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规律_第1页
生猪价格规律_第2页
生猪价格规律_第3页
生猪价格规律_第4页
生猪价格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猪生产及其价格变化规律生猪生产及其价格变化规律 1 1 20072007 年生猪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回顾年生猪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回顾 2007 年是生猪价格波动较大的一年 也是各项扶持政策出台最多的一年 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各项生猪扶持政策 生猪生产逐步回升 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 全年生猪生产基本稳定 预计猪肉产量与 2006 年相比略有下降 1 1 价格上涨幅度大 创历史新高 根据对全国 450 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的调查统计 2007 年生猪产品 价格经历了平稳上涨 快速攀升 高位运行 3 个阶段 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 2007 年 1 4 月 生猪产品价格比较稳定 仔猪价格稳中上涨 活猪和猪肉价格 小幅波动 仔猪 活猪 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 12 59 9 17 和 14 69 元 kg 5 月份 生猪价格开始快速上涨 到 8 月份 仔猪价格比 4 月份增长近 1 倍 活 猪和猪肉价格也上涨 50 以上 分别达 24 09 14 27 和 22 95 元 kg 9 10 月 由于各地积极落实中央各项扶持政策 全国生猪生产开始恢复增长 生猪产品 价格小幅回落 11 12 月进入生猪消费和加工旺季 生猪产品价格又出现反弹 12 月份再创历史新高 总体看 2007 年价格涨幅比较大 1 12 月 全国仔猪 活猪 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 18 6 11 84 和 18 81 元 kg 同比分别上涨 111 1 64 5 55 3 图 1 1 2 生产开始恢复 养殖效益显著 2007 年上半年生猪存栏略有下降 9 月份后出现恢复性增长 据农业部统 计 9 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 1 2 据农业部门跟踪 20 个重点省份调查统 计 10 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 13 4 环比上升 1 9 生猪出栏同比增加 3 1 环比增加 16 6 扭转了持续多月的下跌状况 10 月份生猪存出栏同比 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表明生猪生产进入全面较快恢复阶段 据全国畜 牧总站对 20 个省 60 个县的跟踪调查 12 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 6 5 能繁母 猪存栏同比增长 9 4 能繁母猪比重在 10 左右 图 1 2004 年以来的仔猪 活猪 猪肉价格曲线 2007 年生猪养殖效益明显好于往年 全年猪粮比价平均为 7 29 1 特别是 8 月份以来 猪粮比价超过 8 0 1 远远高于 5 5 1 的盈亏平衡点 也是历史上 比价最高的一年 据测算 出栏 1 头肥猪平均超过 300 元 为常年效益水平 1 倍以上 生猪生产较快恢复增长是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狠抓政策落 实的结果 自 2007 年 5 月以来 中央多次召开会议 专门研究生猪生产与市场 供应问题 7 月 30 日 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 意见 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 稳定市场供应的政策性措施 7 月 31 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 菜篮子 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对做好猪肉等菜篮子产品生产 和副食品供应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8 月 13 日 国务院又下发了 关于切实政 策 保证市场供应 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 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大 工作力度 采取得力措施 坚决把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 位 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也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启动实施了生猪良种补贴 能 繁母猪补贴和保险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 其中中央用于能繁母猪补 贴资金 11 4 亿元 生猪良种补贴 1 8 亿元 安排 3 亿元扶持原种猪场 扩繁场 资源场 安排 25 亿元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安排 15 亿元奖励生猪调出大县 正是由于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加上市场价格的刺激 生猪生产出现了 恢复性发展 扭转了被动局面 1 3 生猪贸易继续保持顺差 2007 年 1 11 月 我国生猪产品出口 8 27 亿美元 同比减少 7 7 进口 4 08 亿美元 同比增加了 1 87 倍 出口大于进口 保持贸易顺差 生猪产品贸易主要包括鲜冷冻猪肉 加工猪肉 猪杂碎和活猪 其中 鲜 冷冻猪肉 加工猪肉 活猪为主要出口产品 