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行业报告.doc_第1页
新升行业报告.doc_第2页
新升行业报告.doc_第3页
新升行业报告.doc_第4页
新升行业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新升塑胶实业公司投资分析之PET塑胶包装行业行业分析报告第一部分 PET塑料简介一、PET塑料的定义PET塑料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缩写,简称PET或PETP。中文意思是: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主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二、PET塑料的性能简介PET塑料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PET塑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塑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三、PET的用途介绍玻璃纤维增强PET适用于电子电气和汽车行业,用于各种线圈骨架、变压器、电视机、录音机零部件和外壳、汽车灯座、灯罩、白热灯座、继电器、硒整流器等。PET工程塑料目前几个应用领域的耗用比例为:电器电子26%,汽车22%,机械19%,用具10%,消费品10%,其他为13%。目前PET工程塑料的总消耗量还不大,仅占PET总量的1.6%。1.薄膜片材方面:各类食品、药品、无毒无菌的包装材料;纺织品、精密仪器、电器元件的高档包装材料;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计算机软盘、金属镀膜及感光胶片等的基材;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膜、柔性印刷电路板及薄膜开关等电子领域和机械领域。2.包装瓶的应用:其应用已由最初的碳酸气饮料发展到现在的啤酒瓶、食用油瓶、调味品瓶、药品瓶、化妆品瓶等。3.电子电器:制造连接器、线圈绕线管、集成电路外壳、电容器外壳、变压器外壳、电视机配件、调谐器、开关、计时器外壳、自动熔断器、电动机托架和继电器等。4.汽车配件:如配电盘罩、发火线圈、各种阀门、排气零件、分电器盖、计量仪器罩壳、小型电动机罩壳等,也可利用PET优良的涂装性、表面光泽及刚性,制造汽车的外装零件。5.机械设备:制造齿轮、凸轮、泵壳体、皮带轮、电动机框架和钟表零件,也可用作微波烘箱烤盘、各种顶棚、户外广告牌和模型等。6.PET塑料的成型加工可以注塑、挤出、吹塑、涂覆、粘接、机加工、电镀、电镀、真空镀金属、印刷。四、回顾:PET塑料的发展历史1946年英国发表了第一个制备PET的专利,1949年英国ICI公司完成测试,但美国杜邦公司购买专利后,1953年建立了生产装置,在世界最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初期PET几乎都用于合成纤维在我国俗称涤纶、的确良。80年代以来,PET作为工程塑料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相续研制出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目前PET与PBT一起作为热塑性聚酯,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我国的PET生产规模远远落后于国外几个主要生产厂商。进入80年代,我国逐步从国外引进万吨至几十万吨级先进的PET树脂合成装置,质量和产量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根据中国纺织学会统计,1997年我国生产PET切片树脂174万吨,其中高粘度包装用切片树脂生产能力为22.4万吨,所以生产PET工程塑料级的树脂来源充足。由于制备各种混配改性PET塑料的装置与其他聚合物混配改性用的装置是通用的,国内混配用挤出机等制造也形成一定规模,所以只要市场一旦开拓,国内PET塑料的生产也会快速增长。第二部分 PET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一、我国的PET塑料市场发展现状PET再生塑料可以用来制造衣服、摩托车头盔、钓鱼线、打包绳。或者干脆用在食品包装物上,PET再生塑料瓶可以实现无限次的再生循环利用。这是我国触手可及的环保工艺技术。据了解,近期PET再生塑料瓶有望走进中国市场。由于塑料包装的原材料来自石油,为了节约资源,许多发达国家都研制出了塑料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早在1991年就已经将再生PET切片用于食品包装物。PET材料的良好阻隔性使其成为各种碳酸饮料、果汁、奶乳制品、茶饮料、矿泉水等食品和饮料最主要的包装材料。在我国,目前所有的PET塑料瓶全部是由从石油中提炼的原生PET原料制造而成,每年高达300万吨的PET塑料瓶产量消耗了超过1800万吨的石油,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PET再生塑料瓶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在北京市范围内,每年废弃的PET塑料瓶总量高达15万吨,约为60亿只废旧塑料瓶,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制造再生PET切片的技术发展,再生食品级PET切片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包装,从而达到100%的无限循环再利用,PET再生塑料瓶的再生利用大大节省了石油资源的消耗。近年来,由于PET包装产品所具有的广泛用途和节约能源、利于环保的特性,在发达国家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随着包装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兴企业的不断崛起,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赢利空间缩小,经营效益不容乐观。软饮料包装产业在中国属于朝阳产业。目前,世界上PET(聚酯)瓶有2/3运用于饮料包装业。近年来,由于PET包装产品所具有的广泛用途和节约能源、利于环保的特性,在发达国家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除了食品工业、饮料工业之外,医疗卫生领域也开始大量使用PET包装产品。二、现状分析对于人力、物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与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PET啤酒瓶的研发,不如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日化、医药、食品及调味品等领域用PET瓶类包装容器的研发,以求得较佳的实际效益。