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腺胃炎.doc_第1页
传染性腺胃炎.doc_第2页
传染性腺胃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性腺胃炎最新理论及进展 2009-08-24 13:47 阅读25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近几年,我国多个养殖大省陆续爆发了一种以鸡群高度精神沉郁,生长不良,消瘦,全身苍白,跛行,白爪,剖检以腺胃肿胀、出血、充血,免疫器官萎缩,肾脏肿胀,有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该病发病早,易反复,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因内脏多个器官衰竭而死亡。耐过鸡呈现严重的生长不良,出现大量僵鸡,采食量低下,鸡群大小不均匀,饲料便等,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地区不同出现临床症状时间和损害程度也有差异。(一)腺胃炎病毒侵害肉鸡脏器有腺胃、肝脏、脾脏、法氏囊、肠道 ,使其器官受损,进而对肉鸡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如下:1.1腺胃受损对肉鸡的影响。腺胃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器官如果腺胃受损,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就会减少胃酸分泌少使肠道升高,产生了二个不良结果:第一,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才最大。第二,大肠杆菌高发。因为,大肠杆在PH78时最容易繁殖。胃酸是肉鸡消化道内最主要的一个杀菌物,胃酸减少,杀菌能力也减少,因此,肉鸡也极易感染外源菌。所以,腺胃受损的鸡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饲料便。1.2肝脏受损对肉鸡的影响。肝脏是分泌胆汁和各种消化酶的主要器官。肝脏受损,胆汁分泌量减少,胆汁主要参于脂肪的乳化并且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要有脂肪的吸收为前提。因此肉鸡对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都减少,所以患腺胃炎的肉鸡表现为脂肪吸收障碍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缺少脂肪,使肉鸡消瘦没有重量。缺少脂溶性维生素V A,VD,VE,VK都会对肉鸡的生长和营养吸收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后果,进而会使肉鸡致病。VA参于上皮细胞的修复,如果缺少VA,肉鸡很容易患呼吸道病,呼吸上皮受损得不到修复,因此患腺胃炎的肉鸡常表现为甩鼻,这种甩鼻使用西药治疗没有很明显的效果。VD主要参于对钙的吸收,VD缺少就会造成肉鸡缺钙,因此患腺胃炎的鸡表现为骨骼发育不良:个子矮小,爪子细长,第二和第三爪往往向后弯曲,嘴尖细。VE缺乏会造成白肌病,患腺胃炎的鸡往往没有血色,脚爪银灰色,肌肉苍白。VK主要参于凝血作用,VK缺乏后肉鸡一旦出血就是大出血,因此患腺胃炎的鸡肠道出血就是大出血,整个肠道充满血液。1.3脾脏、法氏囊受损对肉鸡的影响。脾脏是鸡的免疫器官,同时也参与造血。脾脏受损使其机体细胞免疫受损,因此,患腺胃炎的鸡极易发生其他病毒性疾病。法氏囊受损表现为免疫抑制。腺胃炎病毒使肉鸡的二大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受损,因此,患腺胃炎的鸡表现为免疫抑制。1.4肠道受损对肉鸡的影响。患腺胃炎的鸡肠道出血,特别是十二指肠有点状出血。肠道出血,因此,肉鸡表现为吸收障碍和贫血。临床表现为:打蔫,精神不好,生长缓慢。综上器官病变,腺胃炎有如下临床病变表现:1.大群中有部分鸡白爪。2.该病前期有轻微呼吸道症状.3.后期肿头肿脸 。4.免疫抑制,采食量低下,增重缓慢.5.后期法氏囊和新城疫高发,死亡率很高.6.该病往往在做疫苗以后采食量突然下降,引发该病.7.有的鸡表现为精神萎糜,打蔫,有的鸡表现为怕声,易惊群。(二) 解剖特点:1.腺胃乳头水肿,并发新城疫时,腺胃乳头不仅水肿且有出血.2.整个肠道弥慢性出血,因此很容易误诊为普通肠毒综合症.3.死亡的鸡肾瘀血,水肿,不同于一般的花斑肾.4.肌胃增生,变大,松弛,鸡肌胃皮下增生,靡烂.(三)加重本病的外在因素。 1.乱投伤肾的抗菌素:痢菌净,新霉素,磺胺类。 2.乱投伤肾的抗病毒药: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利巴韦林长期投也会加重该病。3.当鸡有严重腺胃炎时,此时若做活苗,则可加重该病。 (四) 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1.抗病毒:只能通过专门的抗免疫抑制病毒的抗病毒中药,一般西药抗病毒对该病无效,且副作用极大。2.抗肠道损伤:用微生态制剂修复受损的肠道,腺胃炎病毒造成了肠道大量破损,大肠杆菌很容易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大肠杆菌将很难控制。若此时只使用抗生素,其很快进入血液或排除体外,抗生素只能管一时,效果不明显。只有微生态能长期在肠道中存在,起到抗大肠杆菌、均衡肠道菌群的作用。另外,抗生素长期投喂的话,将使鸡的肝,肾受损,使30天以后的鸡整个内脏受损。很容易患新城疫。3.助消化4.补充营养:患腺胃炎的鸡体质很差,因此需要补充容易吸收的微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吸收率高的微生素。5.防反复:因为该病容易反复。最佳预防时间:5到13天;22到26天;30到35天。6. 防继发感染:感染该种病毒的鸡,第七日龄必需做油苗,否则后期 新城疫高发,且很难控制。7.公司研发部针对以上几个特点研发的新产品“腺胃康复散”能有效解决市场上的腺胃炎。(五) 容易和该病混感的病1.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