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现代科学理解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概述 -宇宙生命观: “六道轮回”是佛教中的一个基本世界观,说的是:“宇宙中的有情生命分为 天道(神仙众)、阿修罗道(精灵天魔众)、人道、畜牲道(动物)、鬼道、地狱道(受处罚的恶鬼众)共有这6类;我们每个有情生命都处在其中的一类中,并且在某一段生命结束时都会因为生前行为、心念(通称业力)的不同而再转化到其中的某一道中去;每个生命就是这样在六类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断的轮回转化的”这是真的吗?由于我们常人基本缺少这方面的实际感受,所以大都很难理解接受它;虽也有部分人因为信奉佛教而将此作为一种知识接受的,但因为少有证例其实大都心里还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另外还有不少因此而对它呲之以鼻的。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因为明确实证且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普遍为大众所信服,那它对这些有什么认识?丰富的学科知识又如何能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呢?爱因斯坦的认识 宇宙物质观:首先来回顾下现代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对于佛教的评价:“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爱因斯坦(出自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书)让我们先暂且把它作为语录来记住,再来简单介绍下这位科学巨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裔犹太人,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主要的科学成就:1、质能公式E=mc2 (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为3108m/s,这说明能量可以用减少质量的方法创造,它的理论值是物质质量和光速平方的乘积);它也被称为物质不灭定律,究其本质就是物质的质量不灭,物质和能量是统一守恒的。(也被理解为信息守恒定律)这个理论正确地解释了各种原子核反应,并对后来发展的原子能事业起了指导作用。 2、相对论-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讲的是时间和光的关系,广义相对论讲的是时空和引力的关系,相对论严格地考察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这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时空观和物质观。 这个理论正确的解释了宇宙中的各种星体产生及运动,并对后来发展的天文观测及宇宙理论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3、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即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及光变致电的现象,这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正是在对可见的现实世界作了这些开创本质性的研究后,爱因斯坦顺理成章的和另一位更早期的科学泰斗牛顿一样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追求最终将统一到完美的宗教实践与体验上去!相信以严谨著称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是在做了深入的了解对比后,而因此选择了佛教。虽说这些并不能直接地帮我们全面理解和形成“六道轮回”的宇宙生命观,但他的科学成果及随后时间发现的更多科学知识却能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认识这个问题。下面笔者就尝试着用21世纪科学知识来理解“六道轮回”21世纪科学知识和六道轮回理论的对比宇宙生命观和物质观的统一: 在进行对比说明前,我们再更详细系统地整理下佛教中所说的“六道轮回”的生命观。1、六道三界生命轮回: 文章开头所说的六道生命有情的划分方法按照众生形态种类或者叫业力或者叫果报的不同而区分的,如再更系统的按照境界的不同可区分为三界,具体是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有饮食、男女二欲的众生所构成,包括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 鬼道、地狱道和天道中的一部分六欲天部分(具体是四天王天、忉 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是指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身形的众生,主要是修习禅定者而住,包括 天道、阿修罗道中进入四禅十八天的众生。具体分初禅天众生:不需分 段食,故无鼻、舌两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有喜爱而与“意识” 相应,有乐受而与三识“眼、耳、身”相应;二禅天众生:只有第六识- 意识(它与其它5识同起,主要是了解分别眼、耳、鼻、舌、身等识的), 唯有喜舍二受,还会动念;三禅天:只有第六识-意识,有乐舍二受,其 怡悦至极净妙,不会动念;四禅天:仅有意识,但唯有舍受;这一 界众生多是纯能量的光形态。 无色界指超越物质(色)之世界,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是修四空处禅定众生(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只有受、想、行、识四蕴的灵魂形态。由于六道众生都有“业”未净,这个业包括“欲望”,“债务”,“愿望”信息等等;也因为这个业会趋使众生不断的轮回转世,即所谓“循业受报”。