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车床改数控电气部分的设计_第1页
普通车床改数控电气部分的设计_第2页
普通车床改数控电气部分的设计_第3页
普通车床改数控电气部分的设计_第4页
普通车床改数控电气部分的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题目 中文题目 普通车床改数控电气部分设计普通车床改数控电气部分设计 摘摘 要要 近年来 随着国内各种类型机床改造需求的扩大 机床改造已经逐渐形 成了一个产业 其中绝大部分是数控机床的改造 我们毕业设计组选择了数控车 床设计作为我们毕业设计的课题 设计的目的 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 提高机床生产率及加工成品的一致 性 降低操作者劳动度 降低机床对操作者熟练程度的要求 以数控机床为代表 的数控设备的生产与应用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机械与电子工业水平 它的推广 应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改变我国制造技术落后的状况起着极为重要 的作用 改造后机床达到的效果 易于操作 加工效率高 废品率低 成品一致性 好 能实现螺纹及形状复杂的轴套类零件的加工 能够进行切槽 钻 扩等加工 尤其适用于多品种 中小批量的轮番加工 工艺适应性 关键词关键词 数控机床 变频器 CNC PLC 英文题目英文题目 Ordinary lathe to numerical control electric parts design Abstract 1 In recent years transformed the demand along with the domestic various types molding machine bed the expansion the engine bed transforms already gradually has formed an industry in which major part was the numerical control engine bed transformation Our graduate design group choose the design of series lathe as the issues of graduate projection The purpose of design Increases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machine tool raise the rate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 the consistency of finished product lower the labor strength decrease the request for the well trained degree of operator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C equipments especially NC machine tools reflect the level of one country s machine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Its accelerated acceptance has vital func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rate of production and the level of our country s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e result that machine bed attain after reforming the machine tool has good 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high efficiency low percent defective good consistency finished product It can works screw and shaft sleeve with complicate shape Can turns chamfer drill extend etc especially in variety kinds and small size batch process It has good processing adaptability Key words CNC machine tools Converter CNC PLC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数控机数控机床床的整体设计的整体设计 4 4 