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PPT课件_第1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PPT课件_第2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PPT课件_第3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PPT课件_第4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 1 第一节概述 一 态度的概述 一 态度的定义1 态度 是指个体通过后天习得的 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 二 态度的构成 1 认知成分 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与信念 2 情感成分 是伴随于态度的认知成分所产生的情绪或情感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 行为倾向成分 是指对态度对象企图表现出来的行为意向 与行为的预先安排或准备有关 3 三 态度的功能 1 认知功能2 适应功能3 表达评价功能4 调节功能 4 四 态度与邻近概念的关系 1 态度与价值观不同2 态度与心向或定势不同3 态度与行为 5 二 品德的概述 一 品德的定义1 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 操行等等 它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和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某些稳定的特征与倾向 6 2 品德的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品德 7 三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 相同点二者的结构成分都是由认识 情感 行为三方面构成的 8 二 区别1 所涉及的范畴有别态度涉及的范围更大 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 才能称为品德 2 价值 行为规范 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经历五级水平的变化发展 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当价值标准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时 才能称为品德 9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例 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10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 故事A 有个名叫朱利安的男孩 有一天父亲出门 朱利安偷偷到父亲的书桌上打开墨水瓶用笔绘画 一不小心墨水滴在桌布上 弄脏了一小块 故事B 有一个名叫奥古斯丁的男孩 发现父亲桌上的墨水瓶已经空了 于是决定帮父亲做一件事 就趁父亲不在家时 偷偷将大墨水瓶的墨水倒进父亲书桌上的小瓶里 没想到不小心将墨水溢出 结果弄脏了一大块桌布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两个问题 1 这两个儿童犯了同样的错吗 2 你认为哪个儿童的过失较大 为什么 11 2 儿童品德发展的四阶段 1 自我中心阶段 2 5岁 2 权威阶段 6 8岁 3 可逆性阶段 8 10岁 4 公正阶段 11 12岁 他律阶段 自律阶段 12 二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采用纵向法 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13 道德两难故事 海因兹偷药 在欧洲 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 医生认为还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 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 药剂师以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美元出售该药 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钱 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 他告诉药剂师 妻子危在旦夕 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 但药剂师说 不成 我发明了这种药 正是要用它来赚钱 海因茨走投无路 闯进该药店为妻子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 要求被试回答 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 为什么 海因茨倘若被捕 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 为什么 14 1 前习俗水平 10岁前的大多数 2 习俗水平 11 15岁的大多数 3 后习俗水平 16岁以后的部分人 服从于惩罚道德定向阶段 相对的功利主义道德定向阶段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15 16 二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和言行一致性1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使中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 自觉性 2 自我意识增强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3 道德行为习惯进一步巩固 逐渐形成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 较为定型的行为习惯 4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17 二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 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1 在道德认知上既有原则性 概括性 又常常受其感性经验影响 2 在道德情感上强烈 丰富 又容易产生冲动 3 在道德行动上有一定的目的 但在具体实施时又往往与愿望相冲突 2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生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的阶段 18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1 顺从2 认同3 内化 19 三 态度学习的条件 一 内部条件1 认知失调2 认知不平衡3 智力水平4 教育程度 20 二 外部条件 1 家庭教育方式2 社会风气3 同伴集体的影响 21 第四节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 说服2 树立良好的榜样3 利用群体规定4 角色扮演5 价值辨析6 小组道德讨论7 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22 二 品德不良的转化 品德不良 是指个体具有的 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品质 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出现道德过错 23 品德不良行为转化的阶段 一 醒悟阶段二 转变阶段三 自新阶段 24 复习思考题 1 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成分 其核心是什么 2 品德的心理成分有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