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抽样一点心得 6钢筋抽样常用公式及一点心得,一级抗震梁的加密为其高的2倍,2-4及抗震为其1.5倍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其中框梁高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柱(一)、基础层 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 一、柱纵筋 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 37、38页) 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砖混结构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砖混结构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摘要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因此,提出设计一种施工缝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现浇板结构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其次,方便施工。 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处理。 如果其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就会改变原设计的受力假设,从而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建筑物的寿命;重则存在结构隐患,危及结构安全,直接影响使用。 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楼板施工缝- 一、施工缝设置的时间界定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探讨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 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1.第一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 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 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 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现浇板的施工缝处产生裂缝,因为这个截面上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 这种非自由收缩不象框架结构楼房楼层现浇板那样自由,因为框架柱相对于砖墙来说柔性较大,刚度较小。 由同一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板构成的框架结构。 楼房整体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因此,框架结构基本楼房现浇板的施工缝即使留设在跨中1/3范围内,只要按规范规定处理。 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裂缝。 这种留置现浇板施工缝的方法,比较难施工。 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2MPa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然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于24h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第二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承重横墙上中线处,这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符合规范规定在剪力较小处,能消除因施工缝在跨中1/3范围内处理不好引起的裂缝。 具体做法是先在承重横墙上中线设置通常垫木或钢管,一是作为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 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1.2MP时。 将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混凝土剔凿掉。 剔凿至中心线处的密实混凝土时,需要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且要求保持湿润24小时以上,残留在混凝土表面上的积水应清除。 铺设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二次浇筑现浇板混凝土。 众所周知,如果通过建筑施工能完全达到设计效果、符合结构设计时的力学假定,那么说明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反之,通过建筑施工,即使水平再高的建筑技术队伍去施工,也保证不了(或者很难施工、很难保证)原设计效果的话,就应该改变原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假定,况且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缝要按设计要求留置。 三、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施工缝的方法,是在总结上述施工缝处理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出来的,供各位同行参考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具体做法 1、改变预留施工缝的支座支承情况,改为简支支座,断开负筋,调整此处板底筋(配筋量增大)和负筋(配筋量减小)。 这样,改变了楼板受力状态,应重新设计计算,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降低标高(降低一个现浇板厚度标高),此调整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很小,因为楼房水平方向靠圈梁拉结,竖向靠构造柱拉结。 3、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可先浇筑圈梁混凝土,后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直接在截面处设置现浇板的垂直侧模,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4、设计施工缝设置的间距确定大面积楼层结构设计时,应该沿纵向每隔20米左右设置一条施工缝。 这样做既能保证原设计力学假定,又能消除现浇板收缩裂缝,同时也能解决由于屋面现浇板热胀引起的顶层窗洞口处出现八字缝。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与措施基本上可以克服由于施工缝留的部位不当引起的裂缝等质量事故砖混结构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交底摘要砖混结构钢筋绑扎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的外皮线。 3、构造柱钢筋绑扎前,柱板施工缝已处理完毕,柱筋调整完毕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二)材质要求 1、钢筋应有出厂材质证明及复试报告。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绑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或火烧丝(根据钢筋的规格确定)。 3、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塑料卡子、塑料垫块应有足够的承载强度,塑料垫块的规格尺寸根据钢筋的直径和设汁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确定(或现场预制水泥砂浆保护层垫块)。 (三)主要工机具钢筋弯曲机、卷扬机、钢筋切断机、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粉笔、尺子等。 二、质量要求注钢筋工程的具体要求请参照本书“独立柱基础工程技木交底记录”中相应部分, 三、工艺流程 1、构造柱钢筋绑扎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施工缝砼表面凿毛、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2、圈梁钢筋绑扎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箍筋 四、操作工艺 (一)构造柱钢筋绑扎 1、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缠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 箍筋端头弯钩角度为135度,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箍筋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无设计要求时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为500mm,箍筋间距为lOO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2、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抗震规范的要求。 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要求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无设计要求时,1)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垫层或基础混凝土座内,如图l所示;2)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 (图2) 3、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的钢筋套上箍筋,注意箍筋应交错布置。 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两端中间各一扣。 骨架调整后,可以顺序从根部加密区箍筋开始往上绑扎。 4、绑扎搭接部位钢筋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2)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6.5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3)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二)圈梁钢筋的绑扎 1、一般采用预制图梁钢筋骨架,然后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后支模板。 也可现场绑扎,后支模板。 一般采用硬架支模方法。 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 放筋后穿受力钢筋。 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2、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 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ava顺序查找面试题及答案
- 煤矿把钩工考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分支机构考核办法
- 家电公司加盟商管理规章
- 排水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抗代谢药试题及答案
- 湖南驾考试题及答案
- 山东成考试题及答案
- 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及答案
- 非遗传承:童心匠艺启蒙
- 目标管理Smart原则培训课件
- 工程质量检测投标方案(技术标)
- 飞机结构:飞机液压系统完整版
- 医学腺垂体功能减退症(0001)专题课件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技术方案
- 危险化学品培训教材PPT
- 叠片机说明书
- 磷酸钠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系统课件
- (完整word版)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