3.2储蓄问题导学目标: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借助图表整体把握和分析题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恰当地转化和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间接设元。导学环节:一 自主先学1 创设教学情景小明把过年积攒下的存入银行中,一年后为了买电子词典,他把钱从银行取出来,共拿到本息合计为715.4元,已知存款一年的利率为2.2%。小明存入银行的本金是多少?利息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2学法指导分析有关概念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本息和:本金和利息的和期数:存入的时间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问题1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0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解:讨论:扣除利息的20%(利息税),那么实际得到利息的多少?你能否列出较简单的方程?问题2为了准备小颖6年后上大学的学费 5000元,她的父母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下面有两种储蓄方式:(1) 直接存一个6年期(年利率为2.88%);(2) 先存一个3年期的,3年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年利率为2.7%)。你认为哪一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 按照第一种方式储蓄:解:设开始存入x元,根据题意可知:请你按照第二种储蓄方式完成下列表格:本金利息本息和第一个三年期第二个三年前解:问题3:为了使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分0.51年期、13年期 、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利率分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某大学一位新生准备贷6年期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够一次性还清20000元 ,他现在至多可以贷多少元?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1):李阿姨购买了25000元某公司1年期的债券,1年后扣除20%的利息税之后得到本息和为26000元,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2).一年定期的存款,年利率为1.98%, 到期取款时须扣除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上缴国库,假如某人存入一年的定期储蓄1000元,到期扣税后可得利息多少元?2学习小结提升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3).王叔叔想用一笔钱买年利率为2.89%的3 年期国库券,如果他想 3 年后本息和为 2 万元,现 在 应买这种国库券多少元?第十一课时6.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3) 导学目标:1借助表格、扇形示意图等手段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导学重难点:借助表格、扇形示意图等手段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导学环节: 一.自主先学 1创设教学情景1甲、乙两工程队,甲、乙单独铺设一段管道分别需18天、15天完成(1)两队合做这项工程需几天完成?(2)甲、乙两队合做5天后,剩余部分由甲队单独做还需几天完成?2 学法指导分析借助表格、扇形示意图等手段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3 自主学习活动一 将一批资料录入电脑,甲单独做需18h完成,乙单独做需12h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8h,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完成,甲 乙两人合做了多少时间? 分析: 如果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设甲、乙两人合做的时间是x小时,那么可以列出表格:全部工作量甲单独做的工作量甲、乙合做的工作量1 用扇形示意图分析: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工作量1,请用扇形表示相关的工作量 从表格以及扇形示意图中,该问题的相等关系是: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变式:将一批资料录入电脑,甲单独做需18h完成,乙单独做需12h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8h,剩下的部分现在先由甲、乙合做1h,剩下的部分由甲单独完成,剩下的部分还需几小时完成?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 1课堂达标练习1甲独做12天完成某项工作,乙的工作效率比甲高20,则乙完成这项工作的天数为 ( ) A. 6 B.8 C. 10 D. 112一项工作,甲队独做10天可以完成, 乙队独做15天可以完成,若两队合作,( )天可以完成. A. 25, B. 12.5 C. 6 D. 不确定3某项工作,甲单独做要天完成, 乙单独做需天完成,现在甲单独做2天后,剩下的工作由乙单独做,则乙单独完成剩下的工作所需的天数是 ( ) A. B. C. D. 4.用甲、乙、丙三部抽水机从矿井里抽水,单独用一部抽水机抽尽,用甲需要24小时,用乙需30小时,用丙需40小时,现甲、丙同抽了6小时后,把乙机加入,问从开始到结束,一共用多少小时才能把井里的水抽完?2学习小结提升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3)店主老王采购了一批灯管,每根13元,在运输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12根,出售灯管的单价是15元,售完后共获利润1020元,问一共购进多少根灯管? 4)将一批会计报表输入电脑,甲单独做20h完成,乙单独做12h完成。现在先由甲、乙合做4h,再由甲单独做4h,剩下的部分再由甲、乙合做,剩下的部分还需几小时完成?第十二课时 6.3用方程解决问题(小结) 导学目标: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方程进行描述,让学生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学重难点: 分析与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导学环节: 一.自主先学 1创设教学情景 2学法指导分析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方程进行描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3自主学习问题一:1.家电下乡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规定,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将得到销售价格13%的补贴资金今年5月1日,甲商场向农民销售某种家电下乡手机20部已知从甲商场售出的这20部手机国家共发放了2340元的补贴,若设该手机的销售价格为x元,以下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2.种饮料比种饮料单价少1元,小峰买了2瓶种饮料和3瓶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如果设种饮料单价为元/瓶,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BCD3.动物园的门票售价: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某日动物园售出门票700张,共得29000元。设儿童票售出x张,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 )A30x+50(700-x)=29000 B50x+30(700-x)=29000 C30x+50(700+x)=29000 D50x+30(700+x)=29000 。二、合作质疑,探索新知问题二:据宁德网报道: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宁德市的成功举办,提升了闽东茶叶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今年第一季茶青(刚采摘下的茶叶)每千克的价格是去年同期价格的10倍.茶农叶亮亮今年种植的茶树受霜冻影响,第一季茶青产量为198.6千克,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7.4千克,但销售收入却比去年同期增加8500元.求茶农叶亮亮今年第一季茶青的销售收入为多少元?问题三: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花60小时。现先由一部分人用一小时整理,随后增加15人和他们一起又做了两小时,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人? 问题四:某中学拟组织九年级师生去韶山举行毕业联欢活动下面是年级组长李老师和小芳、小明同学有关租车问题的对话:李老师:“平安客运公司有60座和45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200元”小芳:“我们学校八年级师生昨天在这个客运公司租了4辆60座和2辆45座的客车到韶山参观,一天的租金共计5000元”小明:“我们九年级师生租用5辆60座和1辆45座的客车正好坐满”根据以上对话,解答下列问题:(1)平安客运公司60座和45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分别是多少元?(2)按小明提出的租车方案,九年级师生到该公司租车一天,共需租金多少元?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 1课堂达标练习1)请你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 诗句中谈到的鸦为 只、树为 棵.2)某商品的价格标签已丢失,售货员只知道“它的进价为80元,打七折售出后,仍可获利5%”你认为售货员应标在标签上的价格为元3)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我市准备用灯饰美化红旗路,需采用A、B两种不同类型的灯笼200个,且B灯笼的个数是A灯笼的。(1)求A、B两种灯笼各需多少个?(2)已知A、B两种灯笼的单价分别为40元、60元,则这次美化工程购置灯笼需多少费用?4)超市为“开业三周年”举行了店庆活动对、两种商品实行打折出售打折前,购买5件商品和1件商品需用84元;购买6件商品和3件商品需用108元而店庆期间,购买50件商品和50件商品仅需960元,这比不打折少花多少钱?2学习小结提升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3)为了拉动内需,全国各地汽车购置税补贴活动在2009年正式开始某经销商在政策出台前一个月共售出某品牌汽车的手动型和自动型共960台,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月售出这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
- 高级讲师自我介绍课件
- 背诵量大的职业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压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二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北航复试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保险高管考试题库及答案c类
- 保卫室的考试题及答案是什么
- 电焊使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包头中考考试试题分析及答案
- DB51∕T 2868-2022 机关事务应急保障规范
- 高中艺术特长生合同协议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慢性根尖周炎病例汇报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1课时 几分之一
- 公司项目谋划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
- 小学英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巩固强化练(含答案)
- 防暴器材使用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钢梁步履式顶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