第二章第二章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5 5 2 1 课题的概述和设计要求 5 2 2 2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设计 6 第三章第三章 数控系统选用数控系统选用 8 8 3 1 数控系统的类型 8 3 2 FANUC 0i A 系统 10 第四章第四章 数控机床电控制数控机床电控制 1212 4 1 变频器 变频电机 12 4 2 控制设计 14 第五章第五章 数控机床的逻辑控制数控机床的逻辑控制 1616 5 1 主轴 S 功能和刀台控制 17 5 2 方式选择 MD1 MD2 MD3 22 5 3 数控机床用 PC 22 5 4 操作面板 24 第六章第六章 电器元件选择电器元件选择 2525 6 1 功能要求和参数计算 25 6 2 接触器的选用和熔断器选择 26 6 3 保护电动机断路器选用 27 6 4 电动机电子灭弧器选用 28 6 5 控制回路隔离变压器选择和熔断器选择 28 6 6 导线的选择和总空气开关选择 29 结结 论论 3131 致致 谢谢 3232 参考文参考文献献 3333 引引 言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 机械制造技术有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 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更加激烈 多品种 中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 采 用传统的普通加工设备已难于适应高效率 高质量 多样化的加工要求 这就要 3 求加工设备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加工精度 而传统的普通机床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 生产的需要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的飞速发展 信息处理功能不断提高 而价 格不断降低 这使得计算机在机械制造行业得以广泛的应用 以数控技术为核心 的现代制造技术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高度信息化 高柔性 高 度自动化的制造系统 微机控制的数控机床以其高精度 高柔性及适合加工复杂 零件的性能 正好满足当今市场竞争的需要 计算机数控系统 简称 CNC 可根 据不同的指令进行不同方式的信息处理 由于计算机可完全由软件来确定数字信 息的处理过程 从而使机床具有真正的柔性 并可以处理硬件逻辑电路难以处理 的复杂信息 使机床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数控设备的生产与应用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机械与电 子水平 它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改变我国制造技术落后 的状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根据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 本专业学生熟悉掌握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 制造 使用与维修 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课 程知识 具有研究开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这次毕业设计以数控机床设计作为课 题 是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 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检验 是对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与回顾 设计要求 本机床采用 FANUC0i 数控系统 主传动采用变频分段无级调速 4 主电机功率 11KW 配置液压尾座 自动润滑 冷却 照明等 本篇主要论述了数控机床的电气设计部分 其中包括系统选用 机床的电气 原理设计 机床逻辑控制设计 机床 5 电控制设计 机床电器元件选用等 第一章 数控机床的整体设计 本机床包括床身 主轴箱 床鞍 Z 向进给 尾座等几大部分 底座为分体 式结构 刚性足工艺性好 机床纵向和横向导轨滑动副采用 TSF 贴塑对淬硬磨削 导轨配合 摩擦系数小 动 静摩擦系数之差不大 使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可 靠的伺服性 滑动面及滚珠丝杠副采用集中自动润滑系统 确保了各重要部件都 能工作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之下 