但轮回并非简单的重生,而是每一番生死都可能和前一生命形态不同。其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特点如下:天道乐不思蜀 人道苦乐参半 阿修罗道有福无德 旁生道愚痴无明 饿鬼道饥渴难耐 地狱道苦痛无间 2、宇宙的物质世界构成: 看过了生命再来看看物质世界。随着21世纪科学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在微观-粒子和宏观-星体两个方向来描述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了。 首先从宏观上看,土地、高山、海洋、空气、树木、动物、人类等物质构成了地球;然后同样的行星加上太阳-恒星就构成了太阳系;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又构成了星系;数以亿计的星系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可见部分,其实它们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10%不到(约4);另外还有23%左右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它是一种既不反射光也不吸收光的物质粒子, 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象球状星系团高速运动、星系中的黑洞的观测,都是他们存在的间接证据。 另外目前我们这个宇宙还处在不断的膨胀之中,这是因为星系间还有一种扭旋的力,促使宇宙不断膨胀,即暗能量,暗能量它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皆是由暗能量来推动的。之所以暗能量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是因为它在宇宙的结构中约占73%。 而物质在微观上主要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从构成讲很类似我们的太阳系;已探究到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的.而行星上的物质元素基本来自恒星(太阳)燃烧后的残余。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具体组成尚未发现。结论: 把这些结合佛经中对六道的论述,我们大概可以对众生形态做个全面的认识了:天道气光态物质或暗能量构成 人道有形物质和部分暗能量构成 阿修罗道气光态物质或暗能量构成旁生道有形物质构成饿鬼道暗物质构成 地狱道暗物质构成3、生命轮回和恒星演化对比 对比前面微小尺度的质能转化,我们知道物质和能量是在互相不断转化当中的;生命的形体是物质的,而生命灵魂则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能量形态的,如果按照能量和信息守恒的说法,生命应该是可以在物质肉体和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 微观世界由于系统性小的问题比较难用来有效比较生命这样的巨系统(其对探索质能转换有帮助)。所以下面我们将用星体这样更巨大的系统来比较生命系统,而所有星体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恒星,目前天文和物理学的研究已能给我们全面揭示恒星的演化: 恒星一般诞生在星云中,主要构成是氢气和氦气;一旦形成后它将不断的向外发散着热能和光能等能量,而这些能量则主要来源于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更重原子核的核聚变,其中核聚变减少的物质质量就是产生的能量(参考前述质能方程)。由于不断的消耗物质产生能量,恒星也会象生命一样,最终走向死亡。 而不同质量的恒星在演化轮回过程产物各不相同,象1.44个太阳大小的恒星燃烧演化过程如下图: 比太阳质量大,但不超过它质量3倍的较大恒星,在下述B的超新星爆发后,其核心的物质将演化成中子星。而大于太阳质量3倍以上的恒星最终将演化成黑洞,其过程如下图: 其中最能体现星体轮回现象的当属大质量恒星了,它在B超新星暴发时抛出的星云物质还可能再演化生成新的恒星,其生命过程可参看下图: 而另人意外的是,恒星存寿命是和它们的质量成反比的,即越大质量的恒星寿命反而短!下图是一个直观对比: 结论: 通过对比宏观尺度的恒星轮回演化,我们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有情生命系统的轮回和恒星演化的轮回过程何其相似: 在生命的青壮年时期,大家都正常的燃烧着生命的基本能量物质;当步入老年外部生命物质消耗将尽,内心的核则逐渐由氢结合成氦、氦合成碳、碳再向更重的元素合成直到内核变成坚硬的铁后就不再进行核聚合,此时体现在外部就是膨胀,而最终产生爆发,完成一阶段的死亡;迷恋物质(或肉体)的死亡后变得象阴暗的黑洞一样继续贪婪地吞噬一切物质;崇尚精神提高的则勘破了冰冷的自我内核,内心积累了很多正能量,死亡后内部的能量仍能保留升华到另一阶段。这样的对比也可以使我们得出:贪者巨大如黑洞,前生的存世反而简短;小者如太阳,长久燃烧一生;中庸者如中子星,最终凝结成中子态而获得纯粹! 对于我们有情生命,最终要超越轮回,就需要堪破物质肉体,放下精神我执。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介绍下“我执”,这是佛教的说法,它可以对应到我们灵魂中的自我。而它实际应该有物质形态的,这一点我们在常态下没有具体感知,但我们在梦境中梦到的那个自我是什么样子,不知你是否有感知:他是手脚俱全的身体状态呢?还是光影状态呢?还是只有个自我认识呢? 如果常梦到自己是手脚俱全的身体状态,那说明你内心的自我还是蛮严重的;如果是一个大概的光气状态,那还算可以,有进入天道的可能;如果只是个自我认识,那说明你“我执”较轻了;如果说没梦到过,那不是沉睡的无心人就是大成者了!(现代科学研究人每隔2个小时为一个睡眠期,每个人深睡2个小时后即进入2小时左右的反相RAM做梦期。藏传佛教就有专门修梦功法-直指潜意识。)达尔文的人身观 科学生物进化论(非生命观) 本文我们主要论述的是生命问题,在这方面就不能不再提到另一位科学巨人达尔文了,他进化论人身观的发起人: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他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物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伴有修改的代传”而发生变化,生物正是这样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发展着。