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照相机基本知识 作者 涂伯乐 一 照相机类型有 1 平视旁轴取景式 双镜头反光式 单镜头反光式 折合式 摆头式 一次成像式等2 自动化程度分类 手控曝光式 测光连动式 自动曝光对焦式 全自动式等 3 用途分类 普通照相机 航空照相机 水下照相机 显微照相机 立体照相机 红外照相机 微光照相机和大型座机 4 感光材料规格分类 120照相机135照相机120相机 使用120胶卷 所摄尺寸为6 66 76 4 56 126 17等135相机 使用135胶卷所摄尺寸为24 3624 18 二 镜头的基本知识 1 焦距 是指从透镜的中心到被摄物的焦点距离通称焦距 2 光圈 是指镜头上的光圈调节环或钮 调整成大小不同的光孔 控制进入镜头的光量 以获得正确的曝光 A 按光量大小排序 1 22 84 5至 等 B 特点是 当光圈系数在最小数值时 光孔最大 光通量也最大 当光孔逐渐缩小时 光通量也随之减少 C 光圈每差一级 光通量就相差一倍 但不论焦距和光孔直径多大 只要光圈数值相同 它的光通量是一样的 数码相机按1 3步长控制 D 最佳光圈 是指镜头的最大光圈收缩三级 就是该镜头的最佳光圈 E 光圈用 表示 F 镜头的手动与自动转换用 A M切换 及锁定和微调按钮 G VR 自动防抖系统 三 镜头的分类及作用 按焦距值能否调节分类 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也可按普通镜头和特种镜头及手动 自动分类 1 定焦镜头 按焦距的不同分为 标准镜头 鱼眼镜头 短焦镜头 广角 和长焦镜头 2 变焦镜头 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任意变换焦距 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角 不同大小的影像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画面构图 3 变焦镜头根据变焦方式的不同 又分为单环式和双环式 四 变焦镜头的优点 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 可通过变焦改变拍摄范围及把被摄物拉近 在曝光过程中采用连续变焦式推拉形式造成一种 曝炸 效果 表现摄体的动感 一镜多用或一镜走天下 节省更换镜头的时间 减少携带镜头的数量 五 变焦镜头的缺点 1 有效光径较小 取景器亮度弱 在光线差的情况下 调焦困难 2 体积和重量较大 稳定性差 存在焦距移位 影像不实 3 成像质量不如定焦镜头 而且工艺复杂 成本较高 价格昂贵 可采取提高快门速度式使用角架的方式提高稳定性 快门的作用和光圈的关系 一 快门是相机从时间上控制镜头的光通量的装置 以秒为计算单位 一般分为 机械快门 电子快门 程序快门 根据快门在相机的按装位置又分为 中心快门也称镜间快门和焦点快门也称帘幕快门两大类 二 快门的作用分为 1 和相机镜头的光圈配合 控制镜头的光通量 2 以不同的快门速度 抓取被摄体的瞬间动感 三 快门的速度分为 B 1 2 8 到8000等 也称 B门 1 2秒 1 8000秒 四 特点 分母越大 快门速度越快 镜头进光量越少 反之 分母越小 快门速度越慢 镜头的进光量就越多 B门是作长时间曝光用 按下快门直到松开快门才关闭五 快门和光圈的关系 1 在共同控制曝光方面 是互相配合 互相补偿的关系 2 特点 A 在拍摄同一景物时 光圈小 快门速度要慢些 光圈大 快门速度应快一些 B 快门速度每差一级 曝光量相差一倍 光圈每差一差 其曝光量也相差一倍 摄影时快门速度和光圈之间成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 当曝光量确立之后 快门速度和光圈一方变动 另一方必须进行相应的补偿 C 实践中是先确定快门速度还是确定光圈 这应由被摄主体的具体情况和创作意图 进行灵活的掌握以求最佳的曝光组合 景深及景深的控制 景深是指影像的清晰范围 是通过光围的大小进行控制 一 影响影深的因素 镜头光圈的大小 焦距的长短 被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等 二 景深的特点 1 焦距相同的镜头 拍摄距离不变 光圈越大 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 景深越大 2 同样的光圈 拍摄距离不变 镜头的焦距越长 景深越小 镜头的焦距越短 景深越大 3 在焦距 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拍摄 物距越近 景深越小 物距越远 景深越大 三 景深的控制 1 通过镜头上的调焦环或控钮 对准被摄主体的距离 找到所用的光圈值 这组光圈所对应的距离范围就是景深 2 利用超焦距控制 是指镜头聚焦到无限远时 从镜头至景深近的界限距离 当聚焦在超焦距上 景深便扩大为1 3处超焦距至无限远 在实践中主要用于大场景 全景深或进行瞬间抓拍 测光的方式 测光的方式有 目式测光 测光表测光 自动测光 自动测光分为 彩色矩阵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点测光1 彩色矩阵测光 属多区域或多点测光 适合大多数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2 中央重点测光 将测光的重点分配到画面的中央区域8mm范围内 适合于人像等拍摄 3 点测光 在画面2 的直径3mm范围内进行精确测光 使用时选点对焦必须精确 适合特别要求的照片拍摄 自动测光锁定 AE AF L 自动曝光相机的类型和特点 1 光圈优先 A 也称电子快门 可按照拍摄意图先定光圈 相机自动的选择曝光速度 达到正确曝光 特点是 