在聚酯包装容器中,另外一个值得业界高度关注的品种是前面所提到的APET片材热成型容器。它具有一次性投资较少、工艺难度不大、产品性能优良、价格较为低廉、应用面广的综合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加大对APET热成型容器方面的开发力度。我国的聚酯容器目前主要局限于双向拉伸聚酯吹塑瓶。我国双向拉伸聚酯吹塑瓶在塑料包装行业中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入注拉吹PET瓶生产线之后,此设备在以可乐为代表的饮料包装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后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注拉吹PET瓶生产设备,同时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简单的二步法PET拉伸吹塑机,它与通用注射机配合使用,利用通用注射机制造的PET瓶坯,吹制PET双向拉伸瓶。国产二步法双向拉伸PET吹瓶机中,有的机型不仅能生产普通PET双向拉伸瓶,还能生产耐热型双向拉伸PET瓶,所能生产的产品的容积基本上覆盖了进口设备所能生产的从几十毫升的小瓶到5加仑的大桶的广阔的领域。这些简易式吹瓶机不仅具有造价低廉、机动性强的优点,而且控制得当也能生产出品质优良、实用性好的双向拉伸PET吹瓶,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塑料加工界的普遍认同,除了国内大量使用之外,已部分出口外销。尽管这些设备和进口的先进设备之间还存在生产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较差、制品尺寸精度较差的差距,对于一些要求特别严格的应用领域(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产品的包装),其应用上尚有一定困难。此外,多层共吹塑PET瓶的生产设备国内尚待开发,但国产二步法双向拉伸PET吹瓶机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PET瓶生产的高速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三、行业机会饮料市场的高速增长将使饮料包装企业直接受益。目前,中国饮料市场的包装形式主要包括聚酯瓶(PET瓶)、玻璃瓶、金属罐(两片铝质易拉罐及三片易拉罐)等,分别占下游客户总需求量的80%、10%和10%。其中,PET瓶是应用范围最广的饮料塑料包装。GaryGuernier认为,PET饮料瓶具备容量大、透明、开启方便、可冷藏、可回收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需求量预计将以每年两位数的幅度增长,甚至会高于饮料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国内饮料塑料包装行业中,PET瓶市场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饮料企业的包装自己生产,自己供应;第二类是饮料产品企业不生产包装,由外部购进,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统一等大企业,该类型企业PET瓶年需求在200亿只左右,主要由珠海中富和其他包装供应商提供;第三类是数量众多的中小饮料企业,每年大约需要100多亿只PET瓶,由众多小型PET瓶生产厂家供应。此外,除了碳酸饮料,瓶装水,果汁,乳奶类饮品和等渗透饮品(IsotonicDrink)各种饮料对于PET瓶包装的需求也非常庞大,相关饮料包装制品也高速增长。四、PET市场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PET瓶生产企业中既有拥有世界上各知名企业制造的最先进的PET瓶自动生产线(如日本ASB公司、青木固公司的全自动PET瓶生产线,法国SEDEL公司的全自动PET瓶生产线以及意大利SIPA公司的全自动PET瓶生产线)的大型骨干企业,同时,也有大量采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各种不同自动化程度的简易、实用型双向PET吹瓶机的中小型企业,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局面。 目前我国PET瓶生产行业中,产量最大的骨干企业是珠海中富和上海紫江集团,分别占有国内PET瓶市场份额的约30%和20%。珠海中富集团是国内最早获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认可的PET瓶生产厂家,2001年该集团PET瓶产量达到32亿个,其中热灌装7亿个,销售额达到23.4亿元,在各地拥有30多家工厂。上海紫江集团近年来也发展很快,设在各地的控股公司已发展到15家,占据了武汉、郑州、天津、长春、昆山、成都等地的市场,新建的年产1.2亿个PET热灌装瓶已投产,2002年又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地投资建厂,热灌装瓶的生产能力达到4.85亿个。在PET瓶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瓶级PET树脂的生产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报道,1995年我国瓶级PET树脂的用量为10万t,其中国内生产量为6万t,到2000年我国瓶级PET树脂的用量为52万t,国内生产能力已达50万t。除了量的飞速增长外,质量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仪征化纤、上海远东、常州华源等公司生产的瓶级PET树脂均已获得可口可乐公司的认可。 国内PET瓶的主流产品,初期仅局限于诸如可乐、矿泉水、蒸馏水之类的饮料使用的包装容器,应用中以其优良的性能及合理的价位获得用户的普遍欢迎,在这些饮料包装成功应用的基础上,近年来PET瓶已在耐热瓶装饮料红茶、绿茶、果汁以及食用油、化妆品、医药、农药等行业的应用中得到扩展。据报道,1996年我国PET瓶的产量为30亿个,1998年上升为50亿个,2000年达到80亿个,2001年90亿个,2002年达到100亿个,2004年130亿个,成为塑料包装材料增长幅度最大的品种。五、药包市场简介1、我国的医药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广东一带,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说,广东与江浙一带的医药企业都占主导地位。国内医药包装材料行业凸现两种发展模式。