自动刀架为立式四工位 免抬起 换刀快速方便 卡盘为手动也可选用电动卡盘或液压卡盘 尾座为液压尾座 采用半防护装置 装卸工件方便 操作面板可根据需要很方便地调整位置 机床整体布置如图 1 所 示 5 图 1 机床的总体设计 第二章第二章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2 1 课题的概述和设计要求 数控机床是属于半闭环控制系统的全功能数控车床 适宜加工各种形状复 杂的轴 套 盘类零件 如车削内 外圆柱面 圆锥面 圆弧面 端面 切槽 倒角 车螺纹等的加工 AD 系列数控机床是具有铣削功能的高速 高效车削中心 除具有车削功能外 还增加了钻 铣功能 能够实现 X Z C 三轴联动 可用于 加工各种轴类 盘类零件 能够满足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高速切削的速度需求 在机床设计中对主轴 床身 床鞍的刚度进行合理分配 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刚性 确保了高速运转 重切时的稳定性 本机床的加工精度为 IT5 IT6 表面粗糙度 6 R 0 4 有色金属 R 0 8 黑色金属 作为通用性极高的机床 特 别适用于精密零件的加工 工艺适应性 5 效率高 精度高 质量高 可广泛适 用于汽 摩 火车轮彀 活塞 轴套等配件 航天 家电 液压气动 轴承 仪 器仪表 五金阀门等制造业零件的批量加工 是理想的机械加工设备 该机床的最大车削直径大 工件最大长度长 其主轴运动的正反转依靠两组 机械式摩擦片离合器完成 主轴的制动采用液压制动器 进给运动的纵向左右运 动 横向前后运动以及快速移动都集中有数控系统控制 对电气控制的要求是 1 对于长度较长的工件 为了减少辅助工作时间 除了配备一台主轴运动电 动机以外 还应配备一台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 2 对于机床在加工时容易产生高温 故需配备一台普通冷却泵电动机 3 要有一套局部照明装置以及一定工作状态指示灯 2 2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设计 2 2 1 主电路设计 一 主电动机 M1 的功率较大 超过 10KW 但是由于机床加工是在机器启动后才 进行 并且要求主轴的正反转 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到过载保护 并采用电流表 PA 监视车销量 就可以得到控制 M1 的主电路图如附图所示 二 对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问题我在设计时设计了一套液压润滑系统 该 系统需要两个电动机 M2 和 M6 电路图如附图所示 三 冷却泵电动机 M3 和刀台快速移动电动机 M4 的功率都较小 额定电流分别为 0 43A 和 2 7A 为了节省成本和缩小体积 可以分别用交流中间继电器 KA3 和 7 KA4 替代接触器进行控制 由于刀台快速移动电动机 M3 短时间的运行 故不设过 载保护 这样可以得到控制 M3 和 M4 的主电路图 电路图如附图所示 2 2 2 控制电源的设计 考虑到安全可靠和满足照明及指示灯的要求 采用控制变压器 TC 供电 其 一次侧为交流 380V 二次侧为交流 220V 110V 和 24V 其中 220V 提供给接触器 KM 和中间继电器 KA 的线圈 24V 交流安全电压提供给局部照明电路和提供给指 示灯电路 具体接线如附图所示 2 2 3 局部照明与信号指示灯电路的设计 在操作面板上设有交流电流表 PA 它被串联在主轴电动机的主回路中 用以 指示机床的工作电流 这样可根据电动机工作情况调整切削用量使主电动机尽量 满载运行 以提高生产效率 并能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照明灯 EL 灯开关 SA 和照明回路熔断器 FU 具体电路见图 第三章第三章 数控系统选用 3 1 数控系统的类型 市场上系统厂家很多 性能大同小异 按控制环路分有开环 闭环和半闭环 系统 按功能分有高中低三类 主要生产厂商有 日本 FANUC 公司 西门子公司 广州数控 华中数控等 3 1 1 开环步进伺服系统 8 此类数控系统以其价格低廉 维修相对简单的优点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存在驱动力矩小 无位置反馈 精度低等原因而退出数控系统的主流地位 在我国 经济型数控机床一般采用此类系统 系统分辨率 0 01 系统结构如下 图 2 开环数控系统工作原理 3 1 2 闭环数控系统 此类数控系统以其价格低廉 维修相对简单的优点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存在驱动力矩小 无位置反馈 精度低等原因而退出数控系统的主流地位 在我国 经济型数控机床一般采用此类系统 系统分辨率 0 01 系统结构如下 图 3 闭环数控系统工作原理 3 1 3 半闭环数控系统 半闭环控制方式其闭环环路短 位置反馈元件安装在伺服电机轴端或丝杠 端部 