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观察和护理_第1页
支气管哮喘观察和护理_第2页
支气管哮喘观察和护理_第3页
支气管哮喘观察和护理_第4页
支气管哮喘观察和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bservingandNursingofBronchialAsthma支气管哮喘观察和护理 Definition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平滑肌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 cellularelements 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 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Characterized特点 episodicairwaynarrowing可逆性气流受限increasedreactivity气道反应性增加pharmacologicandspontaneousreversibility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咳嗽 Riskfactors危险因素 宿主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Geneticfactors遗传因素 哮喘有很强的遗传倾向 具有家庭及个人过敏史的患儿较一般群体发生率高 根据国外资料统计 有家族史的小儿哮喘发病率为42 9 父母均有哮喘史的下一代发病率72 8 父母均无哮喘则下一代发病率15 2 Environmentalfactors环境因素 吸入性变应原 尘螨 花粉 真菌 动物毛屑 二氧化硫 氨气等 感染 细菌 病毒 原虫 寄生虫等 食物 鱼 虾 蟹 蛋类 牛奶等 药物 心得安 阿斯匹林等 其它 气候变化 妊娠等 Precipitatingfactors诱发因素 Precipitatingfactors诱发因素 哮喘发病机制示意图 环境因素 遗传易感个体 炎症细胞 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 神经调节失衡 上皮细胞及气道平滑肌结构功能异常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症状性哮喘 环境激发因子 Symptoms症状 Episodicexpiratorydyspnea发作性呼吸困难Chroniccough咳嗽chestpainortightness胸闷sputumproduction白色泡沫痰Sittingposition端坐呼吸 Signs体征 persistentwheezingsound哮鸣音prolongedexpiratorysound呼气延长tachycardia paradoxicalpulse心动过速 奇脉cyanosis发绀silentchest寂静肺 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初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PEF占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 奇脉 临床特点 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分级 Pneumothorax自发性气胸Mediastinalemphysema纵隔气肿Atelectasis肺不张Pulmonaryheartdisease肺心病Lunginfections肺感染Emphsema肺气肿Bronchiectasis支气管扩张Pulmonaryfibrosis肺纤维化 Complications并发症 Investigations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 Sputumtest痰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感染时或重症患者白细胞增多2 Arterybloodgasanalysis动脉血气分析 1 呼吸性碱中毒 resp alkalosis decresedPaO2 PaCO2 PHrised 2 呼吸性酸中毒 resp acidosis decresedPaO2 risedPaCO2 3 代谢性酸中毒 metablicacidosis 3 呼吸功能检查 1 通气功能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decraedFEV1 FEV1 FVC decreasedPEFincreasedRV 2 bronchialprovocationtest激发试验 目的 测定气道反应性适应症 FEV1 70 FEV1下降 20 PD20 FEV1 PC20 FEV1 Investigations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3 bronchialdilationtest舒张试验目的 测定气流受限的 可逆性阳性 FEV1增加 12 且绝对值增加 200ml 4 PEF及变异率目的 判断气道通气功能变化日变异率 20 Investigations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 ChestX ray胸部检查 发作时透亮度增加 可有气胸 纵隔气肿 肺不张 缓解期可无异常5 特异性变应原检查 目的不是诊断疾病 而是作为生活指导和是否脱敏治疗的依据 Investigations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 发作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和或咳嗽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胸闷和咳嗽 5 症状不典型者 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 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 FEV1前后增加 12 绝对值 200ml 3 最大呼气流量 PEF 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 20 以上 1 Identifyandavoidextrinsicfactors脱离变应原 shortacting短效 salbutamol沙丁胺醇 吸入 terbutaline特布他林 班布特罗等longacting长效 沙美特罗 salmaterol 福莫特罗 formoterol 2 Drug药物 2受体激动剂agitatorof 2adrenergicreceptor 抗胆碱药 吸入 异丙托溴胺等 多与 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 糖皮质激素 吸入 口服 静脉 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色苷酸钠 吸入 非激素抗炎药 多用于运动性哮喘 Thetreatmentofacuteattackingstage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在1993年 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起草了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的报告 同时推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 1995年发表GINA系列丛书1998年修订 对哮喘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类2002年及此后每年内容更新2006年内容更新是基于2005年1月以来的大量临床研究做出的GINA的目标 提高哮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 提供诊断和治疗哮喘的关键性建议 为不同健康需求 不同的健康服务机构和卫生资源提供相应的策略 为全球社会指明具有特殊意义的研究领域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 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 我国结合GINA制定的08年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确定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 1 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2 