一种以大型医药包装材料企业为核心示范,向全行业辐射;另一种是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小医药材料包装企业。前者以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南方包装等大型综合实力强和技术全面的企业为代表。如南方包装与广州医药集团结为战略性伙伴关系,后者的订单总额占其销售额的 20 。此为典型的周边互动式发展模式。另一种模式是以广东庵埠、河北雄县、江苏江阴和苏州胶囊厂等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医药包装专业中小企业为代表。2、有专家预测,今后5年将是中国医药包装行业快速发展韵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的年产值在150亿元左右,仅能满足国内制药企业80%左右的需求,这促使塑料药包材产业近年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与这个医药周边产业相配套的一些软件条件已显滞后,跟不上它的发展步伐了,目前国内在新型药物制剂与新型塑料包材相容性试验方面亟待提高。南方包装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这类试验现在一般都是由我们替客户做,其周期非常长,并且人力、物力投人也很大。据悉,国内像南方包装这样有能力承揽此类业务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并不多。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铝罐包装强势回归 PET瓶地位岌岌可危德国零售商PennyMarkt公司已经决定在其10条饮料生产线上用铝罐替代PET瓶,该行为预示着PET瓶在德国掀起的消费热潮即将结束。上个月,PennyMarkt公司将自己旗下的Bitburger、KonigPilsner和Adelskronen品牌的啤酒换成50毫升铝罐包装,同时将33毫升铝罐用于百事可乐等碳酸饮料生产线。芬达、雪碧、可口可乐和红牛采用超薄包装。这家公司已经开始在德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推广铝罐包装,其一直以来的积极推动和执行的口号就是“铝罐回来了”。该公司表示,他们的计划将扩展到德国其它的联邦州,覆盖各地区最具市场优势的啤酒品牌,也将延伸到更为广泛的软饮料领域。2003年德国饮料罐的消费出现大幅下滑,许多零售商开始简化饮料的包装形式,从铝罐变成PET聚酯,促进其简化计划的实施。例如Aldi公司,2003年以超低价格处理了所有铝罐啤酒的库存,立刻用PET瓶装啤酒取代。在此之前,PET瓶装啤酒数量有限,仅在加油站作为便利商品提供给旅客。这对铝罐包装行业的影响非常严重,数月内消费量就降低了90%。根据欧洲铝罐制造商协会的数据,在2003年销量大幅下滑之前,德国每年消耗80亿铝罐,然而去年铝罐的消费量仅为7.5亿个单位。同一时期在其它欧洲市场情况也大致相同。饮料企业倾向于自主生产PET塑料瓶在液态食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带动了注塑机械、吹瓶机械、模具设计制造、容器等相关细分产业的发展。其中吹瓶是产业链中关联最为紧密的环节。但由于PET瓶具有特殊的不能抗压、重量轻的特点,不便于空瓶长途运输,尤其是油价不断攀升、物流不便的今天,运送大量的PET空瓶将会大规模增加产品的成本。所以,一般大型的饮料生产企业都配有吹瓶设备,吹瓶之后可以在不离开工厂的情况下,直接由理瓶机、输送带进入到灌装生产线环节。七、再生PET1、中国废PET回收率高:关于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对各种PET废料的回收利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行业内一直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士一直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环保水平较低,因此各种PET废料的回收利用率也不高。实际上早在2005年,中国废PET回收率就已经在70%-90%,而日本、欧盟、美国的回收率分别为63.7%、34.6%及23.1%,其它国家的回收率为20%-40%。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国家,历来就有废物利用的传统。以PET为例,早在上世纪80年中期,中国PET刚刚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初期,一些民营企业就在探索对PET废料的回收利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一带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时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的年代,这些企业无法拿到计划分配的PET原料指针,由于当时涤纶短纤维还是一个利润非常好的产品,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各大化纤企业的废料资源,将废胶头、废丝等买回处理成泡泡料等用来生产再生纤维。可以说正是浙江企业家的这种精明和勤奋使得浙江的民营企业在中国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以及后来改革开放和目前正在快速进行的工业化进程中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而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使浙江这个资源贫乏的省份一举成为今天中国民营工业发展的第一大省。中国再生PET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全球再生塑料的流动数量中70%进入中国市场。由于中国高价格购买发达国家的再生塑料,客观上也促使这些国家的再生塑料回收率逐步提高,以英国为例,包装用塑料回收率从1999年到2004年提高约20%。中国这一地位的形成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中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对再生塑料资源的需求强劲,许多塑料制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其原因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再生塑料,以再生PET短纤维为例,去年的产能已经达到500万吨/年,出口达25.9万吨。中国低劳动力成本使再生塑料的初次分选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发达国家的自动分选生产线投资高,而且对于初次分类水平很低的再生塑料,其分选效率和效果还无法达到人工分选的水平。