其份额分别占生猪产品出口的 30 71 40 53 和 28 7 猪杂碎为主要进口产品 其进口额占生猪产品进口 额的 75 42 其余为鲜冷冻猪肉进口 占 23 48 进出口贸易中 鲜冷冻猪肉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2007 年 1 11 月 我国 鲜冷冻猪肉出口量为 12 33 万 t 同比减少 50 57 出口额为 2 54 亿美元 同 比减少 31 06 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 7 17 万 t 进口额为 9 570 85 万美元 同比分别增加 2 35 倍和 4 06 倍 加工猪肉出口额增加 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增 加 但总量不大 猪杂碎进口量大 同比大幅度增加 出口量较小 活猪出口 额增加 2 2 我国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历史回顾我国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历史回顾 从 1988 年后 我国生猪价格大概每隔 3 年左右就有一次波动 并逐步呈现 出明显的周期性 2 1 最近 4 个周期的变化情况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前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是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出 现的 买难 和 卖难 二者交替进行 往往是以 买难 开始 大概半年 以后出现 卖难 再有半年左右时间得以平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后 我国的生猪生产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市场了 这之后出现的 卖难 基本是绝对 过剩 即使是一定时期内的价格居高 也是 卖难 后的正常调整 生猪价格 与成本 消费联系得更加紧密 整个猪群结构也更加合理 我们分析了 1994 年 至今的生猪价格 效益以及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情况 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两次 卖猪难 相隔时间 3 年左右 从 1994 年建立畜产品及相关生 产资料价格统计报表至今 13 年正好经历了 4 次 卖猪难 尤其前 3 个周期 比较规律 第 1 次 卖猪难 是 1995 年 1 月 第 2 次 卖猪难 1998 年 3 月 第 3 次是 2001 年 2 月 间隔基本都是 3 年 2001 年之后的两年半时间 基本处于 卖难 的延缓期 价格和效益低迷 使得价格波动周期出现微小变 化 导致下一个卖难延期出现 推后 1 年左右 图 2 之后又恢复了 3 年一 个周期的规律 图 2 1994 年 6 月以来活猪价格 2 每个周期从价格明显上涨到达猪粮比 1 5 5 的盈亏点只需要 2 4 月 到达 1 6 以上的效益区需要 3 6 月 3 每次价格明显下跌到跌破 1 5 5 的盈亏点只需要 1 2 月 跌破这 一界线尤其到 1 5 以下之后 就保持基本稳定 然后持续十几个月 最近一 个周期仅几个月的维持期 说明养殖户在根据价格变化在调整生产 并对价格 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4 自从跟踪调查以来 每次 卖猪难 的出现 价格波动程度呈逐步减 缓的趋势 也就是说 4 次价格下跌 生产者的损失逐步减少 说明生产者不断 成熟 市场进一步完善 宏观调控逐步增强 1995 年 卖猪难 猪粮比价在 1 5 5 以下持续 22 个月 其中 17 个月在 1 5 以下 1998 年 卖猪难 猪 粮比在 1 5 5 以下持续 17 个月 其中 12 个月在 1 5 以下 2001 年 卖猪 难 猪粮比在 1 5 5 以下持续 20 个月 但大部分时间在 1 5 5 左右 仅有 6 个月在 1 5 以下 这是由于 1998 年的 卖猪难 冲击比较大 生产者需要 长时间调整 加上心里没底 投入生产比较谨慎 总量增加得不多 这一周期 养猪户既没有赔本 也没赚到更多的钱 在 卖猪难 时期损失也没有前两次 大 2005 年 卖猪难 猪粮比在 1 5 5 以下维持 8 个月 1 5 以下仅有 4 个月 图 3 图 3 1994 年 6 月份以来猪粮比 5 每次价格下跌的谷底越来越浅 1998 年那个周期在 1999 年 5 月生猪 价格最低 为 4 72 元 kg 2001 年那个周期是 2002 年 5 月价格最低 为 5 54 元 kg 最近这个周期是 2006 年 5 月价格最低 为 5 96 元 kg 从猪粮比看 最近 3 个周期的最低效益分别为 1 3 86 1 4 67 1 4 37 6 生产效益呈增长趋势 1995 年 1 月至 1998 年 2 月猪粮比平均 5 4 1998 年 3 月至 2001 年 1 月猪 粮比平均 5 0 2003 年 8 月至 2006 年 7 月猪粮比平均 5 9 3 3 新一个周期的特点新一个周期的特点 上一周期的谷底是 2006 年 6 月 当时猪粮比价为 1 4 37 之后开始回 升 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价格变化走向符合前几个周期的规律 7 月份回升 经历了 3 个月到 9 月份猪粮比突破 1 5 5 经历 6 个月到 12 月份突破 1 6 这与前面的结 论一致 之后的变化也与前 4 个周期相似 2 猪粮比达到 1 6 以上后 价格连续出现大的跳跃 5 8 月每月毛猪 价格上涨 1 元左右 3 过去把养猪效益分为 4 个等次 猪粮比在 1 5 5 以下为亏损区 1 5 6 6 为低收入区 1 6 6 5 为中等收入区 1 6 5 以上为高效益区 这 一周期高效益区间维持的时间将最长 上一周期在 1 6 5 以上为 7 个月 而 这一周期刚运行一半 猪粮比在 1 6 5 以上已有 8 个月 今后还将维持一段 时期 4 这一周期仔猪价格 生猪收购价格 猪肉价格 猪粮比均创历史新高 并且比前 4 个周期有大幅度上涨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是周期波动规律所致 2007 年我国生猪价格正处于新一轮的回升期 