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二线城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1页
移居二线城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2页
移居二线城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3页
移居二线城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4页
移居二线城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居二线城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小穆今年30岁,老家在江西,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留在上海。由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他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销售,每个月底薪 1800元,其他要靠业绩提成,一年下来多的时候可以拿到税后8万元,而少的时候只能拿到5万元。太太小静是大学同学,老家在重庆,毕业后也留在了上海,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财务,每个月税后收入5000元,每年除了13月薪之外其他收入几乎很少,小静毕业以后又自费读了MBA,但似乎对工作也没有什么帮助。小两口的家境都较为一般,靠不了父母,只能两人一起白手起家共同奋斗,现在在上海租了一套一室户的房子,尽管每个月省吃俭用,工作到现在攒下了20万元,但是要在上海买房、生子、生活、养老,感觉仍然沉重得喘不过气来。本以为高学历能帮自己一臂之力,但在人才聚集、学历过剩的一线城市,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途并不容易。与其这样,还不如到学历相对值钱的二线城市发展。小穆和小静商议之后,决定一起离开上海,回到小静的老家重庆开始新生活。小穆找到一份电子行业公司的企划部副经理职位,每月稳定收入税后4000元,小静也找到一家新的广告公司,仍旧是财务工作,每月税后收入3000元。高房价事实上正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掣肘。动辄两三百万元一套的房子,已经不是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消费的必需品了,而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拼命上班换来的收入增长永远赶不上首付的增长,于是很多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与其疲倦地把自己划为新上海人,不如潇洒地回归到更适合生活的地方。唯一合理的选择就是跨入职场候鸟群的队伍,远离令人心生恐惧的一线城市。一般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城市的房价是否可以承受。中国仍然是执行户籍制度的国家,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购买房子解决住房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解决户口问题,户口问题连接了几代人的生育、教育、就业、养老等附加要素。尽管从长远看户籍制度的作用一定会慢慢淡化,但从现实角度出发也只有咬牙接受。其次要考虑城市的教育资源充沛程度以及教育质量。如果说二三线城市的生活质量较一线城市低一些那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教育资源直接牵涉到下一代的成长环境,不能因为父母的安逸而贻误了孩子的前程。尤其是如果带着孩子一起迁移的话,更要考虑孩子读书的衔接问题。目前,各个城市之间的教育大纲要求是有差异的,孩子的适应能力要远远弱于成年人,所以要尽量做到孩子教育的平滑过渡,以免震动过大反而影响了学业。再次要考虑的是职业前景规划,二三线城市尽管从竞争压力来说较一线城市小了很多,但实际上同时也意味着机会的减少,很多时候更意味着竞争环境的不平等以及更无奈的潜规则。因此,职场候鸟群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预期,如果仍然是心存高远,很有可能反而落差较大。相反,在看清现状的基础上摆正位置、随遇而安、把握机会,说不定倒能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延伸开说,就是选择一个城市发展,还需要考虑城市的人脉和背景,如果到一个完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么意味着一切关系都要从头开始建立,甚至从头开始认识这座城市,这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未尝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因此,不妨选择有一定根基的城市,比如说像小穆和小静那样选择回小静的老家,或者说选择有比较要好的朋友所在的城市。还有需要考虑的问题就略微次要一些,但也要有充分认识。比如说天气情况,有些习惯了南方生活环境的人迁移到东北去会不会受不了那里的干旱和寒冷;比如说饮食习惯,有些习惯了清淡口味的人迁移到西部地区后会不会适应不了那里的重辣口味;比如说方言环境,有些北方地区的人迁移到南方之后会不会听不懂当地的方言等等。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好下家,也就是在当地找好工作。一般而言,对于职场候鸟群来说,拥有大城市的高学历文凭以及工作经历,是不难在二三线城市谋得一份工作的,关键是你想谋得一份怎样的满意职位。比如说,在本案例中,小穆原先在上海的工作是医疗器械销售,底薪较低,完全要靠自己的销售业绩提成来赚取收入,非常辛苦,尽管研究生毕业但显得专业无用武之地,以小穆6万-8万元的年收入来看似乎也业绩平平,职业发展徘徊在十字路口,迟迟突破不了瓶颈。但是小穆迁移到重庆之后找到了一份收入稳定、专业对路的工作,同时企划部的职位还能充分发挥他之前在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更可喜的是小穆作为部门的副经理开始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能,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轨迹。