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基因学诞生之际,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事实上,物竞天择,竞的是“基因”。这似乎说的是只有先天而无后天努力了,这符合逻辑吗? 进化论说的是生命的进化由“基因”决定,而我们说的是“业力”-(信息)决定(这好像有点用进废退的意思),那谁对?在论述之前我们再补充认识下“基因”的知识: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它也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一个人的基因是何时产生的呢?应该是受精那一刻吧,那时父,母的基因是如何重组突变的呢?是随机自然决定的吗?现代科学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先放到这里,让我们再来看看被常用来证明自然选择的2个例子:1、 非洲长颈鹿的进化。 长颈鹿是鹿中的巨人,它一般身高能到6米,腿长脖长,是目前只生存在于非洲大陆上的鹿科动物。但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它的祖先却起源于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的一些地方,从两千多万年至二三百万年前,曾经生活着长颈鹿的祖先,不过颈和腿没有现代那么长。对于它长脖子的进化达尔文是这样论述的:在古代的长颈鹿中,由于个体不同,它们的颈有长有短。在气候干旱,地面青草干枯,灌木死亡的自然条件下,身高脖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身矮脖短的长颈鹿无法吃到的高树木上的叶子,在生存竞争中脖长者得胜而生存下来,逐渐形成今天的长颈鹿,它被作为进化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请注意另外2个事实,一是非洲还存在一种长颈鹿的近亲“霍加狓”却只有2米左右的个子;另一个是鹿在全世界都有,长颈鹿的祖先也在亚洲,而现在却只在非洲草原上才充满了长颈鹿。这个又怎么解释呢? 这个问题笔者是这样认为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存在的一个原因,另外自主适应发展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长颈鹿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基因的变化出现了长颈鹿这么独特的一科属,它们存在腿长,脖长的特点,这就使得它们在茂密的森林和山区中不利于运动奔跑,很容易被食肉动物天敌发现并捕捉;因此使得森林高山地区的长颈鹿越来越少,而同时长颈鹿们为躲避食肉动物、发挥腿长善跑的优势,它们普遍喜欢聚集在森林边缘的草原地带;而非洲草原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它们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这里也长满了它们喜欢吃的豆科金合欢树,所以最后在这里它们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其它种类的鹿却依然保留在它们各自适合的生存环境中,这样也解释了腿上长满条纹,个子较矮的“霍加狓”仍然主要生活在非洲树林里了。结果:非洲适合落户,长颈鹿选择了非洲!2、 工业时期黑蛾数量的变化 被用于自然选择进化论学说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达尔文统计了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尺蠖蛾的数量多,他认为是因为工业时期,城市环境布满烟灰,白蛾在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被天敌捕食,因此黑蛾被自然选择而大量留下。 这里笔者同样提出生物自主选择的结果:白蛾接受信息素在城里同伴稀少,而飞出城区,另找聚集区!结论: 事实上随着现代基因学的发展,21世纪科学生物进化观已做了发展:在自然界,由于突变(主要父系基因主导)、基因重组(主要母系基因主导)和自然选择(自然主导)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不仅局限于片面、僵化的一个方面。生物的进化是如此复杂,现有的进化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多,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还会是不断发展的。灵魂现象的实证和科学对比: -六道轮回的关键点提到生命现象和轮回,就不得不提到灵魂问题,上文有对梦境“自我”状态的论述,使我们可以隐约感到“灵魂”的物质存在。实际着这个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和探索,而喜欢实证的西方人更是以现代的方式给了我们很多科学证据,下面笔者就将“现代证明灵魂的十大试验”摘抄如下:1、 灵魂通过电子噪音传递讯息有科学家提出了超自然电子噪声现象 (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a,EVP)。此神秘现象是指:在收音机没有调谐好时的嘈杂的白噪音中,你也许会听见一个声音;在电视充满雪花的屏幕上,你也许会看到一张面孔而这些,都是死者的声音与面孔!EVP通常录在录音带上。有关EVP的具体解释是:已经死亡的人,通过在现代电子设备上产生的静电干扰或白噪音来传递声音或影像,从而达到同现实世界相互沟通的目的。 目前,全球已经有40多个组织在研究所谓的超自然电子噪声现象,并且有许多人声称他们已经通过EVP现象同已经故去的亡人进行过联络。比如,美国超自然电子噪声现象协会于2003年8月录到鲁思贝斯的声音“我再也见不到你了!”,但鲁思贝斯早于1987年就死亡;2003 年又录到史丹利席尔斯的声音和影像“我爱你”,而他在2002年过世。