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27.140 P 59 准T / CEC 2192019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质量控制管理导则 Management guide for design quality control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2019-04-24 发布 2019-07-01 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 T / CEC 2192019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质量控制管理导则 T / CEC 2192019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 19 号 100005 ) 印刷 *2019 年 月第一版 2019 年 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80 毫米1230 毫米 16 开本 印张 千字 *统一书号 1551981279 定价 0.00 元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营销中心负责退换 T / CEC 2192019 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2 5 预可行性研究管控要点 3 6 可行性研究管控要点 4 7 招标设计管控要点 6 8 施工图设计管控要点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要点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预可行性研究重要设计产品 11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要点 1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可行性研究主要专题报告 13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可行性研究重要设计产品 14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招标设计深度要点 16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招标设计重要设计产品 17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施工图细部设计管控要点 19 附录 I (资料性附录) 施工图设计重要设计产品 21 附录 J (资料性附录) 设计服务管控要点 23 附录 K(资料性附录) 工程造价文件评审要点 24 附录 L (规范性附录) SD 水电工程重大设计变更范围目录 25 IT / CEC 2192019 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抽水蓄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C/TC 0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鹏、杨俊海、陈云长、彭烁君、张晨敏、吴新平、黎昌杰、薛继乐、雷兴春、 刘林军、刘苑华、黄勇、曾庚运、潘定才、钟鑫亮、黄海、郑晶星、林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 T / CEC 2192019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质量控制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质量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单位的设计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82 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运行规程 GB 50500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DL/T 1770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充排水技术规程 DL/T 5020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206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212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DL/T 5432 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范 NB/T 10072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 NB/T 35048 水电工程验收规程 NB/T 35064 水电工程安全鉴定规程 NB/T 35106 水电工程分标概算编制规定 NB/T 35107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概算编制规定 T/CWHIDA 000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评定标准 33.1 3.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设计产品 design products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勘测设计科研成果,包括报告、图纸、技术要求等文件。 设计质量 design quality 设计产品满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程度,包括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可靠性、时间性和先 进性等。 