而中国有人工分选的优势,因此对于初次分类水平很低的再生塑料,中国的利用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准,这也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再生塑料回收处理企业由自己加工再生塑料转为出口未经处理的原料。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与欧盟、美国和日本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顺差,特别是这些贸易顺差中国是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以实物量看表现在巨大的海运数量不平衡,这样使得从发达国家回流到中国的集装箱十分便宜,因此其物流成本是其它发展中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国的低能源价格和进入再生塑料行业的低门槛也是导致再生塑料加工产业扩张迅速的主要原因。2、中国与发达国家回收利用PET的区别:回收体系在中国,基本上是再生PET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废PET回收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缺少整个社会的废旧资源分类体系的系统规划建设,因此,目前还是靠低劳动力成本的拾荒者为主维持这个体系的运行。近年来在全球环境保护的观念推动下,发达国家系统地规划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并认真推广,使得他们在垃圾初级分类方面远远领先中国,因此二次分类处理成本也就大为降低。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尤其突出。原料处理工艺技术中国目前的废PET瓶破碎清洗行业的工艺设备主要是以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半自动化生产线为主,单线产能普遍在10-20吨/天水平,企业普遍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因此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处理好对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将严重制约再生PET行业的健康发展。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废PET瓶破碎清洗企业普遍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处理废瓶,单线产能在30-50吨/天,普遍配有污水处理设备和环境保护装置,属于环境友好型企业。再生PET的应用中国目前主要是以短纤维产品和直接用纤维级瓶片吹瓶用为主,以及少量的塑钢带、单丝和工程塑料等产品,中国在纤维用途的再生PET产品的开发上近年来有许多创新。近年来陆续有仿纶地毯纱的波斯纶,特别是去年开始出现再生PET长丝生产技术的突破使得许多再生PET长丝企业出现,同时还有超细纤维、仿羽绒纤维等。而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由于纺织行业已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普通再生PET纤维的产量已经大为减少,现存的装置也是以生产特殊用途的纤维为主。同时他们的应用领域向多样化和高技术含量发展,如食品级包装用途的瓶、片和薄膜,非食品包装用途的各种包装托架、塑钢带和注塑件以及纺粘无纺布、工程塑料等高端应用替代原生PET的产品。关于静脉产业资源战略的思考资源回收产业,被称为社会静脉产业。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成熟的进出口管制、政府的完善监管和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得这些国家的再生塑料行业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行业。这点值得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从业者去借鉴。我们必须尽快系统性地完善国内再生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回收体系建设,满足中国塑料制品每年不低于9%的增长所产生可再生塑料资源的利用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再生塑料资源,提高分类和利用率应该是政策制定部门和从业者认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是中国静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立足之本。日本在这方面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其一系列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具有以下特点:法规具有理念上的先进性和内容上的周密性。法规明确了制造厂家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必须承担责任,在家电、汽车和包装容器业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知名企业,成为履行义务的有效保证。政府宣导的分类回收在很大范围内得以实现,与日本国民循规蹈矩的民族特性有关,也得力于举世罕见的家庭主妇群体。这些法规以废弃物减量化为主要目标,因为其背景在于掩埋场的不足和大气污染的严重,而对再生利用的关心比较形式化。对于再生利用,政府宣导国内完结型的循环利用,并不主张国际分工和再生资源出口。第三部分 塑胶包装行业上市公司分析一、塑胶包装行业上市公司一览 1、紫江企业(600210):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为齐全的包装类上市公司,其PET瓶及瓶坯占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国内对外采购量的40,垄断特征十分突出,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主营生产和销售各种PET瓶及瓶坯、瓶盖、标签、喷铝纸及纸版、PE流延膜、高档油墨、多色网印塑胶容器、BOPET薄膜、CPP薄膜及其它新型材料。其中,PET瓶及瓶坯占39.05%,薄膜占16.59%,皇冠盖及标签占16.59%。