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doc_第1页
浅析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doc_第2页
浅析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doc_第3页
浅析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doc_第4页
浅析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摘要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提高阅读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步骤。本文拟从阅读习惯、阅读过程及阅读技巧等方面加以阐述。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正如哥德曼(K.S.Goodman)所说:“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又相互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句法和语义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而阅读理解能力是反映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正逐步为英语教育界所共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也显示,我们当前的英语教育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在近几年的中考、高考中,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内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切实加强阅读能力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技巧 How to Improve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strategyAbstractTo improve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of students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China.Improving reading ability is a key step in learning English.So I elaborate the reading habits, reading process and reading skills in this paper.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and absorb written information and access to knowledge. As Goldman (KSGoodman) said: Reading is an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distinct message that the symbol, syntactic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are in a form of treatment. The read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sign to reflect the ability of language . 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in English is a consensus for the English education setor.It is also shown from all sides of the information that our present English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gi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the exams, testing student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is requires us to practic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and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In this way we can improve English level of students.Key words: reading methods; reading skills; reading habits目录引言1第一章: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1学生缺乏英语阅读的兴趣21.2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21.2.1音读 21.2.2心读 21.2.3指读21.2. 5过多地依赖工具书31.3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僵化、滞后3第二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对策42.1重视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42.2 掌握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42.2.1掠读法42.2.2寻读法42.2.3意群寻读法52.2.4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52.3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方法52.3.1根据阅读材料设置阅读任务62.3.2明确阅读主题,将写作贯穿于课堂活动中62.3.3制作阅读档案6结论8参考文献9谢辞108引言英语阅读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背景知识,对英语材料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从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着手。目前,在校的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第一章 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学生缺乏英语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在以往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往往限于课本和一些作为考试范围的篇目,采取强行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方式,以期取得高分,使高分的内涵演化成一定范围内知识的精确度。这一方式,无疑造成得高分的学生阅读范围受局限,视野狭小,思维逐渐僵化,缺乏自学阅读吸取信息的主动性;而基础较差得不到高分的学生则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毫无兴趣,阅读理解很难进行或根本不存在理解。那么,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很强的吸取信息的愿望和获取信息的信心,阅读理解才能很好地进行,从而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效果和目的。1.2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1.2.1音读 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另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看见的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唇,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能够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范晓波 2003:16-19)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效率,必须使自己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1.2.2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方式。心读时,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音。这种方式也是一种不好的阅读习惯,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并且矫正起来又比较困难。采用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强制自己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一般能逐渐克服这种不良习惯。 1.2.3指读 指读是指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主要思想内容上。指读的习惯实际上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快速活动的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用脑瞬间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1.2.4复视 复视指的是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能力差的读者往往是过分依赖于复视以至成为一种习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这样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以至养成复视的习惯。 