3.3 预可行性研究 pre-feasibility research 设计单位对拟建项目建设必要性、环境制约性、征地移民等外部条件和初步技术方案开展研究, 对项目提出初步评价,确定建设项目能否成立的工作。 3.4 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research 设计单位对拟建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研究工作,对项目提出正式评价, 1T / CEC 2192019 满足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核准要求的工作。 3.5 招标设计 bidding design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和项目核准后,为满足项目建设单位工程招标采购和工程实施与管理的需 要,设计单位复核、完善和深化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成果,并提供有关招标采购文件的工作。 3.6 施工图设计 detail design 设计单位根据招标设计成果,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材料加工、建筑物建造、非标准设备制 造,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工作。 3.7 设计变更 design change 招标设计阶段和施工详图阶段,对审定的工程主要特征参数、工程设计方案和移民安置方案等的 改变、调整、补充和优化。设计变更可分为一般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是指涉及工 程安全、质量、功能、规模、概算,以及对环境、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除此之外的其他设计 变更为一般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由设计单位负责编制设计变更文件,重大设计变更由项目建设单 位组织设计单位编制专题报告。 3.8 变更设计 change design 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设计建议引起的合同清单项目变更或工程量增 减,设计单位应考虑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对变更设计的建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需变更 的,由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文件。 3.9 工程建设关键节点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project node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工程截流、上下水库蓄水、水道充排水、电站倒送电、机组启动试运行和 竣工验收等节点。 3.10 审查 investigate 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召开专题会、对设计产品进行确认的行为。 3.11 评审 evaluation 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召开专题会、对设计产品进行过程控制的行为。 3.12 检查 check up 项目建设单位听取设计单位工作汇报、对设计产品进行过程控制的行为。 4一般规定 4.1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质量控制管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及 DL/T 5432、NB/T 35064 和 T/CWHIDA 0001 的规定。 4.2 依法组织设计单位的选择工作,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资源配备和业绩等提出要求。采购文件中应 明确项目规模、功能、工作范围、工作内容、设计进度、成果质量、成果提交、限额设计、知识产 权、技术服务及设计质量评定等。合同文本中权利和义务条款清晰,制定设计质量考核与奖惩条款。 4.3 加强设计合同履约管理,确保设计产品的质量和供应及时性。主要应包括:管理工作,制定设计 管理办法,明确职责与分工;审查勘测设计策划文件;制定设计联络会制度及现场协调机制;加强各 2T / CEC 2192019 专业间的统筹与协调管理;各阶段审查意见实施闭环管理。 4.4 掌握项目各阶段的技术要点,保证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宜建立设计质量管理的专家团 队;对已发生的设计质量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在保证设计方案安全、合理的前提下, 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 4.5 设计单位应提供设计适用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条文清单;设计产品中应说明涉及施工安全的 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指导意见;工程开工前,应向参建单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4.6 有分歧意见的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审查,以建设单位的决策作为最终实施 方案的依据。建设单位对变更决策负责,设计单位对变更后的设计质量负责。 4.7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重点管控建设必要性、环境制约性、征地移民、水文参数、区域地质构造 稳定性等设计成果,确保设计论证深度,不遗漏制约性因素。 4.8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重点管控勘测设计深度、工程规模、多方案比选及设计概算。