1999年被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办公室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200强先进包装企业及上海市包装企业50强。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包装印刷与地产置业两大核心产业。公司于1999年成功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紫江企业”,证券代码600210)。现公司注册资本为1,436,736,158元人民币。公司在四川成都设有成都紫江有限公司。证券信息:所属地区上海每股收益(元)0.20上市时间1999-08-24每股净资产(元)2.21总股本(亿)14.37净资产收益率(%)9.04流通A股(亿)14.37主营收入增长(%)22.03最新分配预案(10年中期)2010年中期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净利润增长率(%)26.29每股未分配利润0.64动态PE14.19所属行业塑料制造业标准行业市值排名4位,营业收入排名2位更多ICB行业普通工业ICB行业市值排名4位,营业收入排名1位更多最新财务:会计年度2010-06-302010-03-152009-12-31营业收入2,882,884,224.111,328,427,721.395,165,257,752.29净利润(元)287,490,467.04118,417,989.15654,032,101.38利润总额(元)389,367,651.49161,613,754.80852,711,885.8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279,888,405.58-552,543,994.19总资产(元)9,389,617,258.728,974,295,007.028,183,517,825.96股东权益(元)3,179,640,708.313,537,135,007.093,242,827,758.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334,319,320.20-163,394,593.231,223,235,670.92每股收益(摊薄)0.200.080.46净资产收益率(摊薄)(%)9.043.3520.17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0.23-0.110.85每股净资产(元)2.212.462.26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境外会计准则净利润(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元)0.200.080.38报告起始时间2010-01-012010-01-012009-01-01报告终止时间2010-06-302010-03-312009-12-312、永新股份(002014):公司为我国软塑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彩印包装材料和镀铝包装材料以及塑料软包装薄膜,应用于食品、日化产品、医药包装等多个行业。伴随着我国经济复苏及刺激消费的政策导向,我国软包装工业必将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而在行业内,公司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2008年12月 永新股份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被列入2008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2008年09月 永新股份“能量系统优化改造项目”被列入国家2008年第一批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2008年03月 永新股份通过ISO14001环境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永新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优美的黄山脚下,为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真空镀铝膜、塑胶彩印复合软包装材料、药品包装材料、多功能高阻隔薄膜等高新技术产品。自1992年5月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品质,以永恒创新,追求卓越为企业精神,致力于把永新股份建成世界一流的绿色环保软包装生产基地。技术优势:1、拥有自主开发的领先技术:永新股份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公司已自主开发出高阻隔真空镀铝、激光全息防伪、液体农药软包装、宽幅建材专用聚乙烯镀铝、宽幅多通道医药自动包装膜生产技术、无苯印刷复合、多层共挤、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二步法等多种先进工艺与技术,并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满足了客户多方面的包装需求。2、拥有国外引进的独特技术:在自我研发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包装技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目前,通过引进技术,公司镀膜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VMPET、VMCPP、VMPE等产品的阻隔性是正常状态下的5-20倍,延长被包装物的保质期。铝层附着力是正常状态下的3-5倍,大幅度提高产品复合牢度。同时,通过引进HB复合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薄膜的复合强度。3、拥有业内一流的生产设备:永新股份立足“高、尖、精”,引进当代最先进的包装制造设备。如引进的日本富士FCD、FGN彩印设备,是迄今为止套色最准的设备,精度可控制在0.1mm。引进日本富士粘合机,其独特的展平辊、密封刮刀有效到解决了产品的起皱、空胶、脱胶等弊病。证券信息:所属地区安徽每股收益(元)0.35上市时间2004-07-08每股净资产(元)4.82总股本(亿)1.41净资产收益率(%)7.35流通A股(亿)1.39主营收入增长(%)15.09最新分配预案(10年中期)2010年中期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净利润增长率(%)26.30每股未分配利润1.03动态PE30.19所属行业塑料制造业标准行业市值排名19位,营业收入排名15位更多ICB行业化工品(III)ICB行业市值排名117位,营业收入排名95位更多最新财务:会计年度2010-06-302010-03-152009-12-31营业收入612,477,232.63324,074,925.121,054,575,342.49净利润(元)49,356,209.9123,526,326.40100,690,892.49利润总额(元)58,449,092.9728,048,568.98122,250,413.