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精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docx_第1页
我国黄精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docx_第2页
我国黄精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docx_第3页
我国黄精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黄精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赵国利 1 何文斐 2 史俊卿 2,3姜程曦 2,3(1 安徽九华天然产物工程研究院 安徽池州 247000; 2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3 安徽省林科院九华山黄精基地安徽九华山242811)【摘要】 本文介绍了黄精的应用历史,基础研究进展,发展现状及前景,指出了我国黄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关键词】黄精 发展前景 规范化种植黄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润心肺。”并将其列为上品。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版)收载:黄精来源于百合科黄精属 polygonatum mill 黄精 p.sibircum red、滇黄精 p.kingianum coll.et.hemsl、多花黄精 pcyrtonerna hua 的干燥根茎,在民间同属其它一些植物根茎也被当作黄精使用。-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04055)作者简介:赵国利(1976、9-),女,江苏淮安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天然产物资源开发与工程化研究。 tel-mail:通讯作者:姜程曦(1971、2-),男,安徽青阳人,副研究员, e-mail:1 黄精属植物资源分布我国黄精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我国分布较广、蕴藏量较大。黄精分布于东北、华 北、西北、华东以及以及华中西、南部分省份;多花黄精分布于华东、西南的安徽、四川、 贵州等省份;滇黄精主产我国西南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也有分布。各地对黄 精属植物不同种类的资源分布情况调查研究,报道不少。邵建章1等调查安徽黄精属植物 共 11 种,发现其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南的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及皖东琅琊山等地,常以散 生、零星或小片状方式生长于阴湿的落叶阔叶林下、林缘及山地灌丛、荒草坡、岩石缝中, 其中在琅琊山、黄山、清凉峰、九华山、大别山海拔 2001200 m 地带种类相对集中, 张 廷红2调查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秦岭西延部分,发现有 6 种黄精属植物,且蕴藏量较为丰富。 周繇3对长白山黄精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储量、生境等做了详细地调查,发现黄精属植物7 种,且蕴藏量可观。2 黄精基础研究进展2.1 化学成分2.1.1 黄精多糖糖类是黄精含量最多的成分,也是现在研究黄精成分中研究最多的。经鉴定其组分主要是黄精多糖和黄精低聚糖。2.1.2 皂苷百合科黄精属植物主要含有甾体皂苷和多糖类成分。皂苷类成分包括,薯蓣 皂苷元、毛地黄糖苷、菝葜皂苷元(smilagenin)等4。2.1.3 蒽醌 孙隆儒5等研究,黄精中还含有新生物碱和多种蒽醌类化合物。2.1.4 木脂素 木脂素(lignan)是一类生物体内的次生物质,广泛存在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孙隆儒6等首次发现并从黄精中分离出木脂素类成分,得到 6 个化合物。2.1.5 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黄精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 11 种。郑虎占 7分析黄精中氨基酸发现游离氨基酸总量为 256.67g/g,总氨基酸为 1626.67g/g。蔡友 林8研究黄精中微量元素发现至少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8 种,其中镁的含量高达 754.00mg/kg。2.2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2.1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与增强作用 黄精具有免疫激发和免疫促进作用,能增强免疫功 能。体外试验表明,黄精粗多糖 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中度免疫激发作用;对免 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淋巴细胞有高度激发作用9。黄精提取物、黄精多糖及黄精水煎液能够 提高免疫功能低下机体、青年小鼠、老年小鼠的免疫功能,促进 dna、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2.2.2 提高和改善记忆张峰等10研究表明,黄精多糖能显著改善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及记忆再现能力,降低错误次数。给药组与阳性对照相比能明显缩短迷宫测试中大鼠的潜伏时间。孙隆儒等11采用跳台法和避暗法对黄精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精的乙醇提取物 1.0g/kg 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而 0.25g/kg 也可以使小鼠避暗错误次数明显减少。2.2.3 降血糖、血脂作用 研究表明,用黄精的甲醇提取物为供试品,腹腔给药,研究其 对正常及链霉素系诱发糖尿小鼠的血糖值影响,观察到腹腔给药 4h 后使血糖值下降。黄 精在临床上多用于降糖,例如降糖丸(以黄精为主药),治疗 20 例非胰岛同位素示踪法发现 小鼠心肌细胞 dna 参 3h-tdr 的渗入率提高,这可能是黄精扩张冠脉的分子学机理12-13。 2.2.4 抗菌、抗病毒作用彭成等14以家兔眼结膜、角膜炎症模型,用黄精多糖眼药水, 考察黄精多糖的抗炎作用,结果黄精多糖眼药水能消除兔模型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 加、角膜混浊、睫状充血等局部症状。3 黄精产品开发现状及前景3.1 产品开发现状黄精自古以来就被视作中老年人理想的滋补品之一,中医认为,黄精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作用缓慢,可作久服补养之品,既可补脾气、脾阴,又可润肺生津、益肾补精, 并且无大补温燥之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精确实有延老益寿及降血 压、降血糖作用,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常服可改善体质。民间以黄精制作的药膳品种、方法有很多,食疗效果也比较理想。目前对黄精的开发主要是围绕着药品和食品进行。3.2 黄精产品开发前景及开发利用途径3.2.1 新药开发 近年来,艾滋病、结核病、老年性多发病的防治,成为了很多国家共同 关心的世界性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不仅会产生多种疾病,而且与人体 衰老及老年易发病密切相关。而黄精以及黄精多糖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等方面生 理作用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因此,研制具有良好免疫调节作用的新的免疫调节药,如: 抗 hiv 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新药等,是黄精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黄精属植物的传统用药部位是根状茎,但是其地上部分的茎、叶、花及果实也含有很 多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都要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直接提 取里面的铃兰甙、皂甙、甘露糖等活性成分进行合理利用。