确保设计论证 深度,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工程规模、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选址选型、施工总布置和移民安置规划 合适,经济指标合理。 4.9 招标设计阶段,应重点管控勘测设计深度、设计优化、技术文件、工程量清单及造价文件。确保 设计论证深度、有必要的专题设计报告,技术要求、标段间界面和外部条件清晰,工程量清单准确完 整,工期要求合理,招标计划安排恰当。 4.10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重点管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关键的细部设计、标准设计、各专业配 合、设计变更及设计服务。确保设计产品与招标设计无重大偏离、专业接口衔接恰当,关键节点、关 键部位和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时提交,设计服务满足工程需求。 4.11 加强设计质量评定工作。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设计质量评定,各阶段设计质量评定的基本标 准应符合 DL/T 5206、DL/T 5020、DL/T 5212、NB/T 10072 及合同的规定;设计质量评定结果,作为 执行设计合同考核条款的依据。 4.11.1 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质量评定应根据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可靠性、时 间性和先进性等要素确定,主要评定内容参见附录 B、附录 D、附录 E、附录 K。 4.11.2 招标设计阶段,设计质量评定应根据设计深度、专题报告、设计优化、技术条款、边界条件、 计量支付、工程量清单及造价文件等确定,主要评定内容参见附录 G、附录 K。 4.11.3 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质量评定应根据施工图与招标设计的差异性、设计变更、设计产品提交 的及时性和设计服务质量确定,主要评定内容参见附录 I、附录 J、附录 K。 5预可行性研究管控要点 5.1 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和主要成果 5.1.1 5.1.2 5.1.3 5.1.4 5.1.5 5.2 5.2.1 5.2.2 5.2.3 5.2.4 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和主要成果应满足 DL/T 5206 的要求,设计深度要点参见附录 A。 检查规划选点阶段审查意见和该阶段重要会议纪要意见落实情况。 审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大纲。 评审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若有)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管控的重要设计产品参见附录 B。 基础资料 评审物探和地勘工作成果。 检查水文、泥沙和气象等基础资料的可靠性。 检查电站初期蓄水和运行期用水需求分析成果。 检查电力系统相关资料,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 3T / CEC 2192019 5.2.5 检查环境保护和征地移民相关资料,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排查制约性因素。 5.3 建设必要性论证 5.3.1 检查电力系统规划分析成果。 5.3.2 评审工程任务、规模和建设必要性论证成果,应通过多种电源方案组合分析,阐明抽水蓄能电 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效益。 5.3.3 评审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 5.4 工程方案 5.4.1 评审初选的工程方案。 5.4.2 检查初拟的施工组织设计。 5.4.3 评审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估算和工程投资估算。 6可行性研究管控要点 6.1 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和主要成果 6.1.1 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和主要成果应满足 DL/T 5020 和 NB/T 10072 的要求,设计深度要点见附录 C。 6.1.2 检查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查意见和该阶段专题报告审查意见及重要会议纪要意见落实情况,主 要的专题报告参见附录 D。 6.1.3 审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项目工作大纲和勘察工作大纲,检查科研试验工作计划。 6.1.4 评审主要的专题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6.1.5 管控的重要设计产品参见附录 E。 6.2 基础资料 6.2.1 检查水文、泥沙和气象等基础资料的可靠性。 6.2.2 审查勘察工作大纲,并关注以下管控点: a) 地下厂房方案的厂区地质探洞应涵盖厂区主要洞室及高压岔管区域,沿地下厂房轴线均应穿过 厂房两侧端墙不少于 50m,后期可改造为排水监测洞室。钻孔深度应深入建筑物底板以下 10m30m。应检测探洞围岩的放射性及有害气体。 b) 水道沿线宜布置适量的勘探深孔,钻孔深度应深入隧洞设计底板高程以下 10m30m,后期可 改造为山体地下水位监测孔,进行地下水位长期观测。 c) 上水库库岸及输水系统沿线山体宜设置地下水位长期观测孔。 d)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满足详查深度。 e) 地下管线和供电线路等专项调查测绘。 f) 对上下水库连接公路宜进行路线带状地形图专项测量。 g) 附属、辅助建筑物及库内外岸坡的勘测深度。 6.2.3 评审水库、坝址、厂区及高压水道地质条件,不遗漏重大地质缺陷。全库盆防渗水库,对可能 引起不均匀沉降的库周及库底的软岩、覆盖层、淤泥层、断裂带、风化带及岩溶洞穴等进行详细分析。 