维持正常活动 包括运动能力 3 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4 预防哮喘急性加重 5 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6 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 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 在中国 每100 000位哮喘患者中有36 7位哮喘患者会因哮喘死亡 中国哮喘患者死亡率在全球最高 常用护理诊断 1 低效型呼吸型态与支气管痉挛 气道炎症 粘液分泌增加 气道阻塞有关 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道平滑肌收缩 痰液粘稠 排痰不畅 无效咳嗽 疲乏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雾化吸人器的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与依据 1 低效型呼吸型态 1 环境和体位有明确过敏原者 应尽快脱离变应原 体位 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 或向前倾身在一桌上等 2 避免诱因 3 饮食指导避免进食硬 冷 油煎食物 不宜食用鱼 虾 蟹 蛋类 牛奶等易过敏食物 4 病情观察尤其是夜间和凌晨易发作 5 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6 氧疗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2 5L min 面罩给氧 氧浓度24 28 1 2受体激动剂用药途径以吸入方式给药效果最好而不良反应最小 常用的吸入药物的装置包括手按的定量吸入器 MDI 干粉吸纳器 DPI 等 药物的不良反应 肌肉震颤 随用药剂量的增大 可能出现心悸 头晕 周围血管阻力增高 胃肠反应等 代谢紊乱 表现为血乳酸丙酮酸的升高和酮症 反复长期应用 2受体激动剂易发生低敏感现象 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弱 持续时间缩短 护理措施与依据 2 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 口服或静脉给药 吸入疗法可以减轻糖皮质激素全身疗法的副作用 注意观察和预防副作用 吸入疗法可出现声音嘶哑 口咽部念珠菌感染 指导病人喷药后用清水充分漱口 应注意观察骨质疏松 指导病人宜联合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 2受体激动剂或控释茶碱 全身用药应注意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消化性溃疡等副作用 宜在饭后服用 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气雾吸入可减少其口服量 当用吸入剂替代口服剂时 开始时应在口服剂量的基础上加用吸入剂 在2周内逐步减少口服量 嘱病人勿自行减量或停药 护理措施与依据 3 茶碱类氨茶碱一般不以静脉注射给药 慎用于妊娠 发热 小儿或老年 心 肝 肾功能障碍或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与西咪替丁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药物等合用时可影响茶碱代谢而排泄减慢 应减少用量 观察用药后疗效和副作用 用药中最好监测氨茶碱血浓度 安全浓度为6 15 g ml 护理措施与依据 4 色苷酸钠为抗过敏平喘药的代表药物 可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一般采用吸入疗法 5 其他 护理措施与依据 护理措施与依据 2 清理呼吸道无效 1 观察病情 补充水分 2 心理护理 3 排痰措施痰液粘稠者可定时雾化吸入生理盐水 加入硫酸庆大霉素 糜蛋白酶 2受体激动剂 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协助翻身 拍背或体位引流 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无效者可用负压吸引器吸痰 护理措施与依据 3 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的有关知识 1 介绍雾化吸入的器具 2 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取下瓶盖并摇晃吸入器 缓慢且平稳的呼气 将吸入器放于口中 以手指揿压喷药 同时尽可能持续吸气 屏气5 10s 图 现缓慢呼气 吸入步骤 1 打开用一手握住外壳 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 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完全打开 2 推开握住准纳器 的吸嘴对着自己 向外推滑动杆 直至发出咔哒声 表明准纳器 已做好吸药的准备 3 吸入将吸嘴放入口中 从准纳器 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 切勿从鼻吸入 然后将准纳器 口中拿出 继续屏气约10秒钟 关闭准纳器 准纳器 的使用方法简便 吸气通道长 双螺旋通道的口器 储药池 刮药板 定量药盘 旋转把手 内置干燥剂 都保的构造和特点 都保的吸入方法 储雾罐 Spacer 定量气雾剂 MDI 吸入疗法的辅助工具 储雾罐 Spacer MDI喷出的药雾贮于储雾罐 病人从储雾罐吸入药物 可增加MDI的疗效 并减少它的副作用 药雾通过储雾罐时 药物颗粒和罐内的空气充分混合 解决了喷药与吸气不同步问题 而且可作几次吸气 吸入药雾多 吸入气道和肺组织的药量较单用MDI增加 停留在口咽部的药量明显减少 储雾罐主要用于小儿以及吸气和手部动作配合不好的病人 或者使用MDI后咽喉部局部副作用明显的病人 峰流速仪的应用 PEF recordindiarytreatmentplan 峰流速仪的应用 测定PEF可以帮助诊断哮喘和定量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 尤其建议那些重症的哮喘患者 缺乏对哮喘严重程度感知的患者以及曾经因哮喘住院的患者进行长期的PEF监测 GNIA中认为用PEF监测哮喘的作用与用某些工具监测其他慢性病类似 如用血压计测量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用血糖仪测量糖尿病人的血糖 在家中能够坚持进行PEF监测 一些早期恶化征象被及时处理 长期监测可减少发作次数 避免了住院治疗 教育与管理EducationandManagement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 其目的是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对治疗目标达成共识 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 包括自我监测 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 在症状和 或 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变化的情况下 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其中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 教育与管理EducationandManagement 患者教育的目标是增加理解 增强技能 增加满意度 增强自信心 增加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增进健康 减少卫生保健资源使用 教育与管理EducationandManagement 教育内容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哮喘避免触发 诱发因素的方法哮喘的本质 发病机制哮喘长期治疗方法药物吸人装置及使用方法自我监测 如何测定 记录 解释哮喘日记内容 症状评分 应用药物 PEF 哮喘控制测试 ACT 变化哮喘先兆 哮喘发作征象和相应自我处理方法 如何及何时就医哮喘防治药物知识如何根据自我监测结果判定控制水平来选择治疗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教育与管理EducationandManagement 初诊教育随访教育和评价材料集中教育自学教育网络教育治信息互助学习定点教育调动全社会各阶层力量宣传普及哮喘防治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