1.2.5过多地依赖工具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的单词或短语就频繁地使用工具书,这样做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因为查字典,使文章意思零乱,不利于对信息的整体理解,增加了阅读障碍,降低阅读效率。(李庭芗 1994:24-25)一习惯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会猜测,掌握猜词的技巧,利用上下文、构词法、同义、反义、定义、解释等手段获得词、句的意思。除上述情况以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不良阅读阅读习惯。如,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有的一边阅读一边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物,不时地发出响声;有的爱抖动双腿;有的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干扰我们的思路,影响我们阅读效率,因此我们应及时地加以纠正。1.3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僵化、滞后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而对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理解却有所忽略,甚至误把表层理解看成阅读理解的全部。(张珂 2000:32-36)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解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的模式,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理解,其结果是把课文分段讲、分句讲,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分割零碎,分散讲解,从而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信息和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往往由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和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于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回忆性问题,很少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因此,一些学生虽然读了不少,但所有的思维都是局限于教师设定的模式和范围内进行,抑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不快。第二章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对策2.1重视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发音准确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发音,也就不会有听、说、读的兴趣。在英语学习中,要想掌握正确的发音,除了要积极接受老师的指导外,还要听课文录音和其他发音地道的英语有声材料;有了正确的语音知识,还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和扎实的语法基础。实践经验表明: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来说,要想获得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掌握英语语法;拥有较大词汇量包括短语动词、习语和搭配;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叶肖梅 2005:16-17)条件中,前两者尤为重要。因为阅读篇章难度的大小取决于词汇、短语搭配及句子结构的变换。如果在一篇材料中,读者几乎没有什么生词和不熟悉的短语搭配,也没有不清楚的语法结构,那么理解起来就当然顺利了,阅读速度也就提高了。2.2 掌握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2.2.1掠读法所谓掠读法,又称“浏览”或“略读”,就是很快地浏览全文以求抓住文章的梗概。要想利用掠读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全文大意,就必须学会找主题句。主题句是一个能够概括全段大意的句子,多数置于每段的开头,也可能放在段落的结尾或段落的中间。找到了每段的主题句,那么这些主题句的意思加起来就差不多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了。2.2.2寻读法寻读法又称扫描法,即快速扫视几行文字、一个段落或整个篇章,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披沙拣金,寻找你所期望得到的某个细节,如查找一个人名、地名,某一件事发生的时间或其他类似的材料。(赵权 2005:23-27)明是,比较有效的寻读法应该是在掠读法之后,因为在浏览全文基础上用扫描法能够大大降低搜索细节信息的盲目性。2.2.3意群寻读法有意义的语法结构被称为“意群”。(李静华 2006:41-46)快阅读速度避免逐字阅读,掌握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是一个比较容易且效率较高的方法。阅读时,通过视觉将句子按意群分割为若干“版块”,眼睛只须注视每个“版块”的中心词,不必审视“版块”中每个词的意思。2.2.4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意是提高阅读速度最重的要手段之一。在阅读时,如果碰到生词就查词典,那样耗时太多。因此教给学生一些猜测词义的技巧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上述方法并非万能的,对它们的采用要因人,因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的差异而有所选择。例如,要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可用略读法;要获取某些特定信息,可采用寻读法;要掌握确切的内容,要求深入地理解,就要用细读法。但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测试中,这些方法是综合统一的。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的实践过程。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先用略读法,快速浏览全文,获得总体印象,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再读问题,按照问题的要求进行寻读,在相关部分找出与所需信息有关的词语、句子;为准确回答问题,还需通过进一步细读来确定答案。为方便起见,可以画出重要的词句,供答题时参考。题目做完后,最好再将文章快速阅读一遍,体会文章主旨大意,核实答案是否符合文章原意。总之,英语这门学科既不是单纯的知识课,也不是专项技能课,它是与语言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和思维逻辑学等学科紧密相关的。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方法的掌握与效率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使他们能理解字面意义、具备识别技能;让学生提高文化意识,尽可能扩大知识面;传授语篇结构知识,训练抓住文章主题和要旨的技能;培养逻推理、评价和判断等技能,提高识别词语、理解文章和评价作品的能力;训练快速阅读技能,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3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方法技能不是一教就会的,策略也不是通过看报纸听课就能够掌握,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和理解、体验中得到的。因此,阅读技能的培养不能简单地依靠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给学生一些技能和策略的指导,将策略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周晓丽 2003:35-36)2.3.1根据阅读材料设置阅读任务针对阅读材料的题材和体裁,语篇行文的风格,设置层层递进的阅读任务,提高学生语言输入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如在学习新闻报纸文章,老师必须为每位学生的体验活动精心准备阅读材料,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文章难度适中,内容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新报纸到课堂,在供学生分小组轮流阅读,共同讨论的同时,结合具体内容,精心设置一些问题,恰当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在认识、冲突中,激发其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转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Ask students to glance though the articles and discuss what they all have in common, eg. a headline, narrow colums, and(most) a first paragraph that is different in appearance to the rest of the article.( Bruce, Martin 2003: 31-32 ) (2) Ask them to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of some of the article to find out what they are about.( James, William 2001:23-24) (3) Explain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