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_第1页
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_第2页
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_第3页
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_第4页
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及城市状况明清时期 公元1368年 1840年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 宋代以来发生的商业和城市变革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使明清时期达到了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顶峰 一 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 明清社会长时期统一稳定 基本没有大范围的兵乱 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 明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措施 如鼓励垦荒 屯田 水利建设等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政策方面的措施 明初的军 民 匠分籍制减轻了兵役对生产的影响 明代中后期实行的 一条鞭 法 匠班银 制和清代的 地丁银 制缓解了土地和徭役对于人口的束缚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 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拓展已经接近完成 明清政府继承了宋代以来 重内虚外 的统治政策 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聚式发展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 二 城市发展的特点 1 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 明代城市总数并不比宋代多 但明代大中城市数量比宋明显增多了 明代城市类型可分四大类型 1 政治型城市 南京 北京 开封 2 工商业型城市 明代出现了许多规模大 人口多 工商业繁荣发达的城市 共33个 其中尤以杭州 苏州 扬州 淮安 临清 济宁等城市工商业最为发达 3 对外贸易港口型城市 广州 泉州 宁波 太仓黄渡 4 边防军事重镇 主要在北方边境地带 如辽东 大同 宁夏 太原 榆林 固原等 2 城市之间 城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特点 这是由于农业商品化和城乡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所致 这主要表现在棉 麻 桑 茶 蔗 烟等商品性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 3 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 由于商品经济发达 加之清代农村人口的急速增长 原来唐宋时期形成的为数有限的农村市镇已远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此时我国农村小城镇有了大量的发展 市镇规模也迅速扩大 并根据所处区位和专业化分工的不同 形成了棉纺织与贸易中心 蚕丝及丝织业贸易中心 米粮贸易中心 盐业中心及港口城镇等许多专业性市镇 江西景德镇 广州佛山镇 湖北汉口镇 河南朱仙镇都是当时著名的城镇 号称 四大镇 4 沿江 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 原因 1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城乡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货物流通量增多 2 这一时期沿海各大 中港口的开放关闭不一 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3 明清两代建都北京 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再次分离 大运河又成为全国经济的主要命脉 5 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扩展 明清由于政局相对安定 对边疆地区实行移民 屯田等政策 使边疆地区地域经济得到了开发 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在这种情势下 全国城镇分布的地域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主要有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等 6 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 地方小港口城镇兴起与发展 造成明朝实行闭关和海禁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倭寇之患 和欧洲殖民者东来 清朝入关 为了防备西方殖民者和台湾郑成功的抗清运动 而实行更严的 海禁 三 城市建设的特点 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特征集中表现为规划建设和自发建设相融合 而后者的影响不断扩大 1 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 明清北京城严格按照 周礼 等儒家思想规划布局 2 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 在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 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由自发建设形成的更为灵活自由的布局形式的发展 3 城市普遍用砖修筑城垣 城市军事防御设施体系更加坚固与完善 主要特点 1 在筑城材料上普遍采用砖头砌筑 2 在胶结材料上采用石灰 桐油 糯米汁 或粘高粱 以替代以往的三合土 使其更加坚固 3 加大城墙高度 厚度 以防敌人逾越 撞坏或挖洞穿孔 4 重视城池纵深配置 一是增加城墙道数 二是加宽加深护城河 5 重视城墙的作战设施配置与建设 6 加强城墙重点部位的设防 4 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类 还包括寺庙园林 皇家园林典型代表为清代统治者在北京建造的 三山五园 圆明园 畅春园 香山的静宜园 玉泉山的静明园和万寿山的清漪园 