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王家宁网络复习题_第1页
华德王家宁网络复习题_第2页
华德王家宁网络复习题_第3页
华德王家宁网络复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答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1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 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 划分子网的网络 2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 subnet id 而主机号 host id 也 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 3 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 IP 数据报 仍然 是根据 IP 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 net id 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 4 然后 此路由器在收到 IP 数据报后 再按目的网络号 net id 和子网号 subnet id 找到目的子网 5 最后就将 IP 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对基带数字信号的几种调制方法对基带数字信号的几种调制方法 三种常用的编码方法三种常用的编码方法 1 171 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km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 3 1082 3 108 试计算 试计算 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1 数据长度为数据长度为 107bit107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 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 s100kbit s 传播距离为 传播距离为 1000km1000km 信号在 信号在 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 108m s2 108m s 2 2 数据长度为数据长度为 103bit103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 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it s1Gbit s 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 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 播速率同上 播速率同上 答 1 发送延迟 107 100 1000 100s 传播延迟 1000 1000 2 108 5 10 3s 5ms 2 发送延迟 103 109 10 6s 1us 传播延迟 1000 1000 2 108 5 10 3s 5ms 1 181 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 3 108m s2 3 108m s 媒体长度 媒体长度 l l 分别为 分别为 1 1 10cm 10cm 网卡网卡 2 2 100m 100m 局域网局域网 3 3 100km 100km 城域网城域网 4 4 5000km 5000km 广域网广域网 010011100 基带信号 调幅 调频 调相 试计算当数据率为试计算当数据率为 Mb s1Mb s1 和和 10Gb s10Gb s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 传播时延 信道长度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带宽 1 0 1m 2 3 108 1 108b s 0 000435bit 2 100m 2 3 108 1 108b s 0 435bit 3 100000 2 3 108 1 108 435bit 4 5 106 2 3 108 1 108 21739bit 3 073 07 要发送的数据为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1101011011 采用 采用 CRC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的生成多项式是 P x x4 x 1P x x4 x 1 试求应添加 试求应添加 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1 变成了变成了 0 0 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1 都变成了都变成了 0 0 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 添加的检验序列为 1110 11010110110000 除以 10011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 一个 1 变成了 0 11010110101110 除以 10011 余数为 011 不为 0 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 0 11010110001110 除以 10011 余数为 101 不为 0 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3 083 08 要发送的数据为 要发送的数据为 101110101110 采用 采用 CRC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的生成多项式是 P X X3 1P X X3 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 后面的余数 后面的余数 解 余数是 011 4 374 37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 136 23 12 64 26136 23 12 64 26 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 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 4 4 个一样大的子网 个一样大的子网 试问 试问 1 1 每个子网的前缀有多长 每个子网的前缀有多长 2 2 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 3 每一个子网 每一个子网 的地址块是什么 的地址块是什么 4 4 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每个子网前缀 28 位 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 4 位留给主机用 因此共有 16 个地址 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第一个地址块 136 23 12 64 28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 23 12 01000001 136 23 12 65 28 最大地址 136 23 12 01001110 136 23 12 78 28 第二个地址块 136 23 12 80 28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 23 12 01010001 136 23 12 81 28 最大地址 136 23 12 01011110 136 23 12 94 28 第三个地址块 136 23 12 96 28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 23 12 01100001 136 23 12 97 28 最大地址 136 23 12 01101110 136 23 12 110 28 第四个地址块 136 23 12 112 28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 23 12 01110001 136 23 12 113 28 最大地址 136 23 12 01111110 136 23 12 126 28 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 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 物理层收到比特流后 交给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剥去帧 首部和帧尾部后 把帧的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 网络层剥去分组首部后 把分组的数据部 分交给运输层 运输层剥去报文首部后 把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应用层 应用层剥去应用 层 PDU 首部后 把应用程序数据交给应用进程 1 27 试解释试解释 everythingeverything overover IPIP 和和 IPIP overover everythingeverything 的含义的含义 答 everything over IP 即 IP 为王 未来网络将由 IP 一统天下 未来的通信网既已肯 定以数据信息业务为重心 并普遍使用互联网规约 IP 那么网上信息业务宜一律使用 IP 即所谓 everything over IP IP over everything 在现在的电通信网过渡到光通信网的过程中 IP ATM WDM 会配合 使用 渐渐过渡 既是 IP over everything ARPARP 协议的工作原理协议的工作原理 我们以主机 A 向主机 B 发送数据为例 当发送数据时 主机 A 会在自己的 ARP 缓存表中寻 找是否有目标 IP 地址 如果找到了 也就知道了目标 MAC 地址 直接把目标 MAC 地址写入 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 如果在 ARP 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相对应的 IP 地址 主机 A 就会在网络 上发送一个广播 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 ARP 询问 只有主机 B 接收到这个帧时 才向 主机 A 做出回应 这样 主机 A 就知道了主机 B 的 MAC 地址 它就可以向主机 B 发送信息 了 同时它还更新了自己的 ARP 缓存表 下次再向主机 B 发送信息时 直接从 ARP 缓存表 里查找就可以了 CSMA CD 协议协议 总线上的每一个工作的计算机都能检测到 B 发送的数据信号 由于 只有计算机 D 的地址与数据帧首部写入的地址一致 因此只有 D 才接收这个数据帧 其他所有的计算机 A C 和 E 都检测到不是发送给它们的数据帧 因此就丢弃这个数据 帧而不能够收下来 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星形 环形 总线网 ADSL 技术 技术 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 物理层 比特 数据链路层 帧 网络层 数据报 运输层 报文段 应用层 报文 导引型传输媒体 导引型传输媒体 双绞线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 STP 无屏蔽双绞线 UTP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 50 同轴电缆 75 同轴电缆 光缆光缆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网 VPN 利用公用的因特网作为本机构各专用网之间的通信载体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 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 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 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 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节点 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 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速率 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 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宽带 宽带 在计算机网络中 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 吞吐量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时延 时延 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往返时间往返时间 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 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 总共经历 的时间 利用率 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有数据通过 完全空 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双向交替通信 双向交替通信 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 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1 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 DNS 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 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的名字转换为 IP 地址 2 顶级域名 顶级域名 TLD 1 国家顶级域名 nTLD 2 通用顶级域名 gTLD 3 基础结构域 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