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操作规程(总)_第1页
离心泵操作规程(总)_第2页
离心泵操作规程(总)_第3页
离心泵操作规程(总)_第4页
离心泵操作规程(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心泵第一部分 开 泵A级 操作框架图初始状态So离心泵空气状态隔离机、电、仪及辅助系统准备就绪1离心泵开泵准备11投用辅助系统11 1 投用冷却水系统离心泵11 2投用润滑油系统113投用填料冷却蒸汽状态S1离心泵具备灌泵条件2离心泵灌泵21常温泵灌泵22高温泵灌泵23液化气泵灌泵24减底泵灌泵暖泵状态S2离心泵具备开泵条件3离心泵开泵31启动电动泵32启动透平泵状态S3离心泵开泵运行4启动后的调整和确认41泵42动力设备43工艺系统44补充操作最终状态FS离心泵正常运行B级 开泵操作初始状态So离心泵空气状态隔离机、电、仪及辅助系统准备就绪适用范围:用电机或透平驱动的泵:常温泵、高温泵、液化气泵、减底泵初始状态:说明(P)一泵单机试运完毕(P)一泵处于无工艺介质状态(P)一确认联轴器安装完毕(P)一确认防护罩安装好(P)一泵的机械、仪表、电气确认完毕(P)一泵盘车均匀灵活(P)一泵的入口过滤器干净并安装好(P)一确认冷却水引至泵前(P)一确认润滑油系统符合要求(P)一确认油箱液位正常(P)一确认轴承箱油位正常(P)一确认润滑油化验分析合格(P)一确认润滑油泵完好备用(P)一确认密封液系统符合要求(P)一确认泵的出口和入口阀关闭(P)一确认预热线上的阀关闭(P)一确认密封油线的阀关闭(P)一确认泵的密闭排凝阀关闭(P)一泵的排凝和放空阀打开(P)一确认泵的电动机开关处于关或停止状态,联锁解除(P)一确认电动机断电(P)一确认透平处于热备用状态(见透平操作规程)1离心泵开泵准备P一关闭泵的排凝阀P一关闭泵的放空阀(P)一确认压力表安装好P一投用压力表l1投用辅助系统lll 投用冷却水P一打开冷却水给水阀和排水阀(轴承箱、填料箱、泵体、油冷却器)(P)一确认回水畅通112 投用润滑油系统(I)一确认压力低报警(PSL)指示灯亮(I)一确认压力低低报警(PSLL)指示灯亮P一投用油箱预热系统P一准备好润滑油系统流程P一启动润滑油泵P一过滤器,油冷器充油排气(P)一确认油路畅通,无泄漏(I)一确认压力低低报警(PSLL)灯熄灭(I)一确认压力低报警(PSL)灯熄灭(I)一确认润滑油压力正常I/P一做备用泵自启动试验I/P一做低油压联锁停泵试验(P)一确认油过滤器差压在正常范围内(P)一确认润滑油温度正常P一通过看窗确认每个润滑油点的循环情况(P)一确认润滑油化验分析合格113投用填料冷却蒸汽P一准备好填料冷却蒸汽流程P一稍开填料冷却蒸汽阀门状态S1离心泵具备灌泵条件2离心泵灌泵(见C级2.)注 意污染环境的介质要用容器盛放,45以上介质防止烫伤液化气防止冻伤腐蚀性介质防止灼伤有毒性介质防止中毒21常温泵罐泵P一缓慢打开入口阀P一打开泵放空阀排气(P)一确认排气完毕P一关闭泵放空阀P一盘车P一投用密封液P一调整密封液压力22高温泵罐泵暖泵P一投用暖泵线或稍开入口阀(P)一确认泵不转P一打开放空阀排气(或打开密闭排凝阀)(P)一确认排气完毕P一关闭放空阀或密闭排凝阀P一盘车180半小时(P)一控制暖泵升温速度50小时(P)一确认泵体与介质温差小于50P一打开泵入口阀P一投用密封液P一调整密封液压力23液化气泵灌泵P一缓慢打开入口阀P一稍开放空阀向火矩线排放(P)一发现放空管线外表结霜,立即关闭放空阀P一用蒸汽或水暖密封压盖(P)一确认密封压盖温度不低于40P盘车(P)确认无泄漏24减底泵灌泵暖泵(贝C级2.4)(P)一确认泵入口阀关闭P一打开正预热线阀门P一打开泵出口阀旁路阀(P)一确认泵不转P一盘车180半小时(P)一控制升温速度50hr(P)一确认泵体与介质温度差小于100P一关闭正预热线阀门P一