越来越多的这些现象冲击着人们对生与死的认知,2、 灵魂离体实验 英国医生山姆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实验证明“灵魂”真实存在的人。他的实验设计是这样的:如果病人死后“灵魂”能飘起来,还能看到自己的身体,看到医生们在抢救他的身体,看到天花板上的灯,那么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块不透明的板,板的上面再放一些小物品(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么物品,别人都不知道),那么“灵魂”就应该能看到这些小物体。如果这个病人能被抢救过来,能够说出板上的小物品是什么,那么就能区分出“灵魂”到底是虚无缥渺的想象呢,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山姆对100多个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7个被抢救过来的病人醒来后能说出自己“灵魂”离体时看到的景象,特别是板上的小物体,说的全都对。山姆的实验获得了成功。山姆的实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是世界上首次用可以重复进行的科学实验的方法,证实了“灵魂”的存在。“灵魂”是一个事实存在的实体,有一定的大小,可以飘起来,可以移动,它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而不是虚无飘渺的想象。2001年6月20日,山姆应邀在休斯顿莱斯大学作了题为濒死体验:透视脑死亡还是透视一门新的意识科学?的报告,吸引了不少对生命研究感兴趣的人。在他的报告中,山姆首先介绍了对“濒死体验”研究的背景情况,有许多医生、科学家都对“濒死体验”进行过研究3、 死者体重变化实验国外曾有人做过另一种试验,将临死的人放在精密的天平上,当他死亡的一刹那,有一部分质量消失了。经过很多人次的死亡试验,消失的质量出奇的一致,说明灵魂可能是有质量的。190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医院麦克特嘉博士发现病人的死亡过程中,体重以每小时一安士的速率递减,在病人断气的一刹那,体重突减3/4安士(排除病人死前挣扎的因素),原来质量以极慢速率递减的现象也立即中止。这篇论文发表在美国心灵研究协会的学术刊物上。1916年美国人卡特博士重示此实验,并用一种叫迪西亚宁的染料染过的幕布观察正在死亡的人体,看到在病人死亡瞬间,有一如雾般的发光体自病体内升起,映在幕布上,不久就变成和病人身体一样的形状缓缓漂浮起来,飞向窗边,神秘地消失,同时体重顿减3/4安士(21.225克)。4、菲利普实验菲利普实验是由加拿大多伦多灵魂研究学会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实验,旨在了解假设的历史人物是否能通过全部人群集中精力来让他显身。他们将此人物取名为“鬼魂菲利普”,并说明了此鬼魂的人格特征和全部的背景内容,甚至还给他画了一幅肖像,使他看起来更加真实。有8人组成的小组全都记下了此虚构人物和他的传记。在测试时,假定菲利普是活的。几个月来他没有什么动静,直到1973年他开始交流,他第一次在桌子边侃侃而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此小组发现当他们问一些问题时,他会敲一下桌子代表“是”,敲二下桌子代表“不是”。他们确实和他们的鬼魂进行了交谈。有趣的事实是:此实验出现了奇怪的结果,当此小组中的一名成员破例大声回答菲利普时,他说:“我们只是编造了你,你是知道的。”于是,所有的交流都中止了。 5、捉鬼队捉鬼队是美国科幻频道的电视连续剧,首播于2004年。本剧组成了全新的超自然现象调查组。 这个组织由一群勇敢无畏的爱好者组成,并不像电影里的那些戴眼镜的怪异博士一般,他们都是普通人,包括老百姓、白领、蓝领工人、教师和心理热线的辅导者。他们前往有闹鬼的地方去捉鬼,为了查找鬼的下落,他们携带用于测量放射性的盖格计数器、电磁场扫描仪、红外线和夜视相机、手持数码摄像机、数字录音机和笔记本电脑。此捉鬼队革声称获得了几个好的录音和录像,记下了奇怪的薄雾、怪异的灯光、运动的物体和影子似的人物,他们很快就消逝了。 6、霍迪尼的秘密代码哈里霍迪尼于1874年3月24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贫寒犹太人家庭,本名埃里克韦斯,年少时随家人移居美国,作为魔术师先在美国崭露头角,后来在欧洲也赢得盛誉,尤其擅长逃生表演,至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因为失去母亲而在精神上造成的巨大悲痛使得霍迪尼在晚年时期竟迷上了招魂术和降灵会,为此还成功蒙骗过许多科学家和学术权威。担心自己死后会被巫师通过和他联系而夺走自己的财产,霍迪尼秘密留给他妻子一个秘密代码,纸条上面写有随机选出来的10个单词,由科南多乐书写的。在他死后就用这些单词与妻子交流。霍迪尼于1926年11月31日死亡,多乐的朋友亚瑟福德声称通过此秘密指导联系到了霍迪尼和他已故的母亲,福德还声称获得的信息是在霍迪尼生前和他妻子预先设计的这一秘密代码中。然而,大多数人相信福德伙同多乐来和霍迪尼的妻子交谈,当时这位妻子病重,常常喝自制的药酒。他们共同协助福德产生了他和霍迪尼鬼魂联系上了的感觉。有趣的事实是:霍迪尼死后10年,他的妻子每年都在万圣节举行降灵会,不过霍迪尼从未出现过。 7、灵魂实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盖瑞史瓦兹(Gary E. Schwartz)设计了一套严谨的实验步骤,透由五位美国知名灵媒的参与,进行“人死后仍有生命”的验证。他将实验的过程写成灵魂实验(The afterlife experiments,2002)一书。推荐者说:他采用的实验步骤是所有诚实的怀疑论者都无从挑剔的。对于第一位测试灵媒,其准确率达到了77%-95%,平均命中率为83%。第二位测试灵媒的准确率和第一位相当。他还设立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68名学生的群体实验作对照,但此对照组的准确率只有36%。 有趣的事实是:当灵媒测试83%的准确率和此对照组36%的准确率相比时,史瓦兹声称对照组概率出现差异的统计概率为千万分之一。 8、威廉克鲁克斯实验 威廉克鲁克斯先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化学家兼物理学家。克鲁克斯致力于真空中放电现象的研究,并研制成功了后来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阴极射线管克鲁克斯管,由此发现了阴极射线、X射线和电子。