6.2.4 评审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成果,研究库内开挖料及各建筑物开挖料的利用方案,论证工程开挖料 作为砂石骨料和筑坝材料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6.3 工程规模 6.3.1 评审发电小时数和装机容量。 4T / CEC 2192019 6.3.2 评审特征水位选择。 6.3.3 评审水库初期蓄水计划、电站与水库的运行方式和放水设施的泄流能力。 6.4 工程方案 6.4.1 评审多方案比较成果,比较方案均应达到一定的设计深度,未遗漏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最优 方案。 6.4.2 主要的工程方案,包括水库坝址、枢纽布置、水工建筑物选型、上下水库防渗方案和上下水库 连接公路等,须经多方案技术经济及环境保护因素比较后确定,并关注以下管控点: a) 挡水建筑物方案、地下厂房开发方式、洞机组合、水道立面布置方案、厂区洞室布置方案、开 关站布置方案、泄洪排沙方式和全库盆防渗方案。 b) 水库放水设施的运行灵活性及可靠性,水量充沛地区,宜研究设置小水电站的可行性。 c) 条件适宜时,泄洪建筑物宜采用无闸门自由溢洪方案,地下厂房排水和上下水库混凝土坝坝基 排水宜采用自流排水方案,进出水口拦污设计宜简化。 d) 输水系统经济洞径及调压井布置方案。 e) 高压水道和岔管衬砌型式比选。 f) 地下厂房的轴线和位置、洞室群围岩稳定计算成果和支护方案。 g) 上下水库连接公路应结合施工总布置、环境保护和电站运行管理等因素进行路线比选。 h) 边坡稳定情况,宜避免高边坡开挖。 i) 条件适宜时,可在冲沟设置小水库,作为生活水源、消防和生产用水备用水源。 j) 对分期开发的项目,近期工程布置方案应考虑远期方案布置的影响因素。 k) 各比较方案工程量的准确性、价格的合理性,已正确进行方案比选。 6.4.3 评审安全监测方案。 6.4.4 评审单机容量的选择。单机容量组合方案应以同等工作深度分析相应的设备选型、工程布置、 交通运输条件和设计制造难度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6.4.5 评审额定水头选择。额定水头选择应研究电力系统要求、水头/扬程变幅和机组运行特性,拟定 比较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 6.4.6 评审接入系统方案。 6.4.7 评审机电设备选型和厂房机电设备布置方案。 6.4.8 评审厂房通风和消防方案。 6.4.9 评审调节保证计算成果。 6.4.10 检查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4.11 评审项目管理营地布置方案。 6.4.12 评审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安置区设计方案。 6.5 6.5.1 6.5.2 6.5.3 6.5.4 6.5.5 6.6 6.6.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组织开展环境制约因素排查。 检查大型渣场的防洪排水设计方案和边坡稳定性。 检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报告主要措施的可行性。 检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计内容与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报告的一致性。 开展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工作,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组织 评审施工总布置,并关注以下管控点: 5T / CEC 2192019 a) 布置在水库正常水位高程以下的设施,应分析水库蓄水时、拆除后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b) 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应有利于后续项目的施工。 c) 对施工期临建房屋,宜进行永临结合的分析。 d) 施工支洞布置应进行多方案比选,有条件时宜采用自流排水方案。 e) 渣场布置应进行多方案比选,有条件时宜优选考虑坝后堆渣方案。 6.6.2 6.6.3 6.6.4 6.6.5 6.7 评审施工总进度。 评审料源选择及土石方平衡成果。 评审斜竖井、全库盆防渗等关键工程部位的施工技术方案。 宜研究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概算编制及经济评价 6.7.1 评审概算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的准确性。 6.7.2 评审概算项目划分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应满足 NB/T 35106、NB/ 35107 和项目建设单位建设运 营管理的要求。 6.7.3 评审枢纽工程概算、征地移民补偿、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独立费用的合理性。 6.7.4 评审概算文件的完整性,概算文件组成应满足 NB/T 35106、NB/ 35107 的要求。 6.7.5 检查国民经济评价成果和财务评价成果。 6.8 科研试验 6.8.1 评审科研试验工作大纲。 6.8.2 评审科研试验成果。 6.8.3 评审新技术应用。 7招标设计管控要点 7.1 招标设计深度和主要成果 7.1.1 该阶段通过深化和优化设计管理,应在保证实现项目规定功能和满足安全裕度的前提下, 使枢 纽布置、建筑结构选型、机电设备选择和施工组织设计更趋合理, 质量指标、技术要求合理明确。 7.1.2 审查项目招标阶段的工作大纲,检查招标设计工作计划是否满足招标计划的要求。 7.1.3 检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和该阶段重要会议纪要意见的落实情况。 7.1.4 审查总平面图、各专业总图、招标设计报告和施工规划报告。应重点检查渣场设计、土石方平 衡、场内道路、场内排水、施工供水、施工供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表土利用、混凝土温度控 制、生态环境规划和机电设备清册等设计产品。