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47,394,029.27-96,013,481.77总资产(元)951,308,140.90979,232,841.54975,004,728.65股东权益(元)671,192,067.83653,244,621.95683,883,439.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994,258.18-45,098,170.26116,261,750.73每股收益(摊薄)0.350.170.72净资产收益率(摊薄)(%)7.353.6014.72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0.01-0.320.84每股净资产(元)4.824.694.91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境外会计准则净利润(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元)0.34-0.69报告起始时间2010-01-012010-01-012009-01-01报告终止时间2010-06-302010-03-312009-12-31 3通产丽星(002243):公司是我国化妆品塑料包装的领先企业,凭借优良的品质和综合配套能力赢得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的青睐,形成以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为主体的稳定高端客户群。公司已由单纯制造向综合配套服务转变,占据技术研发、客户和规模优势,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14日,公司注册资本:12079.3098万元人民币。股东深圳市通产实业有限公司出资额8715.222万元,出资比例72.15;深圳市丽源祥工贸有限公司出资额1867.4613万元,出资比例15.46;深圳市中科宏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额1496.6265万元,出资比例12.3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的“中华之最”“中国第一家设备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的五层复合软管生产企业”。国际业内第一家同时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个体系认证的包装企业。客户评价:连续四年获宝洁最佳供应商奖,资生堂最佳供应商奖,AVON”中国雅芳供应链战略合作供应商”“产品质量免检”。政府评价:被深圳市政府认定为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中国人民银行评估我司信用等级为AAA。历年来公司以“诚信纳税”为宗旨,被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评为“深圳市纳税大户称号”。证券信息:所属地区广东每股收益(元)0.18上市时间2008-05-28每股净资产(元)2.09总股本(亿)2.58净资产收益率(%)8.62流通A股(亿)1.05主营收入增长(%)13.67最新分配预案(10年中期)2010年中期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净利润增长率(%)45.06每股未分配利润0.35动态PE35.95所属行业塑料制造业标准行业市值排名14位,营业收入排名22位更多ICB行业家庭用品ICB行业市值排名22位,营业收入排名31位更多最新财务:会计年度2010-06-302010-03-152009-12-31营业收入327,108,217.85165,900,481.66585,688,894.89净利润(元)46,550,825.4019,888,588.8267,825,041.38利润总额(元)55,210,752.4523,299,649.2372,486,776.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41,826,769.30-63,252,252.92总资产(元)699,697,819.06679,055,133.28657,136,042.48股东权益(元)539,839,688.95544,145,727.08524,257,138.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32,048,551.9210,734,393.47104,766,681.22每股收益(摊薄)0.180.080.26净资产收益率(摊薄)(%)8.623.6612.94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0.120.040.41每股净资产(元)2.092.112.03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境外会计准则净利润(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元)0.16-0.25报告起始时间2010-01-012010-01-012009-01-01报告终止时间2010-06-302010-03-312009-12-315、珠海中富(000659): 公司所属的饮料PET瓶制造业是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生产商集中、客户集中的特点,公司是该行业最大的生产商之一,生产的PET饮料瓶已占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所需包装量的50%以上份额。饮料包装行业属鼓励发展行业,塑料PET饮料包装的需求不断增加,用途越来越广泛。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为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国际饮料公司在中国的灌装厂,并获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质量认可,指定为该两大公司的饮料提供包装材料。