克鲁克斯是在他弟弟于1867年21岁英年早逝时迷上灵异说的,他曾描述了这样一些现象:“我应邀走近他,那时他升起来,离地有18英寸,我把双手从他的脚下插过去,并在他浮于空中时把手放到他头上;一个玻璃水瓶和一只平底无脚酒杯升入空中并从一名当事者飘向另一名当事者。”他还设计了一个实验,一块3英尺长的木板,一端放在桌子上,另一端吊在弹力秤上显示3英磅,当巫师霍姆把手接近桌子那端的木板时,另一端则显示为6磅。克鲁克斯的实验通常还请一些有威望的科学家作为证人。除了霍姆之外,还有其他著名巫师。在这些实验中,他表示他目击了远处的身体在移动,身体的重量在变化,身体在空中漂浮,还出现了发光体、鬼怪和没人在场的书写字迹。他将他的研究于1874年发表了,结论是这些特异现象难以解释,进一步研究是有用的。 有趣的事实是:大多数科学家确信灵异说是假的,克鲁克斯的最终报告在学术界引起如此大的愤恨,导致他被取消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资格。9、转世实验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彼得拉姆斯特于1983年制作了纪录片转世实验。在此实验中,他发现了有关前生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在此纪录片中描绘的一个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记住他的一生。当昏迷状态时,他说法语没有任何口音,理解并能用法语回答问题,并知道只在老地图上才有的现已变更了名称的街道名。有趣的事实是:中国的藏传佛教中还保留着“转世灵童”的活佛传承仪轨。 10、斯科勒实验 在1993年,4名特异功能研究人员和观察家在英国纽佛克(Norfolk)斯科勒(Scole)乡用5年时间一共进行了500多次实验,宣称能够用意念产生多种物理现象,包括用意念产生光、录音带上的声音、胶片上感光产生图像和固体被分开,等等。不仅如此,他们还能产生多种语言的雕刻板、诗歌、及短信息,发光球在屋里到处飞等等。而且,这些实验在美国、爱尔兰和西班牙重复了一遍。在美国,来自美国宇航局、认知科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也参与了这一实验。 有趣的事实是:职业魔术师詹姆士韦伯斯特花40年调查特异现象后得出如下结论:“我没能发现任何欺骗迹象。对我来说,这不可能存在欺骗,因为我观察到的这种现象和它发生的情况一致结论: 最后笔者整理了下述一些关于“意识”和“灵魂”的科学观点:1)、意识是由于量子效应产生的;2)、意识是由于形态共振效应产生的;3)、意识是独立于大脑而存在的,就像电磁场可以独立存在一样;4)、“精神”本身就是一门科学;5)、“灵魂”也属于物质的一种,只不过是微细物质,就象在科学仪器发现电磁波或空气等人类一般状态下不可听闻感触的事物前人们普遍不知或不信它们存在一样,现在人类也普遍不信或不知“灵魂”这种物质的存在。6)、如果现实世界只是一个全息式的幻象,那就不能再说脑部产生意识,而是意识创造了脑部以及身体,还有环绕着我们四周的一切,被我们当成实质的世界,都是意识所创造的。佛教的观点: 我们人类身体除了这个由四大-“地”、“水”、“火”、“风”构成的可见粗重身体外,还有能量气、明点构成的细微身-“中阴身”共同组成。生命经络系统研究 灵魂能量的关键连接点现代科学注重外部手段去实验证实,而宗教修养者则主要从内在锻炼体证入手。关于灵魂的实质性,在古老的东方国度中国和印度都有类似这个的生命能量系统学说。印度是三脉七轮:它认为我们在物质性的身体外,我们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灵性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的一个内在能量系统,它与医学上人体神经系统密切相联,它的主要部分为: 三条经脉、七个能量中心( Chakras七轮 )及灵量。灵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叫荐骨 ( 骶骨 ) 腔内捲曲成3圈半的能量。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此沉睡的潜在能量才会被唤醒和提昇,并通过其上的五个轮穴,到达大脑顶部的神经丛,最后穿越顶轮和头盖骨,此时我们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宇宙的能量可以在体内流通,令人达至自觉的境界,建立瑜伽状态。三条经脉是我们灵性身体另一个构成部分,三脉是我们人体内的三种力量,分别是左脉,中脉和右脉。左脉掌管我们的记忆、过去和情感方面右脉掌管我们的思维、末来、行动以及计划力面。中脉连接到的是集体的无意识,即宇宙无形无象的整体能量。中脉所代表的是现在,即当下此刻。(对应经络中的“任”“督”“冲”脉)七个能量中心是身体上能量的进出口,这些进出口在身体上主要有七个,它们又称为轮穴,是由生命能量的转动所形成。它们位于人体脊柱上各神经丛,各有特性,分别掌管人体的各种身心状态活动,又即人体的器官及情绪。其实除了这七个大的外,还有许多小的,分佈全身,经脉也是一样,除了三条主要的外,还有许多小的。无都有偶,在中国也发现了一个与之对应的经络和穴位系统:它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而这些经络上排满了人体穴道,其中大的正穴共有365处。它们基本是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而中国千年的的道家和中医的应用历史,也证明了它的存在和神奇。对与这个能量系统,我国的科学家们也一直对它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下面我们就选取其中一些关键的结论:经络中流动的是“气”-生命的“微波灵量”;而这个微波灵量和“宇宙背景辐射微波”能够发生交换和互动,研究表明液态的水对微波能量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而人体有70%为液体,所以人体亦能较好地吸收微波能量。 而微波透入活体组织的深度取决于其频率。具体说,透入肌体的深度随频率增加而减小,即成反比。实验表明,微波频率在23万兆赫时,能量主要被皮肤吸收。频率在1千3千兆赫时,结果在表层和深部被吸收;1千兆赫以下被深部组织吸收;150兆赫则穿过人体,浪费掉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微波频率从高变低,透入人体的部位是:皮肤表层深度穿透,而我们感兴趣的则是“皮下组织”,按中医经络学说,经络存在于皮下的筋肉之间,这是人体气之通路人体12正经及奇经八脉均在这个层次。 