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那些关于肚子的精神胜利法.docx_第1页
浅谈那些关于肚子的精神胜利法.docx_第2页
浅谈那些关于肚子的精神胜利法.docx_第3页
浅谈那些关于肚子的精神胜利法.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YCHSM.COM浅谈那些关于肚子的精神胜利法(朱棣画像;图片来源于网络)“段延庆大喜,哈哈大笑,知道儿子终于是认了自己为父,不由得心花怒放,双杖点地,飘然而去”,这是天龙八部中最为诡异的一段“孽缘”。背景无非就是,大理国的旧太子段延庆历经千辛万苦矢志夺回皇位,和慕容复一起囚禁了段正淳段誉刀白凤一家,正当痛下杀手时,突然知道了原来段誉竟然是自己和刀白凤一夜情之后的亲生儿子。于是,段延庆就“心花怒放”的放弃了为之奋斗十多年的皇帝理想。从宫廷政治的角度来说,段延庆的“心花怒放”还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儿子这自然是个老泪纵横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段延庆清楚的知道,段誉将来是大理国皇位的继承人,“篡位”的段正明段正淳一系风光了那么多年,最后皇位不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儿子手中,还有什么比这种逆袭更能抚平他十几年来的丧家犬生活呢?女性的“肚子”,在这个杜撰的故事里成为了复国大业的唯一主角。换言之,对于一个亡国政权来说,如果仅凭一个肚子和一个遗腹子就可以“轻松”完成的拯救历史,又何必动辄数十万大军的大动干戈呢?肚子,就是传说中的“斩首行动”。这么优越的“和平夺权”自然不会只便宜段延庆一个人。陈学霖先生在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中记录了一则流传于蒙古大草原的美丽传说。坦白说,当我几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则充满猛料的传说时,世界观是被小小震撼了一把,对于历史上各种言之凿凿的“父子关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则名为元太子真太子的传说脉络并不复杂。朱元璋在1368年攻陷北京时,在后宫里发现了元顺帝没来得及带走的“小皇后”,朱元璋被其美色所惑,就决定娶她为妻。但朱元璋并不知道的是,“小皇后”此时刚刚怀了元顺帝的孩子,这个遗腹子生下后还是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朱棣。很多年后,“元太子”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击败了“真太子”建文帝,成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永乐帝。作为这个传说的一个真实历史佐证是,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得到了蒙古人民的大力支持,军队的一大主力就是蒙古“朵颜三卫”。这则传说的靠谱程度要大大超越天龙八部,蒙古人的各种“严肃”历史著作如蒙古黄金史纲蒙古黄金史和蒙古源流等都将其以各种版本记录在案。更耸动的是,这竟然和明朝的某些史料有暗合之处。比如说,明史等明朝官修史书都说朱棣的生母是马皇后,但当时很多私人著史者都说这是朱棣为了当皇帝自抬身价,他的母亲另有其人,而其中一个版本就说是朱元璋的蒙古妃子。就这个问题,1930年代时,傅斯年还和吴晗等人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而“蒙古妃子”一说似乎也已成了当下学界的主流。您可千万别当这是冷门话题,当年明月同学在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明朝那些事中竟然也对此做了一些报道。好吧,再这么“自我催眠”下去我还真相信这则传说是信史了。陈学霖先生在列举了一系列朱棣可能是元顺帝“遗腹子”的证据之后,非常直接地切断了“谣言”:朱棣生于1360年,而朱元璋占领北京是1368年,因此,什么都不用说了,这肯定是假的。但对于那个时代沉浸于失去大都伤痛中的蒙古牧民来说,他们宁愿相信这则传说是真的。与被逐出中原的耻辱相比,还有什么比明朝皇帝其实是成吉思汗后代更能抚平伤痛的呢?你朱元璋再牛再能打,儿子和皇位都是我们蒙古人的,你们汉人的明朝其实就是我们蒙古人的大元朝,蒙古人才是最终的胜利者。事实上,这则传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永乐皇帝的子孙一一嗣位,曾为十三世代统治的伟大皇帝。”