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_第1页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_第2页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_第3页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_第4页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 企业信息管理学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基础课,信 息 管 理 学 Information Management,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 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Qiyexinxiguanlididingliangfenxi,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企业信息化测评的类型: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企业信息化绩效的测评,采用投入法,采用产出法,“投入”: 资金投入管理投入智力投入时间投入,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管理不是同一个概念,企业信息化只是企业信息管理六大内容之一。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是综合的。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或者企业信息化绩效的测评都不能代替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开始于1998年。探讨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但是尚未提出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 1999年3月,张根保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包括:计算机在企业的广泛运用、建设企业级信息网络、建设企业的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 1999年11月,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企业信息化研究报告中提出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确立了信息化四大评估要素,但没有提出具体的测评指标体系。,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国内最早提出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 (1)生产过程信息化 (2)流通过程信息化 (3)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 (4)组织结构信息化 (5)生产要素信息化,生产要素: 硬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软要素:科技、教育等。,指标体系分析: 没有设置反映管理、组织结构、生产要素的指标。反映劳动者信息化的指标不妥当。绝大部分指标的取值是以投入的经费为基点计算。,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3刘凤勤等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 3 个一级指标 9 个二级指标: (1)信息化信息装备力 (2)信息化信息利用力 (3)信息化发展潜在力,有些指标并不十分贴切: 每百人函件数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3刘凤勤等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4杨剑侠的企业信息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学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 具有62个指标的三级测评指标体系: (1)技术信息化 (2)管理信息化(以人为本,多种管理模式融合) (3)人员信息化 (4)外部关系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还没有来得及做实际检验,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3刘凤勤等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4杨剑侠的企业信息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5蒋晓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研究, 2001年9月企业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研究 提出了3大类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的体系: (1)信息资源与装备类指标 (2)信息技术普及和发展类指标 (3)信息技术利用率指标化,同时列出三个方面的指标是比较早的体系,但是没有明确阐述这三个概念。,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3刘凤勤等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4杨剑侠的企业信息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5蒋晓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研究,6唐志容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2001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1)信息技术投入及设施水平 (2)生产过程自动化 (3)管理信息化 (4)营销信息化水平 (5)人员素质,“生产自动化”与“生产过程信息化”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管理变革等没有得到反映。,人员素质指标:员工受教育水平、员工培训比例和信息技术普及率不能反映人员信息化的水平 。,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3刘凤勤等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4杨剑侠的企业信息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5蒋晓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研究,6唐志容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7北京大学企业信息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2002年北京大学课题组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指 标体系研究8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测评体系,北大体系8个一级指标: (1)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2)信息化基础资源情况(3)企业电子商务开展情况(4)信息化相关投入情况(5)标准化程度(6)网站与网络情况(7)数据库规模(8)IT技术投入,资金投入的指标过多,占28个二级指标的四分之一。,反映技术信息化的指标比较多,反映管理信息化、人员信息化的指标太少 。,组织变革、流程再造、应用软件的利用水平等没有反映。,反映企业人员信息化水平:千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信息技术人员比重。,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3刘凤勤等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4杨剑侠的企业信息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5蒋晓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研究,6唐志容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7北京大学企业信息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8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2002年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1)战略地位(2)基础建设(3)应用状况(4)人力资源(5)安全(6)效益指数,通用性指标体系,以新型信息技术为主导,思想比较前卫。,将通用性和专业性区分开,目前无法测评专业性测度指标。,通用型体系缺乏管理信息化和人员信息化的测评指标。,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提出,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3刘凤勤等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4杨剑侠的企业信息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5蒋晓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研究,6唐志容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7北京大学企业信息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8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9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现状的不足: 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人员信息化水平测 评的专门研究缺乏定量分析的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 测评指标体系的不够,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1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可操作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成长性与预测性原则,8.1.2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2测评指标体系的结构,重庆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指标体系(A1),重庆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指标体系(A2),重庆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指标体系(A3),重庆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8.1.2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1)计算测评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的指数值,8.1.3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方法,1相对指数法,将某一年作为基年,该年的信息化指数f为100。 