3.2.1 保健品及食品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健康和长寿成为了人们追 求的目标,新的健康理念和文化已初步形成,延缓衰老的功能食品成为时尚需求。黄精药 食同源的使用方式历史悠久,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在研究黄精的理化特性和加工适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根据食品消费 变化趋势,既要延续黄精实用的传统方式还要开发新形式的食品,如:利用黄精干粉制备 类似于薯片之类的膨化食品、利用黄精的新鲜根茎榨汁作为鲜榨饮品或是饮品添加剂。 3.2.3 保健日化用品开发黄精含有多种天然美容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防辐射、抗炎、 抗菌、固齿等美容功能,以此开发成纯天然的中草药保健化妆品:沐浴露、洗发香波、护 发素、乌发宝、脚气露、面膜、药膏、搽剂等,前景十分广阔。3.2.4 观赏花卉开发 黄精属植物的花期长,抗性强、易保存、好管理,既可以用于鲜切 花的生产,用做插花、花蓝、花环、花束的材料;又可以种植在花坛、花境、花台、草坪 周围用来美化环境。总之,黄精属的植物容药用、食用、观赏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开发利 用价值。4 黄精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4.1 自然资源不足虽然中国地域辽阔,黄精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黄精在产 地多为野生状态,缺乏黄精的人工种植,更没有其他的药用植物已经培育出高产、高质量 的优良种植品种。野生资源的大量无计划采挖必然会导致黄精自然资源的枯竭,将来必将给黄精的开发利用及黄精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因此,保护、保存黄精的优良种质资源;选育优质高产适宜人工栽培的黄精品种; 进行黄精规范化种植的研究及推广,是黄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4.2 黄精野生驯化及栽培技术不成熟我国中药材生产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方法,缺乏系统的栽培生理学基 础及科学的管理规程,造成我国中药材质量安全和质量稳定没有有效保障,这种现象在尚 处在野生变家种阶段的黄精种植业中尤为明显。由于黄精的野生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均有生长,跨越不同的气候区,不同的气候区黄精的生长习性不同,报道黄精栽 种技术及生理等方面研究的也不尽相同,有的报道对黄精的生长发育动态过程过于以偏概 全。黄精种植应严格按照中药材 gap 的要求对栽培生产的一系列环节加以严格控制,各 传统产区、道地产区应因地制宜,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黄精品种;同时,还要保护好当地 的种质资源;根据产区的地理地质条件、土壤性质、气候因素等影响黄精生长发育的自然 条件,进行黄精生长发育规律、生物学特性、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 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并综合当地农业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及劳动力储备等影响产业发展的外围条件,建立适宜当地的黄精 gap 生产基地并制定相配套的标准操作规程。4.3 产品开发层次不高、资源综合利用不充分现阶段我国黄精的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是原植物简单加工而成的初级产 品,而且产品种类杂乱,没有市场主导产品。黄精的深加工程度与黄精的功效用途完全不 相符,作为一种药用、食用历史如此之长,使用范围如此之广,疗效如此之佳的宝贵中药 应该有更深更广的开发与研究。目前,对黄精应用主要还是立足于的传统药用部位根状茎及主要成分黄精多糖。虽然 有关黄精中其他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也有报道,但是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报道不多, 品种优势未能完全显现和发挥出来。因此,应该加大黄精非传统药用部位和非主要成分方面的研究、开发力度,使现有的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5 结语黄精自古以来药食兼用,它的治疗和保健功效,已为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所证实和肯 定,这为新药和功能食品的开发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中,我们 有“药食同源”中医药理论和配伍理论的指导。中医学理论指导的中药复方,它强调中药 多靶点、多方位对人体器官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调节人体整体平衡,改善机体功能,强 身健体,综合防治疾病的目的。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总结,为我们现在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所以,坚持以“药食同源”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发扬中华民族祖先的传统,开展黄精的现代化综合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加强功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开发, 研制出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中药复方功效新药、功能性保健食品。这是黄精综合开发研究 的希望所在,也是黄精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参考文献:1邵建章,张定成,孙叶根. 安徽黄精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和资源评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99, 22(2):138-141.张廷红.甘肃高寒阴湿区黄精属植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 1998, 5: 45-46.周繇.长白山黄精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21(2):34-35.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02-910. 王裕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 2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 031. 孙隆儒,李铣.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7):586-588. 郑虎占,董泽宏,佘靖,等.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 5 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蔡友林,樊亚鸣.黄精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测定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1,16(4):376-377. 苗明三.食疗中药药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张峰,张继国,王丽华,等. 黄精多糖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改善作用j. 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