前面谈到,100千兆3千兆赫时,可以进入人体表层或深部,如要希望浅一些,不要到深部,根据频率与深度成反比规律,就必须使频率比3千兆赫再大些,似乎4千多兆赫合适。现在我们再重温宇宙背景辐射的微波频率是多少?答:4080兆赫。正好是4千多,这就好象是专为疏通人体的元气之路经络而计的微波频率!如果再加之细分,则4080兆赫微波就是经脉所对应的元气,2000至4080兆赫微波是络脉所对应的元气,而小于2000兆赫微波则是属于孙络的元气。(目前医疗上常用的微波治疗仪器频率主要在2450兆赫,也侧面佐证了人体对微波能量的接收范围)而经络上的轮穴又是什么呢:由复旦大学的费伦教授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经过对穴位定位进行解剖后,发现小腿上的胃经所有穴位的地层均停针于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上,这是一种结缔组织,以往对它的了解仅止于是人体组织之间的连结功能。于是小组将该片骨间膜割下来,送到物理实验室,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有七种元素钙(Ca)、磷(P)、钾(K)、铁(Fe)、锌(Zn)、锰(Mn)、铬(Cr)等,在穴位和非穴位上的含量有40200倍之间的明显差异,而一个穴位的直径约五至八毫米,所有这些富集的众多分子都只存在于骨间膜的表层,约一个微米厚度。这个富集金属的结构,似乎可以类比现在的移动无线天线接收站了。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成果,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经络存在的物质证据。接着小组继续对这片骨间膜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它是由三条胶原纤维构成纤维条,再由五条纤维条卷成一束,数量繁多的这种线束结成片状,有点像计算机中的排线结构。再对这种胶原纤维进行分子层次的分析,发现它是由数种不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生物液晶态 (Bio-Liquid Crystal) 的物质。根据物理学的常识,晶体结构的物质对声、光、电、热、磁等物理能量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参考上海交通大学过去对特异功能人士的实验,知道气功师所发出的“功”当中,有很大的成份是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远红外光。因此,小组对结缔组织的物理特性测试,首先就从远红光的透光性做起。很快的又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实验证明胶原纤维在径向对9-20微米的远红外线具有近100%的透光率,横向方面则几乎完全不透光,也就是说对于该频率范围而言,胶原纤维具有光纤维的物理特性。接着再从国外医学研究文献中了解,人体的所有组织,甚至小到个别的单一细胞,都至少有两根胶原纤维连结着,它很可能是人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而人体各个脏器外部的保护膜,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光纤维。经络是人体系统信息光纤网,大脑神经系统是信息处理中心.“宇宙背景辐射微波”资料: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架设了一台喇叭形状的天线,用以接受“回声”卫星的信号。为了检测这台天线的噪音性能,他们将天线对准天空方向进行测量。他们发现,在波长为7.35cm的地方一直有一个各向同性的讯号存在,这个信号既没有周日的变化,也没有季节的变化,因而可以判定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无关。起初他们怀疑这个信号来源于天线系统本身。1965年初,他们对天线进行了彻底检查,清除了天线上的鸽子窝和鸟粪,然而噪声仍然存在。于是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报上以“在4080兆赫上额外天线温度的测量”为题发表论文正式宣布了这个发现。紧接着狄克、皮伯斯、劳尔和威尔金森在同一杂志上以“宇宙黑体辐射”为标题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这个发现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即这个额外的辐射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个黑体辐射对应到一个3k的温度。之后在观测其他波长的背景辐射推断出温度约为2.7K。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在近代天文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给了大爆炸理论一个有力的证据,并且与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也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微波的特性介绍:微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电磁波段,尽管它介于无线电波和红外辐射之间,但却不能仅依靠将低频无线电波和高频红外辐射加以推广的办法导出微波的产生、传输和应用的原理。微波波段之所以要从射频频谱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是由于微波波段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似光性和似声性。微波波段的波长和无线电设备的线长度及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导弹等)的尺寸相当或小的多,当微波辐射到这些物体上时,将产生显著的反射、折射,这和光的反射、折射一样。同时微波的传播特性也和几何光学相似,能够像光线一样直线的传播和容易集中,即具有似光性。