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doc_第1页
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doc_第2页
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doc_第3页
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doc_第4页
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 摘 要:巴门尼德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转折点,“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存在者存在”的思想是古代从朴素的感性思维方式向成熟的形式思维方式转变的开始。 关键词:存在 存在论 影响 巴门尼德哲学的出现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和质的飞跃,它不只是对过去唯心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此前整个古希腊原始朴素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无论在哲学理论还是在思维方式上,他的贡献都是显著的。他所提出的“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范畴。他把“存在”规定为具有“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等特性。 一、“存在”的语词分析 巴门尼德同古希腊哲学前期的大多数哲学家一样,留给我们的著作很少,只有一些著作的残篇或后人的记述, 巴门尼德最著名的著作是他的哲学诗论自然(Peri physeos ),这也是几乎仅有的研究巴门尼德哲学的原始的资料了。在这部著作残篇里,巴门尼德借正义女神之口把真理和意见区分开来。 巴门尼德强调“存在者存在”的这个“存在”到底是什么?在希腊语中“存在”是estin,而estin又是eimi的现在陈述式主动语态第三人称单数,在英文中勉强译作It is或者being希腊语estin相当于一个简单句,表示“它是”或者“它存在”。那么这个“它”是指什么?在希腊语中,“是什么”的本来含意就是“作为而存在”它作表语,说明主语的性质、身份、种类等。随着这个语言抽象意义的不断加深,在赫拉克里特那儿获得了哲学上的意义,但也只是作为表语使用的,只是后来巴门尼德在进一步的意义上,把“存在”变成了独立的本体范畴。 可见,“存在”在巴门尼德哲学中不是一个具体的感性质的东西,它是对本体最普遍,最抽象的规定。它既不同于朴素哲学家提出的“水”、“气”、等感性质的东西;也不同于在量上对本原有一定把握的“数”。与朴素哲学相比,巴门尼德哲学在内容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不再沿着之前哲学把寻求世界本原的希望寄托于“水”、“气”等感性质的东西上, 而是寻求一种稳定的, 具有普遍性的规定,这个普遍性的规定巴门尼德认为就是“存在”。 二、“存在”的含义 巴门尼德哲学的中心点是“存在”。他的“存在者存在”,“存在者不能不存在”,开创了哲学与逻辑的结合。“存在”范畴的哲学含义是: (1)存在是永恒的, 不生不灭的。 “因为它是完全的、不动的、无止境的。它既非过去存在,亦非将来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 是个连续的一。” (2)存在是不可分的。 (3)存在是不动的。这其实是由(1),(2)得出的必然结果。 (4)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表达,只有存在才有真实的名称。 “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在这里巴门尼德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5)存在是有限制的,形如球体。 “它在各方面都是完全的,好像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个方面距离都相等,因为不能在哪个地方大一点或小一点。”巴门尼德哲学是西方人类早期哲学思想的转折点, 从此开创了哲学与逻辑的内在结合,开始了西方思想传统。 三、“存在”范畴的影响 巴门尼德“存在”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希腊哲学的本体论转向。早期希腊哲学家们都在为变化的万物找一个最后的根源“始基”,在巴门尼德看来,研究这些问题获得的只是“群氓”的意见,“群氓”看到的是这个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他们走的是所谓“意见之路”,巴门尼德却要在这种多样的变动的“意见”之上,寻求唯一的、永恒的真理,走所谓“真理之路”。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界引向对永恒单一的本质的认识,寻求更高一级真实的、不变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透过现象去深入研究本质,唯有这样才能摆脱那无休无止关于“始基”争论和对立的纠缠。尽管巴门尼德不可能认识到真正的本质,但在西方哲学史上他第一个从这方面提出问题,这种与追求“始基”的道路不同,致力于探讨宇宙自然在逻辑上处于第一位的根据或本质,他称之为“存在”,“存在”明确地被确定为哲学研究对象。 巴门尼德的“存在”范畴真正实现了认识论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推论方法。我们知道,“始基”论的哲学家们由于还分不清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所以往往武断地宣布某些经验感知的具体事物为世界的本原,缺乏比较严格的逻辑论证。巴氏却自觉地运用推理、演绎的方法来构建“存在”,从他论自然的第一部分来说,推理的逻辑层次是比较清楚的,首先,他指出了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本质的“存在”,一种是现象的“非存在”,接着指出后者是不可靠的,于是只剩下一条途径,即“存在”之路,亦即“真理”之路。进一步,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特性,“存在”无始无终,不会消灭;它是不动的,既没有空间的移动,也没有自身的变化;这样“存在”就是永远和自身同一的他的这种逻辑推理的方法显然有极大的启发性。 巴门尼德的“存在”范畴不仅对他以后的哲学一直深存影响,更重要的是从巴门尼德开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哲学研究方法,因为这样而从巴门尼德开始了真正的“形而上”的哲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巴门尼德篇陈康译注,商务印书馆,1985年 2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