用于精确控制电机的角度和速度 然后通过精密滚珠丝杠等机械传动结构 实现直线位移 因此可获得稳定的控制特性 达到较高的位置增益而不产生振荡 传动链上有规律的误差可以达到补偿 如螺距及间隙误差等 因此半闭环控制得 到广泛的应用 系 ss 统分辨率 0 001 控制结构示意图如下 9 图 3 半闭环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市场上数控系统的类型较多 主要有 FANUC 0i 系列 西门子 802 系列 三 菱 50L 系列等 根据价格合理 技术先进 可靠性高的原则来选择数控系统 经 综合考虑选用高品质 高可靠 高性能价格比的 FANUC 0i 数控系统 系统分辨 率 0 001 控制轴数 2 轴 可控制两台伺服电机 6 12 实现 XZ 向插补运 动 可车削端面 外园 锥度 圆弧面 主轴接口 2 轴 可控制变频器实现主轴 调速 内置 PLC 简化了外部接线 提高整机的可靠性 图形功能 实现加工时刀 具轨迹预览和模拟 显示运行时的故障 伺服波形使维修更方便 通过 RS232 与 PC 机相连 实现加工程序的上传与下载 配置主轴编码器能加工多种型式螺纹工 件 3 2 FANUC 0i A 系统 3 2 1 伺服电源容量 一 CNC 控制单元的电源 控制单元 24VDC 10 3 5A CRT MDI 单元 0 8A 10 二 伺服单元的电源 额定电压 三相 AC220V 15 10 2Hz X 向伺服电机选择为 6 2000 1 0KW 电源容量 1 5KVA Z 向伺服电机选择为 12 2000 2 1KW 电源容量 3 3KVA 三 伺服用电源变压器 在一般动作条件下系数取 0 6 变压器容量为 1 5 3 3 0 6 2 88 KVA 3 2 2 外围设备 一 显示器 功能 用来显示程序 参数 图形 诊断并支持机床的操作 控制单元通过视频电缆 电源电缆与其相连 二 MDI 单元 功能 用来输入加工程序 设置参数等数据输入 控制单元通过 MDI 电缆与其相连 三 手摇脉冲发生器 MPG 它广泛应用于机床的手动轴操作 MPG 每转输出 100 个脉冲电信号 信号分 A B 两路 均为方波信号 其相位差为 90 度 MPG 与 CNC 通过四根信号线 5V 0V A B 相联 CNC 通过判断其 A B 信号相位超前或滞后关系来判断 MPG 正反 转 通过检测 MPG 所发脉冲个数来控制坐标轴移动的距离 四 模拟量输出接口 主轴控制接口 进给轴控制接口 数控系统可输出 0 10V 的高分辨率模拟量电压信号 用于控制主轴的转 11 速 控制单元与变频器间模拟量的传输使用双绞屏蔽电缆 且屏蔽层接地 五 主轴编码器 主轴编码器与主轴同步转动以获得与主轴同步的位置信号 其主要用于螺纹 切削 主轴转速监控及主轴准停等 第四章第四章 数控机床电控制 4 1 变频器 变频电机 技术要求 主传动采用变频分段无级调速 变频调速范围 1 3 根据技术要求 主电机可采用变频器或主轴伺服单元进行调速控制 主轴伺服控制 调速范围广全速段机械特性好 具有速度反馈功能速度稳定 能实现主轴准停 分度 0 5 10 15 20004000 15004500 0 20004000 15004500 短时过载 15min 额定 11 KW r min 30 60 90 NM r min 图表 1 伺服主轴电机特性 变频调速控制 变频器调频范围一般在 1 400Hz 低速段机械特性较差 在低频 5Hz 以下电机输出扭矩较小 由于无速度反馈功能速度脉动较高 在低速 12 切削时易产生主轴输出扭矩不够和主轴速度下降 从图表 2 变频电机特性曲线可 以看出 变频电机在 150 转 5Hz 以下运行时特性较软 在 150 1500 转范围内 运行扭矩输出平稳 合理选择电机的运行区间完全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根据要求 调速范围为 1 3 我们选择电机的范围为 500 3500 转 其运行区间被恒扭矩区 完全覆盖 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变频器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和故障显示功能 如过电压 欠电压 过电流 过热等保护 能方便与 CNC 系统连接 实现电动机的变速控制 r min NM 60 30 r min KW 额定 11 1500 0 1500 15 10 5 0 3000 3000150 图表 2 变频电机特性曲线 由以上分析和实践经验可知 变频电机选择为 DP160M 4 变频器选择为 FRN 11 G11S 4 它们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DP160M 4 电机主要数据 额定电压三相 380V 额定频率 50Hz 功率 11KW 额定转矩 71 90NM 额定电流 13 22 60A 恒转矩调频范围 5 50Hz 恒功率调频范围 50 200 Hz FRN 11 G11S 4 变频器主要数据 额定容量 11KVA 额定输出电流 24A 额定输出频率 50Hz 额定电压三相 380V 电源容量 15KVA 参数设定参看变频器说明手册 过电流 过载保护开关 QF1 选择 