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1_第1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1_第2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1_第3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1_第4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 可持续发展 看一看 燃料需求增加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加剧以及水 矿产资源短缺 议一议 建议认真讨论 提高认识 答案略 思一思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潜在价值 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间接价值 也叫生态功能 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 如 森林和草地具有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等作用 湿地具有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直接价值 对人类有实用意义 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创作等作用的价值 如药用价值 工业原料 科学研究价值 美学价值等 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 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做一个种群 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 其相互关系如下 2 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全相同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 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 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 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 因此 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 如实行计划生育 2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 人类的生存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是有限的 过度利用使其减少 2 人口增加 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 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 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 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 加剧了环境污染 特别提醒大部分环境问题 归根结底是由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 人口增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 不论是石油 矿物等不可再生资源 还是鱼类 森林等可再生资源都会遭遇更大压力 并需要农业生产出更多的食物 跟踪训练1 2011 宿迁二模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对 环境容量 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 随着生产的发展 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 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 综合三个图可知 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 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 图 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 由此可知 环境容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是一定的 不会扩大 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答案 B 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 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2 土地荒漠化 1 原因 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如草原的过度放牧 草原植被破坏 有益动物大量减少 病虫害严重 使草原植被退化 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 2 后果 沙尘暴遮天蔽日 毁坏力极强 3 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部分地区退耕还林 还草 大量营造草场 灌木林和防护林 以林护草 草林结合 另外还有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特别提醒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 同时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 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富营养化表现在海洋中为赤潮 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 跟踪训练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温室效应 赤潮 光化学污染 潮汐 臭氧层空洞 水俣病 酸雨 大脖子病A B C D 解析 潮汐是因地球 月球的位置及吸引力而产生的海水规律性的涨落现象 属正常自然现象 大脖子病则是由于缺乏碘元素 而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所致 水俣病是因为环境中汞这一重金属含量过高导致 赤潮是大量N P等元素进入江 河 湖 海等水域 引起浮游生物和藻类的大量繁殖 这些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 而导致水体缺氧 鱼虾等生物死亡 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 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 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 答案 D 规律总结 不要认为温室效应不属于环境污染 虽然正常情况下空气中存在CO2 但CO2过多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三 生多样性分析1 多样性内涵 三层次 1 基因多样性 指遗传信息的总和 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 植物 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2 物种多样性 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 目前被描述的物种约175万种 3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生物圈中生态环境 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2 多样性原因分析 1 从分子水平看 2 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利用资源 防治环境污染 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及宣传活动 2 坚持 可持续发展 和 合理利用 是最好的保护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避免盲目掠夺式开发利用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 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 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退耕还林 草 湖 等 跟踪训练3 2011 临沂模拟 关于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B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C 建立植物园 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 保护生物多样性 并不反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可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价值及其保护措施入手 再分析各选项后得出答案 解析 A项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表述缺少了生态系统层面 B项所述间接价值应为潜在价值 C项所述措施为易地保护 答案 D 误区警示 本题易误选A或B 误认为生物多样性只包括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而把生态系统多样性漏掉 间接价值是指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不要误把目前还不清楚的价值当作间接价值 题型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例1 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C 目前我国人口太多 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最高峰 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三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与形势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压力 标准解答 人口增长有符合种群增长的一面 但又有其特殊的一面 如出生率升高而死亡率降低导致人口增加 但人类可以实行计划生育等政策来减缓人口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鉴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如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等方面 所以要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只有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 但我国人口数还会有一个增加的时期 这是我国前一阶段人口迅速增加的必然结果 之后才能降下来 答案 C 题型二全球性环境问题 例2 如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的模式图 据图回答 1 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 2 动植物遗体碎屑 排出物中的硫元素主要通过 作用 被释放到土壤和大气中 3 非生物环境中SO2 SO42 通过 作用进入生物环境中 4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发展 人类的 活动增加使大气中SO2含量剧增 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造成大气污染 5 请依据图示 运用你所学知识 提出减少大气中SO2的措施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可先从硫循环模式图入手 分析大气中SO2的来源 去路 及硫循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再结合各小题组织答案 自主解答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若循环出现障碍 就会出现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氮循环会带来水体富营养化 硫循环会带来酸雨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做此类题时 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这些物质的来源和去路 在生物群落中的转化 尤其是涉及到物质代谢问题 及所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要了解减少此类物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 即一方面减少来源 另一方面要增加去向 答案 1 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 微生物分解 3 植物吸收 4 燃烧煤等化石燃料 或生活 5 多种能吸收SO2的植被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开发新能源等 题型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例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 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 自主解答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要理解其含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与生物多样性的构成联系起来 由于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从这三个层次出发 对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加以保护 答案 D 一 选择题1 2010 江苏高考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 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 但不包括 A 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 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 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 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A项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项该小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故并非对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项长在路边的小草可能含有一些利于生存的抗性基因 故可能对人类有重要价值 D项路边的小草可为某些动物提供栖息环境 该动物可能是某种害虫的天敌 答案 B 2 2010 北京高考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 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这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而逐渐形成的 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 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 物种的多样性都在升高 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 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物种多样性越高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答案 C 3 2009 广东高考 目前气象预报中有 紫外线指数 的内容 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 滥伐森林B 水体污染C 南极冰川融化D 臭氧层破坏解析 臭氧层可以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答案 D 4 2009 上海高考 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 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 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 植株高度如下图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B 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C 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 需原海拔处的数据D 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 解析 因处于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属于同一物种 故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的是个体差异 而不是物种多样性 同一物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个体之间可以杂交 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株高的差异说明遗传的差异 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 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若与原海拔处的数据相同 说明遗传差异影响株高 若与原海拔处的数据不同 说明环境差异影响株高 答案 C 5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 生性喜光 善于攀援 生长迅速 后来引入我国某地 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B 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C 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D 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 引入外来物种 对当地生物并不一定都有害 外来物种的疯长是因为当地环境适宜 且没有天敌 不一定是该物种发生了基因突变 和喜光 喜阴没有绝对的关系 植物之间因对阳光 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共同需求一定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答案 A 二 简答题6 2010 江苏高考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 受到广泛关注 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请回答问题 1 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d 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 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 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 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 等特性 2 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 加入粉绿狐尾藻 一种高等水生植物 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 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3 也有人提出假设 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 完成实验设计 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 铜绿微囊藻 粉绿狐尾藻 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 500mL锥形瓶 蒸馏水 显微镜 血球计数板 盖玻片 玻璃缸 微孔滤膜 可以除菌 等 实验步骤 材料准备 在装有7000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d 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培养液配制 实验分组 取锥形瓶6只 分为两组 接种与培养 观察与统计 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的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 计算平均值 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4 若 3 中假设成立 则实验结果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及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 都具有体积小 生殖周期短的特点 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有光照 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无机盐离子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认真审题 研究对象是粉绿狐尾藻产生的化学物质而不是粉绿狐尾藻 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粉绿狐尾藻产生的化学物质 答案 1 个体小 世代周期短 无性生殖 2 光照 无机营养 二氧化碳 3 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 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 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 在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mL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 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mL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 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囊藻 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d 4 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 实验组受抑制 7 2009 北京理综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 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 编号1 2 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 1965年冬 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 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 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 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 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 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2 氮元素以N2 NO3 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 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 图中显示 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 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