打开入口阀(P)一确认泵不转P一盘车180半小时状态S2离心泵具备开泵条件3离心泵开泵31启动电动泵(P)一确认电动机送电,具各开机条件(见电动机开机规程)P一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P)一确认泵出口阀关闭(带最小流量线的泵,仅打开最小流量线阀)(P)一确认泵不转P一盘车均匀灵活P一关闭泵的预热线阀P一启动电动机P一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泵 异常泄漏 振动异常 异味 异常声响 火花 烟气 电流持续超高(P)一确认泵出口达到启动压力且稳定P一缓慢打开泵出口阀(带最小流置线的泵,同时关闭最小流置线阀)(P)一确认出口压力,电动机电流在正常范围内P一调整密封油压力P一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P一调整泵的排量I一最小流量线控制阀投自动32启动透平泵(见C级3.2)(I/P)一确认透平具备开机条件P一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P一关闭预热线阀P一打开泵出口返回线阀门至合适开度(P)一确认泵不转P一盘车P一启动透平I一按透平升速曲线提速(I)一确认透平达到额定转速P一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透平 异常泄漏 异常振动 异味 异常声响 火花 烟气 调速器失灵(P)一确认泵出口压力稳定P一缓慢打开泵出口阀P一关闭出口返回线阀门(P)一确认泵出口压力稳定(P)一调整封油压力P一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P一调整泵的排量状态S3离心泵开泵运行4启动后的调整和确认41泵(P)一确认泵的振动正常(P)一确认轴承温度正常(P)一确认润滑油液面正常(P)一确认润滑油的温度、压力正常(P)一确认润滑油回油正常(P)一确认无泄漏(P)一确认密封液正常(P)一确认密封的冷却介质正常(P)一确认冷却水正常42动力设备(P)一确认电动机的电流正常(I)一确认透平的转速稳定、正常43工艺系统(P)一确认泵入口压力稳定(P)一确认泵出口压力稳定44补充操作P一将排凝阀或放空阀加盲板或丝堵最终状态FS离心泵正常运行最终状态:(P)一泵入口阀全开(P)一泵出口阀开(P)一单向阀的旁路阀关闭(P)一排凝阀、放空阀盲板或丝堵加好(P)一泵出口压力在正常稳定状态(P)一动静密封点无泄漏C级 辅助说明2 250以上为高温泵,250以下为常温泵24 正预热:热介质从泵入口阀后流向泵出口的预热方式(泵入口阀关闭)32 透平驱动的泵见供货商的特殊要求第二部分 停 泵A级 操作框架图初始状态So离心泵正常运行1停泵状态S1离心泵停运2热备用状态S2离心泵热备用3冷备用31停辅助系统32隔离33排空331常温泵排空332高温泵排空333液化气泵排空334减底泵排空状态S3离心泵冷备用4离心泵交付检修最终状态FS离心泵交付检修B级 停泵操作初始状态So离心泵正常运行适用范围:用电机或透平驱动的泵:常温泵、高温泵、液化气泵、减底泵初始状态:(P)一泵入口阀全开(P)一泵出口阀开(P)一单向阀的旁路阀关闭(P)一排凝阀、放空阀盲板或丝堵加好(P)一泵在运转1停泵(见C级1.)P一关泵出口阀(带最小流量的泵,泵出口阀关至规定开度时,全开最小流量控制阀,然后全关泵出口阀)P一停电动机或透平P一立即关闭泵出口阀(P)一确认泵不反转P一盘车(P)一确认泵入口阀全开状态S1离心泵停运2热备用(P)一确认辅助系统投用正常P一打开泵出口阀(联锁自启泵)P一泵预热状态S3离心泵冷备用3冷备用31停用辅助系统P一停预热系统P一停用冷却水P一停润滑油系统P一停密封液系统P一停冷却介质P一电动机停电32隔离P一关闭泵入口阀P一关闭泵出口阀(联锁自启泵)P一拆排凝阀、放空阀的盲板或丝堵33排空(见C级3.3)注 