便于控制景深2 快门优先 S 也称自动光圈 可先选定快门速度 相机自动的选择光圈的大小 特点是 适合于拍摄动体3 程序自动曝光 P 也称 傻瓜 拍摄 相机自动把光圈和速度 组合在一起进行拍摄 特点是 可用于突发事件的拍摄和遥控自动拍摄 但在控制景深和拍摄动体时受限制 4 其它自动曝光 风光 人像 夜景 花卉 运动等 5 曝光补偿 分 进行增减调整 手动控制曝光和对焦 1 分为全手动和半手动 M 根据拍摄需要主动的选择光圈和速度 进行手动对焦 也可用自动对焦 手动曝光或手动对焦自动曝光 2 特点是 能根据创作意图 进行精确曝光和对焦 拍出满意的照片 适合于光线复杂的场景 缺点是 需要有较深的拍摄基础 能熟练的对相机进行调整 以达到拍摄需要 3 单次自动对焦 连续自动对焦及对焦锁定AF ON 4 自动对焦区域模式选择A 单区域自动对焦 适合拍相对静态的构图 B 动态区域自动对焦 适合连拍和连续对焦移动的物体 C 组动态自动对焦 适合拍改变对焦区域或对焦最近的被摄对象 感光片和感光度 1 感光片也称胶片 分为黑白和彩色片 2 感光度用 GB ISO或80 100 1600 表示 指胶片和数字相机元件的感光速度 3 特点 1 低速GB18 或IS080以下 用于拍摄广告 风光 人像等 属细颗粒高清晰度 2 中速 GB21 或IS0100 广泛用于普通的拍摄 3 GB24 或IS0200以上 用于拍摄高速动体或低弱光线下拍摄 4 超高速 指1600以上的数字感光 闪光灯和使用 1 闪光灯分为内藏式 简易袖珍式 专用式2 闪光指数 依靠调节光圈进行控制 指数越大光度越强 反之就小 闪光指数 光圈 距离光圈 闪光指数 距离3 相机同步速度1 250以下 快门速度1 60以下 4 可使用正面闪光 反射闪光及控制闪光 需注意 消除投影 避免眩光 准确使用反射角度 超广角时避免四周曝光不足 5 闪光灯与自然光的互补 室内逆光 室内阴影和阴雨气候条件下 通过调整光圈与速度进行较为均衡的曝光 6 数字相机的专用闪光手控 自动 自动逆光补偿 预闪 消除红眼 慢速闪光等 7 特种闪光 略 数字照相机 采用数字成像摄影和存储影像的照相机称为数字照相机 1 与传统胶片机的不同之处是 在原装胶片的位置 安装了称为影像传感的半导体光敏元件 CCD或CMOS 及数字图象处理器 模拟和数字转换器 存储卡 液晶显示屏及控制调整元件 2 种类分为 专业级 数字机背 消费级 由高 中 低三档 或由图象传感器尺寸的制约 又分为全画幅 半画幅 3 存储介质有 CF SD MMC 记忆棒等并兼容硬盘 4 选购卡时应注意 与相机相应的卡及容量大小 速度快慢和兼容性及正付品等 5 存储格式由 TIFF JPEG RAW三种 1 TIFF 优点是 无损压缩 保留最细致的图象信息和色彩信息 有在不同的图象压缩软件之间有良好的交换性 缺点是 文件格式大 占用存储卡或电脑硬盘空间 存储速度降低 无法适应快速拍摄的要求 2 JPEG 是最常用的文件格式 节省大量空间 存储速度快 缺点是 图象质量受损 不便反复调整 压缩比越大 图象质量越差 3 RAW 能提供原始数据 适应多次调整而不损失图象 无压缩文件格式小 节省存储空间 属无损压缩 现在专业相机能在拍摄时提供RAW和JPEG两个格式 缺点是 在电脑解读时需要专用软件和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 6 数字照相机的优缺点 优点 自控性强 操作简便 即拍即显 快速高效 重复使用 存储量大 感光度可调 像质优异 传输迅速 保真复制 保存方便 便于管理 制作方便 健康环保 功能多样 娱乐性强等 缺点 环境适应性差 动态范围小 曝光宽容度窄 影象质量有待提升 多数相机的焦距受图象传感器尺寸的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层住宅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探讨
- 2025年小学体育理论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原卷及解析)
- 细胞检测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妇产科实训室考试题及答案
- 口语直播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机械生产计划考试题
- 2025年汽车机电技师题库及答案
- 混凝土水池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2025宝鸡招教考试真题及答案
- 涟源2022年事业编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
- GB/T 18851.4-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
- GB/T 17553.1-1998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
- 2023年西藏山南雅砻天然饮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海南矿产资源概况
- 幻影桌面云管理平台实践指导手册
- 沪教牛津版英语4A M3U1 In our school:animal school优质课课件
- (通用版)水利安全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编版一年级下册 《荷叶圆圆》2022年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汽车配件购销合同集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