确定分标方案和招标计划,确保标段界面清晰,有利 于合同执行管理。 7.1.5 主要的设计优化工作、项目创优目标和标准化设计工作应在该阶段开展。 7.1.6 房屋建筑及装修工程宜达到施工图深度。 7.1.7 加强道路工程、施工支洞洞口和导流洞洞口等辅助工程的勘测设计深度管理,必要时补充测量 和勘察工作。 7.1.8 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应研究明确近远期工程衔接方案,确保远期工程施工不影响近期工程运行。 7.1.9 设计单位正式提交的图纸、技术文件、工程量清单、造价文件等招标设计产品应落实三级校审 制度,各专业会签盖章齐全,重大技术方案科学合理、论证充分,应符合 DL/T 5212 和 NB/T 10072 的 规定,设计深度要点参见附录 F。 7.1.10 管控的重要设计产品见附录 G。 6T / CEC 2192019 7.2 招标技术文件 7.2.1 明确项目建设单位的需求及提供的边界条件。 7.2.2 明确招标技术文件范本。 7.2.3 招标技术文件主要审查内容: a) 各标段衔接方案的合理性和一致性,重点关注建筑工程标、机电设备采购标和安装工程标之间 的衔接方案。 b) 招标技术文件和商务文件中相关条款的一致性,确保总体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c) 计量支付条款与工程量清单及工作内容要求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d) 机电设备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要求、设备数量、规模及选型比较、验收程序与标准、供货 时间等。 e) 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合理性。 f) 安全文明施工条款,确保实现项目建设单位的要求。 g)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条款,应落实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审批意见,体 现项目建设单位的要求。 h) 风险约定条款的合理性。 7.2.4 附上项目建设单位工程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明确项目建设单位主要的管理要求。 7.3 工程量清单 7.3.1 根据招标项目选定合适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主体工程宜符合水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 范的规定;房屋建筑工程宜符合 GB 50500 的规定;交通工程宜符合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 则的规定。招标项目的工程量清单中,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内容、工程量计算规 则、项目价格和费用计算规则、合同价款核定与支付规则及格式等应满足所选计价规范的要求,避免 在工程量清单理解和执行中产生歧义。 7.3.2 审查工程量清单中单价项目和总价项目选择的合理性,项目的设置应有利于计量确认。7.3.3 审 查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漏项、项目划分不合理和工作内容不清晰等情况。 7.3.4 工程前期勘探孔、洞的处理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并列出相应的工程量清单项目。 7.3.5 审查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与招标图纸、技术文件计量支付条款、商务文件相关条款的一致性。 7.3.6 审查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等与技术文件中相关条款的一致性。 7.3.7 检查工程量清单中项目工程量的准确性。 8施工图设计管控要点 8.1 施工图深度和主要成果 8.1.1 施工图深度和主要成果应满足 NB/T10072 及工程施工的要求,设计文件应表达清晰,指标明确。 8.1.2 审查项目施工详图阶段的工作大纲,评审设计单位整体策划,提前做好有关技术研究的部署, 实现管控的计划性。 8.1.3 设计单位正式提交的图纸、技术要求、设计报告、变更文件等设计产品应落实三级校审制度, 各专业会签盖章齐全,强化施工图纸审查签发工作,设计产品应分册供应。 8.1.4 加强设计单位各专业之间,以及设计单位与设备供应商之间的协调管理,减少错、碰、漏、缺。 8.1.5 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单位应及时完善优化设计成果。 8.1.6 设计单位应对主机设备制造商的设计成果进行符合性审查,重点对系统内设备间的接口设计、 7T / CEC 2192019 与其他系统设备的接口配合设计、与土建结构配合设计等进行复核。 8.1.7 水泵水轮机转轮定型后,及时进行过渡过程复核分析,应至少采用两个不同的计算程序进行。 8.1.8 积极推进三维设计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电站设计和建设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8.1.9 应不断总结已建工程经验,加强关键细节管理,施工图细部设计管控要点参见附录 H。 8.1.10 施工图设计管控的主要设计产品见附录 I。 8.2 设计产品供应计划 8.2.1 根据工程施工计划,检查工程施工图、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报告等设计产品的目录和提交计 划,确保满足现场管理和施工需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用于工程施工的工程建筑物结构布置图、体形图等施工图纸,宜在该项目工程施工前 35 天 提供。 b) 用于工程施工的开挖支护图、配筋图、细部设计图和浇筑图等施工图纸,宜在该部位施工前 28 天提供。 c) 挡水建筑、斜(竖)井、堵头、地下厂房、主变压器洞、岩壁吊车梁、尾水管、蜗壳、机墩等 重要工程部位的主要图纸和施工技术要求,宜在该部位施工前 90 天提供。 