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和.docx_第1页
护理论文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和.docx_第2页
护理论文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和.docx_第3页
护理论文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和.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和西医专科护理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有很好的互补性,西医治疗能弥补中医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不足,而中医治疗则能弥补西医在防止毒素吸收、改善肠微循环方面的缺陷,克服了单纯西医胃肠减压的不足,更有利于肠梗阻的治疗与康复。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西医护理肠梗阻是一常见多发病,而粘连性肠梗阻占整个肠梗阻的40%60%,其中80%是手术所致1。粘连性肠梗阻主要原因是腹腔手术后,其次为腹腔内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2,它的治疗和护理仍是医学界的一个重点。此病的治疗一般应争取非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本身可加重肠粘连。目前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众多,各有所长,我院自2002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转贴于从文代写网http:/www.L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51例,其中男87例,女64例,年龄788岁,平均58岁。发生于腹腔手术后的有123例,其中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19例,胃大切术后9例,阑尾炎术后35例,脾切除术后3例,胆石症术后24例,肠切除术后31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例。发病最短时间为术后7天,最长时间为18年,此患者1岁时误吞铁钉做了小肠切开取铁钉术,19岁才出现肠梗阻症状。123例腹腔术后病人中有32例病人反复发病并住院23次,均保守治疗治愈出院。其他28例为:5例结核性腹膜炎,20例为原发性腹膜炎及化脓性盆腔炎,腹部闭合性伤3例。本组151例中有13例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满意,改为手术治疗,138例保守治疗,均采用专科常规治疗加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病人平均410天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并治愈出院,保守治疗治愈率为91.39%。1.2 临床症状 所有病例均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症状。体检可见腹部胀隆,部分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听诊肠鸣音高亢或减弱消失,X线立位腹平片可见肠管内有液气平面。1.3 疗效评定标准3 治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失,有肛门排气及排便,肠鸣音正常,立位腹平片X线片无液气平面,胃肠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进食。无效:阵发性腹痛越来越频繁或转为持续性腹痛,肠鸣音高亢变为低弱,腹胀逐渐加重,体温升高,血常规检查有明显感染迹象,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有休克表现,腹部X线片肠段积气及液平面增多。2 治疗方法2.1 专科常规治疗 禁食;有效的胃肠减压,通过减压器吸出胃肠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肠管的膨胀程度,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液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和体液平衡;早期应用抗生素,防止或控制感染;加强静脉营养,必要时输给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偿丧失至肠腔或腹腔内的血浆和血液;保护重要器官,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2.2 中药治疗 病人入院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后,一般在第2天开始结合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剂,每天1剂,水煎成200ml液,分上、下午2次用,每次100ml,每次须间隔4h。每次注入中药前应先抽空胃液。注入中药汤剂的温度以4045为宜,注药后要夹胃管12h,以利于药物的吸收。用中药汤剂直至病人有肛门排气排便为止。3 护理3.1 心理护理 由于肠梗阻病情变化复杂和痛苦,病人均有恐惧、焦虑心理。应针对患者恐惧、焦虑心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多与病人和家属交流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告诉他们有关此病的病理生理知识,让他们了解病情,告诉他们只要治疗得当和及时,不会带来生命危险。说明治疗方法、由胃管注入中药的目的和意义、操作步骤及配合方法。也可通过同种病人的现身说法,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3.2 西医专科护理 禁食,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经常检查胃管是否通畅,观察负压器吸出液的量、色和性质。补液量坚持量入为出,见尿补钾原则,补液要先快后慢,将丢失的液体总量争取在1224h内补足,有酸中毒者应先给碳酸氢钠。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防治或控制感染。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血细胞、血电解质,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根据病人情况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如脂肪乳、高能量、高维生素液体,必要时输给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加强病情观察,注意病人的全身情况、意识表情,观察腹痛腹胀程度,病情是否减轻或加重,腹部有无肠型及压痛、反跳痛情况,警惕肠绞窄的发生。禁食期间给予口腔护理,做好基础护理,使病人清洁舒适,减轻病人痛苦。3.3 胃管注入大承气汤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相当重要,用药后一般3h后开始出现肠蠕动逐渐亢进,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加重。本组有123例病人在2448h内有伴随腹痛及开始排气或排便情况。经胃管注入中药时的速度宜缓慢,温度宜适宜,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仔细倾听其主诉,严密观察注药后病人神志和生命体征变化,注药完毕夹管12h,妥善固定胃管,给病人取半坐卧位,亦可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床上及床下活动,要注意腹部保暖。病情较重者不允许下床排便,要做好床上排便的准备。特别注意观察用大承气汤后的胃肠减压器吸出液的量、色、性质以及肛门排气、通便时间,腹痛、腹胀是否缓解。记录腹痛的程度,腹泻的次数、量、颜色和性质。病人有大量排便和腹痛、腹胀缓解时停用大承气汤。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治疗期间如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者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中转手术治疗。转贴于正刊论文网http:/www.Lunwen.cm3.4 饮食护理 肠梗阻期间禁食,营养支持很重要,采用胃肠外营养作为支持治疗,当肠梗阻缓解,病人开始排气排便、腹胀、腹痛消失,12h后可进流质,忌服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如无不适,24h后进半流质,3天后进软食4。3.5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出院后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食物,要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进食要有规律,不宜暴饮暴食,餐后不宜做剧烈活动,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的活动。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有不适及时就诊。4 护理体会粘连性肠梗阻是腹腔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为提高治愈率,减少手术的概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较满意的有效措施。大承气汤在治疗肠梗阻中有它的优势:中医认为肠道为便化之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肠梗阻为通降功能失调。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药组成,为峻下热结剂,能增强胃肠道平滑肌活动,提高胃肠动力,促进肠蠕动,改善和消除肠道麻痹、淤滞状态,抑制肠道内细菌及毒素吸收,促进肠道内毒素排泻,促进胃肠道新陈代谢和肠道营养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产生,有一定的抑菌及对抗内毒素的作用5。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效果非常满意,费用低,与单纯西医治疗护理的不同点是由胃管注入中药大承气汤。【参考文献】 1魏宏强,黄宗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全性肠梗阻130例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29.2吴有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