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 24A 4 2 控制设计 4 2 1 变频器信号连接 富士变频器为交流变频调速装置 其控制参数可通过键盘 液晶显示屏进行 设定 其外部接线图如下 14 图 4 变频器的接线图 R S T 三相 380 480V 50Hz 交流电源 11 12 频率设定模拟量输入 FEW REV CM 正反转控制 X1 X9 可选择功能输入信号 U V W 15 变频器输出端子接电机 30A 30B 30C 总报警输出 P P THR CM 外接制动单元 制动电阻 Y1 Y4 选择功能输出信号 4 2 2 变频器控制 变频器的电源为三相交流 380V 50Hz 其输入经断路器 QF2 接触器 KM1 接入 变频器 RST 电源输入端子 经变频器 U V W 端子输出到变频电机 QF2 对变频器 进行短路过载保护 KM1 在机床出现紧急停止时对变频器进行断电处理 QF2 KM1 的辅助触点引入 PLC 对其进行监控 从数控系统的接口输出 0 10V 频率设定模拟量 经变频器 11 12 端子引入 对变频器输出频率进行控制 进而对电机的转动速度进行控制 FEW REV 端子对 电机进行正反转控制 PLC 输出的正反转控制信号经中间继电器接入 FEW 接通 电机正转 REV 接通电机反转 同时断电机停 X1 X9 Y1 Y4 端子可选择功能 输入出信号 第五章第五章 数控机床的逻辑控制 5 1 主轴 S 功能和刀台控制 16 5 1 1 主轴 S 功能 本机床采用四档无级变速 利用 M 接口实现主轴机械分段换档 利用 S 接口 实现速度控制 根据 ISO M 功能代码的表述 则其控制流程如下 图 6 主轴的 S 功能控制流程 17 一 主轴变速过程如下 主轴在变频电机的带动下低速正反摆动 此时对应的换档油缸得电推动变速 齿轮进行换档 当变速油缸上方的接近开关给出齿轮到位信号后 换档结束 输 入 M03 S100 主轴即以 100r min 的速度正转 输入 M04 S150 主轴即以 150r min 的速度反转 输入 M05 主轴停 二 主轴速度控制 S 功能 通过数控系统的模拟量接口来完成 其输出与主轴速度相对应的 10V 到 10V 或 10V 连续可调模拟量 与变频器结合实现主轴速度的控制 三 主轴正转 反转 停止功能 使用 M 功能的 M03 M04 M05 代码来实现 执行 M03 M04 M05 指令时 CNC 通知 PLC 来完成 M 代码的译码工作 相应的输出口动作通知变频器控制电机 实现正转 反转 停止 M03 指令 PLC 译码 正转继电器吸合 变频器正转功能接通 返回 M03 指令结束信号 5 1 2 刀台控制 18 图 7 刀台的控制流程 本机床采用电动四工位刀架 控制流程如下 首先系统给出换刀指令如 T10 T20 T30 T40 X11 2 由于不 在刀位其信号状态为高电平 梯形图显示为导通状态 NC 输出 F26 0 F26 1 F26 2 经译码后 Y1002 3 导通 外部继电器 KA3 吸合 KM4 动作刀 架电机通电正转 刀架松开并开始转位 1 工位霍尔开关信号由低电平 0 变为 高电平 1 到达 2 工位霍尔开关信号由高电平 1 变为低电平 0 刀架继 19 续转动 2 工位霍尔开关信号由低电平 0 变为高电平 1 到达 3 工位霍尔开 关信号 X11 2 由高电平 1 变为低电平 0 电机反转 刀架开始锁紧 电机 反转 1 8 秒后电机停转 图 8 霍尔元件接线图 图 9 刀台控制梯形图 F7 3 刀具 T 代码选通信号 F1 1 系统复位信号 F26 0 F26 1 F26 2 NC 20 刀具指令 T 代码输出 X1008 4 急停信号 X11 0 X11 1 X11 2 X11 3 刀具四个 工位到达信号 Y1002 3 刀架正转 Y1002 2 刀架反转 R 中间继电器 SUB3 时间 继电器 5 2 方式选择 MD1 MD2 MD3 信号状态方式 MD4MD2MD1 1编辑 EDIT011 2存储器运行 MEM001 3手动数据输入 MDI000 4手轮100 5手动连续101 6手动回原点101 方式选择信号为格雷码 在进行机床操作时应首先选择机床的工作方式 数控系 统检测输入信号来通知当前所选定的操作方式 5 3 数控机床用 PC FANUC 0i TA 作为基本的功能提供给用户 其软件和硬件被作为 CNC 系统的基 本功能而与 CNC 其它功能一起设计制造 因此具有较 5 的针对性 5 3 1 PC 输入 输出信号 PC 的输入 输出信号有两类 一类直流输入 输出信号 一类交流输入 输出信 号 直流输入信号是指机床侧的开关 按钮 继电器触点 传感器等采集到的通 断信号 如 限位开关 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开关 PC 的输入输出接点 21 图 10 直流输入信号原理 直流输出信号来自 PC 经驱动电路送至机床侧 驱动继电器线圈 指示灯 信号 图 11 直流输出信号原理 5 3 2 信号要求 DI 触点容量 30V DC16mA DO 最大负载电流 200mA 耐压 24V 20 当输出控制对象是电磁阀 电磁离合器等负载时 其工作电压或电流超过最大允 许值必须使用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要并联续流二极管 