不过,蒙古人也别高兴的太早,汉民族还有一个更为离奇的传说可以全方位的完爆元太子真太子。这则传说最早见于元末隐士权衡的庚申外史,男主角是6岁在临安投降蒙古人的宋恭帝赵顯,故事梗概和前面那个也没大区别,就是说宋恭帝自愿到白塔寺出家为僧,还娶了一个回回女子为妻,谁料元明宗后来路过白塔寺也看上了这个回回女子,就娶回了宫。再后来这个回回女子很快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元顺帝,但爸爸却是宋恭帝而不是元明宗。这则传说的核心其实只有一句:元顺帝不是蒙古人,姓赵且是赵匡胤的后代。清代大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对此还原原本本的考证了一番。总的来说,这个传说在很多方面是有史可依的,比如说宋恭帝在历史上的确是出家为僧了,元顺帝的身世在很多史料中也颇为扑朔迷离,母亲据说也的确是回回,更重要的是,时间也基本对得上,宋恭帝死于1323年,元顺帝出生的1320年他也不过才50岁,如果身体倍棒的话做个爸爸大约也还算行。这么说吧,如果元顺帝是宋恭帝的儿子,那么,即使蒙古人的元太子真太子一说真有其事,朱棣的确是元顺帝的儿子,那也没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宣布朱棣是宋恭帝的孙子,朱棣弄到最后还是汉人,明朝到最后还是汉人王朝,只不过姓赵不姓朱而已。两个民族的“传说战”打到最后,汉人还是赢家。两则传说综合之后的推论就更有趣了,比如,宋元明三朝其实是“一家亲”,搞到最后,崇祯皇帝叫赵由检而不是朱由检;朱元璋开国才一代就被女人的肚子窃了国;大宋朝通过元顺帝妈妈的肚子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反元复宋”的和平复国大业。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光荣革命”,没有什么比靠肚子完成的政权更替更加和谐的了。通过传说,咱们汉人彻底消灭了“明朝皇帝是蒙古人”的风险,将大明子民从异族皇帝的血腥统治中“拯救”了出来。但问题是,明朝最后还是亡了,另外一个异族满人入主了中原,当老的传说于事无补时,这可怎么办?对此,我们大可以豪迈的说上一句,历史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且必须通过新的传说来解决。金庸在鹿鼎记中已经向我们证明了,真实历史世界中的“反清复明”是有多么的不靠谱。因此,必须依靠书剑恩仇录中的传说世界来完成复国大业。按照书剑恩仇录的说法,海宁陈家的小孩被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也就是说,乾隆根本不是什么满人皇帝,所谓的“反清复明”在孩子掉包的一刹那已然一举功成。这个传说自然也不是金庸首创,据说因为汉人“苦满久矣”,民间早就开始流传这个美丽的传说。到了民国初年,各路稗官野史对此更是大加演绎,一本名叫清宫十三朝演义的小说还“考证”出了,乾隆六下江南就是为了探望亲生父母。最后,当时的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忍无可忍,还专门写了一本专著海宁陈家(据说还是遗著)来反驳“乾隆汉人说”。这一系列传说无非是有关肚子的“精神胜利法”,吾国这一传统源远流长,最早应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传说。不过,我们切不可大国沙文主义的认为这是吾国特产。事实上,在中日韩构成的东亚世界中,此种“精神胜利法”早已成为了共同历史遗产。比如,就古朝鲜的起源,朝鲜民族一直存在着两种路线的斗争“箕子朝鲜”和“檀君朝鲜”,前者是中国商代人,后者是古朝鲜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箕子朝鲜”在近代以前曾是主流意识形态,但到了朝鲜民族意识高度膨胀的二十世纪,把中国人当作祖先显然已不合时宜,“檀君朝鲜”也就从不可考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政治中的共识。日本人也在传说中宣泄了对于清朝的蔑视。葛兆光先生在宅兹中国中记录了一则流传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传说:努尔哈赤是日本人。于是,日本人在传说中完成了自己才是东亚之主的历史想象的建构;在中国人的传说中,秦始皇的方士徐福就是日本第一个天皇神武天皇,而在韩国人的传说中,神武天皇其实是韩国人,而据说日本皇族对此讳莫如深但并未否认。总之,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