在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中,以每一个三级指标在基年的具体数据为100,然后再分别将测度年的指标数据除以基年同一指标数据,即求得测度年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测评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指数值的计算,例 某企业2000年的 “C1 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 是12台,而2002年是45台。 2000年 “C1 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 12台 2002年 “C1 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 45台 现在以12台为100,计算45台相当于多少: 1245= 100 C1 C1 =(45100) 12 = 375,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2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1)计算测评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的指数值,8.1.3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方法,1相对指数法,(2)计算测评指标体系的总指数值,一步算术平均法,假定27个三级指标对最终信息化指数值贡献等价,在求出各项指标的指数值后,将27项指数值相加,再除以27,即一步求其算术平均值,为总的信息化指数。,二步算术平均法,假定A1、A2、A3三大组要素对最终信息化指数值的贡献等价,先分别计算3组组内各指数的平均值,然后再对3组的指数平均值求算术平均值。,长安公司与力帆公司的信息化指数比较,14.29.7= 100C19 C19 = (9.7100)14.2 = 68.3,21.822.3= 100C20 C20 = (22.3100)21.8 = 102.3,10.9= 100C21 C21 = (0.9100)1 = 90,(68.3 + 102.3 + 90 + 62.5+60 + 256.8 + 45.8 + 107.8 +217.6 ) 9 = 112.3,长安公司与力帆公司的信息化指数比较,长安公司与力帆公司的信息化指数比较,长安公司与力帆公司的信息化指数比较,(669.7 + 621.0 +1010.7 ) 27 = 85.2,85.2,(83.7 +77.6 +112.3 ) 3 = 91.2,91.2,一步法,二步法,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8.1.2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1)计算测评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的指数值,8.1.3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方法,1相对指数法,(2)计算测评指标体系的总指数值,(3)相对指数法的优点,以企业的某一年为基年,可用来评价企业测评年的企业信息化指数,了解企业自身纵向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也可用来比较不同企业间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8.1.1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研究现状,8.1.2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2定性打分法,8.1.3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方法,1相对指数法,定性打分,用于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测评方法如同设计调查问卷一样,给需要定性测评的指标设计若干个选项,每个选项给定一个分值。为了避免打分的主观性,可以给定性指标确定权重。,指标“企业成员对信息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可设计四个选项: 一无所知,得分为0 略有概念,得分为25 基本了解,得分为50 非常熟悉,得分为100,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1企业绩效测评的含义,企业绩效,是指在一定经营时期内,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的总和。 企业绩效测评就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简称:企业效绩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志着企业效绩评价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1企业绩效测评的含义,2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含义,企业信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所以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是企业绩效的一种。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根据企业绩效的定义,指的是企业信息管理行为及其后果。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是在一定经营时期内,依据事先制定的标准和方法,对企业信息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效益和信息管理者的业绩进行测算和评价,以求改善企业信息管理行为效果的社会活动。,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1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主体和客体,(1)测评主体,评价组织机构和评价实施机构。 评价组织机构:企业的主管部门、企业集团、金融机构、企业自身、股东、债权人等。 评价实施机构: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2)测评客体,绩效评价的行为对象,由测评主体根据需要确定,企业主管部门可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列为测评对象 企业集团可将子公司列为测评对象 投资者可以将被投资者企业列为测评对象 金融机构可以将贷款企业列为测评对象等,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1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主体和客体,2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原则,(1)宏观绩效与微观绩效相结合的原则(2)短期、近期与远期绩效相结合的原则(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的原则(4)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相结合的原则(5)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1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主体和客体,2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原则,3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要素及其设置,(1)测评要素,测评指标测评标准测评方法,尊重历史惯例指标间可相互修正与测评对象性质相适应,(2)测评指标设置的要求,(3)测评标准的设置,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1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主体和客体,2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原则,3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要素及其设置,4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意义和作用,(1)企业实现有效信息管理的重要方法(2)企业提高企业信息管理者水平的迫切需要(3)企业信息管理活动会因此在业内获得广泛承认,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2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这指的是企业信息管理活动的效果与消耗之间的关系,即:企业信息产出与企业信息投入之间的关系。 测评效率是以对效益、即有效性的肯定为前提的。,8.2.3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内容,1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益,这是企业信息管理活动所产生的有用的劳动成果,3企业信息管理的满意度,这指的是消费者和企业员工作为企业信息管理行为的对象,在企业实施信息管理活动之后所产生的内心愉悦体验的程度以及对该活动的认可、支持、反对或无所谓的主观心理状态。,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8.2.3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内容,8.2.3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方法,1自比法(1)前后自比法,H = A2A1,企业信息管理的绩效,企业实施信息管理之后的绩效,企业实施信息管理之前的绩效,A1 A2包括企业效益、企业效率和满意度,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8.2.3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内容,8.2.3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方法,1自比法(1)前后自比法,Y = B2B1,企业信息管理的绩效,企业实施信息管理后的实际绩效,企业实施信息管理后预期的绩效,B1 B2包括企业效益、企业效率和满意度,(2)预期自比法,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8.2.1 企业绩效测评与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8.2.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实施,8.2.3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内容,8.2.3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测评的方法,1自比法,L = (A2A1) (D2D1),企业信息管理的绩效,实施信息管理的企业的实际绩效,没有实施信息管理的相邻企业的绩效,2互比法(1)异类互比法,第 8 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8.2 企业信息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