5 3 3 PC 指令 在设计控制程序时 基本指令用的较多 由于实现数控机床的逻辑较为复杂 22 因此必须借助功能指令来简化编程 如二进制运算 回转工作台控制 一致比较 等 就 FANUC 的 PMC L 来说 基本指令有 12 种 功能指令有 35 种 PMC L 的输入输出信号 F 为 CNC 送 PMC 信号 G 为 PMC 送 CNC 信号 X 为机床送 PMC 信号 Y 为 PMC 送机床信号 R 为内部继电器 D 为保持型存储器的数据 5 4 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主要用于手动方式或自动方式下对运动的操作 5 4 1 方式选择 1 自动运行方式 AUTO 2 程序编辑方式 EDIT 3 手动数据输入方式 MDI 4 手动连续进给 JOG 5 手轮进给方式 6 回原点方式 5 4 2 其它功能 1 单程序段 2 机床锁紧 3 空运行 4 程序跳选 5 主轴正反停 6 冷却启停 7 循环 启动 8 进给暂停 9 急停 10 XZ 手动进给按钮等 第六章第六章 电器元件选择 6 1 功能要求和参数计算 23 6 1 1 功能要求 1 电源选用 380V 50Hz 三相四线制 2 数控系采用 FANUC 0i TA 半闭环控制系统 3 主电机选用 DP160M 4 4 X 轴选用 6NM 电机 Z 轴选用 12NM 电机 5 主轴配有编码器用于车削螺纹和显示主轴转速 6 冷却电机选用 AOB 25 90W 2 极 7 刀架电机选用 120W 2 极 8 液压电机选用 AO2 7124 B3 9 交流控制回路选用交流 110V 50Hz 10 工作照明电路选用 220V 50Hz 11 给伺服控制器提供 380V 电源 12 为防止交流接触器和电机启动或停止干扰系统工作电机进线和交流接触器线 圈两端需加电子灭弧器 13 保护断路器有以下功能 瞬时短路跳开 电机过载跳开 控制回路与动力回 路必须用隔离变压器隔离 6 1 2 功能参数计算 从 机床电气设计手册 查出 1 DP160M 4 电机主要数据 额定电压三相 380V 额定频率 50Hz 功率 11KW 额定转矩 71 90NM 额定电流 22 60A 恒转矩调频范围 5 50Hz 恒功率 24 调频范围 50 200 Hz 2 冷却电机 AOB 25 90W 2 极 2800 r min 额定电流 0 32A 3 刀架电机 120W 2 极 1440r min 额定电流 0 6A 4 液压电机型号 AO2 7124 B3 功率 370W 额定电流 0 956A 6 2 接触器的选用和熔断器选择 6 2 1 接触器的选用 1 控制冷却电机的交流接触器选用 a 线圈电压 110V 50Hz b 主触头电压 380V c 主触头额定电流根据经验公式 Icn Pnx1000 Kun Icn 0 09x1000 1x380 0 24A 根据以上参数查 沈阳二一三电器产品样本 第 24 页选用型号为 BC98 0911 内置电子灭弧器 额定电流 9A 1 个常开辅助触头 1 个常闭辅助触头 辅助 触头额工作电流 6A 额定绝缘电压 690UiV 机械寿命 1500 次 线圈电压 110V 50Hz 线圈功耗起动 95VA 2 控制刀架电机的交流接触器选用 a 线圈电压 110V 50Hz b 主触头电压 380V c 主触头额定电流根据经验公式 Icn Pnx1000 Kun Icn 0 12x1000 1x380 0 32A 25 选用型号为 BC98 0911 3 控制变频器的交流接触器选用 a 线圈电压 110V 50Hz b 主触头电压 380V c 主触头额定电流 Icn 24A 选用型号为 BC98 3211 6 3 保护电动机断路器选用 根据断路器过载保护选用原则 断路器选用应是被保护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1 1 1 25 倍 断路器整定电流调节范围是 60 100 a 冷却电机保护断路器选用型号 M611 0 2 0 63A 可整定到 0 32A b 刀架电机保护断路器选用型号 M611 0 63 1A 可整定到 0 7A 因为刀架定 位时是利用刀架电机的反转堵转后压紧 整定值应略高一些 c 液压电机保护断路器选用型号 M611 1 1 6A 可整定到 1 2A d 变频器保护断路器选用型号 M611 24 32A 可整定到 24A e 伺服变压器保护断路器选用型号 M611 10 16A 可整定到 10A 6 4 电动机电子灭弧器选用 a 刀架电机选用苏州四通电器厂产型 号为 SM 1 b 冷却电机选用苏州四通电器厂产型 号为 SM 1 c 液压电机选用苏州四通电器厂产型 号为 SM 1 6 5 控制回路隔离变压器选择和熔断器选择 26 6 5 1 控制回路隔离变压器选择 JBK3 500 初级线圈电压为 380V 次级线圈为 110V 110VA 24V 50VA 220V 250VA 6 5 2 熔断器选择 1 控制变压器初级熔断器选择 控制变压器初级电流 Imax 500VA 380V 1 3A Irn 1 5 2 5 Imax 1 5 2 5 取 2 5 Irn 2 5Imax 2 5x1 3 3 3 采用 RT14 4A 2 控制变压器次级 110VA 110V 熔断器选择 控制变压器次级电流 Imax 