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县慢病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南和县慢病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南和县慢病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南和县慢病经验交流材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位推进 建管并重强力推动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新方式南和县卫计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思路,由“重治疗、轻预防”向“建机制、强保障、重管理,优服务”发展模式转变,高位推进、建管并重、培树亮点,基本建立了慢性病防控体系,实现了慢性病管理规范化、常态化,群众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健康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一、高位谋划,强势启动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局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工程,积极实施县委、县政府“94322”工程,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我局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强力实施。一方面,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县委文件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和保障措施,并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度和联合督导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完善配套支持政策。落实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将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病等22种慢性病纳入大额门诊补偿范围,并列入商业保险重大疾病补偿范围。二、加强投入,高标准建设好健康支持大环境一是完善健康支持环境建设。按照创建单位职责分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培育健康餐厅(食堂)5家、健康学校5所、健康社区70个。部分健康社区配套建设健康小巷或健康知识长廊,特别是三思乡南韩社区的健康小巷,建设标准高、配套设施全,已成为全县健康社区的新亮点。行政服务中心、检察院、国税局等23个独立办公单位,按照统一标准,设立了健康自测小屋。二是健全全民健身设施。健康主题公园内建有健康步道,健康自测小屋,并选派健康指导员定期进行慢走、快跑健康指导。在县城区建成健身广场35个、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各类场地10个,新增体育健身示范基地2个。健身活动场地实现全覆盖,并有80个村配备了健身路径,基本满足居民健身需求。三是扮靓健康生态环境。结合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国家森林城,按照“县城当做公园建、县域当做森林建”的思路,培植绿地面积39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7.2%、绿化覆盖率41.2%;建成绿色公园、游园35个,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县城道路绿化形成了“绿成线、树成荫、花成景”的格局,初步建成了天蓝地绿、宜居宜业的健康南和。三、创新发展,大手笔推动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一方面,织密慢性病服务网络体系。8个乡镇卫生院和70个村卫生室设立了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等内容的自助健康检测点,形成了以县医院为核心、乡村卫生机构协同发展的“15分钟慢性病优质医疗服务圈”。另一方面,畅通慢性病就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投资300万元,规划建设了县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向“上”实现与301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省二院视频在线会诊和手术指导,向“下”与乡镇卫生院视频在线会诊。同时,借助于县医院与郝桥镇卫生院建立的医共体,搭建了县乡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慢性病患者“小病在门诊、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四、规范管理,全面加强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一是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在县城区设立健康知识宣传栏300个设置慢性病知识公益宣传广告500块(套)、健康素养宣传知识100多块。同时,南和报开辟专栏宣传慢性病相关知识,实现每期报纸均有健康知识宣传;举办了“三减三健、迈向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并相继开展了减重比赛和儿童口腔筛查干预活动,营造了浓厚宣传氛围,增强了群众预防意识。二是注重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统计。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了血糖、胆固醇及尿钠检测及问卷调查工作,监测范围覆盖全县8个乡镇、80个村的18周岁以上3000人。全面开展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对筛查出的慢性病患者重点人群全部纳入动态管理。三是健全预防性干预机制。组织健康体检活动,免费对在职干部职工和教师进行了体检,及时筛查高危人群。定期组织口腔医生,深入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为720名患有龋齿的儿童实施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认真落实并推广工间健身操活动,机关事业单位覆盖率达82%,干部职工健康意识显著增强。按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