d) 与招标图在技术方案、质量标准和工程量清单等方面出现重大差异的施工图和技术要求,涉及 重要工程部位的,宜在该部位施工前 90 天提供。 e) 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总图及其有关图纸和技术文件(包括由设备供应商提交的图纸和技术 文件) ,宜在机电设备安装开始前 90 天提供。 f) 压力钢管、钢结构、闸门和启闭机等金属结构制作和安装总图、分件图、安装说明书等图纸及 文件,宜在开始制作和安装前 90 天提供。 g) 用于观测仪器安装和埋设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宜在该项目开始安装和埋设前 90 天提供。 h) 一般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宜在施工前 90 天提供,碾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宜在 施工前 180 天提供,掺氧化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宜在施工前 360 天提供,确保施工单位及时 完成相关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作。 i)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图宜在施工前 90 天提供,确保现场试验的工作时间。 j) 在土建图纸提交前 90 天,完成相应工程部位的建筑方案审查,确保建筑装修图纸紧随土建图 纸提交,建筑装修工程能及时跟进。 k) 年度防洪度汛和汛期水土保持技术要求应于每年 1 月提供。 l) 工程截流、下闸蓄水、水道充排水、电站倒送电和机组启动试运行等关键节点的设计技术要求 宜提前 180 天提交。 m)安全鉴定、质量监督、工程阶段验收、完工和竣工验收宜提前 14 天提供设计工作报告。 n) 根据次年的施工计划,每年 12 月前应提出次年设计产品年度供应计划。 8.2.2 及时协调设计单位与设备供应商的工作进度。 8.2.3 根据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及时组织设计单位调整设计产品供应计划。 8.2.4 对制约土建设计的厂家资料,及时组织设计单位向厂家提供清单及供应时间要求。 8.2.5 机电设备供应商宜提前 360 天提供与土建施工相关的图纸,以便设计单位开展符合性审查及施 工单位开展准备工作。 8.3 重大技术方案管理 8.3.1 该阶段重大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关键节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和生产性试验等设计技术要求、 科研成果及其应用、较大的设计变更方案和年度防洪度汛技术要求。 8.3.2 应制定分层级管理制度,组织好相关评审工作。 8T / CEC 2192019 8.4 施工图与招标图对比分析 8.4.1 施工图设计时,应及时与招标图进行技术对比,避免不必要的方案修改和新增的工程量清单项 目,方便施工合同的管理。 8.4.2 评审施工图成果与招标设计成果在技术方案、质量标准、工程量清单等方面的差异情况,发现 重大差异时,应要求设计单位进行分析说明。 8.4.3 一般工程部位施工图和技术要求的重大差异,宜在相应设计产品交付前 28 天审查确认;重要工 程部位施工图和技术要求的重大差异,宜在相应设计产品交付前 90 天审查确认。 8.5 关键节点管控 8.5.1 设计单位应结合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安全、合理、可行的设计技术要求。对可能出 现、不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的情况,应及时提出指导意见。 8.5.2 工程截流应结合 NB/T 35048 的要求,在工程形象面貌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后开展,设计单位应全 程配合。 8.5.3 水库蓄水应按设计要求控制水库水位上升速度。水库蓄水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全程配合,跟踪 分析监测数据,提出指导意见;水库蓄水结束后,设计单位应及时提出技术总结报告。 8.5.4 水道充排水工作应根据 DL/T 1770 的要求开展。对水道水位上升或下降速度的控制,总充排水 时间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分级充排水时间可结合监测数据调整。水道充排水前的设备状态条件应满足 设计技术要求。水道充排水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全程配合,跟踪分析监测数据,提出指导意见;水道 充排水结束后,设计单位应及时提出技术总结报告。 8.5.5 电站倒送电应根据 GB/T 18482 的要求开展。设计单位宜全程配合,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8.5.6 机组启动试运行应根据 GB/T 18482 的要求开展。设计单位配合,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8.5.7 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应根据 NB/T 35048 的要求开展。设计单位宜全程配合,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8.6 设计变更/变更设计管理 8.6.1 应制定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审查制度,组织好相关审查工作。 8.6.2 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应遵循先立项后实施的原则。抢险救灾或监理现场应急指令要求立即实施的 项目可先行实施,但事后应补办有关手续和设计文件。 8.6.3 设计变更立项应附有设计修改通知单、图纸及变更预算。 8.6.4 变更设计经审批后,由设计单位出具修改通知单。 8.6.5 设计修改通知单、图纸应达到施工图深度并及时提交。 8.7 设计服务 8.7.1 审查现场设计代表机构人员构成及进场计划安排是否满足工程进度需要,主要人员配齐专业, 不得随意更换。 8.7.2 设计服务管控要点见附录 J。 