相比之下,小静的下家就显得比较一般,在重庆仍然是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财务,薪水较之上海的工作直线下降了近一半,尽管在工作强度和要求上会低于上海,但这样的新起点也明显偏低。小静在求职时还是应该把自己放在更高的层面去争取,毕竟手里还有一本MBA文凭,尽管在上海持有这样文凭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但在二三线城市应该会显得含金量更高一些。有的时候,对于一些在各地都有分公司或子公司的企业来说,选择一个新的城市成本代价会更低,不一定需要办了辞职办入职那么多手续,只要向总部申请岗位调动说不定就能够如愿以偿,这样还有利于从不同视角去了解并参与一个公司的经营,从而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第二步要办理好社保、公积金、保险、户口等的迁移工作。迁移到另一个城市工作生活,要预先充分了解新地方的社保规章制度,在可能的情况下,预先开立好相关账户,然后将在原先城市缴金账户内的资金转移到新城市的账户中,这样可以保证工龄以及相关权益的连续计算和不受损失。当然,各个城市之间的社保缴金标准会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二三线城市的缴金金额会低于一线城市,有的甚至可能在账户资金使用规定上也有所差异。第三步要办好上海单位的离职手续。所谓 好聚好散,尽管你已经打定主意选择离开这座城市,但仍然应该把自己最优秀、最职业的一面留给奋战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在离职之前,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完整妥当的交接手续,走得干净、走得漂亮,这也是职业经理人基本素养的一种锤炼。第四步要做好新城市的生活准备。比如说预先找好距离单位较近的房子,先办理租房手续,收集齐全基本生活信息,比如说居委会、派出所、物业、开户银行、水电煤缴费卡、新的手机号、超市卖场、医院等等。如果有孩子的话,还要给孩子找好对口的学校,最好实地考察一番再行定夺。在本例中,小穆和小静两人回到重庆生活后,小穆每月税后收入4000元,小静每月税后收入3000元,尽管收入较之前有所下降,但因为生活成本也降低不少,因此并不会对生活水平造成太大的影响。值得欣慰的是,小穆和小静夫妇可以考虑购买房子了。两人在上海工作期间积蓄了20万元,可以全部拿来做首付和房子的简单装修,假设买一套单价5000元的90平方米房子,房屋总价45万元,18万元支付四成首付,2万元支付装修费用,剩余27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是期限20年的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那么以5.94%的基准利率测算,首年月供约2400余元,并逐月递减,与两人每月税后合计7000元收入相比,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两人应该是首套房贷,原则上贷款利率还可以下浮,月供金额相应更低。作为一个筑巢期家庭来说,小穆和小静也应该开始考虑育儿问题了。在迁往重庆生活之后,每月税后7000元收入,扣除2400元月供以及基本生活费用之外,每月结余也已较为有限,最多1000元左右,一年下来最多攒下12000元。但是好在小两口都还年轻,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每年工资收入有可能实现5%10%的增长,再加上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递减的月供金额,因此小两口在2年之内生育孩子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对于家庭投资来说,二三线城市可能在方便程度上不如一线城市。居民理财意识较为淡薄、银行金融理财产品较为有限、证券期货营业部等网点机构较少、开放式基金阳光私募一对多等产品投资环境有欠成熟、投资市场资讯信息相对闭塞,这些先天条件的不足,再加上由于竞争不充分所带来的高费率、高佣金成本,确实都是家庭投资理财的不利条件。但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这些不利条件所造成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巴菲特也是在三线城市中成就了投资大师的美誉,小穆和小静应该更有信心才对。在资产配置比例方面,需要适时增加一些高风险资产以获取潜在收益,比如说股票、基金等。由于二三线城市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在家庭保障方面小穆和小静需要及早未雨绸缪,越晚启动将越难以应对高额的养老需求,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也要同时满足家庭的基础保障。在本案例中,小穆和小静可以考虑将家庭年收入的10%用于购买家庭保险计划,在头两年经济不很宽裕时可放低比例至5%左右,若干年后经济宽裕了甚至还可以提升到15%.在购买家庭保险计划时,要遵循几项原则: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先给大人买保险;在丈夫和妻子之间,先给家庭经济支柱买保险;在各种险种之间,先买意外险和健康险,然后再考虑教育险和养老险,最后才考虑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险种。职场候鸟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定阶层,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选择离开 一线城市回归二线城市。但实际上,所谓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是相对而言的。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城市族群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跻身一线城市。职场候鸟群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回归到了一线城市;抑或是通过艰苦创业,成功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再次杀回一线城市。从这个角度上看,不管怎么迁移,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强自身的软实力,暂时的迁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