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说明文文体知识l 议论文一中考要求中考说明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这一部分中,在“考试目标”里明确规定了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指出议论的观点、材料和常见的论证方法,能分析关键性词句,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二议论文阅读主要考查点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2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3分析文段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层次。4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按要求补写论据。5议论文语言严密性和准确性的理解。三复习指导(一)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1论点: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作者对论述问题的看法和主张。2中心论点:作者在文中对论述问题最主要的观点。3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提出的,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一篇议论文的几个分论点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材料。4形式:中心论点应该是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简洁的、不带修辞的句子。5把握中心论点明确论题(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辨析判断,找出现成的中心论点。选择: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位置: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结合全文,提炼概括中心论点。(二)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1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包括引用论证)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总体上的答题格式:这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 (好处)。举例论证:列举了 事例, 论证了(观点), 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把比做 , 写出的特点,论证了(观点),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语言生动形象,让人更易理解。对比论证: 把和进行对比, 突出强调了观点, 使论证更加周密,更有力地论证了论点。道理论证:作者分方面讲了的道理,(引用名言,)论证了(观点), 使说理更透彻、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三)分析文段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层次1文段思想内容:结合文章具体分析。2结构层次: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层进式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3开头作用:开头通过写的事例,引出论题,/提出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引出论题,/提出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开头开门见山,提出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结尾作用:结尾写了的事例引用名言,提出的结论,深化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结尾写了的事例引用名言,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结尾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结尾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四)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按要求补写论据1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他们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2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3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4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也可能是论据所在段落的观点。答题格式:这一段或第几段采用了的事例作为论据,证明了的观点,进一步证明了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这一段或第几段讲了的道理或引用了的名言作为论据,证明了的观点,进一步证明了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5有时候事例或道理,它不做论据,往往放在开头,起引出论点作用。答题格式:开头采用了的事例作为论据,引出的论点,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开头讲了的道理或引用了的名言作为论据,引出的论点,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6分析论据的作用要注意考虑论证的角度,主要有两种:同一角度不同方面,正反不同角度。(五)议论文语言严密性和准确性的理解1议论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生动)。2答题格式:分析语言含义,分析文中作用,结合具体题目要求答题。(六)友情提示议论文的阅读要注意一些词语或句子,如:提示论点的词语(句子):“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提示层次的词语(句子):设问句表示开启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无独有偶”表示引出相关的材料;“诚然”表示转入相反的内容;“再说”表示推进一层;“总之”表示由分到总或作出结论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等。l 说明文一什么是说明文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兼用叙述、描写、议论,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强调科学性、客观性,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2特点: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二说明文分类1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 3事理说明文:阐明事理,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提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三说明文要素1说明对象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第一,看标题。说明文的标题比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标题具有更强的提示性,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如语文课本七年级下的第22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的“雄伟”两字就准确地概括了人民大会堂的特征。巍巍中山陵中的“巍巍”也是如此。第二,可以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首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这一段既点题、又总领全文。其中“巍峨、雄伟、庄严”既体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的印象,又概括了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松鼠一文的首段:“松鼠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用一句话概括而有层次地点明了松鼠的总特征。第三,根据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找出或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如苏州园林中多次出现“入画”“图画”这样的词语,通过阅读全文,可以在第二段找出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等。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因到果、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由特征到作用、由现象到本质等)。4总分总、总分、分总、递进式、并列式。四中考说明文常见考点1信息筛选、整合与表达。2辨析说明方法及分析作用。3揣摩说明文的语言。五复习指导(一)信息筛选、整合与表达1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2注意重要词语和标点,如:总结性词语、表示次序的词语、关联词语,标点如分号、顿号等。3答题方法阅读材料再读题干,锁定答题区域。选择题比较选项与原文差异,得出结论。抓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筛选关键词、提示语,选择有效信息。(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叫中心句,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叫支撑句。)根据题干全面梳理再归纳整合,注意要点找全。用简洁通顺的语言综合表达。4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第一,看标题。说明文的标题比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标题具有更强的提示性,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第二,可以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第三,根据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找出或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二)辨析说明方法及分析作用1总体上的答题格式: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或突出了的特征。(结合原文回答)2列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或突出了的特征。2打比方: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或突出了的特征。3举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的例子,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或突出了的特征。4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比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或突出了的特征。5分类表:运用了分类表的说明方法,把分成几类,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或突出了的特征。6作引用: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了,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或突出了的特征。7注意:说明方法说明的结果往往在这个方法所在的段落里。(三)揣摩说明文的语言1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简洁。2方法指导:先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如:至少、大约、常常、估计、也许等一些限制性、修饰性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是副词或形容词。)解释词语表意(表某种限制或程度或修饰情况)。解释该词在句子中的理解。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l 小说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二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注意:有时外貌描写细化为神态描写和肖像描写。)(三)情节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四)环境分为: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社会背景。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l 散文主要特点: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l 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正面衬托就叫衬托,反面衬托称为反衬)、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以声写静、各种修辞等。l 一些答题格式一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回答。注意:同一句话或同一内容在文中同一位置(不同位置)反复出现,理解作用也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回答。这种情况下,结构上主要是串联全文,表明作者行文线索或抒情线索等,内容上主要是点题、揭示中心等。二赏析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514-202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晶体结构的测定X射线衍射法
- GB/T 22906.4-2025纸芯的测定第4部分:尺寸的测定
- 初中逃课检讨书800字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 学年度成都市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学校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公务员行测真题汇编试卷
- 2025年音乐教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干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兽医《兽医临床诊疗学》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专项训练(含答案)
- 2025宁夏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230人(1号)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骨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骨折术后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 2023年一建通信与广电实务真题及答案
- 道德与法治《网络新世界》完美版课件
- 汽柴油一书一签模板
- 体效应振荡器工作特性和波导管状态
- 向阳小学校园卫生检查量化评分表
- 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护理学(本)》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 冀教英语七年级上单词及短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