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验报告 _第1页
科技实验报告 _第2页
科技实验报告 _第3页
科技实验报告 _第4页
科技实验报告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科技实验报告一、定义与作用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写作要求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2/22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3/22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求实性。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4/22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凌乱等问题。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验证欧姆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知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实验器材和装置】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装置5/22【实验步骤】1.按图示连接电路。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电压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一。3改变定值电阻凡同时调节变阻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二。4通过实验分析:当r一定时,i和v的关系及v一定时,i与r的关系。表一r=4i表二v=246/22【实验记录】1调节滑动变阻器矿,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也增大到几倍。这表明,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同这段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2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矿,保持r的电压不变,可以看出,定值电阻r的数值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就缩小到几分之一。这表明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实验小结】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这段导体两端电压v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ivr。科技实验报告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7/22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科技实验报告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观察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2.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8/223.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溶液三份。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4观察比较滤纸。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4.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实验步骤:9/22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5实验名称:液体之间的溶解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6实验名称:不同物质的溶解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10/22实验步骤: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2、观察实验结论: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7.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器材: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9.实验名称:溶解的快慢实验目的:了解影响食盐溶解的方法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实验步骤:11/22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看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2、将剩余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看哪一杯中食盐溶解的更快。实验结论: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热水的那杯溶解的快。10.实验名称: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实验目的:搅拌能否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实验器材:.筷子、方糖、冷水、热水、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3.把其中一个烧杯中搅拌,另一杯不搅拌。4观察实验结果: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下页电子科技大学12/22学生姓名:王建林学号:指导教师:周海平日期:实验报告XX171020014XX年05月23日一、实验室名称:研究院大楼324A二、实验项目名称:磁控溅射实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实验三、实验原理:磁控溅射实验1.磁控溅射工作原理和过程磁控溅射的工作原理是指电子在电场E的作用下,在飞向基片过程中与氩原子发生碰撞,使其电离产生出Ar和新的电子;新电子飞向基片,Ar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阴极靶,并以高能量轰击靶表面,使靶材发生溅射。在溅射粒子中,中性的靶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而产生的二次电子会受到电场和磁场作用,产生EB所指的方向漂移,简称EB漂移,其运动轨迹近似于一条摆线。若为环形磁场,则电13/22子就以近似摆线形式在靶表面做圆周运动,它们的运动路径不仅很长,而且被束缚在靠近靶表面的等离子体区域内,并且在该区域中电离出大量的Ar来轰击靶材,从而实现了高的沉积速率。随着碰撞次数的增加,二次电子的能量消耗殆尽,逐渐远离靶表面,并在电场E的作用下最终沉积在基片上。由于该电子的能量很低,传递给基片的能量很小,致使基片温升较低。磁控溅射是入射粒子和靶的碰撞过程。入射粒子在靶中经历复杂的散射过程,和靶原子碰撞,把部分动量传给靶原子,此靶原子又和其他靶原子碰撞,形成级联过程。在这种级联过程中某些表面附近的靶原子获得向外运动的足够动量,离开靶被溅射出来。溅射时入射粒子由气体放电产生,所谓气体放电是指电流通过气体的现象,气体放电将产生等离子体。一般是利用辉光放电,根据所加电场的不同,又分为直流辉光放电、射频辉光放电,而其他如三极溅射、磁控溅射时的辉光放电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改进。而辉光放电是指在低气压的稀薄气体中,在两个电极间加上电压时产生的一种气体放电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14/22生辉光放电呢?是因为空气中有游离的离子,在电场加速获得能量后,与气体分子碰撞并使其电离,产生更多的离子,使更多的分子电离。之所以需要低气压,使因为在较高的气压下,平均自由程短,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使离子被加速。2.辉光放电的I-V曲线图AB段:电压增加,而电流密度增加很小,说明电压不够。BC段:电压不变,电流密度增加很快。说明电离已经产生,但电源的阻抗很大。C点:击穿电压VBCD段:“雪崩区”、离子轰击靶、释放出二次电子,二次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产生更多离子,这些离子再轰击阴极,又产生新的二次电子。达到一定的电子、离子浓度后,气体起辉,两极间电流剧增,电压剧减。电阻呈负阻特征。DE段:电流与电压无关,增大功率时,电压不变,电流增加。放电能自动调节轰击阴极的面积,起初集中在阴极边缘或表面不规则处,随功率密度的增加,阴极面的电流密度达到近乎于均匀。15/22EF段:增大功率,呈正电阻特性。溅射一般工作在此区。F点以后:弧光放电。特点是两极间电阻很小。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实验1.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原理物质的吸收光谱实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获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计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当光作用在物质上时,一部分被表面反射,一部份被物质吸收。改变入射光的波长时,不同物质对每种波长的光都有对对应的吸收程度或透过程度,可以作出这种物质在实验波长范围内的16/22吸收光谱曲线或透过光谱曲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作出材料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光谱曲线或透过光谱曲线。利用的是朗伯-比尔定律:A=abc。2.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实验装置近红外区常用的光源是汞灯,波长范围1000-3300nm。是可见光区常用的光源是钨灯或碘钨灯,波长范围是350-1000nm。在紫外区常为氢灯或氘灯,发射的连续波长范围是180-360nm。装置示意图装置结构图单色器单色器是将光源辐射的复合光分成单色光的光学装置。它是分光光度计的心脏部分。单色器一般由狭缝、色散元件及透镜系统组成。关键是色散元件,最常见的色散元件是棱镜和光栅。狭缝:将单色器的散射光切割成单色光。直接关系到仪器的分辨率。狭缝越小,光的单色性越好。分为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17/22棱镜:玻璃3503200nm,石英1854000nm。光栅:波长范围宽,色散均匀,分辨性能好,使用方便。吸收池用于盛装试液的装置。吸收材料必须能够透过所测光谱范围的光。一般可见光区使用玻璃吸收池,紫外光区使用石英吸收池。规格有、等。在高精度的分析测定中吸收池要挑选配对,因为吸收池材料的本身吸光特性以及吸收池的光程长度的精度等对分析结果都有影响。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光电摄像管等。要求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噪声水平低、稳定性好的优点。显示器将监测器输出的信号放大并显示出来的装置。常用的液晶数字指示窗口和计算控制显示。四、实验目的:18/22磁控溅射实验1.熟悉磁控溅射法的原理及其操作。2.了解多功能磁控溅射镀膜仪的结构、操作过程及使用范围。3.运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玻璃载玻片上镀上铜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实验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正确的使用方法。2.学会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3.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五、实验内容: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薄膜材料对不同波长光的透光率。六、实验器材:磁控溅射实验19/22实验采用FJL600E1型超高真空磁控溅射与离子束溅射镀膜系统。本系统主要由磁控溅射室、磁控溅射靶、样品水冷和加热炉转盘、直流电源、射频电源、离子束溅射室、Kaufman离子枪及电源、四工位转靶、加热转盘、进样室、样品库、RF反溅靶、样品退火炉、磁力送样机构、泵抽系统、真空测量系统、气路系统、电控系统和微机控制镀层系统组成。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实验计算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干净的玻璃片,镀膜的玻璃片。七、实验步骤:磁控溅射实验1用超声波发生器清洗基片,清洗过程中加入洗液,清洗干净后在氮气保护下干燥。干燥后,将基片倾斜45o角观察,若不出现干涉彩虹,则说明基片已清洗干净。2将样品放入样品室内。3检查水源、气源、电源正常后,打开冷却水循环装置。20/224抽真空。首先用机械泵抽真空,室内气压达到极限10Pa后,关上机械泵,然后改用分子泵抽真空,使室内气压达到310-3Pa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