意污染环境的介质要用容器盛放,45以上介质防止烫伤液化气防止冻伤腐蚀性介质防止灼伤有毒性介质防止中毒331常温泵排空P一打开密闭排凝阀排液P一关闭密闭排凝阀P一置换P一打开排凝阀P一打开放空阀(P)一确认泵排干净332高温泵排空(P)一确认泵出、入口阀关闭(P)一确认预热阀关闭P一打开泵体密闭排凝阀P一打开密封液阀门P一置换P一控制冷却速度50hrP一置换过程中盘车180半小时P一关闭密封液阀门P一关闭密闭排凝阀P一拆下排凝阀、放空阀盲板或丝堵P一打开排凝阀P一打开放空阀(P)一确认泵排干净333液化气泵排空P一稍开泵向火炬线排放阀P一避免管线结霜(P)一确认压力下降至火炬管网压力P一N2置换泵P一关闭放火炬阀P一引蒸汽掩护排凝阀P一打开泵的排凝阀P一泵排凝后停蒸汽(P)一确认泵排干净334 减底泵排空(P)一确认泵出、入口阀关闭(P)一确认预热阀关闭P一打开密闭排凝阀(P)一确认自然冷却至150(在冷却过程中,盘车180半小时)P一吹扫蒸汽切水P一打开吹扫蒸汽阀门吹扫泵内存油(P)一确认泵不转P一关闭吹扫蒸汽阀P一关闭密闭排凝阀P一打开泵的排凝阀P一打开泵的放空阀(P)一确认泵排干净状态S3离心泵处于冷备用状态4交付检修P一出入口阀加盲板P一密闭排凝线加盲板P一密闭放空线加盲板P一预热线加盲板P一置换线加盲板(P)一确认排凝阀、放空阀开最终状态FS离心泵交付检修最终状态:(P)一确认泵已与系统完全隔离(P)一确认泵已排干净,排凝阀打开,放空阀打开(P)一确认电动机断电(P)一确认透平动力介质停C级 辅助说明33不论是热介质还是冷介质,都要随时密切关注泵的排空情况泵附近准备好以下设施:消防水带消防蒸汽带灭火器 在液化气泄压时,缓慢排放第三节 正常切换A级 操作框架图初始状态So在用泵运行状态,备用泵准备就绪,具备启动条件1启动备用泵状态S1离心泵具备切换条件2切换 状态S2离心泵切换完毕3切换后的调整和确认31运转泵32停用泵最终状态FS备用泵启运后正常运行,原在用泵停用B级 切换操作初始状态So在用泵运行状态,备用泵准备就绪,具备启动条件初始状态确认:在用泵(P)一泵入口阀全开(P)一泵出口阀开(P)一单向阀的旁路阀关闭(P)一排凝阀、放空阀盲板或丝堵加好(P)一泵出口压力在正常稳定状态备用泵(P)一泵入口阀全开(P)一泵出口阀关闭(P)一辅助系统投用正常(P)一泵预热(热油泵)(P)一电机送电1 启动备用泵(不带负荷)11启动电动泵P一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准备启泵P一备用泵盘P一关闭备用泵的预热线阀P一启动备用泵电动机P一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止启动泵 异常泄漏 振动异常 异味 异常声响 火花 烟气 电流持续超高(P)一确认泵出口达到启动压力且稳定12启动透平泵(P)一确认透平具备开机条件P一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准备启备用泵P一关闭备用泵预热线阀P一打开备用泵出口返回线阀门至合适开度(P)一确认泵不转P一盘车P一启动透平I一按透平升速曲线提速(I)一确认透平达到额定转速P一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透平异常泄漏异常振动异味异常声响火花烟气调速器失灵(P)一确认备用泵出口达到启动压力且稳定状态S1离心泵具备切换条件2切换 P一缓慢打开备用泵出口阀P一逐渐关小运转泵的出口阀(P)一确认运转泵出口阀全关,备用泵出口阀开至合适位置P停运转泵电动机(见离心泵的停泵规程)P关闭原运转泵出口阀(P)一确认备用泵压力,电动机电流在正常范围内P一调整备用泵密封油压力P一调整泵的排量I一运转泵最小流量线控制阀投自动注 意切换过程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小出口流量和压力的波动状态S2离心泵切换完毕3切换后的调整和确认31运转泵 具体操作见本章第一节:4启动后的调整和确认32停用泵停用泵根据要求进行热备用、冷备用或交付检修,具体处置见本章第二节2热备用、3.