这样利用微波就可以获得方向性极好、体积小的天线设备,用于接收地面上或宇宙空间中各种物体发射或者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改物体的方向与距离,这就是雷达及导航技术的基础。微波的波长与无线电波设备尺寸相当的特点,使得波又表现出与声波相似的特征,即具有似声性。例如:微波波导类似预声学中的传声筒;喇叭天线和缝隙天线类似于声学中的喇叭、萧和笛。微波谐振腔类似于声学中的共鸣箱。、分析方法的独特性。由于微波的频率很高,波长很短,使得在低频电路中被忽略了的一些现象和效应(例如:趋肤效应、辐射效应、相位滞后现象等)在微波波段则不可以忽略。这样低频电路常用的集总参数元件电阻、电感、电容已不适用,电压、电流在微波波段甚至失去了唯一性意义。因此用它们已无法对微波传输系统进行完全描述,而要求建立一套新的能够描述这些现象的理论分析方法电磁场理论的场与波传输的分析方法,用新的装置(例如传输线、波导、谐振腔等)代替那些我们已习惯了的电容、电感、电阻。、共度性。电子在真空管内的渡越时间(109秒左右)与微波的振荡周期(1091013秒)相当的这一特点称为共度性。共度性是给予微波电子学以巨大影响的非常重要物理因素。利用这种共度性可以做成各种微波电真空器件,得到微波振荡源。而这种渡越效应在静电控制的电子管中是忽略不计的。、穿透性。微波辐照于介质物体时,能深入到该物体内部的特点称为穿透性。例如微波是射频波谱中除光波外唯一能穿透电离层的电磁波,因而成为人类外层空间的重要手段。微波能穿透云雾、雨、植被、积雪和地表层,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能力,成为遥感技术的重要波段;微波能穿透生物体,成为医学热透疗法的重要手段;毫米波还能穿透离子体,是远程导弹末端制导和航天器重返大气层时实现通讯的重要手段。、信息性。微波波段可载的信息容量是非常大的,即使是很小的相对带宽,其可用的频带也是非常宽的,可以达数百甚至上千兆赫。所以现代多路通讯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都是工作在微波频段。此外,微波信号还可以提供相应信息、极化信息、多普勒频率信息,这在目标探测、遥感、目标特征分析等应用中是十分重要的。、非电离性。微波的量子能量不够大,因而不会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的化学键,所以微波和物体的作用是非电离的。由物理学可知分子、原子和原子核在外加电磁场的周期作用下所呈现的许多共振现象都发生在微波范围,因此微波为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特性提供了有效地研究手段。关于经络的论述可参考/s/blog_4a4a511d01000c0a.html网址博文。结论: 通过上述对经络研究的论述,我们了解到我们的肉体中还存在一个生命能量系统,而我们的肉体系统在消耗的同时,这个能量系统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和我们前面讲的恒星系统的演化是多么相似啊,“天人合一的又一个体现”。关于这个问题另一个可能也是最好的侧证是:佛门的“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而且,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火葬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它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形与一般晶体一样粒粒精莹通透且有光泽。有缪说是:由于僧人平常生活简朴而形成的胆结石或肾结石。这种解析实在是接近可笑的程度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结石经高温后就与骨头一样化为灰烬了,否则,世上有这么多的人患有结石,但却没听说他们死后留下什么舍利子的。 从现代研究可知舍利子是磷酸钙、磷酸镁等等的晶体,它与胆结石、肾结石的关系就犹如钻石与石墨、水晶与硅土。另外从人体产生的磁效应也可以进一步证实“舍利子”是晶体而不是一般的结石。因为晶体中物质的排列方向一致,在外呈现出磁场;而一般的结石内物质排列杂乱无章,没有什么磁性。那么,舍利子到底是怎样形成呢?我们知道,舍利子是磷酸钙、磷酸镁等构成的晶体,这明显是穴位富集Ca2+和Mg2+等离子所造成的。由于能够与宇宙进行高层次的交通,使得其自身能量可比一般人强大很多倍,在这种人体较强磁场的定向影响下,Ca2+和Mg2+等离子逐渐定向排列而形成晶体微粒,晶体微粒累积后就形成舍利子。其化学机理大概是这样的:由于NO产生了cAMP和cGMP,从而使细胞内有Ca2+、Mg2+和H3PO4浓度增加,分子间容易发生碰撞而产生Ca3(PO4)2及Mg3 (PO4)2。再由于cGMP加强了视觉光信号传导,从而抑制了松果体的功能,使代谢逐渐减弱,这尤如PCR技术中的“退火”,再加上人体微磁场的定向影响,逐渐形成晶体微粒,晶体微粒累积后就形成“舍利子”。从另一角度大家观察磷酸镁、磷酸钙这些分子中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布都是氖型或氩型,即最外层电子只有s亚层与p亚层。当这些物质在体内高速运输时(即细胞生化反应剧烈时),由于轨道的体积越来越小,s亚层与p亚层中的电子就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结合,形成超导。这也是经络也呈现出超导性的根本原因。其实舍利子的硬度,也是有较大的差异的。一般来说,修行者的层次越高,舍利子越硬。释迦佛的舍利,坚固无比,以铁锤锤击,也不损分毫。在雪域藏地,按密法修持者,得各种成就的较多,遗体火化得舍利子的也多,因为出现得多了,便总结出规律来,共将舍利子分成五种不同的层次,较普通的舍利子藏语称为“让布哲”,用石头砸得碎,得道高僧的舍利称为“东”,意即坚不可摧,实际上也确实很硬,用石头砸不碎。由此可知,越是能够与宇宙交通的人,其吸收与利用宇宙微波能量的能力就越强,所得到的舍利子由于不同程度的能量聚合所以出现不同的硬度。由于舍利子含有宇宙的这种特殊的能量,所以使得修行次第较高的人,走近高僧的舍利塔,或靠近舍利子,就能有所感应;感觉较敏锐的人,静下心来,对舍利子也可有一定的体察。你若有机会得到舍利子,从世俗的层面上说,它源源不断释放出来的能量,对调节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或明显或不明显的作用。