这 是造成 2007 年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是内因 价格上涨幅度偏高是受到外力的 协同作用 也就是说 我国生猪价格同期性变化的趋势是短期内不可改变的 外因对变化的影响只能表现在提前或推动价格变化的出现 增大或降低变化的 幅度 对周期时间的长短也会产生影响 这次价格上涨的外力主要包括饲料成 本大幅上涨 疫病严重 生猪数量有所减少 消费刚性增长 其他成本也在增 加等 二是饲养成本的大幅上涨推动生猪价格上涨 2007 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1 月份玉米价格为 1 5 元 kg 之后每月环比上涨 1 左右 到 12 月份玉米价 格上涨加快 环比涨 4 1 达到 1 76 元 kg 创 1994 年以来新高 2007 年全 年玉米平均价格为 1 61 元 kg 同比增长 18 4 豆粕 鱼粉等原料价格也出 现较大幅度上涨 目前 猪饲料比 2006 年同期上涨 0 4 元 kg 左右 仅饲料一 项 就增加成本 100 元左右 育肥 4 个月 用饲料 250 多 kg 加上防疫费 人工费 排污费等的增加 规模猪场每头猪生产成本同比增加 200 元左右 三是产业间比较效益不平衡 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的增加 促使养猪生 产者期望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收益 对于大规模饲养者来讲 可以体现规模效益 而散养户养猪效益与外出务工效益比较已经不合理 以养 10 头育肥猪为例 饲 养 4 个月 每头猪纯利润 200 元 共挣 2 000 元 这是按效益较好的水平计算 的 一个周期 3 年 很短时间每头能赚 200 元以上 大部分时间低于这水平 而外出务工可以获得 4 000 元 甚至更多 要使养猪与务工得到同样的收益 必然要提高生猪出售价格 四是对猪肉消费的增加拉动了生猪价格上涨 经济持续增长 城乡购买力 不断增强 对生猪价格上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007 年以来绝大多数商品价格 均在增长 城市消费在不断增强 尤其对副食品的需求增加 农村市场的启动 也比较快 五是物价指数的增长带动了生猪价格上涨 2006 年 12 月物价指数同比上 涨 6 9 对生猪价格必然有影响 尤其是生猪生产上游产品的涨价 对生猪 价格上涨产生推动 六是 2007 年生猪产品价格偏高是事实 但与 2006 年 卖猪难 的低价格 水平相比也是增幅偏高的原因之一 2007 年全年仔猪 生猪 猪肉价格与 2004 年全年平均价格相比 分别上涨 45 3 38 0 36 7 而 2007 年比 2004 年生产的综合成本应上涨 30 左右 这样比较 可以看出涨幅并不是超常规 4 4 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判断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判断 总的判断是 这一周期生猪生产综合成本有很大增加 生猪产品价格上了 一个大台阶 今后低成本养猪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低价格吃猪肉的现象也不可 能再发生 无论是管理者 还是生产者 消费者均应有明确认识 适时调整心 态和思路 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 目前生猪产品处于高价位区 后期判断 就是判断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 也就是说下一个 卖猪难 什么时候出现 1 上一周期生猪在高价位区维持 22 个月 这一周期从 2006 年 5 月连续 经历 8 个月 加上 2006 年春节前后有 12 个月左右 这样分析 生猪产品在高 价位区还将维持 10 12 月 2 上一周期生产效益明显下跌是在 2005 年 10 月份 按照 3 年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价格明显下跌应在 2008 年第四季度 3 从上周期至今 出现了不少新情况 一是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2007 年底生猪规模养殖同比增长 20 二是由于上一轮 卖猪难 冲击 加上疫病 影响 生猪存栏有所减少 三是物价指数持续走高 尤其饲料原料价格升高 会带动生猪产品价格走高 四是人们对生猪产品的需求刚性增长等 这些因素 均会延长生猪产品的高价位运行时间 4 对生猪生产的判断要考虑综合因素 不能价格一涨就认为是生产减少 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目前一头猪生产成本大概是 仔猪 600 元 饲料 550 元 用药 30 50 元 人工 15 元 不加其他折旧 直接成本 1 200 多元 以这样的 水平 盈亏点大概在猪粮比 1 6 5 目前生产仔猪的利润很高 有很大的下 降空间 如果仔猪价格能降低些 应在 1 6 左右 我们在吉林 河北调查 生猪毛重成本应在 12 13 元 kg 按这样推算 生猪收购价格低于 15 元 kg 农民就不会有积极性 5 综上所述 下一次生猪价格明显下跌应该在 2008 年第四季度之后 往后推的可能性也存在 下一次 卖猪难 持续时间会更短 谷底继续变浅 猪粮比在 1 5 左右的可能性大 目前的生猪价格增长与进入消费和加工旺季 有关 猪的供应数量应是增加的趋势 春节过后 会出现生猪价格回落 但会 在高价位区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关于各学校办理南乐教研安排关于各学校办理南乐教研安排 为加大教育论坛的印刷速度 加强中心校的论文征集力度 促进内涵发展 的经验总结工作 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经研究决定以各中心校教研 沙龙成员为编审 各出一期 南乐教研 1 1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 标准化建设 校园文化 办校特色等 2 2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师德师风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