110VA 110V 1A Irn 1 5 2 5 Imax 1 5 2 5 取 2 Irn 2Imax 2x1A 2A 采用 RT14 2A 控制变压器次级 50VA 24V 熔断器选择 其主要为 40W 照明灯提供电源 采用 RT14 2A 6 6 导线的选择和总空气开关选择 6 6 1 导线的选择 依据主电动机功率和导线的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 主电机动力回路选用截面 积 4 平方毫米 BVR 根据 GB5226 1 2002 导线颜色选用黑色 27 依据冷却电动机功率和导线的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 主电机动力回路选用截 面积 0 75 平方毫米 BVR 根据 GB5226 1 2002 导线颜色选用黑色 依据电动刀架电动机功率和导线的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 电机动力回路选用 截面积 1 平方毫米 BVR 根据 GB5226 1 2002 导线颜色选用黑色 依据液压电动机功率和导线的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 电机动力回路选用截面 积 1 平方毫米 BVR 根据 GB5226 1 2002 导线颜色选用黑色 依据控制回功率和导线的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 控制回路选用截面积 0 75 平方毫米 BVR 根据 GB5226 1 2002 导线颜色选用红色 接地保护回路依据负载选用截面积 0 75 平方毫米 BVR GB5226 1 2002 导线 颜色选用黄绿双色 6 6 2 总空气开关选择 依据各控制回路所需电流总和 I 主电机 22 6A 冷却电机 0 32A 电动刀架 0 s6A 液压 0 97A 其它 2A 侗服控制 10A 36 69A 自动空气开关选用型号为 JCM1 63S 330 50A 参看有关手册导线直径选 4mm2 电线载流量为 25A 28 结结 论论 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 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 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 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 看法有点太片面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 而且也是对自己 能力的一种提高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 自己 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 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 什么东西都懂 有点眼 高手低 通过这次 AD 系列普车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的毕业设计 我明白学习是 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在以后的工作 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 习 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设计过程中 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数控化改造和机床电气部分的资料 与 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 并通过网络和学习设计辅助软件等方式 使自己学到了不 少知识 也经历了不少艰辛 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 29 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 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 相信会对今后的学 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 使我充分体会到了 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 但是在 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 使我终身受益 在毕业设计中 我通过查资料了解到目前国内的设备数控化率还很低 特别 是河南省 因此 开发普及型数控车床既是市场的需求 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