和在承德建造的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在江南最为集中 以苏州 扬州等地最为著名 明清时期的南京城明代的南京城是在六朝都城建康城城址和南塘都城江宁府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公元1356年 朱元璋进占集庆路 改为应天府 朱元璋曾欲定都开封 故称应天府为南京 开封为北京 公元1378年 罢开封北京称号 南京改称京师 成为正式首都 城市建设的特点 1 城市形态不规整 并考虑到旧城的利用和对自然地形的顺应 2 由外城 应天府城 皇城三重城组成 应天府城即现存的南京城 完全是根据南京实际的地理形势和防守的需要而设计的 是南京历史上集各代城池之大成的一座名城 也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大砖城 其城墙以巨石条为基础 上筑夯土 外砌巨砖 以石灰 糯米汁胶结灌浆 墙顶用桐油和土的拌合料结顶 极为坚固 是我国古代最坚固宏伟的城墙 3 皇城规划布局符合 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 的传统礼制 皇城偏在应天府城的东南隅 皇城以北部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而向南展开 分内外两重城垣 外一道是皇城 内为宫城 宫城左前方建太庙 右前方建社稷坛 是标准的 左祖右社 格局 宫城内按 前朝后寝 之制布局 正殿为奉天殿 奉天殿前是奉天门 后面是华盖殿和谨身殿 是为 外朝 三大殿 4 市肆区集中于鼓楼以南直至秦淮河 是繁荣的商业中心 主要为自发形成的区域 布局不规则 5 城内道路多呈不规则的东西 南北向 也有弧形和斜街的形式 明代南京宫城图 明代北京城的改建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 其改造扩建的方案基本以明南京为蓝本 并且有所发展 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 明军攻占元大都后 曾派大将军徐达于公元1371年修复元大都城垣 改名北平 当时 为了减少建城的工程量及缩短防线 将元大都城北较荒凉的部分划出城外 大将徐达 缩其城之北五里 明代北京城图 三 明北京城的特点 明清北京城市布局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典型两重性 一方面 作为都城 上层建筑部分 如城制 宫殿 官署 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之制思想进行布局 继承发扬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 成为我国城市传统规划建设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商业活动的繁荣 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 如府邸 民居 商业市肆 会馆 园林 民间宗教建筑等却注重因地制宜 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 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1 规模和形制 具有京城 皇城和宫城三重城墙 其中京城又包括内城和外城 京城内城范围与元大都相比北部向南收缩了5里 南部为延长宫门前御道长度 以容纳官署 将城墙南移一里半 东西墙仍是元大都的城垣 北 东 西三面各开二门 南面开三门 皇城在京城中 包括三海及宫城 周围18里余 高一丈八尺 正南门为承天门 清代称天安门 左右设有太庙及社稷坛 前为干步廊 两侧为五府六部统治机构 宫城在皇城中 布局严整 城墙高大 四角建有角楼 城外有护城河 共开四门 宫城内主要建筑分三大殿 高踞在大白理石台基上 整个宫城用 前朝后寝 的形制 最后有一御花园 2 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 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 城市分京缄 皇城 宫城三重 整个都城以宫城为中心 严格按照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的礼制布局 皇城前左 东 建太庙 祭祀祖先的地方 右 西 建社稷坛 祭祀土地神 各神 并在城外四方建天 南 先天地全祭 后祭天 地 北 祭地 日 东 春分时节祭祀日明神 月 西 秋分时节祭祀夜明神 四坛 山川坛 祭祀天神 先农坛 皇帝行耕种礼 皇城北门的玄武门外 每月逢四开市 称内市 这完全符合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的传统城制 明初 朱元璋南京宫殿仿照 三朝 作三殿 并在殿前作门五重 即 三朝五门 北京明 清故宫总平面图 3 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 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 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 经过笔直的街道 九重门阙 水定门两重 正阳门两重 中华门 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门 直达三大殿 井延伸到景山和钟鼓楼 沿这条轴线布置了城阙 牌坊 华表 桥梁和各种型体不同的广场 以及两旁的殿堂庑廊 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 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故宫金水桥以及天安门 4 北京城内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 由于皇城梗立于城市中央 又有南北向的什刹海和西苑阻碍了东西之间的直接联系 故内城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 街巷系统都与这两条大干道联系在一起 但东西方向交通不便 平民东西来往 必须南绕大明门或向北绕地安门而行 反映了封建帝都为帝王服务的特点 在街区内部 以胡同作为内部联系道路 有利于形成安静的生活环境 由于地处北方 对日照 防寒要求较高 故胡同多为东西向 5 北京的居住区在皇城四周 明代共划5城37坊 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 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 居住区与元大都相仿 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 间距约70米左右 中间一般为三进的四合院相并联 大多为南进口 庭院内植树木 全区无集中绿地 但由于住房院子中树木较多 全城呈现在一片绿荫之中 内城多住官僚 贵族 地主及商人 外城多住一般市民 6 北京作为都城 超经济的手段为北京城积聚了大量的财富 带来了城市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