热备用4.交付检修最终状态FS备用泵启运后正常运行,原在用泵停用第四部分 操作指南1 离心泵的日常检查与维护11泵及辅助系统(1)检查泵有无异常振动(2)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3)检查润滑油液面是否正常(4)检查润滑油的温度、压力正常(5)检查润滑油回油是否正常(6)检查润滑油油质是否合格(7)检查泄漏是否符合要求(8)检查密封液是否正常(9)检查密封的冷却介质正常(10)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12动力设备(1)检查电动机的运行是否正常(见电动机规程)(2)检查透平的转速是否稳定、正常(见透平操作规程)13工艺系统(1)检查泵入口压力是否正常稳定(2)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稳定14其它(1)备用泵按规定盘车(2)冬季注意防冻凝检查2.常见问题处理21离心泵抽空的现象、原因及处理211现象: 机泵出口压力表读数大幅度变化,电流表读数波动; 泵体及管线内有噼啪作响的声音; 泵出口流量减小许多,大幅度变化。212原因: 泵吸入管线漏气; 入口管线堵塞或阀门开度小; 入口压头不够; 介质温度高,含水汽化; 介质温度低,粘度过大; 叶轮堵塞,电机反转; 热油泵给封油过大。213处理方法: 排净机泵内的气体; 开大入口阀或疏通管线; 提高入口压头; 适当降低介质的温度; 适当降低介质的粘度; 找钳工拆检或电工检查; 适当减小热油泵的封油量。22离心泵轴承温度升高的处理221现象: 用手摸轴承箱温度偏高; 电流读数偏高;222原因: 冷却水不足中断或冷却水温度过高; 润滑油不足或过多; 轴承损坏或轴承间隙大小不够标准; 甩油环失去作用; 轴承箱进水,润滑油乳化、变质,有杂物; 泵负荷过大223处理方法: 给大冷却水或联系调度降低循环水的温度; 加注润滑油或调整润滑油液位至1/21/3; 联系钳工维修; 更换轴承腔内的润滑油; 根据工艺指标适当降低负荷。23离心泵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231原因分析: 泵内或吸入管内有空气; 吸入管压力小于或接近汽化压力; 转子不平衡; 轴承损坏或轴承间隙大; 泵与电机不同心 转子与定子部分发生碰撞或磨擦; 叶轮松动; 入口管、叶轮内、泵内有杂物; 泵座基础共振。232处理方法: 重新灌泵,排净泵内或管线内的气体; 提高吸入压力;转子重新找平衡; 更换轴承; 泵与电机重新找正; 转子部分重新找正; 检查叶轮; 清除杂物; 消除机座共振。24离心泵发生汽蚀的原因及处理办法241原因分析: 泵体内或输送介质内有气体; 吸入容器的液位太低; 吸入口压力太低; 吸入管内有异物堵塞; 叶轮损坏,吸入性能下降。242处理方法: 灌泵,排净吵闹体或管线内的气体; 提高容器中液面高度; 提高吸入口压力; 吹扫入口管线; 检查更换叶轮。25离心泵抱轴的原因及处理251原因: 油箱缺油或无油; 润滑油质量不合格,有杂质或含水乳化; 冷却水中断或太小,造成轴承温度过高; 轴承本身质量差或运转时间过长造成疲劳老化。252现象: 轴承箱温度高; 机泵噪音异常,振动剧烈; 润滑油中含金属碎屑; 电流增加,电机跳闸。253处理方法: 发现上述现象,要及时切换至备用泵,停运转泵,同时通知操作室; 联系钳工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