其实不只是舍利子,就连水晶这样的晶体也能源源不断释放出能量来,从而对调节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量子超流现象 理解灵魂出窍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对比论述,可能已经帮您建立了“生命轮回”的大体结构性认识,但其中的一个关键,轮回转化的实现发生-灵魂出窍现象又能否用科学知识来理解呢?从现在我们知道的一些“濒死体验”的案例和经典中的一些论述,我们大概可以再描述下这个过程:“当濒死者昏迷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肉体飘起,然后是见到自己的身体以及抢救自己的医务人员。很多时在他们恢复知觉后,都能够清楚地描述当时的情形。但那个时候,濒死者其实已被断定失去知觉,甚至脑部活动停止,但他们就是能够准确地说出在他昏迷失去知觉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濒死体验现象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但是这些研究者分成了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目前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现象是否存在并无怀疑,根据不同的研究结果,科学家发现心脏骤停后苏醒过来的人中,有4%18%的人有过濒死体验经历。让科学家产生分歧的,是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濒死体验是大脑严重缺氧后的一个独特生理现象,明尼苏达睡眠紊乱研究中心主任马克马霍沃尔德表示,“很多人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宗教或者超自然现象,但实际上它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 对这一观点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则认为,濒死体验并非这样简单,他们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意识扭曲现象,而且人类的意识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目前人类对意识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奥克兰心理学家卡尔简森认为,“濒死体验现象的形成原因对人类来说仍属于神秘王国的范畴,目前我们不可能把它解释清楚。”笔者认为要有效解释这个问题还得回到经络系统上来,由于西方科学历来缺少这方面的实际体验即知识,所以笔者认为最终能对之做出科学解释的理论将必将来自东方。关于经络上文讲到它是“我们的能量微波系统”,而这个能量微波也是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舍利子是一种特殊的可见高能形态物质,而我们活人可能更多的体现的就应该是一种“等离子”形态:“等离子体” 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而将之和人体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实验有:1966年前苏联科学家基里安夫妇用“基里安摄影技术”发现了人体经络的存在。起初,他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特异功能如何治病。在高频场中拍摄的照片表明:特异功能者可以发出一种光,它随着发出者的注意力而变强变弱,接受者会感觉到一种灼热。而后圣彼德堡的医学博士米哈伊尔. 库思米奇.盖金看到了基里安拍摄的人体照片,很受启发。人体可以发出无数红黄与蓝色两种成对的光线,而且呈现出很多亮点。他联想到中医理论:人体有一种能,他按着经络运行,并可以在穴位处抽出。盖金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亮点与5000年前的中医记载的穴位完全一样,那些光线的运行轨迹也与经络图吻合。从而第一次证实了古老的中医。阿拉木图基洛夫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将巨大的显微镜和基里安仪器连结起来,观察到了人体在高频场中的运动形式,他的表现形式是火焰和光。1968年,W. 伊纽辛等博士宣布他们发现了这是一种能量体(等离子体),他有别于分子组成的自然体。俄国科学界还有人通过实验提出:自然体被截去一部分,等离子体还存在(这就可以解释断肢的人为什么还能感觉到肢体的存在)。 等离子体知识(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高)。低温等离子体体可以被用于氧化、变性等表面处理或者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上进行沉淀涂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可用性测试方法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卷考试参考答案
- 2025秋季开学典礼小学校长致辞:让“加减乘除”伴我们快乐成长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 新疆政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行金库账户管理办法
- 《警衔管理办法》违法
- 营业外收入管理办法
- 课程成绩管理办法江西
- 2025至2030中国核反应堆建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第二批招聘社区工作者9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课外辅导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电梯维护保养标准作业指导书
- 纪念西路军课件
- 一年级书法教学设计方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100题
- 胸痹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