以及国内名牌饮料厂家提供食品饮料容器包装,是目前中国生产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PET瓶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本公司产品有各种款式的PET汽水,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瓶和PET热灌装(茶、果汁)饮料瓶与PET防爆啤酒瓶及系列瓶胚,PVC热收缩型与OPP粘贴型彩印标签,PVC、LDPE、LLDPE热收缩膜(套),HDPE、LDPE、LLDPE薄膜与各种规格的塑料袋,高级优质包装纸箱等。1993年12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进行规范化股份制企业试点。1996年12月3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2887.5万股A股获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中国包装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简称“珠海中富”,代码0659。经过增资扩股,截至2007年底,公司总股本达68829.56万股。2000年12月经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计委批准组成广东省50家重点工程中心的“广东省珠海中富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富研制的PET啤酒瓶成为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2004ED780056)。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房总面积为114675.8平方米。生产设备从德国、法国、美国、英国、荷兰、日本及台湾引进,年生产能力:PET汽水瓶、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瓶50亿个,PET瓶胚50亿支,(瓶用)收缩与粘贴型标签50亿张,(LDPE、LLDPE)塑料薄膜和收缩膜3000吨,高级三坑七层包装纸箱10000万平方米。中富是中国最大的聚酯饮料瓶生产基地。拥有从法国、德国、美国等引进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专业PET瓶吹瓶生产线一百多台(套),和各类专业注塑、吹塑、电气、化验等工程师与技术人员600百多人。并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质检化验设备和巨资组建成的现代化质检中心。 年生产能力为50亿个PET瓶, 系列产品有:0.5L、1.25L、2L碳酸汽水瓶,0.6L、0.7L、1.5L矿泉水、蒸馏水、纯净水系列瓶。证券信息:所属地区广东每股收益(元)0.11上市时间1996-12-03每股净资产(元)2.57总股本(亿)6.88净资产收益率(%)4.46流通A股(亿)4.89主营收入增长(%)16.24最新分配预案(10年中期)2010年中期利润不分配不转增 净利润增长率(%)-11.32每股未分配利润0.62动态PE30.92所属行业塑料制造业标准行业市值排名8位,营业收入排名6位更多ICB行业普通工业ICB行业市值排名10位,营业收入排名2位更多最新财务:会计年度2010-06-302010-03-152009-12-31营业收入1,601,868,596.16719,621,418.542,779,886,529.00净利润(元)78,822,988.5725,876,097.32114,577,978.10利润总额(元)148,186,003.5148,460,676.71257,902,363.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75,680,935.08-138,151,575.93总资产(元)5,511,021,849.685,600,650,186.865,189,249,286.79股东权益(元)1,767,839,857.181,772,499,301.791,937,156,065.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258,119,880.10669,364,673.42每股收益(摊薄)0.110.040.17净资产收益率(摊薄)(%)4.461.465.91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0.02-0.380.97每股净资产(元)2.572.582.81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境外会计准则净利润(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元)0.11-0.20报告起始时间2010-01-012010-01-012009-01-01报告终止时间2010-06-302010-03-312009-12-31会计年度2010-06-302010-03-152009-12-31营业收入1,601,868,596.16719,621,418.542,779,886,529.00净利润(元)78,822,988.5725,876,097.32114,577,978.10利润总额(元)148,186,003.5148,460,676.71257,902,363.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75,680,935.08-138,151,575.93总资产(元)5,511,021,849.685,600,650,186.865,189,249,286.79股东权益(元)1,767,839,857.181,772,499,301.791,937,156,065.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258,119,880.10669,364,673.42每股收益(摊薄)0.110.040.17净资产收益率(摊薄)(%)4.461.465.91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0.02-0.380.97每股净资产(元)2.572.582.81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境外会计准则净利润(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元)0.11-0.20二、其他重点竞争企业1、南方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包装”)于2004年11月12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南方包装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塑料软包装和硬包装生产企业之一,南方包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以生产高品质、安全卫生的塑料包装产品而享有盛誉。