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同步练习_第1页
《高山仰止》同步练习_第2页
《高山仰止》同步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山仰止 同步练习 教师版 1 解释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高山 比喻高尚的品德 景行 大道 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比喻崇高的德行 意为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 就会有人敬仰 行为光明正大的人 就会有人效仿他 司马迁 史记 孔子世家 专门引以赞美孔子 诗 有之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 2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 则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一句体现的是儒家士人的立身处世准则 与孟子的关于 穷 达 不同境遇中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请写出孟子的这句话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这一章中孔子表达了对 暴虎冯河 的反对 而主张 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 也 这与 小不忍 则乱大谋 的精神是一致的 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孔子提出不与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 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 因为在他看来 这种 人虽然视死如归 但有勇无谋 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勇 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 但勇不是蛮干 而是 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 的人 这种人智勇兼有 符合 勇 的规定 这正是与 小不忍 则乱大谋 的精神一致 3 子曰 由之瑟 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 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 室也 为什么孔子之前说子路那手瑟不能在他那里弹 后来又说他已经登堂了呢 子路鼓瑟 不合雅颂 集解马注 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 说苑修文篇及孔子家语 孔子对学生有成绩表扬 有过错批评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同时又树立信心 争取更大的成绩 4 为什么 门人不敬子路 后代礼教解读将子路妖魔化 孔子总骂他 子路的门人少 5 颜渊和子贡对孔子分别是什么样的看法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颜渊和子贡对老师都很尊敬 子贡对老师的评价是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同时又能 看出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 不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 他把老 师的学问比做 数仞之墙 若不得其门而入 就见不了宗庙之美 百官之富 同时又把孔 子比做 日月 无得而逾 可见 子贡对于老师很崇拜 6 孔子对颜渊的评价是什么 颜回死 孔子为什么会有 天丧予 天丧予 的感叹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你与尔有是夫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学生谦虚好学 谨慎小 心 孔子对这个学生是相当欣赏的 孔门最为杰出的成功人士子贡 曾用 赐也何敢望回 的句式 表达了对于颜渊的谦逊的敬意 孔子也曾经评价颜渊 一箪食 一瓢饮 在 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乐 可见孔子对与这个学生是相当偏爱的 首先 颜回好学 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如愚 不迁怒 不贰过 其次 颜回德行好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第三 颜回理想高 心态好 无伐善 无施劳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7 读 11 13 7 11 11 15 5 7 6 28 找出能反映子路性格的句子 卤莽 勇敢 例 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也 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才 总结子路的性格 直率鲁蛮 对孔子的言行如果不满可以当面顶撞 受到表扬马上喜 形于色 同时又很懂礼节 8 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 曰 亡之 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 也而有斯疾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人格 探望有恶疾 也许具有传染性 的人 主人为了保证探望者的安全 不让探望的人到 屋里 而是只让人从窗口探望 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探望者不因为对方有恶疾而远远避开 却要拉住病人的手 这是真情的体现 面对知道人生意义而不怕死亡的人 不用虚假的言 辞来安慰 表现出双方的真诚与互相理解 9 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 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 昔 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 偃之言 是也 前言戏之耳 分析孔子和学生的关系怎样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 学生并没有因为孔子是老师就觉得他的话是 神圣不可侵犯的 老师说错话同样也可以反驳 孔子在这里也表现的很有君子风范 甚至 可以说很可爱 他觉得自己说错了 马上能改过来 并没有以老师的架子来压人 10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 譬之 宫墙 赐之墙也及肩 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 不得其门而入 不见宗庙之类 百 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 不亦宜乎 古人的称谓当中可以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叔孙武叔话语中的 自贡 与 仲尼 同 子贡话语中的 赐 与 夫子 是怎样的关系 为什么在称谓上会有这样的差别 子贡即 赐 仲尼 即 夫子 叔孙武叔在谈到孔子与子贡师徒两个时 分别用了 两人的字来作称呼 这与子贡以 赐 自称 以 夫子 来尊称老师 形成鲜明的反差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叔孙武叔有意识地抬高子贡而贬抑孔子的态度 而子贡最后称叔孙武叔 为 夫子 也恰显出其谦谦君子的涵养来 子贡最后说 夫子之云 不亦宜乎 这句话包含了相当丰富的潜台词 请谈谈你 的理 首先 根据子贡的看法 孔子在学问和人格上的崇高 一般人是无法感受全面的 所 以叔孙武叔这样说 也是人之常情 故为 不亦宜乎 这体现的是对老师的极度崇敬之情 其次 既然 得其门者或寡矣 则非高人难以 得其门 叔孙氏自然无法进入这少数精英 之列 故为 不亦宜乎 体现的是对叔孙氏浅薄无知的嘲讽之意 11 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名家点评 王充 颜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