9T / CEC 219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要点 A.1 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 A.2 提出工程开发任务。 A.3 基本确定水文参数和水文成果。 A.4 评价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初步查明并分析各比较坝址和厂址的地质条件,对影响工程成立的重 大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 A.5 初选代表性坝址和厂址。 A.6 初拟水库正常蓄水位及其他特征水位。 A.7 初选电站装机容量,初拟额定水头、引水隧洞经济洞径和水库运行方式。 A.8 初步确定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初选代表性坝型、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型式。 A.9 初步比选确定机型、装机台数、机组主要参数、电气主接线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和布置。 A.10 初拟金属结构的规模、型式和布置。 A.11 初选对外交通方案,初步比较拟定施工导流方式和筑坝材料,初拟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总 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 A.12 初拟建设征地范围,初步调查建设征地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初步规划,估算建设征地移民 安置费用。 A.13 初步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初步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A.14 提出主要的建筑安装工程量和设备数量。 A.15 估算工程投资。 A.16 进行初步经济评价。 A.17 综合工程技术经济条件,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10 T / CEC 219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可行性研究重要设计产品 预可行性研究重要设计产品见表 B.1。 表 B.1 预可行性研究重要设计产品 成果分类 序号 成果名称工作方式 备注 综合 规划 地质 水工 施工 12312345612111预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大纲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 工程开发任务论证 供电范围、负荷预测及电力电量平衡论证 气象、径流、洪水、泥沙资料 初选装机容量 初选调节性能、特征水位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枢纽工程区地质条件 初选代表性坝型、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型式 初拟施工总布置、初拟总工期 初选机组型式、装机台数、机组主要参数(吸出高度、额定转 *若有 机电及 金属结构 征地移民 环境保护 投资 经济评价 2312111速、额定水头等) 初选电气主接线方案 初选金属结构设备的型式和布置 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估算 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工程投资估算 经济效益评价 *是否存在制约因 素是否存在制约因 素注: 审查; 评审; *检查; 建设单位提供边界条件。 11 T / CEC 219201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要点 C.1 确定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 C.2 确定水文参数和水文成果。 C.3 复核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查明水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坝址、坝线及枢纽布置工程地质条件 比较,查明选定方案各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和结论;开展天然建筑材料 详查。 C.4 选定工程建设场址、坝址、厂址等。 C.5 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及其他特征水位,明确工程运行要求和方式。 C.6 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确定主要建筑物的轴线、线路、结构型式 和布置方式、控制尺寸、高程和工程量。 C.7 选定电站装机容量,选定机组机型、单机容量、额定水头单机流量及台数,确定接入电力系统的 方式、电气主接线及主要机电设备的型式和布置方式,选定开关站的型式,选定控制、保护及通信的 设计方案,确定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等的型式和布置方式。 C.8 提出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 C.9 选定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确定导流方式、导流标准和导流方案,提出料源选择及料场开采规划、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场内交通运输、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等方案,安排施工总进度。 C.10 确定建设征地范围,全面调查建设征地范围内的实物指标,提出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规划设 计,编制补偿费用概算。 C.11 提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