南方包装目前拥有数十台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注、拉、吹三工位一步法成型机、富士十二色印刷机、富士高速干法复合机、挤出复合机、三层共挤吹膜机、全自动制袋机以及分切机等,成为中国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塑料软包装和聚酯塑料瓶生产基地之一。南方包装凭着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先进的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能完全满足药品、食品及饮料、个人护理等行业对塑料软包装和塑料硬包装产品的高品质要求。南方包装是中国首家大规模生产药用聚酯瓶的厂家,在一万级和十万级洁净生产区生产出来的药用包装瓶,在中国制药业内受到一致好评。进入二十一世纪,南方包装先后在香港、上海、天津、成都、北京等地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为中国国内各个地区的客户以及整个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南方包装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 高新科技企业证书 ”。2、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前身是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2004年与日本玛泰株式会社合资并更名,是国内最早开发、生产药用包装材料的专业公司。公司全部生产设备均从发达国家引进,生产环境严格按照GMP规范标准设计,并分别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目前公司拥有四个生产工厂。第一工厂的主产品为PTP铝箔,生产环境洁净度为10万级;第二、三工厂的主要产品均为药用软包装复合膜,生产环境洁净度为10万级;第四工厂主要从事输液包装产品的生产加工,生产环境的洁净度为10000级,局部为100级。中金玛泰凭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日本生产技术的注入,可生产10大类30多个品种的包装产品。产品有:PTP铝箔类主要包括素箔、单面印字箔、双面印字箔、单面彩箔、双面彩箔、激光全息防伪PTP铝箔、荧光防伪PTP铝箔、封合PS片材铝箔、封合PP片材铝箔、阻碘PTP铝箔、低温热封铝箔、巧克力包装用铝箔;SP复合膜类主要包括8色印刷复合膜、荧光防伪复合膜、激光全息防伪复合膜、耐蒸煮复合膜、水煮复合膜、纸铝塑复合膜、复合成型材料、热带铝成型材料、PP/PP/PP三层共挤输液用膜、农药包装膜、电磁屏蔽膜、墨鼓专用包装膜、栓剂包装膜、无菌砖包装膜、计生用品包装膜、药用铝塑复合软管片材、药用复合软管顶膜、保香型片材、全塑透明软管片材等。中金玛泰致力于高档包装材料的开发与研究,由公司开发生产的SP易撕膜、纸铝塑复合膜、复合成型材料、LP电池膜、PP/PP/PP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等均为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此外,用于PTP铝箔生产的耐热保护剂和粘合剂及锂电池软包装膜及其复合方法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锂电池软包装膜、防爆电池膜和复合成型材料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企业目前已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中金玛泰的技术领先性和良好的市场推广能力,中金商标已被审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PTP铝箔、复合易撕膜、PTP彩箔等产品还分别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产品畅销中国二千多家大中型制药、日化、电子企业,并远销巴基斯坦、伊朗、菲律宾、美国、秘鲁、新加坡、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公司在四川建有一分支机构四川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该公司坐落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科技开发区内,立足于服务西南市场。三、2009年包装印刷类上市公司年报分析2010年2、3月份,各印刷包装类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09年年度报告或业绩快报。本报解读了6家票证印刷、烟标印刷、包装印刷等领域的公司年报,分析发现,印刷包装类上市公司2009年在经济复苏、印刷市场回暖的环境下,经营业绩普遍向好,净利润大幅增长;各公司利用募集资金或自有资本,或进行并购,或设立子公司;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各公司加大了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自主创新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净利同比多增长判断企业经营业绩一般有3个重要的经济指标: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以此判断,除个别企业外,多数印刷包装类上市企业在2009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有的甚至创造了净利润同比增长2.5倍的业绩。净利润增长最高的是连续两年荣登中国印刷企业100强之首的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江企业”),20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4亿元,同比增长253%。紫江企业的另外两项指标为:营业收入51.65亿元,同比增长2%;每股收益0.455元。年报显示,紫江企业之所以取得上市10年来前所未有的佳绩,主要源于公司包装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房地产业务独到的竞争优势。 其他几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均有一成至五成的增长。 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